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兵团当代大学生族际交往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22-11-09杜环环

大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兵团意愿问卷

杜环环

(1.塔里木大学,新疆 阿拉尔 843300;2.汉阳大学,韩国 首尔 04763)

一、问题的提出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区,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家庭成员,要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已取得的成果,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融合[1]。2021年,他在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再一次强调,我们要始终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使各民族同胞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都能保持团结统一,守望相助,营造良好的民族团结氛围,构筑起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加快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社会、心理等的全方位嵌入[2]。为使“兵团真正成为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3]发挥应有的作用。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就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这些年也取得了很多有目共睹的成就。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被很多学者认为是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切入点和有效途径[4]。对兵团这种多民族聚居地区来说,良好的族际交往对于民族团结、社会安定与当地发展都有着更加特殊的意义。兵团是我国多民族聚居地区,在兵地嵌入式的地域特色下,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居住状况非常明显,在个别地区,少数民族人数甚至达到90%以上。9 所兵团高校,这些年在党和国家大力扶持下,扩招人数逐年增加,疆内外生源比例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根据兵团教育局官网统计信息记载,截止到2020年末,兵团现有学校635 所,在校生54.95 万人,普通高校9 所,在校生6.46 万人,招生2.26 万人,毕业生1.19 万人,成人高等教育院校2 所,在校生1.97 万人,招生0.67 万人,毕业生0.70 万人[5]。少数民族学生占22%左右,内地生源占65%以上,这些学生从内地来到兵团高校,从入校就开始民汉混住,对于从小居住在多民族地区的学生来说,可能不太会有一些交往上的困扰,但是对于那些一直居住在单一民族地区的学生来说,难免会有一定的交往困扰。而兵团当代大学生族际交往是新疆多民族同胞族际交往的一个缩影,构建兵团高校和谐交往环境,促进当代大学生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是民族团结、民族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兵团当代大学生族际交往特点、规律、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分析探究,不仅对当代大学生自身发展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兵团高校教育目标的实现和兵团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

二、研究方法与实施

(一)研究方法

通过对族际交往相关文献的梳理,目前国内对族际交往相关内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概念、研究内容的界定,研究方法的选择、应用和分析,研究对象的选取及分类分析等[6]。其中,本文采用包小红、李莎对族际交往的界定。族际交往是指不同民族的群体间或个体间在不同层面、方向、距离维度上的交流和沟通[6],它是伴随族群共同体变迁与发展整个进程的一种动态变化[7]。基于对以往族际交往相关理论的梳理学习借鉴及兵团实际情况,本文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具体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调查法两种方法,为更加科学、客观地分析调查数据,将调查数据导入SPSS 软件进行严格的量化和质性编码分析,同时结合深度访谈结果,深度解析兵团当代青年族际交往意愿及行为表现。

1.问卷调查法

综合运用人文社会科学最基本且相对比较容易的问卷调查方法,在高度信息化的当今社会,对于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来说,相对比较便捷且高效。问卷仅围绕族际交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设计开放式问卷提纲,经过民族学和社会学族际交往领域的专家审核修改形成初稿,将初稿问卷在小范围目标群体中进行试运行,将调查和访谈中出现的问题和族际交往理论及实际所需信息再次进行比对、分析和修改,形成问卷初稿,再经过族际交往理论相关专家的审核,目标群体的再次测试和讨论最终选定族际交往行为、族际交往意愿、族际交往影响因素三个方面作为兵团当代青年族际交往情况的主要考量维度。

2.访谈调查法

为弥补随机抽样得到的调查数据的局限性,如问卷答案的随意性,问题的不够深入性等,制约了课题组对某些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分析和调查,因此在随机问卷调查外,还采用滚雪球抽样的方式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访谈的形式分为两类,一对一的个别访谈和一对多的团体访谈,这样可以更加全面客观地观察了解不同个体在独自和群体中对同类型问题的反馈,其实也能侧面反映出个体在族际交往中的真实表现。访谈要求他们尽可能详细地讲述自己的家庭背景,自己过往、现在和不同民族同学朋友交往过程中的表现和感受,交往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是什么等。访谈以信息饱和度为标准,时长限定在35~45 分钟。

(二)研究实施

1.研究对象的选取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资料显示,截至2020年,整个新疆的汉族人口有1092 万人,少数民族人口有1493 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部地区人口的57.75%,少数民族人口比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的1307 万增长了186 万人。兵团作为新疆地区维系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不可或缺的存在,自建立以来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当代青年担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责任和使命,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能够充分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能够身体力行地做好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促进工作,对于兵团未来各项事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益处。兵团高校的大学生群体具有兵团当代青年重要代表性,因此本文选取兵团高校中的塔里木大学、石河子大学、新疆政法学院、兵团兴新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田野调查点,对各个年级的学生进行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

