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生态猪养殖技术及发展趋势

2022-11-15王瑞丽奚应海

吉林畜牧兽医 2022年3期
关键词:养殖场饲料养殖

王瑞丽,奚应海

1.河南省邓州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邓州 474150;2.河南省邓州市畜牧工作站,河南邓州474150

随着生态猪养殖形成规模化、集团化等形式,需要积极转变传统的饲养模式,使用无公害的生态猪养殖技术,因为人们更加注重产品的绿色健康,所以无公害养猪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采取无公害生态猪的饲养技术,可以提升养殖人员的经济效益,带动农业经济的发展。

1 生态猪养殖技术的优势

生态猪养殖指的是养殖场中的猪或者是在家庭养殖的前提下,在日常管理中采用放养的管理模式,喂食青草等植物,排放的粪便等排放到沼气池中,而且在疫病防治上也尽可能的减少药物的使用,这样的生猪肉质比较健康,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青睐。具体来说,该养殖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一是提升猪肉品质,与传统的生猪养殖相比,生态猪养殖中不会食用含有金属元素的药物和抗生素的饲料,因此机体中基本没有药物残留,肉质更加健康;二是减少环境污染,生猪养殖中产生的粪便等污染物对环境影响比较大,而生态猪养殖中采用的是放养的形式,这样生猪的排泄物可以作为土壤、植物的肥料,或者是将排泄物放到沼气池中,经过发酵后产生的沼气还可以用于生产生活中,不仅可以降低其对环境的污染,还能够降低养殖成本;三是生态猪的养殖能够与新时代的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主要表现在生态猪的市场价格更高,经济效益较好,而且其环境效益也比较好,对维护现代社会的文明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2 生态猪养殖技术的要点分析

2.1 创造良好的养殖环境

首先,饲养人员需要创造适宜的生态猪养殖环境,促使无公害养猪场保持干燥的环境卫生,且保证生态猪养殖场具有良好的通风效果。因为生态猪养殖场会散发浓重的味道,所以需要和居民住宅区、学校等保持一定的距离。为了避免生态猪出现细菌感染,需要对养殖场进行定期的清洁管理,并对其进行消毒处理,保证建筑物不会出现漏水等现象。对养殖场的空气质量进行检测,且对养殖场的地面开展定期的清洁工作。同时,在生态猪养殖场,构建防护措施,保证其可以和生活区域保持间隔,对于病猪进行隔离治疗,明确病猪的患病原因,开展针对性的治疗措施[1]。

2.2 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

饲料作为生态猪育肥的主要物质,提升饲料的能量,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生态猪的重量,但是会使生态猪的胴体超重,所以需要对饲料进行合理配比,加快育肥猪的增重效率。在生态猪养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需要选取营养价值丰富的饲料,同时根据生态猪不同生长阶段的实际需求,选取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微量元素的饲料。部分养殖场为减少经济成本,自购采购饲料原料进行自主搭配,在饲料配置的过程中,需要保证营养物质的合理分配,确保饲料中富含微量元素、维生素等,对生态猪进行科学饲养,防止饲料投入过多或过少对生态猪的生长状态造成影响。为了增强生态猪的采食量,可以为生态猪提供新鲜的青草饲料,有利于生态猪补充维生素,增加生态猪饲料的消化利用率。首先,保证饲料中具有充足的蛋白质和氨基酸成分,因为饲料中的氨基酸含量对育肥猪体内的沉淀量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需要适当提升仔猪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其次,通过每天给育肥猪喂食1~2.5 g的青饲料,可以为其补充身体所需的维生素,如果缺乏青饲料,可以适当使用多种维生素添加剂。由于生态猪的体型有所不同,对于维生素的需求量也存在差异。最后,需要对粗纤维的含量进行合理管控,避免对饲料的转化效率造成影响[2]。

2.3 选择科学的育肥方式

通过利用直线育肥法,可以有效提高生态猪的体重,在整个育肥期间,依照生态猪的生长规律,为其补充足够的营养物质,在养殖过程中运用丰富饲料的育肥方式。可以在短时间集中一定的精料,对育肥猪各阶段的物质需求进行有效补充,挖掘育肥猪的增重潜力,生长速率变快,缩短育肥周期,饲料转换效率有所提升,这种育肥方法比较经济实用。同时,提高了生态猪的出栏率和商品率。

