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加工规范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2022-11-17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14期
关键词:规范加工食品

高 欢

(康美包(苏州)有限公司,江苏苏州 215000)

食品安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由于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人们对于食品质量的信任度下降。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能够进一步促进食品加工水平的提高,食品加工部门也应该正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在监管部门的管理下,发挥食品加工规范作用,促进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1 食品加工规范实施中的问题

1.1 食品加工人员专业性不足

食品安全加工规范的操作和结果的分析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这些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加工生产中部分工作人员能力不足,增加了食品安全隐患。专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在技术和能力上的短缺,已经成为行业的普遍现象。食品加工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提高生产安全管理的科学性,使加工人员在严格的制度下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已经成为考验食品安全检验加工行业发展的巨大难题[1]。进一步提升食品加工人员专业能力和水平对构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1.2 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有效的规范管理是维持食品加工工作正常运行的基础。在管理方面,相关部门要做好对加工人员的管理和培养工作,还要对加工信息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储存。从人员管理方面来看,由于缺乏严格的人员任用制度和考评办法,一些食品加工机构无法对工作人员的操作进行监督和评价,使工作流程混乱,为食品安全埋下隐患。此外,在信息管理和分析方面也存在明显的缺陷。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多数机构已经构建了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但食品管理部门的管理方法没有更新换代,仍旧处于传统水平,有待进一步优化 提升。

1.3 食品检验方法不科学

在食品加工检验工作过程中,食品安全机构所采用的加工方法存在不科学和不合理的情况。由于食品安全检测工作需要采用抽样的方式进行分析,样品的选取会影响食品安全加工的结果。样品采集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由于缺少规范指引,很多工作人员无法以专业的工作态度和规范的操作方法来应对检查工作。同时,应该使用标准化的采集系统,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但在现实工作中,许多机构缺乏系统的采集方法。

2 食品加工规范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食品安全加工规范为人们提供了基本的保障,关乎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食品安全问题被曝光,其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为了保障人们的利益,食品安全加工规范应该引发大家的思考。食品安全加工规范对企业、社会和家庭都有着重大的影响。从企业生产方面来看,食品加工规范是保障企业发展的关键。如果企业本身不具备食品安全加工设备或技术,会给产品带来极大的隐患。食品加工需要使用大量的数据分析,从而得出相应的 结果[2]。

食品安全是保障人们正常生活的基础。提高食品加工的规范技术标准,能够保障人们不会受到有害食品的伤害。同时,提高食品安全检验加工的标准也能够保障人们的合法权益,营造有序的市场环境。但有些不法分子为了牟取利益,不顾人们生命的安危,生产出一些不符合国家标准的食品,给人们带来了较大的危害。

3 食品加工规范中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的策略

3.1 制定加工规范,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威胁着食品市场的稳定发展。因此,强化食品加工规范,能够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管理部门必须要提高食品安全加工技术,在进行食品安全加工的时候,选择恰当的方法,才能够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由于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使得许多工作人员无法选择有效的加工方式。据此,工作人员需要根据食品的基本特点,以及加工的现有环境,挑选适宜的加工方法。我国食品种类繁多,为了给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食品,相关管理部门必须要提高办事的质量和效率,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食品的安全性。例如,在检查一些粮食类食品时,工作人员要结合粮食作物的基本特点,从种植和规范用药的角度出发,检测加工食品中是否含有有害的化学物质和农药[3]。

3.2 规范加工行为,保障食品安全水平

加工人员的水平影响着加工工作的效果。在食品加工安全管理中,提高加工人员的专业素养,丰富加工人员的实践经验,就显得至关重要。为此,加工机构必须要为工作人员提供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培训,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学习,并且通过加工的方式发现存在的问题,确保加工工作更加科学规范。由于工作人员在对食品进行加工时,无法有效地分析和处理食品的安全问题。鼓励加工人员进行长期的学习,并且在实践工作中检验理论知识的准确性,确保加工人员能够更加熟练地完成加工工作[4]。

