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医教协同的临床医学专业实习教学检查的评价

2022-11-11王晶杨永洁王元松刘成玉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医教实习医生专家组

王晶,杨永洁,王元松,刘成玉

(青岛大学医学部,山东 青岛 266071 1 本科教学办公室; 2 临床技能学实验教学中心)

医学教育承载着培养医学卫生人才的使命,与全民健康息息相关[1]。而临床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是医学教育的生命线。因此,加强临床教学环节质量监控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手段。临床实习是临床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规范临床实习管理,提升医学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措施和基本要求。夯实高校附属医院医学人才培养主阵地,强化医教协同和临床教学主体职能是医学创新教育发展的主要举措之一。目前有关临床实习教学质量全程检查与评价的报道较少。自2014年开始,我校基于医教协同,开展了以期初、期中、期末常规教学检查为日常检查,以临床实习教学工作专项检查为重点检查的全程临床实习质量检查与评价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为实现临床教学质量的同质化管理、进一步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提供了有效措施。现将临床实习教学工作专项检查的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校承担临床实习教学任务的附属医院共8家,其中青岛市5家、烟台市1家、威海市2家,均为三级甲等医院。2010—2015年级临床医学专业实习医生共2 382人,其中男性894人,女性1 488人。2010级414人,2011级439人,2012级393人,2013级379人,2014级399人,2015级358人。

1.2 研究方法

1.2.1检查时间与方式 检查时间为每年秋季学期的后期(11—12月份),此时实习医生已完成50%的临床实习任务。以集中检查的方式,对每家附属医院临床实习教学工作进行检查,时间为1 d。

1.2.2检查内容 ①医院教学工作汇报:主要从医院历史传承和概况、教学资源与师资培养、教学管理与质量保障、过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学效果与特色、持续改进与展望6个方面,对本科教学工作进行全面阐述和总结。②教学文档:按照院系、教研室教学文档体系,检查文档资料完成情况。重点检查实习组织、临床带教规范等情况,如教学查房、临床教学病例讨论、实习讲座、临床技能培训与考核的安排、实施、结果、反馈的记录,实习医生书写的病历、实习记录、科室带教记录和相关制度建设等原始资料,出科考试(安排、考核内容、评价标准、反馈等),形成性评价记录等。③过程检查:全程检查教学查房、实习讲座、临床教学病例讨论,详细考查实践教学环节运行情况,考查实习医生临床基本技能(无菌术、穿刺术、体格检查、病史采集、病例分析、病历书写、检查结果判读、医患沟通等)。④师生座谈会:召开教师、实习医生座谈会,了解教学基本情况、各教学环节的管理、实习医生的生活与学习管理等。

1.2.3检查专家组 专家组由分管教学的学部领导、本科教学办公室主任、临床专家及督学共8人组成。督学为组长,带领专家组深入各附属医院进行现场检查。2014—2019年检查专家组人员一致。

1.2.4检查方法 ①临床实习检查:采用分组和集体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其中临床教学过程与环节、教学效果(学生病历书写、临床实践能力等)、教研室教学文档检查,通过外科系统组和内科系统组两大组形式进行;医院教学工作汇报、召开师生座谈会、检查医院教学文档则以集体形式进行。②专家组与实习医生评分:由实习医生对医院的临床实习教学总体评价进行评分,由专家组对临床实习检查各项内容进行评分,以评分的形式显示检查结果。临床实习教学总体评价内容由5个项目组成,每项满分为10分;临床实习检查内容由教学查房、教学病例讨论、实习讲座、指导技能训练、医疗文书书写5个项目组成,每项又由5个子项目组成,每个子项目满分为10分。见表1、2。

表1 临床实习教学总体评价内容

表2 临床实习教学检查评价内容

1.2.5检查结果反馈 采用现场分组反馈、集中反馈的方法反馈检查结果,督促各附属医院针对反馈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限期整改,必要时专家组采取“回头看”的形式进一步检查整改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实习医生对临床实习教学总体评价

