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微时代背景下泗州戏与新媒体的创新与融合

2022-11-13

戏剧之家 2022年6期
关键词:泗州戏剧目戏剧

蒋 帆

(宿迁学院 江苏 宿迁 223800)

一、泗州戏基本概述

泗州戏原称拉魂腔,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前基本上是由民间小班社在农村演出,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才正式进入城市进行演出,在农村流传甚广,甚至还有一些传统歌谣来赞颂其唱腔的优美,比如有一首民间歌谣所唱:“拉魂腔,拉魂腔,不怕你不来,就怕我不唱。”唱腔当中优美的曲调使得人们对泗州戏愈发喜爱,尤其是在苏北地区这种喜爱更深。

泗州戏的主要角色,包括小头、二头、老生以及大生等多个类别,其表演以说唱的形式为主,同时还囊括了花灯舞、小车舞等多种戏剧表现形式,虽然整体而言不是相当规范,但是由于其自带的活泼特点以及时而泼辣时而质朴的皖北特色,使得当地的百姓对此深爱不已。

二、“微时代”背景下泗州戏的发展现状

(一)后续人才匮乏

泗州戏作为一种传统戏剧剧种,本身是从人们的生活中发展而来的,但是由于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导致这种传统戏剧被现代人所忽视。由于现在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都与戏剧不符,导致这种戏剧无法跟随时代而发展,最终出现没人看也没人想看的状况。就现实原因而言,缺乏后续人才是最主要的一个问题。

(二)演出条件恶劣

现有的从事泗州戏艺术表演的相关人员的生活资金来源,都是依靠政府的帮扶,出现其他问题只能通过自己另找出路来解决。在自身生存都无法保证的情况下,更谈不上表演泗州戏了。设备也陆续破损,这就导致表演的硬件设施无法达到要求,在表演时不能够很好地展现出那种风采,更别提传承和发展。政府提供的资金只能解决部分生活问题,艺人要想发展得更好就必须改行。对于一些年纪较大且有着较丰富演绎经验的演员来说,他们想找到继承人是十分困难的。现在生活方式不同,导致主创必须迎合当下的生活环境来创作新的剧目,但无论是编导还是舞台美术方面的人才都十分稀少,观众也就大量流失。

(三)戏剧缺乏创新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并且是一个十分注重文化传承的民族,对于从古至今一直流传的正统文化,人们都保持着极大的热情和动力去传承和发扬,但是泗州戏这样的民间艺术却没有得到同等的待遇,即使政府部门大力保护这种非物质文化,但是由于其本身的特性,还是导致这种艺术的传承受到了诸多的阻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现在的人们缺乏对这种戏剧的了解,甚至没有丝毫兴趣去关注这种民间艺术的发展。在这种环境下,当地的政府出于对这种戏剧的保护,采取了许多的保护措施,但都只是刚刚起步。

除此以外,从现在的艺术审美角度来看,泗州戏的表演形式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更新,也就是说时代在变化的同时,这种表演形式依然十分陈旧。在这种情况下,应当保留原来的风味,同时对其进行创新,将现在的生活元素融入戏剧当中,使得这种已经经历上百年文化传承的戏剧重新焕发出生机,吸引更多的人前来观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年轻人的比例,只有当年轻人的比例提高之后,才能够有更多的人愿意去学习这门艺术,也才能使其得到传承。应当注意的是,当主创们在对戏剧进行创新时,不能使用博眼球的方式来获取关注,这种方法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四)珍贵剧目亟待抢救

泗州戏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更是人们世代相传的一种经典戏剧,虽然泗州戏具有良好的文化艺术底蕴,包含着苏北等地区的人民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勤劳和汗水,但是,由于戏剧内容和戏剧创作形式过于传统单一,珍贵剧目如何在现代社会继续传承下去成了问题。因此,基于传承问题,泗州戏首先需要自我革新,传统剧目固然经典,但与现代人的生活脱轨,剧目要与时代更好地接轨,才能使其审美价值和现代生活相融合。

三、“微时代”背景下泗州戏与新媒体的创新融合

(一)革新传统观念

在笔者看来,要想对泗州戏这样的传统剧目进行创新,就必须从源头上进行改变,只有将原来的陈旧思想和文化摒弃,才能够获得层次上的提升,从而创造出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的剧目。在高度发展的新时代,戏剧是可以不断更新的,只有对观念进行革新,才能够使得戏剧重新焕发出生机。

