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洲猪瘟下保育猪疫病的防控策略

2022-11-15李冠一

吉林畜牧兽医 2022年3期
关键词:断奶猪瘟疫病

李冠一

鞍山市农业农村发展中心,辽宁鞍山 114000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保育期是较为特殊的时期,在这一时期需要对生猪进行断奶,食物由原来的乳食转变为颗粒料食,其消化系统机能会发生很大变化以适应这种情况。断奶后的仔猪早期对环境适应能力较差,机体免疫力低,此时如果缺乏科学的喂养或者急于运输,会加大其患病的概率。同时,使得在这段时期内的生猪容易感染非洲猪瘟等病毒性疾病,也会受到细菌感染导致各种传染性疾病的发生[1]。为了保障保育猪的身心健康,实现生猪养殖效益的提升,养殖人员就必须采取各种防疫工作,实现对非洲猪瘟等一系列疾病的有效防控,以免企业遭受巨大经济损失和加剧疫情蔓延。

1 非洲猪瘟对我国生猪养殖行业造成的影响分析

非洲猪瘟自2018年8月在我国首次发现以后,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全国大部分省市地区都有非洲猪瘟疫情流行,它所到之处,猪场的生产和运营秩序被严重打乱,当地养猪业受到巨大冲击。由于本病流行渠道广,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国内一些规模相对较小的养殖场一夜之间全军覆灭,再想复养都很难实现。因为非洲猪瘟病原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强,同时具有较长时间的潜伏期,因此在国内猪场已经造成一定范围内的病毒污染,如果在原场址复养,几乎还是重蹈覆辙,全军覆灭。

2 非洲猪瘟下我国生猪养殖行业现状分析

非洲猪瘟对养猪行业的影响大家有目共睹,养猪人及科研人员经过三年多的不断摸索和总结,发现建立生物安全措施,综合治理养殖环境,加大防疫管控力度,经过消毒和排查,可以有效控制非洲猪瘟疫情。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一些猪场在开展防疫工作过程中,由于人力物力不足,导致防疫力度减弱。另外,我国现阶段的生猪养殖生产方式相对落后,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很大,猪肉价格高涨时,养殖规模不变,养殖数量剧增;但是遇到猪价持续低迷时,一些猪场老板不堪重负,忍痛放弃防疫工作,导致猪场疫病起伏。如此状况下,如何保证生猪的健康生长,是摆在所有养猪人面前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话题。

3 保育期仔猪的饲养情况分析

处于断奶后到育肥前的这一段生长阶段的仔猪统称为保育猪或断奶仔猪,细致分为从生后3~10周这一阶段。这是仔猪结束哺乳之后的一个重要时段,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上对这一时段的保育猪都非常特殊。由于处在这一阶段的保育猪身体各项机能尚未发育完善,对于养殖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对疾病的抵抗能力相对较弱,如果出现应激反应可能会造成保育时期的仔猪出现各种疫病[2]。因此,在这段时间内对保育猪开展养殖工作存在诸多挑战。主要有以下三方面问题,需要重点关注。

一是断奶应激。一般情况下,仔猪出生3周后开始断奶,个别长势较弱的仔猪,断奶时间后延,最晚也都在5周之前结束。断奶后的保育猪离开产房,转入保育猪舍,生长环境的改变对保育猪的生理造成一定应激;同时,分栏、合群、驱赶、陌生的同伴、生存领地的争抢,甚至相邻保育猪的叫声,都对这一时段的保育猪造成心理刺激,引起应激反应。

二是饲料应激。断奶前虽然也诱食哺乳仔猪一些固体粉料,但仅作辅食,主食还是乳汁。断奶后,饲料来源全部是颗粒料,食物来源由液体转变为固体。而此时的保育猪消化器官尚未发育完善,消化功能发育不够健全,对固体饲料的消化能力较差,因此会给保育猪的消化机能造成一定压力,引起饲料应激。

三是环境应激。断奶后的保育猪要送到保育猪舍进行分群饲养,生长环境发生很大变化。由于保育猪体温调节能力不强,对冷热刺激表现得较为敏感,加上保育猪生长发育速度快,新陈代谢旺盛,一旦受到外界环境干扰和刺激,就很容易出现应激,甚至患病死亡[3]。

4 建立保育猪安全养殖体系

鉴于保育时期仔猪的生理特点,以及容易出现一些应激,和易感染疫病等诸多情况,需要对该时期的保育猪采取综合防范措施,确保生猪的正常生长。

保育猪一旦感染非洲猪瘟很难康复,因此本着防患大于未然的理念做好疫情防控尤为重要,应建立保育猪安全养殖体系以预防和治理非洲猪瘟疫情。首先针对免疫力较差的保育猪要加强照顾,特别是断奶早期时段,保育猪对外界环境变化较为敏感适应力不强,尽量避免在断奶时期长途运送保育猪,以免其受到惊吓而更容易患病。其次定期给保育猪接种疫苗,按时按剂量接种有效疫苗,在接种疫苗完成之后要对免疫效果进行评估,免疫失败或免疫水平低者,需要加强免疫,确保提高保育猪抗病能力,降低其感染疫病的概率。最后对于一些已经携带有病毒的生猪要及时进行淘汰,以免造成疫病在养殖场中进一步扩散。已经感染疫病的保育猪,要及时发现,集中隔离治疗,对已经死亡病猪,要集中深埋或无公害处理,并对养殖场全面消毒,避免疫病的流行和传播[4]。总之,对于一些可控的细菌性传染病和寄生虫类疫病,要及时隔离,采用敏感药物拌料或饮水,对症治疗,注意日常的营养保健和疫病预防工作,通过科学饲养提高保育猪自身抵抗力,来减少疫病的发生;对于一些病毒性传染病可以通过接种疫苗进行有效控制;对于非洲猪瘟这类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要将防控工作作为重点,着重加强猪场生物安全措施,紧密监测周边疫情动态,提前进行布控。

