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新疆对外贸易的演进特征、增长瓶颈与未来发展路径

2022-11-14,郭辉,2

商业经济 2022年1期
关键词:总额比重进口

张 瑞 ,郭 辉,2

(1.新疆师范大学 商学院;2.新疆师范大学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7)

2020 年5 月,在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早在20 世纪90 年代初,新疆就制订了“全方位开放、向西倾斜、外引内联、东联西出”的战略方针,决心把新疆建成名副其实的中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目前新疆面临着国际班列的挑战,由于渝新欧、郑新欧、汉新欧、长安号国际班列的开通,内地货物在重庆、郑州、武汉、西安整合集装,通过国际班列运往欧洲,使得新疆的通道经济优势丧失,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挤出效应”凸显。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实行积极主动的开放政策是推动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客观要求。对外贸易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中国新疆对外贸易的演进特征

(一)对外贸易稳步增长但整体规模较小

一方面,新疆对外贸易呈现波浪式增长的趋势。从2001 年中国加入WTO 开始,外贸总额从17.7 亿美元增长到了2008 年的222.2 亿美元,增长了8.8 倍左右,其中出口额增幅达到15 倍左右,进口额增加1.75 倍左右(如图1)。2008 年的国际金融危机重创了全球经济增长的同时也重创了全球贸易发展,新疆对外贸易也定深受其波及,进出口额发生了较大幅度的下滑。金融危机之后至2014 年,新疆的对外贸易缓慢回暖且稳步增长,2014 年达到了近些年的最大值,但2018 年以来受到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2018 年的进出口出现了负增长。另一方面,新疆对外贸易规模保持稳步增长,但占全国的比重始终小于1%。1995 年-2019 年,新疆进出口总额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约为0.5%,在2008 年占比达到最大值0.87%(如图1)。总体来说,近年来新疆的对外贸额波浪式增长的趋势,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始终是贸易顺差状态。

图1 1995-2019 年新疆外贸规模

(二)对外贸易市场集中度高,但多元化成效初显

长期以来,中亚国家在新疆对外贸易份额中所占比重过高的问题始终存在,过于集中的市场结构,使新疆对外贸易风险较大。新疆的主要出口市场分布于中亚五国、俄罗斯、美国、德国和蒙古国。2006-2019 年间新疆的前五位出口贸易伙伴国一直保持稳定,分别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美国和俄罗斯,其中向哈萨克斯坦出口稳居第一位,平均比重为40%左右,向俄罗斯和美国的出口占比始终没超过5%。近年来新疆对前五位贸易伙伴国的出口总额占比总体呈下降的趋势,2006 年为87.65%,到2019 年下降为78.78%。

新疆进口的商品主要来源于中亚、俄罗斯、美国、巴基斯坦、阿塞拜疆和伊朗,哈萨克斯坦仍然是第一大进口贸易伙伴国,近年来的平均占比高达52.2%,但是呈现下降的趋势。总体来看,从前5 位贸易伙伴国进口总额的占比有明显的下降之势,2006 年为87.04%,到2019 年下降为67.41%,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占比下降显著。

(三)出口以私营企业为主,进口以国有企业为主

在出口贸易中,新疆私营企业的出口贸易所占的份额接近90%,这一比例近乎保持稳定。三资企业在新疆对外贸易发展中起到的作用还是不甚满意,在2006 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占出口总额比重低于2%且逐年下降。进口贸易主体结构发生的变化不甚显著,国有企业进口占进口总额比重总体有微小下降但占比还是较高,平均在65%左右。民营企业进口占进口总额比重的变化有上升的趋势,但不稳定。外商投资企业进口占进口总额比重大体上保持在3%的水平。新疆的对外贸易主体,出口以民营企业为主,进口以国有企业为主,市场机制在新疆对外贸易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表1 进出口贸易主体的占比

数据来源:新疆统计年鉴整理得

出口(单位:%) 进口(单位:%)年份国有企业出口占出口总额比重三资企业出口占出口总额比重私营企业出口占出口总额比重国有企业进口占进口总额比重三资企业进口占进口总额比重私营企业进口占进口总额比重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7.04 22.73 14.22 15.48 13.17 11.79 10.05 12.6 10.33 11.58 10.15 7.43 9.89 9.65 1.81 1.88 1.19 1.41 1.38 1.14 0.81 0.55 0.38 0.42 0.42 0.39 0.47 0.37 59.89 75.4 84.59 83.1 85.44 87.07 89.14 86.85 89.29 87.98 89.41 92.16 89.62 89.68 62.09 74.59 76.37 75.44 71.98 81.6 84.79 82.83 73.93 39.86 29.55 45.25 63.88 68.27 1.72 2.95 2.79 4.02 4.24 2.35 2.02 2.45 2.95 8.16 6.26 2.57 2.52 1.89 31.18 22.46 20.84 20.54 23.78 16.06 13.19 14.72 23.11 51.35 63.88 52.02 33.42 29.28