2.4 在生态猪养殖产业中运用生物技术

因为生态猪在不同生长阶段所需的营养元素存在差异,同时对于最敏感的营养元素有所不同。例如,在生态猪的生长过程中,赖氨酸作为生态猪的兽药限制性营养元素,仔猪在断奶阶段,因为母乳和固体饮料在营养价值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仔猪在断奶之后出现不适应症状,此时的限制性营养转变为乳糖。在母猪断奶以后,需要使其尽早发情配种,这时的限制性营养是维生素E和淀粉,母猪在哺乳期十分需求赖氨酸。

2.5 定期开展疫病防控工作

为了保证无公害生态猪养殖产业持续发展,确保无公害生态猪的质量安全,基层的畜牧兽医部门需要组建专业化的疫病防控团队,派遣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到基层进行技术指导,对于管辖区域内的生态猪养殖场开展定期的防疫工作,详细了解基层养殖场的发展状况,同时做好相应的记录管理,开展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2.6 对养殖场进行封闭管理

对于进出养殖场的工作人员和车辆等都需要进行消毒管理,养殖场的工作人员在进入养殖场前需要更换衣物,同时运输车辆需要进行登记,避免外来车辆随意进出养殖场,将病菌带入到养殖场中,致使生态猪感染疾病。

3 生态猪养殖技术的发展方向

3.1 构建生态养殖系统

在生态猪养殖技术的发展过程中,通过融合农业、畜牧业、渔业等生态产业,构建良性循环的生物链。生态猪养殖场的粪便需要进行发酵处理,制造成沼气用于发电,然后把剩余的废物以农家肥的形式施撒到农作物中,在农作物成熟以后,可以对其进行加工变成生态猪饲料。除此之外,可以把生态猪养殖产业与其它产业链条融合为一体,找到生态猪养殖和其它动植物产业之间的关联,在养殖生态猪的过程中同时饲养其它动物,构建完善的立体化生态系统。运用立体化的生态系统,可以降低养殖成本[3]。

3.2 种养和自然放养的有机结合

通过提高生态猪养殖技术,可以提高生态猪产品的质量,关注种养和自然放养的有机结合,尽量为生态猪创造适宜的生态养殖环境。传统的生态猪养殖模式都只是把生态猪关在固定的人工环境下进行圈养,生态猪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下,受到空间条件的限制,没有足够的活动空间,不利于增加肌肉纤维的生长,对猪肉的口感造成不良影响。在生态猪养殖过程中综合自然放养的形式,为生态猪创造优良的养殖环境,促使生态猪具有充足的活动空间,同时可以获取较多的锻炼机会,增加肌肉纤维的生长速率,生态猪可以在自然环境中获取一定的食物,生态猪的排泄物可以作为植物生长的养料,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

3.3 注重对相关配套技术的应用

生态猪养殖已经成为现代畜牧养殖中的重要养殖模式之一,为了提高养殖效果,还需要注重对相关配套技术的应用。一是基因改良技术,即利用杂交技术生产出肉质更好的猪只,可以引进国外一些优质品种与国内本土猪进行杂交;二是远程监控技术,即利用互联网以及监控设备监控猪只的生活状态,以便及时发现养殖中存在的问题。

4 生态猪养殖场生物安全建设

针对国内非洲猪瘟疫情的迅速蔓延,养殖场需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贯彻落实生物安全隔离措施,进行全面防控,降低养殖场暴发猪瘟的可能性。第一点,需要在养殖场内建设生物安全消毒通道,在养殖场的进出口设立消毒通道,包括人员雾化消毒通道和车辆消毒通道,对进出养殖场的人员和车辆进行严格消毒。在生态猪养殖场的外部建设长2 m、宽1.7 m、高2.7 m左右的销售台。第二点,需要构建生物安全隔离带,把养殖场划分为脏区和净区,同时建设生态猪出栏的中转站,严禁无关人员、运输车辆进入养殖场,同时禁止把餐厨剩余物喂给生态猪。第三点,畜牧兽医站需要对距离中小型规模养猪场3 km内的散养人员采取清栏退养的措施,提升规模化生态猪养殖场的生物安全性。通过增强生物安全防护建设,可以有效减少养殖场内的各种疫病,生态猪发病频率明显降低,生物安全建设起到显著的应用效果[4]。

猜你喜欢

养殖场饲料养殖
四种青贮法 饲料新鲜又适口
开发林下养殖吃上瓢鸡“产业饭”
养殖场管理技术要点
农业农村部:印发通知 加快推进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工作
订单养殖能否促进农民增收
订单养殖能否促进农民增收
比利时:商业家禽养殖场爆发新城疫
特种养殖需做好市场研判
附表3 湖南省获浓缩饲料、配合饲料、精料补充料、单一饲料生产
韩49处养殖场检出“毒蛋” 当局下令一律回收销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