在泗州戏的音乐创作方面,既要注重保留传统,也要注重和现代的结合,既要保留丰厚的底蕴,也要提升通俗性,更要开发商业性和娱乐性。

在泗州戏的音乐创作方面,应当以传统风味为主,同时与现代的音乐元素相结合,既保留原来丰厚的底蕴,同时又使得更多人能够听懂这样的音乐,为泗州戏赋予一定的商业性及娱乐性。表演形式是创新的重要环节,只有当表演形式跟上了时代的脚步,才能够创作出更多的新剧目,创造出更多形式的音乐和唱腔,这些都将与现代人们的生活相接轨,推动泗州戏的传承与发展。

(二)加强大众普及教育

教育在一个人的生命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文化教育可以使得泗州戏在传承与发展之时获得更好的契机,在以往的传承当中,师徒之间的口耳相传是较为主要的模式,但在如今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这种方式已经过时了,在进行戏剧教育时,可以使用多媒体等新型设备来改变教育方式,使得这种戏剧文化可以更好地传承下去。

大众普及教育是泗州戏发展的重要前提,泗州戏面向的是人民群众,只有人民群众从心底里认同泗州戏文化,才能欣赏与喜爱泗州戏,只有经受住了人民群众考验的泗州戏才能长久发展和生存下去。

首先,当地政府应当积极宣传泗州戏,在当地的文化馆、博物馆等地方开展与泗州戏有关的活动,使得人们可以主动了解这种传统戏剧,这是发展的必行之路。

其次,可以将广场舞与泗州戏相结合,使得人们对泗州戏的印象得到改变,认识到它并非曲高和寡,而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去接触的。

最后,当地的文化部门可以组织泗州戏的表演人员去其他地方进行巡回演出,使得全国各地的人们都能够接触这种戏剧,甚至爱上这种戏剧,在无形当中增加受众。

(三)建立泗州戏的电子数据库

泗州戏这种剧目可以通过数据库的方式进行永久的保存,将各类剧目使用电子传输的方式记录在信息库当中,可以使这种文化得到保护,除此以外,由于数据库可以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归纳,所以人们在使用新媒体进行搜索时可以更好地了解这种戏剧的模式和表现方式。

电子信息是可以与外界进行交流和共享的,在数据化时代,信息之间的交流是任何行业必不可少的,只有通过丰富的信息交流,才可以更好地了解每一种文化、每一种戏剧,从而进行更加全面的交流。

(四)充分利用数字媒体

中央电视台第11 套戏曲频道就是为像泗州戏这样的戏剧文化所设立的,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保护作用,现如今我们仍然可以利用电视、广播等数字媒体来对泗州戏这种戏剧文化进行宣传和发扬,这是十分有效的一种方式。当地政府部门可以效仿中央电视台的这种方式来设立地方电视台,地方电视台甚至还可以使用拍电影的方式来将这种戏剧文化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现如今互联网已经基本走进了每家每户,任何一条新闻,甚至一句话,都可以在电光石火之间传遍整个神州大地,泗州戏就可以利用互联网来打通与世界沟通的桥梁,这样戏剧可以传播到更远的地方,使得人们对其产生兴趣,可以在网络上随意下载和欣赏,从而实现更好的推广。

(五)传播泗州戏的艺术价值

在网络时代,新媒体行业如火如荼,它使得文化、经济、政治等诸多信息都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我们可以使用新媒体技术对泗州戏这种传统戏剧进行传播,借助互联网上的资源实现历史文化的传承。现如今,人们对网络媒体有着较高的关注度,当这些媒体能够为泗州戏文化发声时,也就意味着这种戏剧文化有可能为大家所接受,从而真正地实现传承和发扬。

(六)打造泗州戏文化的互联网共享渠道

泗州戏文化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它来源于人们的生活经验,借助艺术表现的形式得以传承下来,它是我们应当十分珍视的宝贵财富。现如今,有一些不法分子通过不法手段来传承文化遗产,从中获得自己的利益。新时代的青年应当肩负起身上的责任,更好地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我们不可能每个人都真正投身到文化保护活动当中,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言行来为文化传承创造新的空间,提供新的渠道,使得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与互联网等连接起来。没有人能够绝对地肯定这类文化遗产能够完整地保存下来,只有当我们尽自己的努力去为之奋斗时,我们才会少一些遗憾和后悔。

四、结语

在传承和发展泗州戏的过程中,应当使用科学高效的方法进行保护,应当以保护为基础,从而更好地实现传承的目的,将数据库这种形式嵌入到戏剧文化当中,可以有效储存戏剧文化,使文化流失得到及时控制。作为传承文化的主体,我们应当在传承原有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地进行改进和发扬,使得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更好地延续生命,这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民族精神的体现。

猜你喜欢

泗州戏剧目戏剧
舞台剧目
有趣的戏剧课
地方戏曲传承发展的泗县探索
新见晚清民国传奇剧目十一种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论基础教育对泗州戏的传承
文华大奖”获奖剧目
探究网络时代泗州戏的传承与发展*
优秀剧目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