(四)进出口商品结构单一,低附加值产品为主

出口产品主要以劳动密集型,2019 年新疆出口商品排名前三的分别是服装及衣着附件、机电产品、纺织制品。机电产品出口虽然增速较快,然而占比较低,相距全国的平均水平甚远。新疆进口产品结构以国内短缺的能源资源产品为主。2019 年资源类产品的进口持续增长,原油进口占进口总额的52.8%,成为进口最多的产品。铁矿石、煤炭、钢材、铜矿及其精矿、棉花等产品,进口额占全疆进口总额的74%。其次,机电产品进口额较低,而且占比呈现下降之势。新疆货物贸易结构不合理,技术含量低,竞争力低的这种局面亟待优化。

(五)边贸占比始终较大,其它贸易方式发展踏步不前

从出口角度来看,首先,如图2 所示,在2006 年至2018 年间新疆的对外贸易中边境小额贸易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大多数年份的占比在50%以上,一般贸易方式占据新疆出口贸易总额比重的第二,且一般贸易方式的占比在这十三年间波动较小,比较平稳,大体上维持在20%-40%这一区间内波动,这足以表明新疆出口贸易中边境小额贸易的重要地位。出口加工贸易方式的占比自始至终都小于5%,并且总体上是下降的趋势。出口其他贸易方式比重相较于出口加工贸易方式比重更低。

图2 新疆对外贸易出口方式结构

如图3 描绘,根据边境小额贸易和一般贸易的占比大小可以将新疆进口贸易方式的发展趋势划分为两个阶段来分析。首先,在2006 年至2013 年之间,这两者以此消彼长的方式波动的幅度比较平稳,边境小额贸易方式围绕60%以小于10%的幅度变化,一般贸易方式围绕30%以10%的幅度上下波动。其次,自2013 年开始,新疆的进口贸易方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般贸易方式的比重迅速增长并超过了边境小额贸易方式,增长至高于70%后趋于稳定,跃居新疆进口贸易方式的第一位;与此同时,边境小额贸易方式的比重迅速下降至接近10%时趋于稳定。进口加工贸易方式比重始终处于极低水平,大多数年份都是小于5%,且几乎没有增长的趋势。进口其他贸易方式比重相较于进口加工贸易方式比重更低。

图3 新疆对外贸易进口方式结构

(六)对外贸易北高东和南低,区域失衡严重

从进出口总额的区域分布来看(图4),北疆地区始终是全疆进出口的主要地区。2019 年北疆地区占全疆进出口总额的86.8.8%,乌鲁木齐、伊犁、博乐三地州占全疆外贸额的72.4%,是新疆对外贸易的主导区。南疆五地州虽然整体对外贸易呈现上升态势,但贸易额较小,占全疆进出口额仅13.2%,其中最多的是喀什为21.2 亿美元,占8.9%,最少是和田,为0.47%。

图4 2019 年新疆各地州市的进出口总额

二、中国新疆对外贸易的增长瓶颈

(一)新疆贸易商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相背离

新疆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没有形成良性的互动升级关系。首先,新疆三大产业之间比例不协调,农业产值占工农业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依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新疆的工业化程度较低;其次,新疆缺乏依托于其相对优势资源之上的产业集群,致使进出口商品与产业结构脱节,对外贸易增长受到限制;再次,新疆的制造业水平比较低,轻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低且不断下降。

新疆的产业结构是一种基于自身资源优势及国家对新疆战略定位之上的资源性产业结构。新疆的对外贸易是典型的“通道贸易”,在通道经济模式下,出口商品产地不在新疆,自身优势资源产品,如纺织纱线及织物、农产品的出口占比低,与当地经济联系不紧密,通道效应远高于产业效应。由此可见,新疆没有凭借其优势资源建立优势产业,也没有形成具有高竞争力、高关联度的产业链。因为没有配套产业的支撑,通道出口贸易已成为新疆外贸出口增长的“瓶颈”。新疆进口贸易不是产业持续发展主导型,而是政府主导下的能源产品的进口贸易,因此进口机电设备和高新技术产品较少。新疆的出口没有反映出自身优势资源产业优势,进口没有体现出自身产业发展需求,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出现严重背离和缺乏优势资源产业集群,导致进出口商品结构长期固化。

