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发展心理学的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研究

2022-11-16王楠

广西教育·C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

【摘要】本文论述发展心理学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内在逻辑,分别基于人类心理阶段性发展特征、人类心理发生发展规律提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措施,以构建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特征的思政课体系。

【关键词】发展心理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 大中小学 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27-0018-05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实现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一体化,既需要统筹规划大中小学思政课内容体系与教学目标,也需要在创新考核方式、更新教学理念、营造良好培育氛围和环境的基础上形成培养合力。学校可以通过把握学生心理阶段性发展特征,实现思政课效度和维度的提升,探索更加符合学生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建立有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形成的内外部环境,创新思政课的教学方法与理念。运用发展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既可以在纵向维度上促进思想政治知识和学科素养教育、思想道德观念培养、价值观塑造与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道德发展规律、人格发展规律相契合,也可以在横向维度上创新思政课考核方式和教学理念,实现教学合作延伸与环境创设。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涵盖心理认知发展规律、道德情感发展规律、人格发展规律、心理发展的内外因和生态环境系统问题,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具有重要价值。

一、发展心理学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内在逻辑

思政课不但要以彻底的理论说服人,还要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接受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心理发生发展基本规律以及个体心理的干预和影响等方面的科学,与思政课的内在逻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要尊重人类心理阶段性发展特征

“一定社会发展所提出的思想品德要求与人们思想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人类心理总体呈现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连续不断发展、由经验型逻辑思维逐渐过渡到理论型思维的趋势,但在各个年龄阶段具体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特征,教育者需要尊重学生心理阶段性发展特征,在各年龄段有针对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我国大中小学思政课开展涵盖的年龄段约为6岁至22岁,正是学生发展“拔节孕穗”的关键时期。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要在尊重各年龄段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规划课程的内容体系。

发展心理学揭示了各年龄段学生心理发展特征,以此为基础构建思政课体系,有利于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思政课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既包含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核心的思想政治知识和学科素养教育,也包括塑造正确道德观念的思想道德教育,还包括以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这些内容涉及受教育者的认知发展规律、道德发展规律和人格发展规律。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要准确把握不同时期学生的认知发展、道德发展、人格与社会性发展等方面的特点,科学地、系统地设计各个年级、学段思政课体系与教学方法,使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符合学生心理阶段性发展特征。

(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要尊重人类心理发生发展规律

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和接受特点,其中行为主义理论、社会文化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分别对行为影响与强化作用、社会文化的心理塑造作用以及环境系统的心理塑造作用进行了探讨,总结了人类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这对创新高校思政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实际的教学中,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行为及策略、校园文化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均是影响受教育者的心理活动、行为方式和价值理念的重要因素。因此,进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要充分尊重人类心理发生发展规律,有效地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利用人类心理发生发展规律实现对学生行为和思想观念的影响,提升思政课知识的可接受能力,实现对学生课堂教学、考核方式、生态环境的系统构建和完善。

二、基于人类心理阶段性发展特征实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随着人类生理的不断成熟,其身体功能、大脑结构、生殖器官及第二性征不断发展,心理也出现了阶段性发展特征。大中小学思政课开设涵盖学生心理发展的儿童期(6岁至12岁,约为小学阶段)、少年期(13岁至15岁,约为初中阶段)、青年早期(16岁至18岁,约为高中阶段)和青年期(19岁至28岁,约为大学本科阶段及毕业之后几年),这是人类心理发展阶段更迭最频繁的时期,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要立足受教育者心理阶段性发展特征进行。

(一)構建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特征的思想政治知识和学科素养教育体系

思政课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关键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说服和引导学生。心理认知发展关系到学生对思想政治知识的学习效率与内化程度,关系到学生学科思维和学科素养的形成,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认知特征进行课程教学,能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思想政治知识和学科素养的内化和认同。根据人类心理发展规律,学生各年龄段认知发展特征如表1所示。