5 科学防控保育猪疫病

在非洲猪瘟流行蔓延情况下,养殖场要提前做好疫情防控,借助视频监控和每日巡检全面监测保育猪身体健康情况,分析非洲猪瘟传染性和暴发性的流行性特点,密切关注养殖环境,科学预防疫病。加强和政府部门的沟通交流,实时掌握非洲猪瘟动态变化信息,为预防非洲猪瘟的流行性传播做好充足的准备。例如:关注非洲猪瘟蔓延区域信息,避免接触,由于非洲猪瘟只在猪群中传播,不会人畜共患,因此可从杜绝疫病接触来防控猪瘟;尽量坚持采用自繁自育的保育猪养殖方式,从源头上减少因引进种猪而感染疫病的概率,确保养殖安全性和可靠性。

6 明确养殖人员的防疫责任

非洲猪瘟传播速度快致死率高,因此要明确养殖人员的防疫责任,使养殖场在责任人的带领下,积极做好疫情防控,杜绝保育猪疫病的传播。首先养殖人员要提高思想意识,重视疫情防控工作,认真完成每日的疫情防控任务,从源头上杜绝保育猪感染猪瘟,早发现、早治疗,避免未及时发现猪瘟,而使疫情失控。其次防疫工作光凭一己之力难以做到,还需要养殖场的全体养殖人员的共同配合,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加强监督和管理力度,确保每一个养殖人员都能够恪尽职守做好疫情防控。最后对违反防疫规定和不配合防疫工作的养殖人员,要严加惩处,以端正养殖人员的防疫态度,约束其防疫行为,确保防疫效果。

7 重点消杀养殖环境

生长环境是决定保育猪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养殖人员要搞好养殖环境卫生,定期消毒每日打扫,确保保育猪在干净卫生的环境下茁壮成长。例如:养殖人员在进入养殖场时应穿好防护服,禁止外来车辆或者人员自由出入养殖场;不同月份的猪要采取分开饲养的方式进行环境隔离,每周消毒至少一次,非洲猪瘟流行期应增加消毒次数。

当保育猪更换生活环境时,需要提前对新环境进行打扫并消毒,抑制外界细菌滋生,降低保育猪患病的概率,并科学调整日料营养结构,根据保育猪不同成长阶段调理饮食结构,提高保育猪机体免疫力。每日清理保育猪养殖场的粪便、垃圾等,根据外界环节变化调整好养殖场温湿度,消杀蚊虫、老鼠等,避免蚊虫叮咬而影响保育猪睡眠,或者频繁的剐蹭围栏解痒而造成皮肤破损,老鼠污染饲料或者咬伤保育猪,增加疫病感染的概率。

8 做好新猪隔离观察

养殖人员在购买种猪或者保育猪等新猪时要着重考察,避免购买到来自疫区的新猪,尽量购买抗疫病能力良好、体制强健的新猪。新猪购买回来后不可直接混入猪群进行饲养,应为期至少一周进行隔离观察,确保新猪不存在疫病携带或者患病问题,方可将新猪混入猪群统一饲养。在非洲猪瘟高发时期,尽量不要购买新猪,以免携带疫病而未及时发现感染猪群。了解新猪的疫苗接种情况,对未按照规定接种疫苗的新猪要及时补接疫苗,降低新猪感染疫病的概率。对患病新猪一经发现要及时集中隔离处理,切不可贪图利益而将新猪流入市场,而引发疫病的传播和蔓延,需统一进行治疗或者无公害深埋处理。

9 结语

非洲猪瘟背景下,养殖人员应加强疫情防控,特别是对免疫力较差的保育猪,应作为重点保护对象。政府应宣传保育猪疫病的防控策略,提高养殖人员的防疫思想意识,通过安全养殖有效预防保育猪疫病。同时落实相关养殖场责任人,使其重视养殖场环境卫生管理,做好保育猪疫病的预防和治理,避免非洲猪瘟的流行蔓延。

猜你喜欢

断奶猪瘟疫病
宋代疫病防治中的问责与监督*
动物疫病与保险联动知多少——生猪病死赔偿机制——访山西农科110专家、山西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樊立超
Hunter—Gatherers
猪瘟疫苗在猪瘟防治上的应用技术
解读我国猪瘟的流行现状及控制与净化措施
日本猪瘟疫情未见缓和,将首次对野猪使用疫苗
动物疫病监测在疫病防控中的作用探索
冬天不宜给孩子断奶
浅谈猪的疫病防治
多国发生猪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