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苹果优质高产稳产栽培技术的分析与论述

2022-11-11陈永霞白延钧

现代农业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摘叶套袋果园

乔 磊,马 悦,陈永霞,白延钧

(延安市宝塔区果业技术推广和营销服务中心 陕西,延安 716000)

苹果种植在农业结果中具有重要地位,苹果种植业不断探索优质高产栽培技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优质苹果需求量不断增长。引入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才能满足人们对苹果产品的需求。中国是苹果栽培发源地,近几年苹果栽培管理技术得到很大提高。苹果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但目前我国苹果栽培管理中存在鲜果品质参差不齐,抗风险能力低,市场竞争力差等问题。一些关键技术研究不成熟,导致苹果栽培成本高等突出问题。有些地方忽视农民知识水平,忽略重要技术推广应用,导致苹果产业发展中出现一些弯路。如何提高苹果生产行业效益,如何简化技术,提高苹果产品品质,增加市场竞争力,是当前苹果栽培技术需要研究的问题。

1 苹果栽培种植生产现状

发展苹果产业对振兴农业经济,拓展外贸渠道具有重要意义。发展苹果产业能充分利用山地丘陵等经济效益低下的土地,西部大开发将发展苹果产业作为重要产业,可以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果树生产在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由于部分地区干旱农业特点,苹果生产中存在单位面积产量低,果品市场竞争力较低等问题。为充分体现苹果产区地理生产优势,借鉴发达国家苹果生产经验,总结适合本地的苹果高产栽培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1.1 世界苹果生产现状

据统计亚洲苹果产量中中国占比35%,苹果单产反映生产技术水平。目前世界苹果生产广泛存在质量低下等问题,亚欧洲苹果产量占世界的80%以上,中国苹果生产调整直接影响世界苹果产量。目前世界苹果生产呈现出技术标准化,栽培区域化生产模式化等特点。当前消费者注重苹果食用品质,一些消费者认为苹果质量下降。中国苹果人均消费逐渐降低,因新建果园丰产,高品质品种得到广泛栽培。品种栽植比例反映苹果品种结构,当前苹果生产品种日趋多样化。国外果园用工价格较高,苹果生产是劳动密集型工程,我国劳动力充足,果园生产以人力投入为主。

1.2 中国苹果产业发展

我国是世界苹果第一生产大国,出口浓缩苹果汁占全球总量的一半。发挥我国苹果产业优势对增加果农收入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苹果产业发展呈现出产量逐年增加,果品售价趋于平稳,优质新品种增多现状。我国是苹果主要产地,苹果种植分布广泛。随着苹果产业的发展,成为最具出口竞争优势的农副产品之一。生产趋于集中于西北黄土高原等地,主要省份有晋陕冀鲁豫等地,苹果适生区集中于环渤海湾优势区。农业部实施苹果优势趋于布局规划,对苹果产业发展做出指导。苹果产区栽培技术不断提升,通过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结合,实施改形修建、增强树体抗性等抑制病虫害滋生危害。

2 我国苹果生产栽培存在的问题

苹果产业是我国优势农业,对果区农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作用。但苹果栽培技术相比先进国家存在许多问题,缺乏科学的栽培管理制度,为抢占国际果业制高点,需要把优质安全放在首位。苹果产区以独特区位优势成为苹果产业重点基地,过去讲求产量效益未形成规范生产管理技术,导致生产果品质量差。当前我国苹果生产管理主要问题包括生产技术配套差,树体结构不合理,肥水管理不科学等。

2.1 苹果栽培技术中的问题

我国20世纪90年代后栽植苹果园普遍存在栽植密度大,群体通风透光不良。树体结构不合理,枝条修建多年单轴延伸,结果部位外移。结果枝细弱分布不均,造成果品品质差,生产效益下滑。苹果生产从地上部分树体整形修剪等措施到地下部分施肥灌溉等土壤管理需要完整配套技术体系,由于不同气候条件等应用生产技术不同,欧洲苹果生产发达国家管理演进,我国许多果园生产技术配套效率低,有些地区不考虑立地条件,造成含量降低等不良后果。苹果产区需制定适合实际的配套应用技术。许多果园以化学肥料为主,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1%。施肥方法不科学,盲目使用叶面肥,果园种草覆盖较少。

