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OBE 理念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哈尔滨师范大学公共管理专业为例

2022-11-14李媛媛宋丽丽刘岩芳

商业经济 2022年1期
关键词:理念专业课程

张 燕 ,李媛媛 ,宋丽丽 ,刘岩芳

(1.哈尔滨师范大学 管理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2.大庆师范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黑龙江 大庆 163000)

一、引言

在“双一流”背景下,高等教育事业的核心仍然要以人才培养为目标,在此进程中,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是实践“双一流”的基础路径。OBE 理念在我国高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升学校、专业、学科各项事业上,提供了较为可行的技术手段和先进模式。高校大多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汇集教师、教辅、用人单位等多种资源,从学科、专业、课程等多个维度,推动OBE 理念的创新应用。此研究将聚焦于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应用OBE 理念与方法,力争完善人才培养思路与模式。

二、OBE 理念梳理

OBE 理念是由WilliamSpady(威廉·斯派蒂)提出的一种以学生预期达成的最终学习成果为依据,进行反向设计的教育模式,它最早应用于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基础教育改革,后来引入到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在国内外掀起了教育理念与实践的不断创新。

(一)国外学者观点梳理

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被译为“成果导向教育”或“基于成果教育”,Spady 最初界定OBE“是能够清晰刻画出使学生有能力作为的重要成果条件,进而组织课程、规划、评估以保证最终学习产出。”OBE 教育的根本导向是能够创造出学习产出,基于此理念的学习过程要以学生为中心,它保证学生们在学习结束时,能够成功获得需要的知识与技能。

Harden 等学者(1999)将OBE 作为课程教学决策与设计的有效方法,应用于医学教育改革,促成学生能够最终展示受教育成果,即更多的表现为工作中的能力。Biggsand Tang(2009)肯定OBE 教育实践者能够让每个学生都取得一定水平的成绩,这些产出能极大提高教学与评价水平。Katherine Tan(2018)对OBE 实践与研究进行量化性综述分析,进一步验证OBE 应用的可行性与收效的积极性,即OBE 教育模式的应用的确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际能力。

(二)国内学者观点梳理

中国知网检索发现国内对OBE 研究关注与起步较晚,但研究角度深入多样。姜波(2003)指出OBE 方法完全以学生为中心,能够让教育过程重新聚焦与定位,从而发生教育体系转变。这个过程方法必须要落实四个基本原则,即:“明确地聚焦于最终有意义的结果;为成功扩大机会并提供支援;对所有成功寄于较高的期待;从最终的结果反向设计”。基于上述原则,高校应用OBE,就需要考虑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要求,以高科技企业为例,需要高校培养学生产出能力与技术岗位需求和创新目标相匹配,要以最终产出为导向的OBE 培养模式和企业最终产出创新的OBI(Outcome-Based Innovation)相结合,真正让学生获得学习、技术、职业的多重发展成果(杨毅刚等,2015)。

同时,OBE 能否适应我国教育实际?能否真正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呢?巩建闽(2016)有针对性的分析了高校毕业生输出现状与难题,进而提出应用OEB 理念与方法的教育改革实践,有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这一过程要与高校实际相结合,持续推进与提升。在当前“双一流”建设引导下,高校专业教育质量提升进入新高度,OBE 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将输出成果作为根本方向,恰好可以引导高校从思想、制度、文化等多领域持续关注教育质量提升。

综合国内外学者对OBE 理念的解读,不难发现OBE从概念层面上是已经较为成熟,核心思想,主体构建让学生成为教育中心,让一切输出成果作为目标,定位于系统、精细、可规划、可运作、可持续的长远目标,应用各方主体或资源进行综合教育、管理、服务,让学生能够学习到终身受用的本领,让企业、国家有更高质量的人才。

三、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公共管理(以下简称公管)是管理学下的二级学科,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 年版)》,公共管理类专业涵盖五个基本专业和九个特设专业,本研究主要针对五大基本专业: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和城市管理。据有关数据显示,公共管理专业每年毕业生约5 万人次,其中的85%都来自五大基本专业,它们整体就业率达到了约85%。本文聚焦哈尔滨师范大学公共管理专业进行详细分析。