(二)各口岸的条件及其非均衡发展导致新疆外贸市场集中

截至2018 年年底,新疆有经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口岸19 个。空运口岸3 个,陆路(公路、铁路)口岸16 个,对外开放的19 个口岸中,阿黑土别克公路口岸和木扎尔特公路口岸未开通使用。所有口岸进出口贸易额为464.15 亿美元,同比增加14.2%。其中,进口贸易额213.8亿美元,同比增长32.9%;出口贸易额250.35 亿美元,同比增长1.9%。从各口岸开放的类型和条件分析,面向哈萨克斯坦的口岸最多条件最好,面向蒙古的乌拉斯台、红山嘴、老爷庙、塔克什肯,面向巴基斯坦的红其拉甫,面向巴基斯坦的卡拉苏口岸自然条件恶劣,常为季节性开放口岸,发展缓慢。2018 年霍尔果斯口岸的货运量3303.52万吨,居公路口岸过货量首位,同比增长了15.36%,是我国西北五省综合运量最大的国家一类公路口岸。这些口岸优势及边境口岸建设发展导致新疆外贸市场主要集中在哈萨克斯坦。

(三)南、北疆经济发展失衡,造成外贸“北高南低”的局面

近年来,新疆的整体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各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尤其是南疆和北疆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不缩小反而增大。2009 年南疆与北疆GDP 之比为1:2.59,2014 年南北疆GDP 之比1:2.33,2014 年南北疆GDP 之比1:2.44。南疆欠发达区域的资金、人口、技术等资源不断由向北疆发达区域转移和集中,使得南疆的经济发展基础越来越薄弱,越不利于它的经济发展。另外,由于北疆地区经济较发达,其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工业化程度高。这些复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进一步加剧了南、北疆区域间的不平衡。南北疆经济实力差距悬殊使得两区域外贸“北高南低”的鸿沟难以逾越。

三、中国新疆对外贸易的未来发展路径探索

(一)加快培育地区优势产业,促进产业升级

新疆自然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应依托本地特殊优势,构建并培育地区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使之成为各地区外贸支柱产业,带动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促进新疆地区经济发展。承接国内制造业转移,积累边疆制造业新优势。构建新疆现代化农业产业集群。充分发挥新疆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比较优势,构筑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新疆的特色农副产品,积极建立品牌意识、加速农业产业化发展,利用其资源优势培育出新疆出口的优势产业。利用各类工业园区和国家的政策优势,建立起轻纺、机电、化工、建材等各种类型出口基地,提高各地区产业集中度,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使新疆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升级关系。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破通道经济的格局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的建设,加快面向中亚的跨境通道建设。

构建以铁路、公路为重点,航空为补充,口岸为枢纽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重点加强新疆城市及口岸间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动口岸间的合作和开放。新疆作为联结我国与中亚、西亚、南亚和东西欧的重要通道,地理位置优越。充分发挥新疆各地区能源、资源禀赋优势,积极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立足于挖掘自身成本优势,打造综合性口岸环境特色。地方政府要明确口岸功能和发展定位,实现差异化发展,引导口岸错位发展,鼓励口岸之间在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分工协作,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整体效益最大化。提高口岸的“生产性功能”,提升与内陆城市经济关联度,将口岸发展以边贸带动为主的单一发展模式转变为“口岸+”,引导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转型。

(三)加快南疆经济发展步伐,缩小南北疆经济的差距

一是充分利用南疆地区最具优势的农牧业、林果业、特色旅游业,将南疆经济带发展成为外向型的特色水果产业带、有机蔬菜和农产品产业带,以其农副产品为基础建立食品、林果加工业基地,进一步推进农产品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产品出口规模。二是依托畜牧业资源及劳动力充裕的优势,发展皮革、羊毛、肉制品的轻工业,利用高新技术对其进行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满足周边国家不断增长的畜牧业商品需求。三是发展具有优势的石油化工、矿产加工,使矿业经济成为当地经济的支柱和新的增长极。同时,随着近年来南疆的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南疆已具备把产品运输到区域外市场的能力。

(四)不断优化对外贸易结构,促使外贸高质量发展

首先,优化贸易主体,通过政策引导积极培育和发展一批直接面向进出口的加工骨干企业。鼓励企业积极开展自主品牌的贸易活动,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注重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打造企业品牌,努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其次,优化贸易商品结构,需要提升新疆自产工业制成品在新疆出口中的占比、提高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在新疆出口中的比重、改进贸易结构中无形商品。第三,优化和拓展外贸外部市场结构,不能脱离新疆的现状而刻意追求超大、超特、超高其目标应锁定在区域、分阶段和单层结构不能偏离陆路边境地区的特殊属性。第四,优化贸易方式结构,应逐步从依靠国家优惠政策向发挥自身优势转变以提升外贸外向型水平,突出加工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猜你喜欢

总额比重进口
2022年上半年菲律宾大米进口增加近30%
孟加拉允许贸易商进口70万吨大米
进口食品
一种简易实用的液体比重计对陶瓷砖喷釉工序的改善
三十六计第五计:趁火打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