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节假日新闻报道策划的三个维度

2022-11-12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22年7期
关键词:维度创新

摘要:当今的新闻竞争核心力实质上是新闻策划力的较量,而节假日新闻报道策划可以丰富新闻报道的资源,扩大媒体的影响力。由于节假日新闻报道的周期性和日常性,不易推陈出新。如何创新节假日新闻报道就成为融媒体环境下新闻报道的重要命题之一。本文结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以及新闻报道策划的实务理论和实践案例分析得出,从新闻线索、新闻内容策划和新闻工作主体素养提升三个维度创新节假日新闻报道策划,将助推多媒体领域对于新闻报道策划的发展,提升主流媒体自身的传播力、竞争力、公信力和影响力。

关键词:节假日;报道策划;维度;创新

重大节假日报道,是媒体围绕某一个重大的假日主题,在一定时间内组织的大规模、体裁多样化、连续性的报道。节假日新闻报道可以丰富新闻报道的资源,扩大媒体的影响力。如何创新节假日新闻报道,提升广大读者的关注度,创设媒介宣传的良好环境,是很多新闻工作者思考和研究的,也成为融媒体环境下新闻资源报道的重要命题之一,同时也是融媒体改革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曾经有细心的读者,将某报连续几年的节日报道进行比较后发现,大多数的内容大同小异,把年份、对象和地点换掉后,似乎放在哪一年都能适用。究其原因,就是节假日报道思路僵化、报道手段单一。

对于趋同性强的新闻资源,如果不打破常规和惯性思维,结合新闻报道策划探寻新闻报道的创新点,是无法用独家视角、独到发现去为读者负责的。基于此,笔者结合在新闻媒体工作多年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总结出从新闻线索、内容策划、职业素养提升三个维度创新节假日新闻报道的实践路径。

常规新闻线索也可发现新意

在时代环境中追寻新意。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报纸是人民日常思想和感情的表达者,是社会的耳目。人们过节假日的价值观、情感表达、行为方式的变化,总是能折射出整个时代和社会的巨大变化。时代是思想之母,理论是实践之源,新闻记者要具有敏锐的眼光和独到的见解,透视时代赋予社会的变化,使常规性的节日报道真正成为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意义深远,知识性和可读性浓厚的报道。比如,清明节即将来临,在“文明祭祀”的报道中怎样利用各种媒体来增强人们的公德意识和文明意识?“怎樣树立文明新风,引导市民做文明人”等,可以借助采写普通百姓的看法、做法或现身说法,宣传典型事例,以点带面,弘扬文明祭祀的美德。也可以列举现实生活中个别不良的祭祀行为或社会现象,并表明媒体的正确立场和声音,这对于民众是一个很好的教育。

在突发事件报道上出新。突发事件往往是在短时间甚至瞬息之间,在不可预知的情况下,事物、环境和人的生存状态急剧变动,如自然灾害、人为灾害等,如果突发事件发生在节假日,其新闻价值更是不言自明,各大媒体一般会竞相报道,但是由于突发事件报道模式的相似性,很难推陈出新。如何凸显节假日突发事件报道的独特性,关键在于细节的报道策划。例如:在2018年春节期间,海口的三大港口大雾滞留旅客拥堵事件,就是一起突发事件。如何将它作为应急管理案例中的典型案例,寻找这个事件与其他突发事件的差异点?节假日的突发事件具有怎样的特征?对社会的影响如何?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新闻编辑的纵深思考、周详的细节策划和新闻记者对于现场报道的细心观察和敏锐发现。

在事件的新奇、趣味点上创新。近年来,很多国外背包客来中国旅游,最喜欢的方式就是学做中国人,比如,在端午节期间,学着当地人包粽子,请教中国端午节的来历和相关文化知识;中秋节学会了赏月和吟咏有关中秋节日的诗词。在节假日的策划报道中,要充分体现节假日新闻报道的服务性,及时传递信息资讯;牢固把握新闻报道的导向性,积极实施主题宣传;着力展示新闻报道的公益性;彰显新闻报道的文化性,深入挖掘地缘特色。新闻记者可以比较外国游客与我国人民过传统节日时,在人种、语言、文化和习俗等方面的差异性,在策划报道中呈现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包容性和新奇、趣味点,从而赢得受众的广泛关注度。

在新闻报道内容策划中凸显新意

创新新闻报道的文化内涵。新闻报道本质上是信息披露与传播,新闻报道的文化功能之一是以信息传播方式构建社会成员“个体”内在的文化环境。从新闻传播与社会的关系来说,确立并通过交往以构建适应人的发展要求的文化秩序,同时激发社会和人发展的精神动力,则是新闻传播的价值所在。节假日的主要文化特征是人们的休闲与旅游,体现在吃、穿、住、行、游、购、娱等行为方式上,这就需要深挖每个传统节假日内在的文化底蕴,让人们在感受浓郁的文化氛围的同时提升文化涵养,构建良好的文化秩序,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例如,国庆节是我国人民有着深刻人文内涵和民族记忆、民族自豪的节日,举国欢庆的节假日。新闻记者在进行节日的报道策划时,应呈现出我国现代化建设国富民安的生动写照,以镜头和笔描绘出生活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华大地上的儿女们的节日欣喜和积极的精神面貌;也可以“旧瓶装新酒”进行新闻报道策划——老题目新写法,使常规性的节假日新闻报道真正以传统节日为契机,进而以创新新闻报道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涵。