(一)哈尔滨师范大学公共管理专业概况

哈尔滨师范大学是黑龙江省属重点大学(以下简称哈师大),学校公共管理类涵盖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管理三大基本专业。本科生培养规模与质量基本稳定,三个专业毕业生整体就业率均在90%以上。学生就业方向主要集中在公务员、考研、社会服务类组织、教育相关行业等。在本科生培养过程中,一直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提供认知性实习、毕业实习、专业实训课程等内容,提高培养质量。

(二)哈师大公管专业人才培养多层面困境分析

然而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不断升级,在各类新科技、新信息、新知识的推动下,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培养方案、培养质量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客观分析了哈师大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一些困境与不足。

1.学生层面。哈师大公共管理的三大主要专业在校生规模比较相似,三个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在专业认识、学习能力、毕业去向上呈现出趋同。大多学生毕业都会选择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或者选择考研,求职类毕业生主要流向表现为前述的社会服务类或教育类机构。

三个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出现对专业的倦怠性,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也会在高年级表现较弱,学生对专业发展方向和个人职业定位存在理解不足,极个别学生甚至表现为对毕业方向不明确的情况。所以,激发学生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自己专业和人生的决策者和执行者,是研究与实践的首要突破。

2.教师层面。公共管理专业教师队伍整体表现良好,教师们都表现出敬业、认真、负责,能够完成各项教学、教改、科研等任务,教师的学科结构、学历层次、职称结构等均表现优秀。但是在专业人才培养层面,我们仍然意识到一些现实困境。

首先是双师型师资的不足,面临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广泛需求,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师队伍中,双师资格的教师仅有2 名,在专业实践、技术应用层面的培养缺乏一定的创新。其次表现在教师授课的传统性上,理论知识传授、讲授类课程约占课程的90%,使教师的授课安排无法产生质的变化。同时,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时,缺少广泛论证和一线教师参与,最终表现为教师对课程缺少了真正意义上的决策权。

3.课程层面。作为人文社会学科,公共管理类专业的课程安排,以往都停留在“公共课+ 专业课”的设计层面,实践类课程安排不充足,专业类课程也无法体现出区分度,课时、学分、要求在课程之间没有差异性,最终专业课程常常是千篇一律,教师课程会出现相似的情形,学生对课程学习无目标性。

事实上,哈师大公共管理类专业在人才培养定位与方向上,一直都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公管类毕业生在就业市场是应该具有较好的知识与能力优势的。那么面对着现实的压力,哈师大公管类专业如何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更好的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呢?对此,哈师大提出了以OBE 为主导的教育教学改革新举措。

四、应用OBE 创新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短板,哈师大研究与借鉴国内外高校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经验,结合自身优势,将OBE 理念引入专业人才培养,逐步构建起系统的公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OBE 理念下的公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

OBE 教育观最终要体现为成果输出,即学生要学有所得,要获得充足的知识储备、技术能力、全面素质,要求学校要将学生输送给社会,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基于此,公共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设计、学生毕业就业方向、人才培养可持续上进行了系统论证,基本形成了较为统一的专业人才培养路径(如下图所示)。具体执行方案为:

基于OBE 理念的公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图

1.依据OBE 主旨——以学生为中心,将公管学生最终学习与毕业成果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明确输出成果的主要内容需要涵盖:知识、技能、文化、素质、情怀等,人才培养要实现多维度;

2.进行反向设计,依据各类人才市场质量要求,分别设计三个专业的综合培养目标,并对培养目标进行分层分解,形成四个二级指标:基本素养、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职业发展;

3.将毕业要求作为学生输出的认定标准,根据专业设定二级指标,以行政管理为例,毕业指标与培养目标要形成对应关系矩阵(见下表);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对应关系矩阵表

培养目标目标1基本素养目标2专业知识目标3专业能力目标4职业发展毕业要求1素质要求指标1-1指标1-2指标1-3指标1-4 H H H H H H H H H H毕业要求2知识要求指标2-1指标2-2指标2-3指标2-4 H H H H H H H毕业要求3能力要求指标3-1指标3-2指标3-3 H H H H H H H

