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洲猪瘟疫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2022-11-15张立超

吉林畜牧兽医 2022年3期
关键词:猪瘟疫病生猪

张立超

河北省黄骅市农业农村局,河北黄骅 061100

1 非洲猪瘟流行病学特征

1.1 非洲猪瘟的基本特点

非洲猪瘟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发病病猪、隐性感染猪以及这些猪的排泄物以及各种吸血类昆虫都会成为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染源,而非洲猪瘟病毒只是攻击猪,猪是其唯一宿主,因此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猪,哪一品种的猪都有可能患非洲猪瘟。在传播过程中分为间接接触和直接接触。病猪只需要使用撕咬或者交配等方式就可以对病毒进行直接传播,而间接传播的方式也很多,比如说被蚊虫叮咬所造成的传播或者是因为饲料污染、土壤污染或者空气污染导致的传播,另外一些带毒人员在接触健康猪时也有可能导致健康猪患病。

1.2 临床症状

一般情况下非洲猪瘟有3~5 d的潜伏期,而一些体质较弱的猪可能几小时就会发病,最长的潜伏期可以达到19 d,因为非洲猪瘟的毒力不同,在临床上可以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

急性型非洲猪瘟具有非常明显的临床症状,通常而言,猪的体温快速上升至42 ℃,而且会出现食量下降、精神萎靡、神经末梢出血等诸多问题,尤其是在猪的眼部和鼻腔会产生大量的黏性分泌物。如果是幼年的猪在患病时还会产生呕吐、腹泻等症状,粪便当中会出现一些白色分泌物或者血丝。如果在发病后没有及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某些猪还会产生神经症状。另外一些带毒猪会表现无法站立,走路摇摆,一些母猪在妊娠期间如果感染上非洲猪瘟,很有可能会导致流产。

慢性非洲猪瘟疫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呼吸不畅,某些病毒会导致猪出现呼吸困难或者杂音等情况。与此同时,慢性非洲猪瘟疫病还会对生猪的抵抗力和发育情况产生影响,有可能会导致生猪出现局部溃疡,甚至是关节坏死等问题。

2 非洲猪瘟的综合防控策略

2.1 养殖户采取的控制措施

2.1.1 加强对生猪的养殖管理

在养殖生猪的过程中,需要采取综合方法对非洲猪瘟进行防控,对养殖人员进行培训,让养猪人员能够对非洲猪瘟的特征、发病机理进行充分的了解,并且让他们可以依照预防控制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非洲猪瘟防控的要点,加强养殖户的管理工作,防止出现瞒报漏报等情况,需要对养殖场周边的环境进行高度重视。在养殖过程中,不能饮用外来的泔水,需要使生物防控的效果提升,另外还要全面关注辖区内的野猪,防止野猪和家猪之间因为身体接触、交配等行为而相互传染疾病。

2.1.2 重视引种过程中的疫病预防

在农村养猪场发展过程中,需要重视全境选出的原则和自发自养的要求,减少引种的频率。如果必须要进行引种,则需要依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在引种前对引种机构进行全面考察,如果该区域产生过非洲猪瘟疫情,则需要暂时禁止引种。在种猪到来前需要配备专门人员对种猪的生理情况进行观察,需要隔离观察20~30 d,如果正常才可以进行引种。在引种过程中需要加强规范化的管理,重视疾病控制,在没有异常后才能合群。

2.1.3 加强饲料的管理

对于农村养猪场,如果条件合适需要进行分群管理,分群工作主要根据生理特征和生产用途来进行区分。使用分群管理的方式,不单可以节省饲料,还可以大幅度提升饲养管理的效率。通过统计分析,发现生猪食用餐饮剩余物是导致非洲猪瘟疫情暴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餐饮剩余物当中有大量的病毒和细菌,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带入微生物而导致疾病的出现,所以在饲养生猪时需要注意合理优化饲养途径,避免在饲养过程中将餐厨剩余物掺入饲料,另外还需要注意禁止向猪场带入一些猪肉制品[1]。

