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功能更强 服务更优 作用更好

2022-11-09郑志刚

人民之声 2022年10期
关键词:总站联络站人大常委会

/ 图 郑志刚 许 甜

“真没想到,我在外头也能反映家里的旧房修整问题,还这么快就解决了。”“这不,我们厂里要开个人情况证明也在这办妥了。”日前,在清远市清城区东城街道黄茶村的流动代表联络站内,从阳山县杜步镇来当地务工的两名村民为代表联络站的服务点赞。事实上,不仅常年在外务工的村民走进站内就能反映家里的问题,中小企业遇到发展难题也能获得驻站代表的帮助,想要得到专业的法律意见还可在代表联络站里与法官、检察官面对面交流……

近年来,清远市人大常委会持续推进代表联络站“标准化、规范化、常态化”建设,努力把代表联络站打造成为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宣传站、民意窗、连心桥、监督岗、大课堂,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在清远结出丰硕果实。

坚持标准化建设 站点功能作用更强

走进清新区山塘镇山塘村人大代表联络站,只见雪白的墙上张贴着代表联络站工作职责、制度、流程、接待走访选民群众制度等制度规范,公开展示着年度活动计划、驻站人大代表的相关信息和每月接待安排,其中“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几个大字尤为醒目。一旁的书柜上整齐摆放着宪法、监督法、代表法等法律书籍;代表小组活动册、接待走访选民册、学习培训册等文件盒依次排开,里面记录着代表联络站日常运行情况;一个个署有代表姓名的文件盒,里面分别装有代表们的履职档案……

从2018年开始,市人大常委会结合省人大常委会部署开展的“推进县乡人大工作年”和“巩固基础、强化履职”两年行动,在全市大力开展代表联络站建设。经过三年多的努力,陆续在全市建成代表联络站540余个,基本实现了全市乡镇(街道)、村(居)全覆盖。

“代表联络站早期建设标准不一,有的办公设施简陋,有的活动场地狭小,有的设置地点不甚合理等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代表联络站功能作用的发挥。”市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针对以上情况,市人大常委会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代表联络站硬件配套“五有”标准(即有固定场所、有统一标牌、有必要设备、有学习资料、有代表微信群),指导县乡两级人大开展代表联络站标准化建设。

据悉,“五有”标准有着具体的要求,如各代表联络站要确保有50平方米(中心联络站80平方米)以上、能满足代表开展活动所需的固定用房;有统一规范名称要求,要在醒目位置悬挂站牌;要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能够满足代表活动需求;要配置与人大工作相关的图书、报刊、杂志等各类学习资料,以满足代表履职学习需要;要组建代表联系群众微信群,为选民群众提供“24小时不打烊”的联系渠道等等。

坚持规范化管理 联系服务工作更优

在抓好代表联络站硬件建设的同时,市人大常委会指导县乡两级人大通过实行站内信息“五公开”,包括代表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公开、年度计划公开、联系网格公开、履职情况公开;组织管理“五到位”,要求代表进站到位、人员配备到位、服务保障到位、台账管理到位、经费支持到位,从工作制度、人员配置、台账管理、代表服务管理、群众意见处理等方面着力提高代表联络站管理运行规范化管理运作水平,持续推动代表联络站提档升级,更好发挥代表联络站的功能作用。

“东城街在乡村振兴建设中,建设用地无法满足规划建设的需求。”“石角镇农村‘三块地’改革亟需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希望加快推进飞来峡镇美丽乡村风貌带项目落地。”今年5月,清城区人大代表联络总站开展“聚焦乡村振兴,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主题接待日活动。活动现场,群众纷纷围绕乡村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建议意见。

这是清城区人大代表联络总站挂牌后的首次接待选民群众活动,意味着清城区人大常委会构建“总站(区级)+中心站(街、镇级)+分站(村、社区、企业行业级)”三级一体平台正式运行。清城区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建设区人大代表联络总站,有利于强化协同联动运行机制、网格化联系群众工作机制、代表意见建议办理督办机制、代表履职量化考评机制,确保各人大代表联络站规范运作、发挥作用。

