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任务情境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2022-11-14邓娟娟

师道·教研 2022年4期
关键词:创设作文情境

邓娟娟

任务情境作文教学属情境教学法的一种,主要是立足“真实写作”,注重创设任务情境,引导学生在明确作者、读者和目的、话题、体式基础上,在“真实写作”中学习写作,提升学生写作素养。任务情境作文教学策略能有效解决小学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一、问题与探索

目前,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现状是缺少“真实写作”,也可以说是“假作文”。以单元作文为例,写作内容教师大多照搬教材中的单元作文训练,只关注了写作前的方法指导,有的详细讲写作选材、思路、技法等,然后让学生回家写作。至于学生写作速度,怎么来的,抄的还是模仿的,又或是家长教的自己写的,教师无法掌控。第二天作文交上来后,老师改作文改得晕头转向,学生不知所云,也没有写作后的交流指导。有经验的老师,会缩短写作前指导,让学生课堂内完成习作,注意快速作文训练,批改作文后,也注重作文评讲。当然,这里面存在的问题是缺少写作过程的指导。学生的作文大多缺少真情实感,或是千篇一律,或是套用作文等。写作课老师教得模模糊糊,学生学得稀里糊涂。学生的作文素养提高好像只能靠学生自己的天分、顿悟和自我摸索。

二、有效策略

那么,小学任务情境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究竟有哪些呢?

(一)要确定好任务情境。引导学生明确作者身份,就是以什么名义去写作。读者身份,这篇文章写给谁看的。写作目的,文章要解决什么问题。话题,就是谈论什么内容。体式是以什么文体,什么语体去写。例如,以写《写给妈妈的一封信》为例,我会启发学生明确学生写作身份是子女,读者身份就是学生自己的妈妈,写作目的是为了表达出妈妈在教育自己过程中的某一个问题,希望通过这封信让妈妈改变一些不合理的做法。体式是书信格式。其实,一般作文教师都可以给学生设定任务情境的这五要素,这才是在真实情境下的写作。

(二)创设情感基调。根据作文训练的目的、要求及内容的不同,创设情感基调情境也会有所不同。作文基调或热烈喜庆或温馨浪漫或冲淡平和或忧伤悲凉。教师要善于把握其写作基调来设定相应的情感基调。

(三)确定创设情境的方式

1.想象式

根据写作要求及内容的限定,教师通过富有感染力的形象化语言加以提示或引导,以感化学生的心灵,让学生进入特定的想象空间。如指导学生写春天的景色,教师先让学生在课外按顺序细致观察有代表性的景物,然后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瞑想图景:“春天到了,小草儿从地底下钻出来,屈着腿,弯着腰,嫩嫩的,绿绿的,一片一片的浅黄直逼你的眼。桃花儿、梨花儿、杏花儿都赶趟似地竞相开放,红的像火,白的像雪,粉的像霞。春雨也多了,湿湿的,细细的,密密的,如针如丝……”在教师生动形象,准确凝练的语言中,学生已发挥了形象思维的能力,沉浸在这恬静优美的意境中,强烈感受到了春之美,春之韵,内心有所触动,写作时也就不会出现无从下笔的情况了。

2.说话式

说话式实际是一种口语交际课的情境式教学。教师先利用直观形象和感性形象营造出一种特定环境氛围;再利用启发式激励学生放开手脚,独立思考,畅所欲言,围绕写作内容自由式说话。实际操作中教师要注意写作方法技巧的点拨,还要注学生的全程参与、全面参与和全体参与。实际上学生这种说话是动笔写作的前提与基础,也更详尽更具体地再现了写作的情境。

3.表演式

师生可以共同参与表演,内容与形式一般由学生根据作文素材而定。在表演中,学生的口、耳、鼻、舌、手、身、脑等感官都获得了充分活动,从而多方位多层面地刺激了学生大脑皮层并使之维持持久的兴奋状态,而学生的抽象与形象、分散与聚合、求同与求异等思维能力也都得到了锻炼。变“只写”为“先演后写”,小学生易于也乐于接受。