3.3 构建质量体系,提升安全管理体系

为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质量管理工作效能,需要从管理体系方面进行完善与构建,并结合当前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个性化的控制手段,针对食品安全管理活动以及数据信息的规定程序进行深化分析,保证因故障或人为因素导致的数据质量问题得到有效改善。同时,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程序,包括关键岗位职责及奖惩措施等,所有管理工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对相应的工作内容进行全程打卡,保证管理措施层层到位,并能够通过相关数据进行监督,对于一些关键性岗位工作在实践中需要技术人员或高级管理人员授权,注重岗位人员的周期性教育与培训并定期进行考核,考核不通过者严禁上岗,建议与工作人员的效益工资进行挂钩,以此激发工作人员的岗位积极性和主动性[5]。

3.4 完善监督机制,提升安全监管水平

各级食品卫生部门、监管机构应从源头“把关”,严格规范监督行为,定期整顿、清理不符合具体标准的食品加工机构。同时,相关部门应积极了解相关条文、规定,多与工商、质检等部门进行配合,建立联合管理长效机制,并及时通报相关情况提升联合执法力度,形成“监督合力”。此外,需要加强正面宣传工作,充分发挥相关媒体作用,通过多种形式增强食品安全加工工作力度,提高全体员工自我认知能力、自我约束能力。在微博官方账号、微信公众平台等宣传优秀案例监督典范,倡导全体人员向其学习,以此增强自律意识,树立良好的食品安全加工规范职业观念。立足工作实际要求,可以与媒体联系,协同出品“食品安全监督专栏”,邀请广播台、杂志社记者等共同参与监督行动,并及时宣传食品安全监督动向,动员全体力量参与食品安全监督行动,进而营造良好的卫生监督氛围,为日后提高卫生监督质量做好前期准备[6]。

3.5 加强人员培训,提升食品安全水平

我国正处于社会深化改革的重要阶段,各行各业的发展需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相关食品加工技术人员的工作能力、工作水平以及全方位素质是保证食品加工安全的重要前提,食品生产单位管理层应注重相关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与培训管理工作,从多角度、多层次、多维度为广大工作人员提供学习的平台和机会。虽然目前智能化技术已经有了显著提升,减少了人力成本的投入,但是对于食品生产机器的维护、检修、校订、核验等需要人工完成,而各类仪器在使用过程中涉及的学科也较为庞杂,因此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管理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构建完整的计划。

3.6 利用大数据技术,整合食品安全管理资源

在食品安全规范优化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大数字化管理的比重。智能化技术为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建设提供了新的时代发展契机,智能化技术可以推进食品安全管理改革,实现数据实时分享、分析,做到事前预警。自2012年以来,全国各地区结合区域性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实际情况进行探索,并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以及物联网等高科技技术与公安业务进行融合。在坚持智能化、自动化、集成化和高效化的前提下,不断拓展警务覆盖范围,进一步提高了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业务流程,有助于提升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决策能力与响应能力,同时使食品安全管理执法活动各个环节更加规范化、精准化。

食品安全规范制定与日常管理工作中存在面对海量信息,需要利用人工方式进行排查,同时会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而大数据逐渐融入到食品安全管理系统中后打破了信息屏障,可以针对海量数据进行采集、收集、存储、整合、分析和提炼,挖掘出有价值的内容,具有高效性、精准性的特点,是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辅助技术。大数据技术不同于以往的数据存储技术,既能对海量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同时还具备检索应用能力。分析和挖掘是大数据的核心部分,能融合社会各类信息进行评估,实现了高效分析,为智能办案、智能监督、智能评估和智能管理等环节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也是未来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基础。

4 结语

食品安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发重要。在食品安全管理与规范实施过程中,食品加工规范实施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包括食品加工流程缺乏规范性、缺乏专业人才等问题,制约了食品安全规范的实施效果,有待进一步优化提升。在下一步工作实践中,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培训,构建科学的食品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完善监督体系,提升综合监管水平,为食品安全管理规范实施夯实基础,保障百姓的食品安全。

猜你喜欢

规范加工食品
认识“超加工食品”
后期加工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来稿规范
食品造假必严惩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菱的简易加工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