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视角下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
——以舟山远洋渔业为例

2022-11-14颜宏亮

商业经济 2022年1期
关键词:远洋渔业舟山市远洋

颜宏亮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舟山 316000)

一、引言

随着当前国际和国内远洋渔业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海洋强国战略、“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加快舟山远洋渔业产业结构升级、努力形成远洋渔业产业的集聚效应,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设好全国首个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已成为当前舟山市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重大挑战。因此,文章旨在把握新时期舟山远洋渔业产业升级中金融改革创新的核心内容,深入分析系统性构建金融支持路径助推舟山远洋渔业产业升级中的相关问题,加快提升舟山远洋渔业产业的经济效益,推进“一港一城一区一中心”的建设目标,为舟山远洋渔业产业转型升级拓展金融功能,为提升舟山远洋渔业产业核心竞争力提供理论支持。

二、舟山市远洋渔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舟山市远洋渔业快速发展,截至2020 年底,全市远洋渔业资格企业达到37 家,远洋渔船631 艘,形成了一支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远洋捕捞船队,逐步构建了集渔船修造、远洋捕捞、海上运输、冷藏储运、加工贸易等一体化的远洋渔业产业体系。全市远洋渔业总产量从2009 年10.42 万吨增加到2020 年63.05 万吨,实现产值63.92 亿元,产量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7.78%,约占全国远洋渔业总产量的22%、浙江省的90%。特别是舟山的远洋鱿钓业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形成了以大洋性鱿钓为主体的远洋渔业结构,2020 年末舟山市远洋鱿钓船达到406 艘,鱿鱼年产量39 万吨,占全国鱿鱼产量的65%以上,居全国之首。2015 年舟山获得国家农业部批复,正式成为国家远洋渔业基地,作为全国最大的远洋渔业生产配套基地、远洋自捕鱿鱼输入口岸和国内主要的远洋水产品加工地区,在行业内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舟山已经逐步形成了包括船舶修造业、渔具装备业、渔业科技信息服务业、渔业加工业、市场营销业、冷链物流业、质量管理等上下游紧密联系的远洋渔业产业链。

舟山市远洋渔业产业链体系图

虽然舟山市远洋渔业产业发展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产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为:

(一)行业格局存在散和弱的问题,缺少龙头企业带动

目前,舟山市有10 家左右远洋捕捞企业规模相对较大,部分企业也开始逐步拓展业务领域,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但组织化程度高、产业配套完善的龙头骨干企业仍然较少。加工贸易行业利用远洋捕捞行业散、小的特点,利用远洋渔业产业弱点,采用多种方式抢夺市场主动权,压低远洋渔货的采购价格。究其根本原因,还是舟山市远洋渔业产业横向和纵向的整合不足,抗风险能力弱,在产业中处于弱势地位。由于发展历史和经营观念的原因,舟山市远洋渔业产业发展具有明显的群众性特点,与以龙头企业为主导的山东、福建等地相比,在经营理念方面有着截然不同,难以合作开展公司化、规模化的运作和组织。

(二)经营管理机制不顺,制约远洋渔业产业发展提升

目前,舟山市还有相当部分远洋渔船属于挂靠船,为适应行政管理部门对远洋渔船的管理要求,名义上、监管上以及法律上为挂靠的有资质公司所有,但实质上个人所有、独立核算。调查显示:舟山市各种形式的挂靠船占比接近70%。挂靠船这种管理体制一定程度上埋下了诸多法律风险和监管问题,一旦出现问题处理难度较大,对开展金融等相关业务也形成一定的影响,不利于产业整体发展提升。

(三)对于科技研发不够重视,研发进度缓慢

舟山市的相当一部分远洋渔业企业对于高附加值的深加工投资不多,依旧以粗加工产品为主,还停留在产业链上游产品加工阶段,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同质化竞争严重;没有培养出适合企业发展的专业化、高素质的生产经营管理团队,远洋水产品种类较为单一、对其他位于中下层海域、经济价值高的其他信息,以及市场需求,销售手段,销售体系,加工体系等等认知不足,缺乏与国外体系的沟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

