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财政税收问题和完善策略探析

2022-11-15郭静

大众投资指南 2022年11期
关键词:税收管理纳税税收

郭静

(临清市财政局,山东 聊城 252600)

事业单位属于公益性的组织,其能为社会大众提供各种社会性服务,其涵盖的社会服务包括科研、教育、文化、卫生等多方面的内容。由于事业单位管理所涉及的内容范围广、领域多,故其财政税收具有较强的烦琐性、复杂性以及隐蔽性。新时期,事业单位要想实现长足发展,充分发挥其公益性社会服务价值,就一定要立足市场发展变化,不断优化财政税收问题。针对现阶段财政税收存在的诸多问题,事业单位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予以改善,从而为自身的良好运营与稳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事业单位财政税收的实质

事业单位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产业中具有独有的特征。事业单位与其他正规企业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不以营利为目的。在金融机构的具体运作过程中,由于其实际的工作方式以满足生产效率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金融机构主要来自上级政府,专业服务职能单一,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制度的缺陷,通过加强政治和思想的指导,有助于提高国家的素质。在发展过程中,虽然没有经济回报的要求,但在多方面的影响下,事业单位的财政和税收出现了问题,导致财政和税收逐渐增加。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事业单位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管理模式和运行模式的调整势在必行。

二、事业单位财政税收本质及财政税收深化改革的意义分析

(一)事业单位财政税收本质分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发挥事业单位的作用,事业单位要更好地发挥其公益性特点,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事业单位的存在不是为了获得经济效益,而且在相关工作过程中难以获得经济效益。在许多机构的发展过程中,财政来源往往是政府的财政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公共事业单位的财政税收并不意味着公共事业单位在获得经济利益的过程中需要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而只有当公共事业单位提高其服务效率并充分发挥其作用时,才能提高公共事业单位的服务质量。目前,事业单位的税收往往具有复杂性、隐蔽性和分散性的特点,这也给事业单位的税收管理带来了困难。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改革进入了一个重要时期。事业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调整税收征管,找出存在的问题,从问题中找出解决办法,提高财税管理的有效性。

(二)事业单位做好财政税收工作深化改革的意义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的人均收入也在不断增加,特别是经济发展形成了一种新的常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事业单位要搞好财务管理,必须做好财税工作。目前,我国财政收入呈现出稳定、逐年增长的趋势。然而,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事业单位的财税工作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和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事业单位财税体制改革与财政财政部赋税署的发展是相适应的。此外,财税工作还可以帮助企业深化组织改革,有效完善财税管理体制,使财政资源的单一配置更加合理,从而降低财政管理的实际水平,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帮助企业更好地发挥公共服务职能。事业单位的财税改革不仅适应了事业单位在新常态经济中的相关要求,也适应了事业单位长远发展的实际需要。

三、事业单位财政税收概述

事业单位的运作资金基本都来源于财政拨款,具有非营利性的特点。事业单位是社会公众服务性组织,不仅利于社会经济发展,提升国民综合素质,还会为社会服务领域增添新的力量。事业单位的属性较为特殊,对其的考核内容中较少涉及经济效益,而重点在于资金的使用情况和取得的社会效益。一般来讲,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与其财政税收的管理质量有着直接的联系,事业单位的财政税收具有多样性、复杂性、隐蔽性、分散性的特点,事业单位要做好财政税收的管理工作还存在一定困难。现阶段,财政部门对部分事业单位的补助资金在逐渐减少,这将会对事业单位的财政税收管理模式造成影响。所以,事业单位要对财政税收进行完善,促进自身发展。

四、事业单位财政税收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税收预算工作效率有待提高

部分事业单位的财政税收管理理念较为陈旧,导致财政税收工作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影响了事业单位的税收预算工作效率。部分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不完善,财政税收及财务预算工作流程不合理,监督机制不健全,将会影响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部分事业单位存在财政税收工作考核机制不完善的现象,甚至还出现了违规情况,严重影响了预算工作的整体质量。另外,有的单位内部没有明确划分财政税收工作的职责,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缺乏热情和积极性,工作态度消极,对预算执行不重视,影响了事业单位的整体管理水平。

(二)工作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财政税收工作在事业单位的发展和运营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要想做好此项工作,要具有较好的综合素质。但是,从事业单位的实际运营情况来看,很多财政税收管理人员没有较全面的知识和技能,整个税收人才队伍素质不高。部分事业单位没有定期考核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也没有组织相关的培训工作。一些财政税收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存在不负责的情况,缺乏工作积极性,工作效率较低。在票据管理过程中,也存在不完善和混乱的情况,造成票据丢失。

(三)内部管理存在缺陷

事业单位要想做好财政税收管理工作,就要结合自身情况,积极开展财政税收工作,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但是,有的事业单位在实际运营中,没有对财政税收管理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很多管理工作缺乏规范性或流于形式,相关的政策制度没有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落实。部分事业单位在运营过程中,常常将财政税收工作当成一项应付上级的任务,缺乏足够的管理意识。部分事业单位存在偷税漏税行为,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在社会中的良好形象。而正是因为部分事业单位的管理意识淡薄,才会出现违法违规行为。