改进节假日经济报道寻找新意。正如列宁指出,社会主义报刊要把生产宣传放在第一位,时下的节假日经济报道已然成为了新闻媒体的一个主要报道领域。节假日经济是指人们利用节假日集中购物、集中消费的行为带动供给、带动市场、带动经济发展的一种系统经济模式,其主要特征是消费,它具有的空间特征是流动与聚合,包括人流、物流和资金流。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节假日消费日益呈现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趋势,新闻记者应拓展视野,放宽报道思路,才能立体地展示节假日经济的深刻内涵和报道的创新性。目前正值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节假日期间人们足不出户,“助农”直播带货让多数基层干部、农民成为主播,农产品成为带货商品,还有不少流量主播与明星加入这一队伍,使得“助农”直播带货进入消费者视野。因而,在进行节假日乡村旅游和经济的策划报道中,可将乡村旅游形象塑造与政府乡村振兴举措融入到旅游经济的报道中,可借助媒介实现政府与群众的良性互动和沟通,利用媒体向群众传达政府的旅游经济的政策和建设思路,同时也可以通过媒介让群众的感受、建议对政府的经济建设产生影响,就如列宁所说,要通过经济宣传报道指导经济工作。通过新闻报道策划,改进节假日的旅游和经济报道,从中寻找新意。

在深化报道内容和丰富报道形式中创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党报党刊要成为党内批评的强大武器,敢于开展新闻批评是一个党有力量的表现。对于节假日批评性、反思性的“深度”的创新报道可以分两个途径。

首先,体现不同受访者对事件的反应和评价,发挥媒体新闻引导舆论的作用。例如,圣诞节和中国春节一样,都是一个辞旧迎新的节日。在国内的外国人如何庆祝平安夜圣诞节?有外国人工作的单位如何给他们过节,准备了什么?过节地方风俗融合等观念都可以体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在新闻报道策划中,可以采访民俗专家、节庆专家、商家等,探寻关于“洋节为何受到一些年轻人的追捧?”“中国春节传统文化该如何更好地传承弘扬?”等问题。不同受访者的观点进行碰撞,本身就是新闻。媒体站在中立的角度,去采写,让人们去判断。在媒体的新闻报道中,应好好思考如何把我国的春节挖掘出更深层面的传统文化内涵,保持民族文化的继承性和独立性。

其次,通过新闻报道策划,利用新媒体呈现多元化、多形式的报道。节假日新闻报道在报道形式上要图文并茂,例如,在“五一”长假中,文字结合视频、图片、动画等报道的效果更甚于单一的文字报道,视觉冲击力强,同时更能彰显媒体报道的多样性,突出新意,适合不同需求的受众,实现传播的最大化、最快速、最优化的效果。加强评论,彰显立场。对于假日报道中的各种现象、活动和事件,选择有典型意义的予以评论,或表扬、或批评、或剖析,在深化报道内容和丰富报道形式中创新,给人以启示作用,让下一个长假过得更为理性,更为开心。

提升新闻职业素养增强创新意识

提升新闻职业敏感度和洞察力。当今,融媒体环境下新闻记者的分内工作,就是每天在海量的庞杂的信息中发现并找出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或新闻素材。而新闻职业敏感是发现新闻的决定性因素。新闻采编人员要具备新闻发现力,才能在这个激烈的媒体竞争时代中获得生存下去的资本。在节假日报道中不乏优秀的作品,但不可否认,也有一些滥竽充数的节假日报道充斥媒体。这就要求新闻采编人员平日要努力学习宏观经济政策,把握经济脉搏与经济走向,学习社科知识,站在新的制高点上观察与写作,引领人们过好长假。理性、理智和快乐地过好节假日,媒体的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作用非常重要,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涉猎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伦理学、哲学、民俗学等相关知识,才能拓宽视野,拓展思维,形成对常规新闻报道的独到策划和见解,只有提升新聞采编人员的职业敏感度和洞察力,才能及时准确地获取有价值的新闻信息。

把创新意识应用在新闻报道策划中。做新闻,最忌讳的就是常年进行一成不变的报道,对于节假日的新闻报道亦如此,“年年岁岁花相似”的场景,受众不感兴趣就不会再关注。要想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下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创新意识就是当务之急的关键因素。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当下,如果缺乏创新意识,只是一味地模仿或固守原有的报道模式,受众就会不断流失进而影响新闻单位的生存与发展。要提升新闻采编人员的创新能力,从中发现新闻线索或新闻素材,从新、巧、特的角度写作新闻,做出独特的新闻报道。

注重新闻报道策划的多元化角度。同一类新闻信息,由于新闻记者注重新闻报道策划的多元化角度,报道出来的新闻产品让受众耳目一新。对于节假日的新闻报道策划,也应如此。遇到有价值的新闻,不能简单处理仓促报道,而是要把握好报道策划的宽度,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元化呈现,用独特的新闻视角来报道新闻事实和真相,从而激发受众的注意力,提升新闻报道的水平。创新力是新闻采编人员必不可少的一种职业能力。新闻从业者要不断适应新时代传播方式的变化,提升自我新闻素养。

社会在不断发展,融媒体环境下对新闻作品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当今的新闻竞争核心力实质上是新闻策划力的较量,加强新闻策划创新意识,提升新闻采编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新闻报道策划尤其是对节假日新闻报道策划,已成为媒体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报道任务。本文从创新节假日新闻报道策划的三个维度,阐述了从常规新闻线索中发现新意、在新闻报道内容策划中如何凸显新意,以及提升新闻职业素养增强创新意识等方面的内容,助力媒体尤其是新媒体领域对于新闻报道策划的发展,提升主流媒体自身的传播力、竞争力、公信力和影响力。作为社会生产发展中的观察者和最直接的见证者,新闻采编人员在传递正确的政治理念的同时,也将引导受众参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积极传播正能量,同时提高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课题项目:本文系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微传播视域下新闻实务教学创新与实践研究”(HNSK(ZC)19-10)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1.  海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学院;2.  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维度创新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高效课堂构建的三个维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光的维度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
人生三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