三、金融支持舟山市远洋渔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金融支持的总体情况

目前,舟山市远洋渔业企业主要通过银行进行融资,基本能满足企业正常运营的需要。一是从长期资金需求的维度分析,舟山市远洋渔业产业从快速发展期逐渐转入调整期,新船建造大幅减少导致远洋渔业项目贷款需求下降,目前主要以旧船更新改造贷款为主。二是从短期资金需求的维度分析,银行通过渔船抵押、渔货质押以及股东个人资产抵押担保等方式提供流动资金贷款满足生产需要;调研显示:银行信贷资金投入,能基本满足远洋渔业企业正常经营的资金需求。三是舟山市内的银行机构针对远洋渔业企业提供了多种类型的信贷产品,基本能够覆盖到远洋渔船修造、生产、储存等整个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以一艘700 万造价的远洋渔船为例,需要的资金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政策补贴约200 万,渔民自有资金200 万,银行项目贷款300 万、流动资金贷款300 万,此外,还需要申请一部分抵押率为50%的存货质押贷款。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融资渠道单一,过度依赖银行融资。调查显示:舟山市远洋渔业企业主要以银行贷款为主,除了较少的几笔融资租赁公司提供的银行委托贷款外,基本上没有其他融资渠道,对上市、股权融资等直接融资方式尽管兴趣较大,但总体认识不足、缺少经验。近年来,舟山市部分银行因出现较大风险导致放贷权力上收,而上级行对远洋渔业产业的理解相对不足,导致远洋渔业企业很难申请新增贷款,在过度依靠银行融资的境况下,就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融资困难。

二是融资难问题仍然突出,银行对远洋渔业产业特性理解和服务能力的错位和偏差导致支持力度不够。一方面,银行为分散风险,使得远洋渔业企业通常无法从单家银行获得全部资金,需要向多家银行贷款,增加了成本费用、降低了效率;另一方面,银行提供的贷款规模弹性小,只能满足企业正常的经营,一旦企业因生产周期延长、选择有利销售时机等因素需要追加贷款规模和延长贷款期限时,银行因控制风险等因素,其支持力度显得相对有限。

三是利用民间融资存在风险隐患。群众性是舟山市远洋渔业的特点,远洋渔业企业基本以散、小、弱为主,大量的个体船老板拼股经营一条船,并挂靠到规模较大的企业里。其中,集资造船涉及到民间融资,存在民间借贷风险。由于这些挂靠船通常无法通过挂靠企业获得银行贷款,需要自己向银行申请贷款,资金能力筹集能力较弱,一旦生产经营行情较差,出现生产资金周转问题时,容易涉及高利贷借款,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

四、金融支持在舟山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分析

从金融与产业发展关系来看,金融体系拥有融通资金、集中资本、交易结算、形成价格、分散风险、缓解信息不对称六大功能(Merton,1995)。金融支持产业发展,除了提供有效融资服务,发挥资金要素保障功能,更重要的是通过金融服务创新和各种资本工具,引导和促进产业的提升发展。结合舟山远洋渔业发展现状和问题,笔者认为金融支持将重点体现在促进并购和开展供应链金融两大方面,以解决资金和产业格局调整问题,充分发挥金融六大功能。

(一)远洋渔业产业的发展提升需要通过并购来促进

从产业发展趋势看,远洋渔业产业进入了调整阶段。目前,我国远洋渔业捕捞量和加工市场需求量之间存在矛盾、国内外市场依赖程度不协调、局部利益与产业整体利益之间不协调等三大瓶颈。从远洋渔业产量来看,行业具备了成长期的进一步规模化发展和提升生产技术的特点,也具有提升核心企业竞争力水平,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提升产业集中度的特点。因此,笔者认为根据产业并购理论及其与产业发展的实证关系,针对目前舟山市远洋渔业所处的产业发展阶段,有必要充分发挥金融在并购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支持和促进远洋渔业产业的各项并购活动。

(二)远洋渔业产业链的整合提升需要供应链金融进行赋能

远洋渔业拥有一系列相对紧密、封闭的产业链条,其中,远洋渔货的流转是连接产业链条的主要内容,同时,远洋渔货主要集中在几个主要品种,存货资产的自偿性强,非常适合供应链金融的创新发展。笔者认为供应链金融提供基于远洋渔货生产、运输、交易、储存、加工等产业链条及渔货流转的融资、结算等综合性金融服务,十分有利于远洋渔业产业链条内的企业缓解融资问题、提高资金利用率、降低成本、调整产业地位、提升综合竞争力、降低产业风险等,对于远洋渔业产业链条的整合提升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