(四)监管不到位

部分事业单位在财政税收管理工作中,也没有做好相应的监督工作,或采取的监督方式较为片面,以专项检查为主。事业单位财政税收管理工作不仅要接受本单位的监督,还要接受外部监督。如果监督体系不健全,将会严重影响到监督效果。但是很多单位并没有做到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相结合,导致财政税收工作存在违规现象。

(五)税收管理意识淡薄

在事业单位的日常管理过程中,很多单位都将财政税收管理工作当作是一项可有可无的工作,不愿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做好财政税收管理工作。部分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将工作重点放在了主要业务上,没有充分重视财政税收管理工作,在日常工作中也缺乏对财政税收管理工作的指导,工作人员没有全身心投入税收筹划工作中,只是敷衍了事,这些问题导致本单位税收管理能力持续下滑。如果事业单位内部没有加强对财政税收管理的重视,就无法充分发挥财政税收管理的积极作用,不利于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六)票据与预算管理存在漏洞

部分事业单位没有对各部门、各岗位的工作职责进行细化,所制定的会计制度并不能有效解决财政税收管理中所遇到的问题。由此导致事业单位部分工作人员工作怠慢,票据管理较为混乱。事业单位部分工作人员缺乏责任心,导致票据管理混乱,出现票据失真和丢失等问题。另外,事业单位在编制单位预算时,并未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存在明显的漏洞,部分预算含糊不清,这些问题会严重影响事业单位财政税收管理质量。

五、事业单位财政税收管理工作的完善措施

(一)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加强票据管理

针对事业单位财政税收管理中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的问题,单位可定期组织培训工作,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还可以引进高层次人才,提升财政税收管理水平。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可以让他们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提高事业单位财政税收管理的整体质量。事业单位还可以根据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情况设立考核机制,并将考核结果与工作人员的职称和薪资待遇联系起来,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工作人员在管理票据时,也要严格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防止出现管理混乱的情况,保证票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二)加强纳税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规范流程

当前,社会各个行业都开始应用数据信息技术,而在纳税工作中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实现纳税管理工作的信息化。事业单位可利用多媒体来宣传纳税相关的法律法规,促进财务工作人员积极学习。还可建立学习平台,工作人员可以定期到平台中学习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逐渐加强对纳税工作的重视程度,增强纳税意识。事业单位在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的过程中,要保证各类数据的公开和透明,并及时对平台中的数据进行更新,保证数据的可靠、真实、完善。事业单位可在财政税收管理决策时,参考平台数据,提高纳税工作质量。

(三)加强预算管理工作

事业单位针对财政税收预算要建立系统、可持续、完善的流程,在编制过程中可以组织事业单位各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交流和讨论。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合理编制预算方案。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事业单位财政税收管理人员根据项目所发生的变动,要在请示部门负责人之后再进行调整。对于项目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汇报给相关管理人员,确保预算管理工作的规范性。

(四)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事业单位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是其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事业单位要做好内部控制工作,为保障监督管理工作的质量,可建立单独的岗位和部门来负责此项工作。事业单位可在各个部门中抽取人员,成立专门的监督管理部门,主要负责监督预算、审计账目等工作。利用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对事业单位中存在的违规行为进行识别和处置,保证事业单位的财政税收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完善绩效考核机制

事业单位在进行财政税收工作时,要细化各个部门的职责,对于一切工作流程要严格控制,并按照制度进行,保证税收工作的合理、有序。为落实财政税收管理工作人员的责任,事业单位可以将工作责任和人员薪资待遇挂钩,对于绩效良好的工作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工作中缺乏热情和责任心的工作人员要给予相应的惩罚。将工作人员的绩效薪酬和工作质量紧密联系在一起,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进而提高财政税收工作质量。

(六)增强纳税意识,规范纳税流程

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虽然事业单位与企业在性质上有所不同,但也要履行纳税义务。在事业单位内部要加强对依法纳税的宣传力度,让全体工作人员都树立良好的纳税意识。同时,事业单位还可以定期开展税法学习讲座,让工作人员学习,为单位的财政税收工作提供良好的保障,保证纳税的合法、合理。定期组织财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从源头上防止偷税、漏税情况的出现。财务人员要增加法律观念,对应税和非应税业务进行良好的区分,提高事业单位纳税服务水平。

六、结束语

事业单位对于社会经济发展非常重要,其对于社会稳定和国家繁荣的意义重大,在事业单位中财政税收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因为存在的限制因素比较多,财政税收也存在较多问题需要解决。这种情况下,事业单位必须认真地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来进行完善措施的制定,主动积极地进行相关政策的学习,不断地对税收管理制度和体系进行完善,切实提高税收有效性。事业单位财政税收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单位的稳定发展。现阶段,部分单位还存在一些财政税收管理问题,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增强单位的管理意识,规范工作流程,加强预算管理工作,完善监督管理机制,通过强化绩效考核来提升人员工作积极性,从而不断提升事业单位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税收管理纳税税收
“互联网+”视域下大数据对税收管理的影响
规范互联网平台企业的税收管理——以某副省级城市平台企业的税收管理为例
区块链技术在税收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基于长沙市税务系统房地产和新业态税收管理的案例分析
吉林省国家税务局行政处罚黑名单
适应纳税新常态 树立为民新理念
税收伴我成长
从业人员给企业带来的纳税困扰——以一个火力发电企业为例
纳税会计与纳税筹划的关联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