思想政治知识和学科素养的教育,可以借助图式理论发展和完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图式是动作的结构或组织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的迁移或概括。先天遗传的图式数量极少且结构粗糙,随着人类不断成长,图式的种类和内容逐渐增加,促进了人类思维模式由简单向复杂发展。图式的发展需要用同化、顺应和平衡三个概念揭示。以“空想社会主义”为例,受教育者在对新知识不了解的情况下,可能会用熟悉的“社会主义”图式同化它,但当发现这两者的本质区别后,同化会失败,认知会失衡,这时受教育者就会通过顺应的方式改变熟悉的图式,形成“空想社会主义”的新图式,实现新的认知平衡并对原有图式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图式的发展规律要求课程教学既要深化核心图式体系的构建,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核心素养形成,又要尊重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利用学生认知特点和已有图式发展新的图式。一方面,在思政课教学中深化核心图式的构建,以彻底的理论说服学生。其中马克思主义、爱国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有利于学生意识形态塑造和社会主义接班人培养的概念是思政课的核心图式。这些核心图式应该贯穿学生培养的各个学段,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形成更深层次的认识。另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知识接受特点,加强教材设计、课程设计,使课程内容形成图式系统,符合学生的认知接受能力。例如,在具体形象思维占据主导地位的小学阶段,可以借助国旗、国歌等学生熟悉的具体事物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以适应小学生简单的、粗糙的图式特点;到了抽象逻辑思维占据主导地位的初中、高中时期,则要从国家体制、政体形式、统治阶级、利益集团等方面着手,深化“爱国主义”图式的发展,促进学生实现更深层次的知识内化。

从核心图式构建的过程看,当前我国人才培养体系中思想政治核心素质教育薄弱环节有以下几个:第一,升学阶段知识跨越性过大,学生图式发展受到限制,这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完善已有的图式,找出新旧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形成新图式。第二,高中分科导致学习重点转移。无论是文理分科还是“3+3”模式,都会导致一部分学生的思想政治核心图式发展断裂,这需要提高高中政治学科在升学考试中的比重,确立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教育体系。第三,回国发展的留学生和海外人才的思想政治核心图式受西方价值观影响变得较为模糊,需要以科学的理论说服他们,尤其要引导其在国际比较中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促进留学生和海外人才的思想政治核心图式回归清晰。

(二)遵循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道德发展规律进行思想道德引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引导学生“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在发展心理学中,道德是指对社会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心理学家科尔伯格将人类道德发展归纳为“三水平六阶段”,认为逻辑和角色承担运算是界定道德阶段的基础,较高的道德阶段需要较高的逻辑思维和社会认知度。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生道德发展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如表2所示。

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落实道德教育,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道德发展规律。在以他律道德为主的小学阶段,学生认识道德主要通过识记和背诵,这种“囫囵吞枣”式的学习存在难以理解和内化的弊端。基于小学生的道德发展特征,教师要注重具体性和抽象性相结合的教学策略。例如,进行中国传统美德“勤奋”的教学,采用抽象性与具体性相结合的诠释方式,先以“头悬梁、锥刺股”的历史故事解释“勤奋”核心内涵,再列举学生身边的具体案例,如早起锻炼、努力攻克学习难题等,帮助学生加深对“勤奋”这一美德的认知。因此,利用小学生对他律道德认同度高的特征开展德育,并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长期坚持良好的道德行为和习惯,教师予以监督和指导,能显著提升德育效果。

初中、高中时期是青少年道德发展的关键时期,易变性和敏感性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道德观,防止其道德堕落、误入歧途是该阶段的主要任务。一方面,要逐渐深化道德教育的理论深度,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判断。教师可以将社会上的道德事件引入课堂,剖析其中的道德逻辑,帮助学生确立道德判断标准,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的道德行为。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道德反省,尤其是帮助犯错误的学生在道德动机、道德认识和产生后果等方面进行道德逻辑梳理,找出其中错误的道德逻辑并予以批判指正,促进学生正确道德观念的形成。

大学时期,学生道德观念基本确立,社会公德教育成为大学阶段道德教育的主要着力点。教师应帮助学生在社会公德中完善个人道德建設,并引导学生认清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会受到社会规则反制的道理。一方面,要阐明社会公德与个人道德之间的关系,阐释社会公德对个人道德的约束作用,利用社会公德影响学生的道德行为,使学生树立和修正自身的道德观念。另一方面,要深入剖析社会公德的合理性,尤其要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一定数量的道德案例,促进学生道德思维逻辑发展,使其能够客观理性地评价道德事件,进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三)根据不同年龄段的人格发展特征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人格发展关系到个体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将个体自身要求、能力与社会要求之间的不平衡称为心理危机,心理危机是否得到解决直接影响人格发展中积极品质或消极品质的形成,影响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取向。处于大中小学时期的学生,其人格认知心理危机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如表3所示。