2.2 监管部门采取的控制措施

2.2.1 加强消毒工作,控制传染源

在非洲猪瘟传入我国时主要途径有生猪的运输,国际走私携带非洲猪瘟病毒的猪肉,以及一些蚊虫等飞虫吸取动物血液之后传播的,另外野猪的迁移也是一种重要的传播方式。截至2021年,我国已发生了18起非洲猪瘟,加强非洲猪瘟的管理,控制其媒介,显得尤为重要。在自然界当中,吸血昆虫成为非洲猪瘟传播的一个重要媒介,因此当地政府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对传播媒介进行抑制,尽可能研发能够快速防治非洲猪瘟病毒又对猪无害的药剂,另外还需要注意加强杀虫喷雾和蚊香的使用,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保持猪舍的通风。在消毒过程中,首先要重视全面对猪舍进行消毒,尤其需要扑杀一些蜱虫,通过涂抹防虫剂或者药物熏蒸等方式使蜱虫传播的风险大幅度降低。另外还需要积极对交易市场生猪销售网点、屠宰场冷冻柜等进行消毒处理,各乡政府农业站,村委会等都需要在生猪出现疫病时进行全面防控,保证生猪屠宰场和猪肉交易市场的消毒杀菌工作,积极展开溯源活动,以避免病毒大规模扩散[2]。

2.2.2 加强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

在非洲猪瘟综合防控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构建完善的监测网络体系,针对生猪的运输,养殖屠宰等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如果出现疑似传染病等现象需要快速的上报,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谎报瞒报,如果出现生猪异常死亡等情况需要快速报给农业站,再由农业站转给村委会,及时对生猪病死的原因进行分析,判断疾病防控的风险[3]。

2.2.3 加强非洲猪瘟传播途径的控制

在出现疫病之后,需要注意对饲料销售人员以及兽医等高危人群进行管控,做好这些人群的消毒工作,没有经过允许,则不能进入养殖圈内,不能使用运输生猪的车辆进行饲料的运输。对走街串巷销售的兽医、兽药和饲料等行为进行限制,禁止未经检疫的公猪进行配种。注意加强车辆的管理和防控工作,如果没有及时备案,就不能允许车辆从事生猪的运输等工作,严格的对养殖场周边的环境进行优化,控制生猪粪便污染物,在装载和卸载生猪前需要做好周边区域以及车辆的消杀工作。在屠宰生猪时需要严格依照规范要求进行检验检疫,如果发现生猪出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另外还需要注意对电商物流快递进行控制,防止出现对疫情猪进行违法代购代销等行为,严格打击这些不法行为可以提高非洲猪瘟的控制效果,加强病死生猪和疑似猪的无害化处理,不能将这些猪的尸体随意丢弃[4]。

2.2.4 构建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加强宣传工作

在非洲猪瘟传播过程中,需要注意构建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依照非洲猪瘟传播的途径来进行控制,对数据进行更新分析,合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了解非洲猪瘟的传播情况,保障应急管理计划的有效整合应用。比如说在各省份都需要构建医疗小组研究非洲猪瘟,依照之前的数据预测可能扩散的情况和区域,医疗小组需要定期进行防疫管理,使自身的能力提升。平时在控制非洲猪瘟疫情时需要进行一定的防疫演练,使非洲猪瘟暴发时的真实情况展现在防控人员面前,真正做到有备无患,临危不乱。与此同时还需要将一批接受过训练的防控人员调入到各养殖区域和各大养殖公司当中,专门讲解非洲猪瘟的防疫知识,并且阐述非洲猪瘟疫情的严重性,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对非洲猪瘟进行控制。对于一些农村养殖的个体户,则需要与村委会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在固定时间使用扩音器传播非洲猪瘟防控的知识。这样才能让养殖户更好的了解如何进行疫病防控,让他们知道控制非洲猪瘟的传播途径[5]。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非洲猪瘟的致死率高,而且传播速度很快,严重威胁了我国的生猪养殖业发展。在实践中需要注意加强非洲猪瘟疾病特点的分析,采取针对性的策略进行防控,养猪户需要加强养殖区域的管理,重视引种工作过程中的防控,监管部门需要注意监控生猪贩运的情况,禁止养殖户在疫区采购生猪和猪肉产品。如果出现未经审批违规调运的情况,需要一律对生猪进行扑杀,不能随意签发。注意加强生猪的无害化处理,并且处罚相关人员,这样可以使生猪随意调运等情况得到有效控制,保证非洲猪瘟防疫水平的提高,为我国的畜牧兽医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猪瘟疫病生猪
宋代疫病防治中的问责与监督*
动物疫病与保险联动知多少——生猪病死赔偿机制——访山西农科110专家、山西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樊立超
猪瘟疫苗在猪瘟防治上的应用技术
解读我国猪瘟的流行现状及控制与净化措施
日本猪瘟疫情未见缓和,将首次对野猪使用疫苗
动物疫病监测在疫病防控中的作用探索
浅谈猪的疫病防治
生猪屠宰价格信息
2016年2月生猪市场行情及分析
多国发生猪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