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驱动 整体建构

2022-11-14王春丽

名师在线·上旬刊 2022年11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教学策略信息技术

摘 要:文章结合现代教育理论与作者实际教学经验,从小学数学教学入手,基于信息技术探讨如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并激发学生对小学数学课程学习的欲望,分析小学数学课堂信息技术应用的不足,并对小学信息化数学教学现状进行介绍,分析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的应用优势,从而总结出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学习的具体策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策略;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2)31-0082-03

引  言

信息技术,即一种把计算机互联网作为基础的新型数字化技术,同时也在现当代人类生存与技术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如今,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信息技术已经被诸多行业不断引入,此举使传统的生产模式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改进与优化。而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程中,教育事业也承担着重任,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为顺应时代发展,信息技术也应在教育领域加以运用,让教育事业得到变革和突破。在新课程改革中,如何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基础工作得以落实,也是当代教育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把信息技术和数学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用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探索新的教学方式;通过图片和动画,清晰地展现出课堂上无法解释的概念、烦琐的演算法、复杂的数形关系以及某些现实问题。

一、小学数学课堂信息技术应用的不足

作为小学通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辅助手段,信息技术往往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信息技术顺应现阶段小学生的年龄、身心特点,也可以使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得以不断激发。然而,信息技术在实际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往往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内容的单一性

从当前的教育实践来看,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极大地促进了教学的发展,但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仍主要依靠教材,教学方式不够灵活,缺乏教学延展和拓展能力[1]。目前,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仍以课业测试为主,在课程内容的设置方面不够灵活,往往通过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学业水平。大部分的教师都没有认识到信息技术和初等教育的结合效应,教学内容较为单一,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

(二)思维的僵化性

部分小学数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比较落后,思维较为刻板,运用信息化仍停留在表面,大多注重多媒体的制作和呈现,而对教学环境的影响往往有所忽视。比如,部分教师在图形讲解过程中会应用信息化手段,并加入一些理论知识讲解,但是不能将图像立体和形象地表现出来。长期看来,这样会导致学生的学习认知出现偏差,从而影响他们创造性思考能力的发展。

(三)交流的欠缺性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当成为主要的学习对象,扮演好教学主体的角色。然而,由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不能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教师和学生缺乏必要互动,导致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性无法得到充分发挥。而教师大多数时候使用互联网进行教学,在与学生的课堂互动表达方面有所欠缺,这样一来,学生的数学学习变得十分消极与被动,这也将在某种意义上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制约影响。

(四)小学数学教学的信息化受重视程度不够

现如今,小学教育中应用信息化技术已经相当普遍,数学信息化教学可以实现教师和学生对各种媒介的实时在线使用[2]。然而,相关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对信息化教育的关注还很少,学校尚没有形成有效的信息化管理体系,没有对教师进行系统、专业的信息技术培训。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因观念上的落后和缺乏实践,制作的小学数学课件的品质达不到较高的水准,不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无法为学生提供豐富的学习资源,更无法在网上指导他们进行自主学习。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一)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小学生对一些事物往往有着较强烈的好奇心,如果他们喜欢这种课程,也喜欢这种教学方式,就会迅速投入学习过程中。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数学教学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发生了一些改变,从先前单调乏味的理论知识解释变成了贴近于生活的情景构建,通过图片和文字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比如,教师通过摄制与数学知识有关的视频,使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优化教学内容,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逐渐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快乐。

(二)解决重难点问题

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教师如果仍然沿用传统单一刻板的教学方式,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以“圆的面积”为例,教师利用计算机技术,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圆的面积[3]。通过教学课件的展示,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将抽象的知识进行形象化表达,将一个圆形八等分、十六等分、二十四等分,让学生更为直观、深刻地了解圆的面积,并使他们能够对圆的算法有基本了解,同时,也可以及时有效地解决许多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一些综合性数学实践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他们在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同时归纳与剖析知识,而非简单的“自学”。在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团队协作的方式来指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并通过实际操作来解决数学中的许多问题。比如,通过互联网知识搜索自主学习,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查找知识之后对所了解到的东西有初步掌握,并在课后和其他的小伙伴一起探讨,互相交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强化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意识,使其感知到数学知识的魅力。总之,每个人都要参与其中。在下一步的教学评估中,教师也要让学生对自己的数学学习进行一些必要的思考,使之体会合作的快乐,并让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得以有效提高。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