由于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具有重要作用,思政课理应承担起学生人格培养的重任,将学生人格培养纳入思政课体系。其中,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要明确学生人格培养的定位,将人格培养作为丰富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教育内容。一方面,教师要帮助学生塑造积极的、向上的人格,解决学生各年龄段的心理危机,实现人格发展的成功过渡。在小学阶段,要帮助学生形成勤奋感和自我效能感,尤其是要通过鼓励、正面引导等方法提升学生的自信,使学生形成乐观、积极的处事态度;在初中和高中阶段,教师要在顺应学生发展需求的同时,规范学生的自我意识,引导学生将自我意识与社会意识结合,帮助学生在人格形成过程中确立积极的、正确的理念;在大学阶段,教师要在课堂中通过小组分工和任务研讨等方式,实现个体向集体的融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利他主义精神。另一方面,教师要熟悉学生各年龄段的心理障碍及表征,以帮助学生有效解决各年龄段的心理障碍。例如,对小学生的学校恐惧症、学习障碍,中学生的情绪问题与品行障碍、吸烟成瘾与网络成瘾、恋爱与性心理问题,大学生的精神分裂症、自杀行为等问题,不将其当作智力问题、学习问题或道德问题,而是将其归为人格发展问题。学校要组织心理学专家制订学生人格发展常见问题的解决预案,指导教师正确识别和分析学生人格发展问题,必要时配备心理咨询师,促进学生人格发展问题的解决。

三、基于人类心理发生发展规律实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一般而言,人的个体行为和价值观是后天经历和环境对人类心理发展产生影响而形成的,因此通过教育教学手段培养人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既要遵循人类心理各阶段的发展特征,也要符合人类心理发生发展规律。高校遵循人类心理发生发展规律展开思政课教学,有利于创新思政课的考核体系、教学方式和环境系统。

(一)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体系,实现良好行为的“替代强化”与“自我强化”

行为主义以可观察的事件作为研究对象,认为人类的行为可以通过刺激实现行为反应概率的增加与行为的强化,这是塑造受教育者行为的基础。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观察学习的替代强化和学生的自我强化是塑造受教育者行为的重要因素。替代强化是指学生看见别人获得奖励,就会产生同样的行为倾向。自我强化是个体行为达到自己设定的标准时,以自己能支配的报酬来增强和维持自己行为的过程。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能够通过创新思政课考核方式解决学生言行不一的“双面人”现象。

一方面,加强积极行为的刺激和强化,有助于将具有正确价值观和良好行为表现的公共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纳入考核体系。当前的高校思政课考核体系中,主要以知识考试为主,忽视对学生行为表现的考核,这容易导致学生的知识与行为脱节,造成学生行为强化点的缺失和转移,弱化了良好行为对学生行为的引导作用,不利于学生在行为塑造的自我强化中树立正确的目标。通过将行为纳入考核系统创新思政课的考核方式,可以从发达国家的做法中得到启示和借鉴。例如,许多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在学习期间需要进行一定时间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项目包括做义工、社会公共服务、社会援助服务等。这些行为经历通常会作为大学生升学审核、奖助学金申请、毕业就业的重要评价标准,也可以以此激励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公民责任感、提高道德水平以及提高对国家的认同,实现教育教学多元化的激励考核作用。另一方面,建立不良行为监控体系,通过负强化规范学生的行为和实践活动。不良行为若未能及时纠正就容易集腋成裘,发展成为不良习惯。思政课教师肩负着道德教育的重任,尤其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与不良行为,如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学生行为评价系统和电子档案,记录学生逃课、作弊、斗殴等不良行为,并将这些不良行为纳入行为考核内容,建立学生行为监督卡,学生每出现一种不良行为就会扣减相应的分值,而不良行为的改善和良好的行为发生会增加学生的分值。从日常小事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和习惯,通过及时的反馈刺激学生的良好行为养成,能够防止不良行为严重化,行为考核结果还可以作为学生评奖评优和升学的重要参考。

(二)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前沿阵地作用,掌握学生价值认知的“最近发展区”

