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搭建“四个平台”提升治理效能

2022-11-10郑岩

共产党员(辽宁) 2022年18期
关键词:党总支养殖法治

绿水青山环抱中,一栋栋居民楼矗立在蓝天下;村部前的广场上,各种文体活动接连不断、丰富多彩;依托村里四大产业基地,养殖、种植业蒸蒸日上……这个充满幸福感的村庄,就是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于寺镇官营子村。

作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近年来,官营子村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以党建为引领,搭建法治和文化平台、土地流转平台、产业平台、综合服务平台等,实现了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推动乡村振兴不断迈上新台阶。

实现乡村有效治理,党建引领至关重要。“想让群众信服你,除了政治素质过硬外,更要出于公心和实干。”村党总支书记张庆年说。村党总支从建强制度入手,积极推行“阳光三务”“一事一议”“四议一审两公开”等制度,各项事务都公开透明,促进村民自治的规范化、正规化、合法化。

在村党总支的带领下,全体村民治理荒山秃岭、调整产业结构、开发乡村旅游,把一个昔日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发展成为富裕、文明、幸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在抓经济发展的同时,村党总支十分注重乡风文明建设和村民法律意识提升,为村民搭建了法治和文化平台。走出村部,就来到3 万平方米的综合性广场,其中包括文化长廊、法治长廊、村史展览及各种健身场地等,既能开展文化活动、进行普法宣传,又能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土地纠纷在农村极为常见,而在官营子村,却多年无一例,这主要得益于村党总支搭建的土地流转平台。平台遵循自然、自愿的原则,让村民自己给土地分等,并参照上一年的玉米平均价格给土地定价,大家将自家零散土地流转给农场,农场整合所有土地进行统一调配,从而形成了“按等定价、集中连片、市场化”的发展模式。土地流转平台的搭建,从根本上解决了土地纠纷,让土地逐步走向市场化,提升了土地使用效益。

抓好乡村治理,关键要拔穷根。为了实现村民整体富裕的目标,村党总支积极搭建产业平台,打造产业基地,让家家有事做、有钱赚、有奔头。经过探索实践,确定了“一点带四区”的发展理念,以家庭农场为根,形成“东养殖、西杂粮、南林果、北棚菜”四大产业格局。截至目前,养殖基地的养殖小区内,各类高标准养殖圈舍达5 万平方米;林果基地、杂粮基地各2000 亩;棚菜基地发展蔬菜大棚千余栋。全村624 户实现了家家有项目、有存款,人均年收入达3 万元,每户每年收入可达10 万元。日子好了,人心齐了,整个村子和谐稳定,多年来无刑事案件、无上访问题。

村党总支搭建的综合服务平台,让村民老有所养、幼有所教,生活便利、丰富多彩。2019 年,官营子村集中建设住宅小区,村民统一搬进装有电梯的楼房。小区附近建有蔬菜大棚,每户都有自己的菜地,一年四季蔬菜自给自足。说起现在的好生活,村民姚东红高兴地说:“儿子、儿媳妇养了20 多头肉牛,我在村里的养驴合作社上班,一家人一年赚个20 万元不成问题,还能住楼房、用自来水、逛超市,守家在地把钱赚,这日子过得真美啊!”

“四个平台”建设为农村基层治理提供了“官营子样板”。一个宜居、宜农、宜游、宜业四宜相合,生活、生产、生态三生相融的秀美村庄正阔步前行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

猜你喜欢

党总支养殖法治
开发林下养殖吃上瓢鸡“产业饭”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三暖”工作法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忻州实验中学召开庆祝建党99周年党员大会
农业农村部:印发通知 加快推进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工作
订单养殖能否促进农民增收
订单养殖能否促进农民增收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