五、金融支持舟山远洋渔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对策

从舟山市远洋渔业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来看,产业发展逐步进入调整期,金融发挥支持作用,应该从产业发展的需要出发,积极推动开展产业并购、供应链金融服务创新,丰富远洋渔业金融服务,支持远洋渔业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即,以产业基金为重心,鼓励开展并购活动,做大做强优势企业,促进产业整合升级,提升产业发展水平;通过发展供应链金融和远洋水产品交易平台,将远洋渔业产业链各个阶段整合起来,打造能够贯穿整个产业链的金融服务体系,从而提供高效便利的综合金融服务,促进整个产业链的提升发展;以金融创新为中心,丰富远洋渔业金融服务体系,鼓励拓展融资渠道,增加远洋渔业产业资金的可获得性,从而促进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一)以产业基金为重心,推动远洋渔业产业整合提升

一是通过设立产业基金,推动远洋渔业产业并购,破解散、小、弱、乱的产业格局,提升远洋渔业企业的行业地位,提高定价能力。二是抓住产业处于调整期的机遇,通过设立政府背景的产业基金,降低产业整合的阻力。三是以资本和专业管理为杠杆,扶持和培育优势企业,合理运用金融手段,科学、灵活的采取多种方式,撬动产业整合。四是开展投贷一体化,提升产业融资能力。产业基金在开展投资、并购活动时,联合银行以及融资租赁、股权投资等非银行机构,通过签订合作协议、提供信用担保、风险补助等方式,推动建立各方参与投贷一体化的服务体系,支持完成行业整合或并购活动的企业获得多渠道的资金,从而提升产业的整体融资能力,改善远洋渔业相关产业与金融机构的现有关系。

(二)以交易平台为核心,推动远洋渔业产业链高效协同

一是围绕远洋渔业生产捕捞、海上运输、码头装卸、冷藏储运、渔货交易、加工贸易整个物流链及产业链,提供系统性金融服务。二是以远洋渔货交易平台为核心整合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提供物流和金融的综合性、集成式服务,以交易平台为中心,延伸到产业链、物流链的各个方面,依托平台提供的服务,打造标准化、风险可控的金融服务体系。三是加强远洋水产品交易中心建设。交易中心以服务现货交易为核心,鼓励线下远洋渔货交易进场交易,建设集交易、结算、金融、信息、商务、展示展销等功能于一体的远洋水产品交易市场,成为全国性、有特色、有优势的交易平台。同时,以交易平台为中心,开展服务产业链的综合金融服务。发挥交易中心市场平台、水产品标准化、信息集聚等优势,将交易平台服务延伸到整个物流链、供应链,为产业链上的企业提供物流金融及供应链金融服务。

(三)以创新金融为中心,推动完善远洋渔业金融服务体系

一是鼓励开展远洋渔船融资租赁。融资租赁提供的融资融物功能,比较适合远洋渔船的大规模更新改造。二是支持银行开展柴油补贴款质押创新。远洋渔业企业每年支付的柴油费用和货物运输费用占用企业日常资金周转较大支出部分,而根据国家政策规定,企业每年能得到相对固定的柴油补贴款收入。鼓励银行以柴油补贴款为基础,利用稳定的柴油补贴为质押品,用远期的现金流为担保,通过与市海洋与渔业局的合作,监控资金渠道,发放柴油补贴账户质押项下的各类贷款。三是发挥保险的风险保障作用。进一步发挥渔业互保的保障作用,扩大保险范围,增加对渔船机损、船员故意行为导致的损失的保险,进一步提高互保赔偿比例。探索在舟山设立政策性保险机构或远洋渔业互助保险机构,有力提升远洋渔业风险保障水平,探索成立行业互助协会对互保、商业保险不能覆盖的部分进行自我保障。支持开展远洋渔船商业保险业务,鼓励商业保险公司探索开展远洋渔货质押信用保险创新,支持开展远洋渔船商业保险业务,丰富保险品种,扩大风险保障范围。四是拓展融资渠道,鼓励远洋渔业企业运用直接融资方式。鼓励开展股权投资和并购整合活动,培育拥有新业务模式的行业企业,特别是远洋渔业销售企业。支持符合条件的水产品加工企业、远洋渔业生产企业上市挂牌、发行各类债券,提升直接融资比例。

猜你喜欢

远洋渔业舟山市远洋
《关于促进“十四五”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印发
远洋渔业“监管提升年”行动启动部署视频会在北京召开
农业农村部:印发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意见 到2025年总产量稳定在230万吨左右
好惨好惨的事
“两横一纵”远洋综合补给
舟山市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王安琪??《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节选
舟山市美术教师新作选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船期表
汪洋:转变远洋渔业发展方式 努力建设远洋渔业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