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将马克思主义融入心理学,形成“心理学的文化历史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心理发展规律受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制约,作为人类间接经验的符号是发展出高级心理机能的基础。维果茨基还认为交往是高级心理机能的起源,儿童高级心理是在与社会的互动和交往中逐渐形成的,儿童生长的社会文化环境影响着其思维的发展和价值观念的形成。社会文化是一把双刃剑,消极的社会文化对学生发展起到反作用。当前社会价值多元化,各种思潮交织激荡,其中一些错误的、消极的语言和符号成为青少年高级心理机能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逐渐转化为他们的语言和符号,这都需要及时地纠正和预防。学校教育中,思政课作为“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的前沿阵地,需要充分发挥课程的积极作用,帮助学生抵御错误思想和不良思潮,运用好价值认知的“最近发展区”。

首先,思政课要反映社会文化中存在的问题,扮演好具备开放性、针对性、前沿性的课程角色。尤其在课程内容设计中要直面网络热点、社会焦点、国际形势,有针对性地发挥课程的价值引领作用。其次,思政课要快速及时地回应问题、解决问题,防止学生高级心理机能发展的关键阶段被错误思想和不良事物占据,把握学生心理发展的最佳时期,趁学生不良价值观立足未稳及时纠正。最后,掌握学生价值认知的“最近发展区”,使思政教育始终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最近发展区”是现有发展水平与通过指导、帮助能够到达发展水平之间的区域。提升学生现有水平关键在于“支架”,即实现水平跨越发展所需的协助。支架是通过对认知符号的干预,引领学生发展的方向。思政课教师要当好学生发展的支架,既要了解学生错误价值观形成的深层原因,又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高级心理机能形成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建立良好的心理生态环境系统,实现意识形态塑造的显隐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教育事业,重视教育,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要各方面力量协调推进,实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发展心理学的生态环境观强调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认为,人类(People)的发展(Development)与环境(Environment)的关系可用函数公式D=f(PE)表示,人类生活并与之相互作用的环境称为生态环境系统,如图1所示。

微系统是受教育者进行活动和交往的直接环境,中系统是微系统诸要素的互动关系产生的合力,外系統是对受教育者具有间接影响的社会系统,宏系统则作为以上三个系统的文化、亚文化环境而存在。受教育者与环境发生着交互关系(即信息、语言、符号等要素的相互作用)并深受其影响。当前,我国在宏系统和外系统上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理念,如何将这些理念深层融入心理发展的中系统和微系统中,实现心理发展生态系统各层次的有机统一,是我国实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一方面,要发挥政府的统筹领导作用,构建统一和谐的意识形态培育微环境,发挥好学校、家庭、社区在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方面的作用。在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中,学校课堂教育、家庭教育、社区影响相互独立,政府需要统筹协调,确立意识形态教育的信息、语言和符号导向,统筹协调各方教育主体形成教育合力。当前很多西方国家以拨款和法案的形式在学校、社区、社会机构或组织间建立合作关系,实现全方位和多层次的学生价值观培养。例如,美国的《每一个学生成功法》中规定,各州教育部门应建立包含学校、家庭和社区的教育委员会,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业成绩和实现品格发展。可见,社会各方力量形成教育合力,可以通过心理发展的生态环境系统全方位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

另一方面,思政课要开展延伸式教育合作,充分发挥中系统的影响作用。思政课教师要善于利用社会资源建设意识形态教育的实践基地,如积极发展与博物馆、图书馆和红色旅游景点等社会单位的合作关系,在中系统里积极开发隐性教育资源,全方位促进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思政课的延伸发展;思政课教师还要与道德发展研究机构、心理学、教育学研究机构等专业社会机构达成合作,通过专业知识的传递提升思政课的专业程度和理论深度,促进显性教育的专业化,同时推动专业人员进课堂,创新思政课的教学方式。

综上所述,新时代建立体系完善、育人功能完备的思政课体系是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当前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在纵向和横向维度上存在断层、断裂的现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复、倒置和脱节等衔接与贯通缺失的问题,发展心理学可以将这些断层、断裂的部分整合起来,在横纵两方面探寻合适的路径。立足发展心理学进行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需要充分掌握发展心理学中的纵向心理发展理论,了解学生纵向心理发展历程,加深对学生心理学发展中纵向规律的探究,才能开发出适合学生心理发展阶段和水平的思政课程,加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衔接功能,构建好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特征的思政课体系。

参考文献

[1]《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编写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陈英和.发展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3]佘双好.毕生发展与教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4]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9-11(1).

作者简介:王楠(1992— ),辽宁沈阳人,文学学士,助教,研究方向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基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索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与财务管理职能转型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高职服装设计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克里米亚完成入俄“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