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爱浸润,不忘初心

2022-11-14钟慧英

师道·教研 2022年4期
关键词:师爱牢记立德

钟慧英

高尔基曾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为师从教,若没有带着“爱”来,那职业生涯注定会失败。

一、用正能量的言行,净化学生的心灵

教育艺术是先说话,后以人心为艺术。中学阶段是学生思想、世界观和价值观逐步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如果教师无意间讲了什么,可能会对学生生活造成或良或恶的影响。教师要善于发现和解决。要注重沟通上的语言艺术和行为艺术,对孩子的错误或者错误倾向要保持耐心,像园丁一样一枝一叶地修剪。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要鼓励他们,在校园生活中尽可能让学生发挥出优势和长处,培育学生的自信心。

初中生活,对于学生来说,不仅仅是人生命运的转折点,更是人格塑造的关键期。有很多孩子,在初中开学的一两个月,面对学习成绩的下降——在小学,没有考90分以上就算差,没有考100分就不算好,这在初中,当然做不到——就会陷入一种严重的自我怀疑。有些孩子很幸运,能够历尽艰辛,重整旗鼓;但是有些孩子,可能就在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中,一蹶不振了。有爱的教师,面对这样的学生,首先会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的根源以及学生行为的成因、背景,并与教育的视角结合起来,以“爱”为出发点,像好朋友似的与学生谈心、交心。这样的教育才是有效的,这才是出于对学生的爱。这样坚持下去,来自学生的麻烦就会减少甚至消失。

二、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我们在教学上需要保持最真诚的初心,爱学生良好的天性和鲜明的思想,把这种爱作为教师事业甚至生命的动力。师爱不仅体现了教师的美,也是教师的职业素养。师爱可以打开每个学生的心灵。

对于正在发展中的中学生,我们应该容忍他们的小缺点。在教育中,让他们明确地树立一种正确的观念,即是非观和道德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我们的期望寄托在每个学生身上,倾听他们的意见和想法,让他们在思想和情感上产生共鸣,让所有学生感受到师爱的温暖。我们要将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岗敬业有机统一,牢记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始终用饱满的精神面貌来面对学生,让他们从课堂上、生活中真切感受到教师对祖国的热爱,对岗位的敬爱,对学生的关爱。

三、尊重学生的差异

教师要有“仁爱之心”,也就是说要有师爱,即教师对学生的爱。这个爱是毫无血缘的爱,是不功利的爱,是理性智慧的爱,这个爱是教师教学上取得成功的基石,是教师在获得学生信赖、尊敬之后无往不胜的教学法宝。

教师的仁爱要求所有教师都真诚地尊重学生。作为教师,我们必须首先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有用的才能。然而,中国传统的教师文化赋予教师“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良好的教师教育品格,也就是教师在重视学生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教学理想和方式。

李镇西曾经说过,只在教育中有爱是不够的。情感不能代替教育。必须进入学生的情感世界,才能感受到学生的幸福。了解他们的个性和精神世界。没有理解的教育是一种失败的教育。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性格,并尊重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同时,教师的尊重也在于学会如何欣赏学生,这并非单纯地赏识学生,更不是单向地旁观,而是使每个学生在学习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的同时得到尊敬和信任,以更进一步地提高自己。

四、牢记育人初心

陶行知先生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颗草去。”我们教师如果都保持这样的心态,会让更多的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尊重学生、以身作则能有效引导学生的行为和学习。“学为师,体为本”既是对传统教师教育行为特征的总结,也是培养现代教师素质的需要。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立德在先,师德为首。教师要以身作则,牢记育人铸魂的初心和塑造时代新人的使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方法和内容;要加强理论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思想道德修養,为做好新时代的人民教师和塑造时代新人而继续奋斗。

责任编辑 黄铭钊

猜你喜欢

师爱牢记立德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平凡而真挚的师爱
牢记使命担当 忠诚履职尽责
牢记初心使命,推进自我革命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以师爱诠释教育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严以修身”先立德
有一种师爱叫欣赏
师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