2.2 苹果种植生产问题分析

当前我国苹果种植生产存在单产低,熟期结构不合理,商品化处理水平低等问题。近年来我国苹果年产量在5000万吨左右,单产提高150%,出口量大幅度提高。但我国苹果单产相比日美等国家处于较低水平。由于我国浓缩苹果汁多利用鲜食苹果生产,浓缩汁酸含量相比其他国家高酸苹果生产低2.3%~5.3%。我国苹果熟期结构中晚熟品种产量多,早熟品种种植面积小。贮藏技术提高可以保证苹果品质,但果肉汁液变少,形成市场供应不协调。生产中未按农业行业标准技术规程要求,出现氮肥施用量过大,农药施用次数多,不符合绿色食品标准要求。

3 苹果优质高产稳产栽培技术

我国苹果产区以独特区位优势成为产业重点基地,以往讲求产量效益时期未形成规范生产管理技术,造成技术操作不规范,逐年投入不足,果品品质下滑。国际市场进入质量效益时期,对苹果质量提出新的要求。苹果生产管理是系统技术体系,目前有关苹果栽培生产技术研究不够系统全面,实现苹果优质高产稳产需要从疏花疏果,果园间伐、通风补光等方面研究有效的技术措施。

3.1 疏花疏果

苹果树花果过量着色差,通过疏花疏果保持苹果适宜经济负载量。富士系短枝型品种在结果枝轴每隔10cm留花序。疏花一次到位在初花期花序保留中心花。提高座果率,由于花期贮藏营养集中供应,抵御花期低温不良影响。疏花后需通过人工疏果调节适宜负载量。疏果分两次进行,金冠等品种生理落果轻,二次疏果在6月生理落果后进行。

3.2 改善果形

果形是果品销售的重要指标,进入市场苹果要求果实端正,必须保证苹果充分受精。由于花期温度不稳定等因素影响,出现果形不正等问题,采用人工授粉等方法可提高果实整齐度。人工授粉采集山荆子等小果类花粉,果园较小时进行人工点授,较大面积果园,采用授粉枪配比喷粉。

3.3 套袋栽培

套袋栽培是把幼果用纸袋套上,抑制果面叶绿素合成。果实套袋后表现品种固有色彩,外观质量有效提高。苹果套袋通常在二次蔬果后进行。双层袋比单层袋晚5~10天。使果实位于纸袋中部。套袋后折叠袋口。脱袋在采收前15~30天,苹果树冠下部光照差,应比树冠外侧提早3~7天脱袋。套袋果实对日照敏感,为避免午间高温成果灼伤,果实经光照锻炼3天后在下午摘除纸袋。

3.4 果园补光

光照促进叶片光合作用,促进果形的发育,可增加果面着色面积。苹果树盘下银色反光膜改善低光照区光照强度。反光银膜使树冠下部0.5-1m冠区直射光增加18.6%~34.1%,增加树冠中下部紫外线比例,提高果面着色面积。反光膜类型有立体银膜与平面银灰膜,试验应用白色塑料膜进行树盘反光,由于造价低廉,推广应用较快。苹果果实采收前着色铺反光膜经济价值高,反光膜铺设以树冠投影范围为主,改善树冠北侧光照。

3.5 采前摘叶

采前摘叶是把直接遮挡果面老叶摘除,促进果面均匀着色。摘叶时期与品种有密切关系。采前15-30天是果皮色素发育明显加快关键期,中晚熟品种果实发育较短,密植果园下晚熟红富士苹果可在采前30-40天摘叶。元帅系短枝型品种贴果叶多,摘叶时期可推迟到采果前10-15天。黄土高原海拔600m以上旱作果园果实后期摘叶应晚5-10天。整叶摘除是采前摘叶常用方法,右手将贴果叶从叶柄摘除。短枝型苹果叶不易摘除,有时遮盖果面仅为叶片先端部分。短枝型苹果中半叶摘除较为常见。采前摘叶在红色高档苹果品种上应用较多,在我国苹果产区推广应用采前摘叶技术。

猜你喜欢

摘叶套袋果园
瓜果类蔬菜整枝摘叶有讲究
天、空、地一体化“未来果园”看一下
乐昌柰李“炼金术” 套袋果身价十倍
秋天的果园
摘叶对‘赤霞珠’葡萄光合能力的影响
呼噜猪的大果园
摘叶处理对酿酒葡萄果实及葡萄酒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盛花后45天套袋对苹果品质和防御病害最有利
我家果园丰收了
套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