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过程中的问题讨论

2022-11-14兰金娜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财会学习 2022年18期
关键词:会计准则准则会计人员

兰金娜 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引言

会计准则是会计工作开展的基础,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我国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均扩大,这对会计核算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尤其国际贸易发展迅猛,我国和其他国家地区的贸易往来增加,会计功能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对完善会计准则体系、加快市场发展、进一步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笔者实践,探讨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的进程和必要性

(一)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的进程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始于2005年,趋同进程中的关键节点如下:

2005年,中国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CASC)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签署声明,我国建立的会计体系与国际会计准则(IFRS)趋同。

2006年,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基本建设完成,包括1项基本会计准则、38项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

2007年,CASC与香港会计师公会(HKICPA)发表联合声明,我国会计准则与香港财务报告等效。

2010年,《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发布,我国会计准则的质量进一步提高,标志着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向纵深发展。

2012年,我国会计准则得到欧盟认可,认为该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是等效的。

2014年,财政部发布8项新制定或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为准则持续与国际趋同提供有利条件。

2015年,财政部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IFRSF)发表联合声明,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质性趋同。

此后,财政部不断对会计准则部分内容进行调整和补充,不仅更加适应国内发展环境,而且有利于国际贸易活动开展。以2019年为例,新租赁准则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能真实反映资产负债情况,有助于增强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尤其为国际租赁业务提供了会计处理方法和保障。

(二)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的必要性

1.更好地开展国际贸易

我国加入WTO以来,国际贸易发展迅速。对于贸易中的双方主体,必须通过会计报表了解对方的财务状况和运营情况,也就是经济实力。从近些年的数据来看,我国国际贸易取得良好成绩,尤其进出口货物总值稳步提升,2019—2021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增长率分别是3.4%、1.9%、21.4%。基于此,为了贸易双方更好地交流沟通,减少冲突和摩擦,我国会计准则必须与国际趋同。

2.全球化资本市场形成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不同国家之间的资本流通速度加快、流通范围扩大,大型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断寻求和国外企业合作共赢。企业编制会计报表时,要符合全球化资本市场的规定。然而,不同国家的文化、历史、意识形态、发展轨迹不同,采用的会计准则也有差异。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有助于更好地发展外贸市场,吸引国外资本,通过缩小双方在会计记录上的差异,逐渐实现会计准则的统一化。

3.国际组织和电子商务发展

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拉近了不同国家之间的距离,国际交流更加方便快捷,在此过程中促进了会计信息的相互融合。当前国际组织数量增加,为发展电子商务提供了机遇;而且区域间的交流活动更加频繁,推动了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以跨国公司为例,在开展贸易活动的同时,也在双方交流、多边交流中发挥出桥梁作用,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有助于经济活动顺利进行。

二、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

对比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主要差异体现在制定背景、制定主体、准则内容、计量模式四个方面。

(一)制定背景差异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包含的内容丰富,会计准则出台后,会有配套的应用指南、业务讲解、举例等条文。究其根源,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管理制度和市场监督体系尚不完善,现有管控水平不高,需要对会计准则进行调整完善,才能适应经济环境和发展需求。而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时,处于成熟的市场环境下,准则内容较为完善,只有基本原则和概念,没有详细解释具体业务如何处理。

(二)制定主体差异

从会计准则的制定主体来看,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主体是政府,即财政部专门机构。准则出台后,企业必须依法执行,具有强制性,以保证会计准则迅速推广和使用。而国际会计准则是由IASB制定,属于民间组织机构,并没有法律约束力,政府干预少;而且只从会计操作层面展开,并没有考虑某国家或地区的具体发展情况。

(三)准则内容差异

在会计准则内容上,我国会计准则既有基本准则,也有具体准则。而国际会计准则中,只有准则制定的概念基础,不属于会计准则内容,确认计量报告职能时并不是衡量标准。

(四)计量模式差异

我国会计准则中,为了保证会计数据的真实性,将历史成本作为会计核算的主要计量属性,更侧重呈现利润表上的数据,更注重保护投资者和债务人的利益。国际会计准则将公允价值作为主要计量属性,更侧重呈现资产负债表上的数据,更加关注会计数据信息的公开透明度。

三、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过程中的问题

(一)公司治理结构问题

对我国的上市公司进行分析,会发现一个明显的特征,即:国有企业改制,或国家部门授权投资的公司数量较多。这一类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有一些共性问题,例如:①股权较为集中,国有股、法人股占比高,造成企业所有者缺位,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不明确。②站在企业所有者的角度,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不严格,大多是利用利润指标考核经营状况,实务操作中可能出现人为操作利润的舞弊行为。③监事会的职能弱,多数情况下对董事会的监管职责不到位,没有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

(二)市场经济体制问题

在世界经济体系中,我国排名靠后,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排名靠前,这说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不完善。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是根据市场经济发展较好的国家构建的;而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尚不满足国际会计准则的构建要求。例如:在发达国家中经常出现的经济事项,在我国却没有出现,因此我国会计准则中缺少相应的内容。在此影响下,关联方交易可能存在恶性竞争,不符合公平公正的原则,判断公允价值时会产生干扰,继而增加了会计工作难度。