4.设定课程目标达成度,与培养目标相匹配,满足毕业要求,期间要充分考查相关用人单位、实践实习单位、资质认定机构等相关方要求;

5.让课堂发挥学生主导作用,将课程分解为理论传授和实践应用,除个别数学基础课和公共基础课,每门课程都设计可行的实践性学时,以48 学时专业课程为例,实践学时一般不低于4 学时,64 学时的学位课程,实践学时一般不低于6 学时。

(二)应用OBE 探索公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OBE 理念下的公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进一步对公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分解,将专业人才分流成三个主要输出结果方向:政府和事业单位、各类企业和社会服务机构、高校和科研院所。根据输出相关方的不同要求,对公管专业人才培养对应形成三个主要模式。

1.“校府合作”的行政型人才培养模式

从公管类专业特点上看,“校府合作” 是较为实用的人才培养模式。东北大学对此模式的实践积累了较多的宝贵经验。主要以学生意愿为主导,由学校和政府相关单位达成长期合作意向,为有此方面意向的学生提供在政府机关或相关事业单位的实习机会,为后续学生在此类单位工作奠定良好的职业根基。

“校府合作” 模式不仅适用于行政管理专业学生,也适合未来想成为公务员或科教文卫公共事业单位服务和工作的学生。对此类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上,着眼于人才的大局意识、奉献精神、团结互助的组织协调能力。因此,研究认为要在校府之间增加相应培训咨询机构的参与度,让第三方服务机构协助政府、学校对学生的职业定位、职业性向、职业发展进行精准测量,既进一步提升了OBE 人才输出的各项成果质量,又为未来政府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公职人员的整体素质提供了基本参考系。因此,我们可以将其界定为“学校——政府——三方”共议式人才培养模式。

2.“校企协同”的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协同” 要求按照OBE 倡导的反向设计原则,从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出发,设计公管专业人才培养思路,学校与企业共同创新人才服务模式。在人才培养路径设计中的专业实践、专业实习中,要对接技术、信息、社会服务等领域的人才准入和认证等机制,为学生提供技术资质认定的平台。

按照哈师大公管专业毕业生就业分布,发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输出方向是企业的行政事务、人力资源、运营管理等工作,社保专业毕业生大多从事与社会保障相关的法务、社区社会服务中心、社保机构运营等工作。这些企业都要求学校在培养学生时,充分调动学生的技能、操作、实践等积极性,要搭建“学校——企业——专业”的实践基地,让基地成为学生实习实训长效机制的最佳选择。按照基地的人才标准,将校内实践课堂、实习任务完善。同时要在“校企协同”模式中,注重培养适应技术密集、区域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3.“校院联培”的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

“校院联培”模式是在国内高校间、学校与科研院所、或者学校与国外院校间建立人才互培和输出机制,让有学术能力、研究水平的学生能够实现科研的流动与学术创新。OBE 理念主导的持续性人才培养,不仅是毕业生未来职业生涯的不断提升,更是关注基础研究类人才的持续成长,运用“高校——高校/ 科研院所——合作项目”的高层次平台,在本科阶段,就可以发掘和培养未来的科研专业人才。尤其可以利用在线资源共享的方式,实现多校联合、国际合作的多层面人才培养格局。

上述三种人才培养模式,并不是要求在公管专业人才培养中将各类人才分隔开教育,而是在实践、实训、实习、联培等任务中,将不同职业定位、培养定位的学生,有标准、有系统、有目标的进行输出,避免了人才培养的同质化。同时,也可以在教育过程中,将不同模式适当进行整合,有助于向社会输出更多样化的人才。

五、结语

专业人才培养的路径与模式,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根据高校各自实践与资源整合能力,不断探索与改进。哈师大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仅是冰山之一角,仍有很多未尽事宜,有待在后续实践和研究中不断深入。同时,OBE 理念的应用与创新,不止于学生毕业层面,更多的是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动能,要从根本上实现终身学习、终身进步,因此,高校学科、专业改革与发展中,将持续关注OBE 研究与实践的效果。

猜你喜欢

理念专业课程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方传芸舞蹈创新理念拾微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