APP下载

推进农村消防救援工作的几点思考

2022-11-17信阳市支队息县消防救援大队郑杰

河南农业 2022年6期
关键词:火灾消防救援

信阳市支队息县消防救援大队 郑杰

近年,我国农村各项事业都取得重大成就,但消防救援短板依然突出。农村消防救援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责任重大。全面做好农村消防救援工作,意义重大。客观面对农村消防救援工作存在的问题,推进农村消防救援工作全面发展、整体提升,形势紧迫,任务艰巨,需要全社会群策群力。

一、做好农村消防救援工作的重要意义

“惟愿山河锦绣、国泰民安!”“祝福国泰民安!”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2022新年贺词中的祈愿。安康、安全,是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是人民幸福的前提和核心要件之一。“农村稳则天下安”,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加之居住分散,部分房屋建筑标准较低,更应该居安思危,强化安全意识,扎实做好农村消防救援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通盘考虑防灾减灾。要致力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优化国家应急管理能力体系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河南,要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自然灾害能力和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统筹推进应急管理与乡村治理资源整合,开展农村消防等领域风险隐患排查和专项治理。可见,做好农村消防救援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是统筹规划、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农村有数量巨大的外出务工人员,河南省更是农村劳务输出大省。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是我国经济社会各项建设和城市各项建设极为重要的力量,离家、离乡的他们最牵挂的是老家的老屋、老人和孩子。保障农村的安全,做好农村消防救援工作,消除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同样意义重大。

二、农村消防救援工作存在的问题

近年,我国农村的基础设施、农民的居住和生活条件都有很大的改善。随着传统的以柴草为燃料的能源利用方式逐渐退出,农村火灾的发生率也明显下降。但由于农村地域广大,农村消防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发布的全国火灾数据报告显示,农村地区火灾比重偏大、大火概率偏高。以2020年为例,全年农村地区共发生火灾12.4万起,占火灾总数的49.3%,比城镇高出6.1个百分点。在农村发生的火灾中,居民住宅火灾比重大,人员伤亡比率较高。在住宅火灾中死亡的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占总数的60%。

因此,在看到农村消防救援工作成绩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农村消防宣传的广度、深度不够

农村消防宣传的广度、深度不够,普及性消防宣传不到位,农村学校较少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农村社区、集中居住点、文化广场、街口路口很少有消防宣传栏、宣传标语,消防安全不能做到人尽皆知,导致农村较大比例的居民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甚至缺乏。入村、入村民组、入农户的消防宣传不够,乡村两级自我、自主、自动到农村、农民中开展消防宣传较少。

(二)农村消防组织不完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建立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承担火灾扑救工作。村民委员会根据需要建立志愿消防队等多种形式的消防组织,开展群众性自防自救工作。但事实上,广大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很多地方都没有建立完备的消防组织。

(三)农村消防基础设施缺乏

消防道路或通道不合格,许多农村住宅前的道路狭窄,无法保证消防车辆畅通。许多农村没有消防蓄水池或抽水井,很多有自来水的居民区没有消防栓,导致取水困难,贻误消防灭火良机。很多乡镇都没有按要求配齐消防设备,村一级消防设备很多是空白,导致偏远乡村因不能组织自救,只能在等待中错失先机。

(四)农村消防安全隐患较多

农村有许多老旧住房,即便是楼房,也多是私自建设,多数建筑材料达不到消防标准。农村安装的电线标准低,随着家用电器的普及,很多都达不到负荷要求,很容易引起电路火灾。农村多是留守老人、小孩,他们消防意识比较淡薄,使用电器、燃气缺乏科学知识,很容易因使用不当引发火灾。上坟、燃放烟花爆竹以及一些小孩子野外玩火等,也经常会引发火灾。

(五)农村消防救援工作监督问责制度不健全

很多乡村干部不知道乡村在消防救援工作中的责任,很多乡村没有关于消防救援工作的工作计划,深层次看其实就是农村消防救援工作相关制度的缺失。同样,很多地方也没有把消防安全纳入乡村工作的考核和问责之中,导致乡村两级党政组织和干部缺乏相应的担当和责任。

三、做好农村消防救援工作的对策建议

根据中央有关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有关规定,联系农村消防救援工作实际,对于做好农村消防救援工作,有以下对策建议:

(一)完善农村消防救援工作制度

省、市应制定消防救援相关法规,县(市、区)、乡(镇)、村(社区)制定消防救援相关制度,以制度来明确相关消防安全责任,明确相关工作任务和要求。制度要体现统一的、基本的规范性内容要求,还应该依据地方实际,着重解决现实问题,同时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提高标准,面向长远。地方和基层应建立农村房屋建设消防安全标准及监督检查的制度。

(二)完善农村消防救援工作体制机制

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关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并由本级人民政府消防救援机构负责实施”的规定,推进县级消防救援机构对农村消防救援工作的管理、监督。乡镇、村(社区)要按照法律规定,建立农村消防救援工作的相关组织架构和工作运行机制。在现有制度框架外,还可以创新思路途径,比如,在推进县级消防救援机构指导、服务农村的过程中,乡镇消防救援组织邀请县级消防救援机构人员担任顾问或联络员,寻求更多指导和帮助,提升工作能力水平。

(三)建设农村消防救援工作人员队伍

坚持县(市、区)、乡(镇)、村(社区)三级联动,形成农村消防救援工作合力,乡镇应建立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机构固定,人员稳定,领导机关、领导人员确定。村应当成立志愿消防队,志愿人员重点从在家的党员和青壮人员中选择。要开展乡、村消防工作有关人员的专业素质、能力培训,要给予乡镇、村消防工作有关人员一定的待遇。

(四)建设并完善农村消防救援基础设施

乡镇应建设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消防装备等农村消防配套基础设施,对住宅集中密集的地方要坚决解决好消防车通道、消防供水问题。各村应当配备一定的消防装备如灭火器、防毒面具等,提倡村民组和有条件的家庭配备灭火器,并建设消防供水设施。

(五)加强农村消防救援教育宣传

农村消防救援教育宣传要做到入村、入户,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宣传,如刷写宣传标语,制作宣传画、宣传册,在人员集中的街道、广场、路口播放大喇叭,现场演示等。教育宣传要做到入会,要利用两委班子会、村民大会、支部党员大会等各种会议,设置农村消防救援专门议题。教育宣传应尽可能进校园、进课堂,开展消防救援常识教育。教育宣传要能够看得见、听得着,要简单明了、通俗易懂,要把火灾求助电话(包括119,乡镇消防站、消防救援队联系电话)普及到户,并固定张贴在居住点醒目位置。

(六)做好农村消防救援经费保障工作

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应设立专项财政预算投入,支持农村消防救援设施、人员队伍建设。乡、村两级应开阔思路,拓宽相关资金来源渠道。要鼓励农民自筹自助,积极参与身边的集体消防救援设施建设。

(七)做好农村消防救援科技支持工作

农村消防救援工作应建立大数据平台,链接国家相关数据系统(如资源卫星、卫星导航等),及时监测起火点并提供精准定位、道路导航,赢得农村消防救援的先机。应在各村、各村民组设置消防联络员,并组建微信群,方便灾情更及时、快捷地上传下达。

(八)制定农村消防救援工作基本规范

农村消防救援工作要坚持从源头入手,制定农村建筑相关消防质量标准,与市场监管部门共同监管并查处低劣建筑材料在农村的供销流通,努力控制消防安全隐患增量。要坚持常态化风险隐患排查,对已排查出或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提出限期整改硬性要求并监督落实,努力消除消防安全隐患存量。要坚持火灾高发季节和时段的消防安全教育、宣传、引导、监督。要坚持消防安全隐患的建档设卡,精准掌握老旧房屋建筑、单独居住生活的高龄老人及行动不便人员等高风险点和高风险人群的相关信息。要坚持乡、村两级制定消防救援工作制度和火灾救援工作预案,以及其他依据相关法律、文件和上级要求的工作内容要求。

(九)强化农村消防救援工作考核监督

将农村消防救援工作纳入县(市、区)、乡(镇)、村(社区)三级党政组织年度考核中,建立推进农村消防救援工作的压力机制。要加强上级对下级开展农村消防救援工作情况的监督。要制定对农村消防救援工作不作为、慢作为及发生重大火灾等情况的问责制度。

火灾无情,直接威胁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直接危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因此,在迈向现代化的征程中,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农村消防救援工作必须硬起来、强起来。

猜你喜欢

火灾消防救援
全国消防日11月9日
漫画说消防
消防也幽默
掌握火灾逃生知识
消防意识
救援物资
救援行动
紧急救援
离奇的火灾
幸福途中等待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