总之,创设情境方法多种多样,不一而足,但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创设情景要紧扣写作内容,不能“为情境而情境”;二是还要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感知能力,设计必须考虑到学生接受能力的强弱。过于简单,对于学生没有吸引力;若过于高深,则学生无法进入情境。三是创设情境还要方便教学操作,即具有可操作性才易于实施。

(四)进入情境

1.用语言引导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是什么东西也不可取代的感化学生心灵的一种手段”“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因此,教师语言要尽量生动、形象、准确富有感染力。用语言引导学生,也可适当作些非语言行为的引导与调控,如表情、神态、动作等肢体语言的运用对课堂教学也有一定影响。教前,应先设计好一种意境。执教当中,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中,用准确凝练的语言声情并茂地表达出来,才能引导学生发挥形象思维,想象和体会意境,并在自己头脑中显现教师所描述的情境。

2.用声境、图境引导学生

人的信息量约90%是通过视听感受获取的,因此,课堂教学中最便捷的途径便是视听效果的直观展示。利用实物、幻灯、录音、录像、光碟、电脑多媒体课件等直观形象和感性形象营造出一种特定情境氛围,形象化地展现了写作素材、故事情节,为学生写作起到了铺路搭桥的作用。以音乐引导学生为例,音乐本身就是流动的情绪,它具有憾人心魄的感染力。在指导学生如何写一个熟悉的人时,我以写自己母亲为例文,播放《回家》《二泉映月》的二胡独奏,乐曲婉转低回,如泣如诉,我再以略沙哑沉重的颤音,流着泪真情讲述典型且易于产生共鸣的小事来表现母爱的伟大。当电脑多媒体出示图境或活动画面,学生小声齐唱《世上只有妈妈好》的同时,我见他们已是泪眼婆娑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写来自然也就得心应手了。

3.用场景引导学生

(1)模拟式

通过师生参与表演来构建一个场景。如写想象作文《假如我是……》学生先把自己定格成某一类人,再根据自己在生活中生活经验的积累,抓住人物特征来演绎。学生往往能抓住人物内心的精髓。写作起来神形兼备,入木三分。

(2)现场式

如教师故意迟到3分钟,然后要学生写作文《老师迟到后》要求学生有细致真切的心理活动描写;有具体生动的场景描摹;还要有符合人物个性的语言描写。这样就可以避免了“八股文”“蜻蜓点水”式作文的出现,易于科学性的作文体系的建立。

(3)实地式

讓学生置身于作文涉及的真实场景,实地体验。如写参观游记类或活动类等作文,不妨让学生身临其境,细致观察,放开活动,用心体验。教师再相机指导点拨,学生也较易达到习作要求。

(五)体味情境

1.用感官体验情境的形式

创设了情境,进入了情境,学生还不能只简单地局限于“观其形”的层次,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情境之中形、音、色等外在形式进行体验。如大自然风光的阴柔美、雄壮美;音乐的旋律美、韵味美;颜色的色彩美,图画的线条美,人物间的人情美、语言美,人物内心的精神美等。教师要循循善诱,让其写作时能向纵深发展,使作品更有内涵。

2.用心灵揣摩情境的精神实质

学生怎样能通过进入情境,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这是情境作文要求的至高点。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入“见其神”的层次。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对情境的情感表现,象征意蕴,深层哲理进行把握和品味,是对情境进行升华的一种过程。可采用画龙点睛法、水到渠成法、声东击西法等加以渲染点拨,从而使学生学会把握情境中由实到虚,从“形”到“神”的精神实质。

三、实践与反思

首先,要注意落实五要素。在作文活动中,任务情境是指那种带有写作任务的环境或背景。它通常包含作者(以谁的名义写)、读者(写给谁看)、目的(解决什么问题)、话题(谈论什么)、体式(以什么文体写)五大要素。沟通生活写作和课堂练笔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真实写作”中学习写作,学会写作。

其次是注重运用。学生在任务情境写作中,在实践运用中激发写作兴趣,写作是为了表达和交流,也当成思考和探究的工具,最终提升写作素养。

总之,“教学是研究艺术的科学,这就决定了它应是千差万别的,百花齐放的”。

责任编辑 龙建刚

猜你喜欢

创设作文情境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