(三)法律制度问题

《公司法》中指出:企业通过奖励的形式给职工一定股份,纳入税后利润分配范畴,而不是企业成本费用的范畴。我国会计准则指出:企业对职工进行股份支付时,需要满足一定条件:要么是等待期内的服务完成,要么是达到预设的业绩标准。在等待期内,可将资产负债表作为权益工具数量的估计基础,按照权益工具计算公允价值,把当期服务纳入对应的成本或费用范畴中。企业领导可能认为,《公司法》损害了投资人的权益,和我国经济发展要求不统一,法律制度问题会影响会计准则趋同。

(四)文化差异问题

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会计准则是一项重要内容,会对国际交流活动产生影响。在国际贸易中,我国企业要想走出去,和其他国家展开交流、合作,就必须建立统一的会计准则。然而,其他国家的文化差异大,使用的官方语言种类多,尤其宗教文化更为复杂。相关研究称,文化差异会影响经济贸易,不利于外贸沟通合作。对此,虽然我国提出了缩小文化差异的措施,但实际执行刚刚起步,后续仍存在不少问题。

(五)会计人员素质问题

各类经济活动中,离不开专业会计人员进行会计确认、会计记录并形成报告,高素质的会计人员,能为国际贸易的开展提供专业人力支持。现阶段,我国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不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一些会计人员的法制意识薄弱,为了眼前利益、个人私利,出现贪污腐败、会计舞弊等行为,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②随着我国会计准则不断更新,会计制度日益完善,而会计估算、公允价值计算等方面,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提出更高要求。③扎实的理论知识体系、娴熟的实务操作技能、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等,是会计人员必备的要素,但不少会计人员缺少其中一项或多项,距离复合型人才还有一定差距。

四、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的建议措施

(一)优化公司治理结构

企业管理中,公司治理结构是基础,而会计管理又是公司治理的组成部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必须优化公司治理结构。第一,调整企业的股权结构,引入多元化的投资主体,从单一投资结构转变为多元化投资结构,降低国家持股比例,从而改变国有资本主导市场的现状。第二,对经理层的运行机制进行优化,例如改进选拔招聘制度,制定合理的激励措施,提高管理者的能力水平,激发个人潜力,实现企业的高效管理。第三,监理会应转变工作理念和方法,理念层面对股东大会负责,明确自身的监督职责;方法层面要做好监督工作,不论是企业所有者还是企业管理者,均是监督对象。

(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要以时代要求为导向,健全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出市场的作用。第一,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包括民营企业、私营企业、小微企业等,提供相关优惠政策。通过这一做法,丰富经济业务类型,增强市场综合竞争力,避免一些经济交易在国际上有而国内却没有,拉近金融产品在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之间的差距。第二,持续改善市场环境,既要遵循市场自身的发展规律,又要对资源合理调配,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开展交易,为公允价值的计量提供良好条件。第三,对金融市场、产权市场进一步完善,结合我国市场的发展现状和特点,建立完善可行的会计运行机制、监督体系。第四,针对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不匹配的情况,预设两者的矛盾场景,制定科学有效的处理程序,协调处理内外部矛盾。

(三)健全法律制度体系

健全会计相关的法律制度体系,一是结合国际会计准则,对我国会计准则中不合理、不完善之处进行修订,促使会计处理方法向国际做法靠拢。二是完善会计准则的制定程序。现行会计准则中的很多功能尚未实现,应从理论框架的建立和完善出发,争取建立一套利用理论框架就能准确进行财务评价的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听取企业、金融行业、政策制定者的意见和建议,基于公开透明的程序下运行。三是提高会计准则的执行力度。会计准则修订后,评价是否具有适用性,从会计准则的使用环境、适用人群、会计人员等方面入手。完善会计准则,必须保证内容科学合理、不断优化经济环境,提高会计工作水平,为健全法律制度打下基础。

(四)加强国际沟通协作

通过国际沟通协作,能明确自身短板、了解他人长处。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会对其他国家带来一定影响。如何加强国际沟通协作呢?最佳答案是:保护自身合法利益,成立发展中国家会计联合机构,该机构代表发展中国家发声,提高国家影响力,在会计准则制定修改时增加话语权。以发展中国家的会计处理为对象,探索与之相对应的会计制度,为发展中国家带来更多利益,加快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进程。

(五)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第一,建立一套完善的会计人才培养机制,对从业人员的知识、技能、职业道德进行考核。一方面加强行业自律,按照国际要求进行约束管理,促使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标准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完善评价机制,配合奖惩措施,激发会计人员的潜能和积极性。第二,针对复合型会计人才缺少的现状,对会计职业教育进行改革,将培训重点放在参与国际竞争上,对从业人员进行再教育,熟练掌握国际会计实务,严格落实会计师资格考核制度,从根源上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不少差异,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能更好地开展国际贸易,适应全球化资本市场,推动国际组织和电子商务发展。文章针对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过程中的问题,从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健全法律制度体系、加强国际沟通协作、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等方面提出解决对策,希望为会计实务处理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会计准则准则会计人员
财政部:严重失信会计人员将被列入“黑名单”
A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修订印发
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建设酝酿启动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试论如何增强企业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新审计准则背景下审计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出路
FASB会计准则汇编及更新目录
探析夹逼准则在求极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