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雏鹅常见疾病的防控措施

2022-11-15王春红

吉林畜牧兽医 2022年3期
关键词:雏鹅鹅群小鹅

王春红

吉林省辽源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辽源 136200

1 小鹅瘟

1.1 发病症状

小鹅瘟是雏鹅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鹅表现精神委顿、食欲不振、排黄白或黄绿色的水便,出现不明原因的死亡等症状,一般出壳3~5 d可以发生,可以蔓延全群,传播快,死亡率高。20日龄的鹅发病率较低,一月龄以上的鹅极少发病,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年龄越大死亡率越低,该病分为最急性、急性和亚急性。

1.2 病理变化

解剖见肠黏膜出现充血、出血等败血症的症状,小肠里有大量渗出物,形成带状假膜,有呈管状物的栓塞堵住雏鹅小肠后段。

1.3 防控措施

在种鹅产前一个月左右,连续用两次小鹅瘟疫苗,要是种蛋中含有母原抗体,会使雏鹅产生被动免疫。如果种鹅没有注射小鹅瘟疫苗,对出生的小鹅要立即注射弱毒苗;种鹅产蛋前已经接种小鹅瘟疫苗的,可根据当地疫情情况,酌情注射弱毒苗,同时,病鹅和同群鹅要用高免的抗小鹅瘟血清进行防控,此病主要以预防为主。各种抗菌药物对本病均无治疗作用,只有抗小鹅瘟高免血清或卵黄抗体才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每只l mL,对早期病效果较好,晚期重病效果差。

2 鹅流感

2.1 发病症状

主要发生于雏鹅,大多因气温突然变化,饲养管理不善,小鹅受寒而导致该病。病鹅精神不好、食欲不振、拥挤成堆,鼻涕粘羽、摇头晃脑,羽毛蓬乱、污湿,病程一般3~5 d。

2.2 病理变化

对病死雏鹅剖检可见,上呼吸道有呈半透明渗出物,皮下、肌肉出血,肺部充血,心外膜有出血,肝、脾、肾有淤血和肿大,有灰黄色坏死点。

2.3 防控措施

雏鹅刚出生后,体温调节能力差,不仅怕冷还怕热,必需科学饲养做好保温工作,特别是第1、2周关键期,必需实行人工保温,可采用红外线保温灯保温法,改善饲养管理条件,切记不能忽冷忽热。可以注射灭活苗进行预防治疗,给病鹅肌注青霉素,也可口服磺胺嘧啶片,同时注意保暖。

3 禽霍乱

3.1 发病症状

此病系由禽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急性型病鹅闭目呆立、精神萎靡、饮水增多、食欲废绝,消瘦拉稀、有关节炎症状,体温高达41~43 ℃,发病2~3 d死亡。

3.2 病理变化

解剖可见病鹅心外膜、心冠处有出血点,肠道有出血、充血。

3.3 防控措施

发病前做好防范工作,进行全面消毒,发病后应及时治疗,可用青霉素和链霉素合剂肌注3~4 d,每天2次,并在饲料中加入0.02%的复方新诺明,即可控制本病,每天2次可控制该病。

4 雏鹅球虫病

4.1 发病症状

急性球虫病多发于2~3周龄雏鹅,病鹅精神萎靡,食欲减弱或废绝,闭眼昏睡、翅膀下垂,泄殖腔周围羽毛被粪便污染,出现腹泻、排血便或灰白色稀便,发病后体重逐渐减轻,站立不稳,羽毛蓬乱,生长发育受阻,严重的出现脱水,雏鹅多在病发后3~4 d内死亡。

4.2 病理变化

病死雏鹅皮肤干燥、形体瘦弱,病死鹅小肠中段、十二指肠黏膜肿胀,有出血点或出血斑,肠内容物有淡黄色或紫红色黏液,肾脏淤血,胃部肿胀、有出血点,肠壁增厚,有黏膜出血。

4.3 防控措施

加强雏鹅的饲养管理,保持鹅舍内清洁卫生,勤换垫料,勤打扫勤消毒,保持鹅舍内干燥、通风、不闷热,此外还要降低饲养密度,结合病原选择对应方案进行控制,加强雏鹅管理。

5 雏鹅曲霉菌病

5.1 发病症状

鹅曲霉菌病多发于幼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发病的雏鹅食欲减退,翅膀下垂,羽毛松弛混乱,腹泻,呼吸困难、急促,病鹅头颈伸直,张口呼吸,出现甩头、甩鼻、打喷嚏等症状。

5.2 病理变化

剖检病鹅可见肺部和气囊广泛性炎症和小结节,肺部组织变硬里边出现许多结节,结节呈黄白色、淡黄色或灰白色,触碰柔软富有弹性,切开之后里边呈干酪样,鼻腔、喉头出血、充血。

5.3 防控措施

对鹅舍进行全面消毒、清理打扫,合理通风,用制霉菌素拌料喂食,每公斤饲料加制霉菌素1片(每片50万U),保护环境卫生和干燥,垫料要选择不易发霉的材料,禁用发霉变质饲料喂饲雏鹅,及时隔离病鹅。

6 大肠杆菌病

6.1 发病症状

大肠杆菌病是在鹅机体抵抗力降低时易发此病,粪便污染是主要传播的方式,空气干燥、鹅舍内尘埃浓度升高,大肠杆菌通过呼吸和消化道感染雏鹅。此外,污染的种蛋也是传播大肠杆菌病的途径,带菌母鹅产蛋时,由大肠杆菌性输卵管炎引起的卵泡污染,产蛋时被粪便污染外壳,在孵化期间,大肠杆菌通过气孔进入卵内感染。带病雏鹅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鹅体瘦小、少食或不食,腹部大,肚脐及其周围皮肤红肿、发炎,排白色稀便。

6.2 病理变化

解剖见头部水肿,肝、肾、脾有出血,肝脏肿大,呈黄色,可见淡黄色坏死灶,肝包膜略有增厚。

6.3 防控措施

做好种蛋和孵化器具的熏蒸消毒,严防大肠杆菌侵入。感染后可以使用药物防治,链霉素、庆大霉素等疗效较好,以免疫预防为主,用灭活菌苗在鹅群2月龄、4月龄时各注射一次,可控制发病。

7 鹅寄生虫

鹅寄生虫病会危害鹅的生长,鹅寄生虫病多发生于小鹅,相比来说,成鹅发病率会相对很少,要及时发现及早治疗,避免时间长感染其它健康鹅群,扩散疫情。因此应尽快找到病因,进行对症治疗,如果平时加强预防,则可有效减少此病的发生概率。对于寄生虫病,关键在于防,平时做好养殖管理,搞好清洁卫生,成鹅与雏鹅分开饲养,散养鹅要保持场地干燥清洁,减少与粪便接触,饲养场地保持清洁干燥,在高发季节根据鹅群情况进行定期驱虫,就能够有效防止其发生。

猜你喜欢

雏鹅鹅群小鹅
鹅群夏季管理措施
打鹅
二十年后,暖心归来
雏鹅水中毒的综合防治
瘸腿小鹅
浅谈雏鹅养殖关键技术措施
浅谈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
放鹅娃
雏鹅育雏前的准备工作与育雏方法
石头剪子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