在市人大常委会的指导下,全市代表联络站对工作制度、人员配置、台账管理、代表履职管理以及群众意见处理流程进行了规范。各联络站基本上做到联系服务计划、工作流程全部公开上墙,建立了代表学习培训、参加活动、接待走访选民、述职评议等工作台账,全市五级代表全部编入代表联络站,建立统一规范的履职档案,做到一人一档,真实反映代表履职成果。

群众意见处理流程则逐步建立起收集、上报、办理、跟踪、办结五个环节运行机制。代表通过走访、接待、网络等各种途径收集群众意见建议,统一报送至代表联络站,由代表联络站通过微信小程序、镇(街)微信公众号“信息员随手拍”模块、市检察院微信公众号“公益诉讼随手拍”模块、12309检察服务热线等分类上报,分别由综治、检察等相关部门按规定程序办理。对于其他意见建议,则由代表联络站自行受理,按照村、镇、县三级权限分级办理。代表联络站通过组织实地复查、电话回访等方式,及时开展跟踪督办,并做好相关资料的归档整理,制作工作台账,通过总结归纳、考核评价等方式,进一步增强代表履职质效。

坚持常态化活动 代表作用发挥更好

“我们之前反映的用电问题得到解决后,如今已经正式投产。人大代表能进园区,对于企业来说真的很贴心。”在位于佛冈县汤塘镇的广佛产业园,一家防火保温材料公司的负责人表示,该公司曾一度因为用电问题导致建设停滞,向常驻园区的人大代表反映情况后,经佛冈县人大常委会与相关部门的协调推动后顺利通电,公司目前已正常投产。

佛冈县人大常委会为园区企业量身打造的人大代表联络站,除了安排人大代表驻站外,还围绕政策扶持、企业招工、园区配套建设等方面,选取教育、人力资源、企业服务等专业领域的人大代表作为驻站代表,切实发挥人大代表助力企业发展的专业作用。

近年来,清远市人大常委会始终牢牢把握代表联络站功能定位,不断丰富拓展代表联系群众的内容、形式和载体,指导县乡两级人大开展创新实践,先后创新开展企业行业代表联络站建设、省际区域代表联络站建设、园区代表联络站建设、联络站“网络化”+“信息化”建设、联络站“总站+中心站+分站”模式等特色工作,推动代表联络站建设和工作情况列入党委年度绩效考核内容,实现代表联络站常态化运行、代表活动常态化开展。

从2020年开始,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开展星级人大代表联络站创建活动和“最美人大代表联络站”评选活动,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推动代表活动常态化持续走深走实。同时,深入开展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项目等9项工作试点,目前已在全市实现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人大代表向选民述职、人大工作评议与满意度测评、人大代表网络化联系服务群众“四个全覆盖”。积极探索“一站两点”工作机制,把代表联络站同步拓展成为立法联系点、为民服务点,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域基层立法联系点、镇域立法联络员“两个全覆盖”。

围绕代表活动常态化工作目标,全市各级人大积极开展探索创新,创出了一批新品牌、新亮点。清城区人大常委会在远光集团公司设立中小企业人大代表联络站,聚焦全市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痛点、难点问题,助力国家惠企一揽子政策落实落地和全市经济大盘稳定;连山、连南、连州人大常委会设立了跨区域代表联络站,与邻近地区代表联络站联合开展跨省(市)社会治理探索,助力解决跨区域矛盾纠纷;清城区、阳山县人大常委会分别设立了代表联络总站,探索“总站+中心站+分站”模式,推动各级代表联络站形成工作合力;英德市人大常委会探索建立了“三审两问一公开”监督机制,强化财政预算监督工作,进一步提升预算资金使用绩效;清新区人大常委会探索建立了“三进两问一拍”工作机制,推动代表联络站工作常态化,推动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得到更好解决。

猜你喜欢

总站联络站人大常委会
省蚕业管理总站组织召开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七届二次会议
2022年度先进联络站获奖名单
省植保总站赴运城调研小麦病虫害监测防控
省植保植检总站张武云一行赴翼城调研
大江南北杂志社2020年度先进联络站
大江南北杂志社2019年度先进联络站获奖名单
大江南北杂志社2018年度先进联络站获奖名单
风盛正是扬帆时——聚焦漯河市七届人大常委会履职举措
2017年度《山东人大工作》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太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