2014—2019年,实习医生对各附属医院教学态度、医德师风、教学安排、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评价得分逐年增高,差异具有显著意义(F=16.753~21.927,q=10.550~17.021,P<0.05),尤其是2017—2019年的评价得分明显高于2014—2016年。见表3。

2.2 专家组对临床实习教学评价

2014—2019年,专家组对各附属医院教学查房、教学病例讨论、实习讲座、指导技能训练和医疗文书书写的评价得分逐年增高,差异有显著性(F=13.279~18.770,q=8.160~10.307,P<0.05),尤其是2017—2019年的评价得分明显高于2014—2016年。见表4。

表3 实习医生对临床实习教学总体评价得分

表4 专家组对临床实习教学评价得分

2.3 临床教学质量

近5年来,我校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执业医师考试总通过率、实践考试通过率、笔试考试通过率平均为86.42%、96.96%和89.70%,分别比全国水平高16.80%、5.51%和12.44%。近5年我校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继续深造率平均为61.51%,比同专业全省平均值高30.15%。见表5。

3 讨 论

深化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培养改革是实施医教协同、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严格临床实习实训和实践教学环节管理,提升医学生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是医教协同的基本要求。建立教育监督与评价机制,强化对教育计划、教学过程及结果的监督与评价也是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基本要求和质量标准[2]。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核心环节,直接影响着医学教育教学质量和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3]。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临床实习教学与管理存在着重医疗轻教学、重理论轻实践、重考核轻评价、重教学轻管理等诸多问题[4-8],而临床实习教学检查也存在着指标体系不完善、检查力度不大、教师参与度不高、反馈机制不健全、整改措施不到位等问题[2,8-10]。基于上述问题,我们建立了以“立德树人”和“提高质量”为驱动,“理念先行、质量先行、队伍先行、标准先行”为策略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制订了临床教学质量标准文件,这些举措在临床教学及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表5 近5年我校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和继续深造率(χ/%)

本文结果显示,自开展临床实习教学工作专项检查以来,实习医生对各附属医院临床教学总体评价得分逐年增高,且专家组对各附属医院教学查房、教学病例讨论、实习讲座、指导技能训练和医疗文书书写的评价得分逐年增高,提示临床实习教学检查具有促进医教协同、强化临床教学过程管理、提高教师教学意识和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统一临床教学规范和管理规范、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等作用[11-12]。特别是2017—2019年,实习医生、专家组对临床实习教学评分明显高于2014—2016年,这与我校开展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准备工作、加大对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工作检查力度有关,也与我校师生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国办发2017[63]号文件精神有关[1,6]。

本文结果还显示,近5年来,我校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执业医师考试平均总通过率为86.4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6.80%;继续深造率平均为61.51%,比同专业全省平均值高30.15%。说明我校近几年来的临床教学质量明显提高,这与我校实施同质化的临床教学管理、强化实习医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开展有效的临床实习教学检查以及加强教学文档建设与管理有关[1,13-16]。

虽然临床实习教学检查具有强化医教协同、推动教学改革与教学管理、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也达到了“以查促管、以查促教、以查促学、以查促改、以查促建”的目的,但尚存在一些问题,如检查项目不够全面、反馈的针对性不强、部分临床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参与度不高、部分附属医院或教研室存在临时准备问题、检查后的整改不到位等,直接影响临床实习教学检查的效能。因此,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将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临床实习教学检查体系,重点加强对教师教学能力、管理人员管理能力和实习医生临床实践能力的检查与评价,以及对临床教研室等基层教学组织的建设,从而为培养仁心仁术的医学人才、实现医学教育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措施。

猜你喜欢

医教实习医生专家组
草鱼养殖难,“钱”途何在?老渔医教您如何握好“方向盘”,走上高效路
协会专家组2021年工作会议在哈尔滨市召开
鼓励自己
医教协同背景下研究生党支部书记成长体系研究
基于医教协同双主体的人才培养策略探索
医教协同视域下学生联合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在临床教学的应用
韩长赋部长在巴拿马接见中国热科院农业专家组
思想准备
基本医疗保险评估专家组赴苏、浙、渝评估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