(一)以信息技术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小学生为解决在数学领域中的学习困难而进行的一项积极的学习行为。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其数学学习能力。在大数据精准教学的推动下,多媒体课件呈现了生动、形象的内容,突破了传统的机械僵化的教学方式,取得了其他媒介所不能及的成果[4]。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就可利用多媒体呈现一颗小石头落入平静的水面后激起一道道波纹的视频,美妙的图景深深地抓住了学生的心,同时也引起了他们的思考。

教师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不但能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望,而且能让他们体验到观念“再创造”的历程。教师通过展示多媒体课件,可以让教学内容更加具体、形象、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利用信息技术,不但能够充分地预置讲评重点,拓展讲评的资源,而且能够时刻了解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情况,使他们深入掌握学习的各个环节,将所学习的知识进行转化和运用,从而达到深层理解所学知识的目的。此外,学校还应大力引入信息技术类专业人员,并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学与研究资源,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使教师在教学与研究过程中不断思考,积极探讨如何将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以优化信息化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更好地推动学校信息化建设。

例如,在“千克和克”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在课前对重量单位相关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对“千克与克”进行初步学习认知。根据网上的问卷调查,学生可以看到,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人们会用“克”表示物体的分量,如挂面、花生、花椒等,这些都是通过“克”来表示。通过这种视觉化的画面,可以降低学生对“千克”和“克”这两个数学概念认知的抽象程度。为了建立“1千克”的概念,一些学生甚至去超市购买1千克的食品,动手称1千克的分量。

(二)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往往能够使他们针对自身的实际需要来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运用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一对一的网上指导,促进个体化教学行为的实施。

以“倍数和因数”一课为例,学生需要用特定的乘法来求出特定的倍率和系数,并对它们的关系进行详细的剖析。在完成数学课程的教学后,教师可将自己所做的课件共享在班级微信群里。学生可以自己下载观看视频,进行课后回顾[5]。当然,学生也可以把学习的重心放在学习难度较大的部分上。比如,在计算上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在课堂上选择一些与计算有关的知识进行学习。

(三)以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自学欲

小学生身心发展尚不够成熟,总是乐于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所以,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提高其自主意识的先决条件。互联网信息技术可以综合处理多种形式的声音、形、色等,并用视觉影像来弥补文本的单一缺陷。因此,教师应努力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趣味性,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有更多的期待。

例如,在“年、月、日”一课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对我国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节日进行相应介绍;中秋节、国庆节、新年等各种节庆的照片,都是一些普通的节庆食品,还有一些是为了庆祝传统的节日而准备的。这些资料很容易激发学生的热情,讓他们把每个传统的节庆风俗流畅地复述出来。接着,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入年、月、日等知识,并对我国日期中的公历、农历相关知识及其区别进行补充。

结  语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信息化教学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但还需不断地完善和优化。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实现教学内容趣味性和教学要素的多元化,为学生提供想象、探究思考的空间,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同时,数学教师还要全面分析和客观掌握小学生的认知特征和数学发展情况,适时地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进行优化和调整,逐步提高其自主性。

[参考文献]

石国禄.混合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2,8(11):124-126.

刘自成,毛学红.基于微课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实践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22,38(06):12-16,73.

宋克虎.小学数学线上线下教学有机融合[J].学周刊,2022(19):38-40.

雒海梅.小学数学教学线上线下的有效融合之探[J].学周刊,2022(19):62-64.

王淑蕾.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2(06):45-47.

作者简介:王春丽(1982.4-),女,江苏南通人,

任教于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城南实验小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教学策略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