2.文本数据来源

问卷调查研究分为线上和线下,采取随机抽样和滚雪球抽样的方式,随机抽样是在4 所高校的四个年级中分别抽取200 名学生进行调查。滚雪球抽样是通过招募志愿者的方式,选取4 所高校各20 名志愿者,一名志愿者寻找自己认识的同学或朋友各10 名,筛除掉重复人员,再次补齐剩余人数,最后进行统计分析。其中线下共发放问卷800 份,回收793 份,有效问卷772 份。线上问卷发放800 份,回收800 份,有效问卷754 份,线上线下共回收有效问卷1526 份,有效率为95.37%.访谈对象分别从4 个不同学校中各随机选取2 名,对每名访谈对象都进行35~45 分钟的深度访谈,经过访谈基本上达到了信息的饱和度,共生成8份访谈文本。自此,对问卷调查数据和访谈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最终得出研究结论。

3.调查问卷设计

在学习并参考已有文献基础上,严格按照选定的族际交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经过相关专家的审定意见和建议,把调查问卷的提纲基本上限定在三个大的层面,第一是基本信息方面,包含性别、年级、专业、民族、宗教信仰、生源地6 项内容;第二是族际交往行为和意愿表现方面,包含交往同学的民族情况、人数、交往感受和意愿情况等内容;第三是族际交往的影响因素。访谈问卷提纲在专家指导下设定为半结构化开放式题目,除去基本信息外,主要对当代青年族际交往的深度和广度尤其是交往意愿和影响因素进行深度了解和分析,并结合访谈者对当前中国民族政策的了解进行未来预期方面的探讨和了解。

三、研究结论

通过对1526 份问卷和8 份访谈文本的分析,1534 名学生中,少数民族学生占56.9%,基本上和2020年新疆总人口中少数民族比例相当。总体性别比例基本持平,男女比例分别为45.5%和54.5%,但是在4 所学校中因不同学校不同的学科侧重点,其性别比例差别较大,比如新疆政法学院,男生比例高达85.6%,塔里木大学尽管理工科比较强,但是调查发现男生比例只有44.8%。年级上面各个年级都有,区分度不太明显。专业上面理工科占比达到86.7%。宗教信仰情况在不同民族学生中间差异性比较大,比如维吾尔族的学生信仰伊斯兰教的占比比较高,哈萨克族、蒙古族信仰佛教的占比比较高,汉族学生中绝大多数没有宗教信仰,但是也有少部分人信仰佛教或基督教等。生源地中内地生源总体还是比较少,占据35.6%,疆内生源占64.4%。

(一)当代大学生族际交往意愿强烈,但有民族差异

在实际的调查和访谈中,在对“你是否喜欢和不同民族的同学进行交往”这个问题的回答中,有92.6%的学生表示愿意甚至是非常愿意。对“你是否会主动和不同民族的同学进行交往”问题的回答中,有68.8%的学生表示会主动。在回答“你是否愿意和其他民族的同学合住”中,有74.3%的学生表示愿意。对“你是否觉得族际交往很重要”这个问题的回答中,有86.2%的学生学认为非常重要,但是也有5.5%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在对交往意愿具体分析中,汉族和少数民族学生的差异相对比较大,汉族学生中有91.2%的学生交往意愿和主动性会比较高,但是少数民族学生中,只有78.8%的学生有交往意愿并且会主动去交往不同民族的同学。在少数民族内容,维吾尔族的学生又是相对其他少数民族更低交往意愿的群体。对疆内和疆外学生对比分析可知,疆内和疆外不同生源学生的交往意愿差别不大,基本上都是92%左右。不同性别的学生交往意愿有差别,但是差别不是很大,女生普遍比男生交往意愿更强。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宗教信仰的学生对于族际交往的影响不太明显。总体分析可知,当代大学生群体总体族际交往意愿强烈,但是民族差异显著。

(二)当代大学生族际交往比较频繁,但交往情况一般

通过调查,在对“你交往的同学中是否为同一民族”这个问题的回答中,有61.1%的学生交往的是各种民族的同学,但是也有38.9%的学生是只交往了同一民族的同学。访谈中新疆政法学院的一位学生和塔里木大学的一位学生是这种情况,当询问他们为什么的时候,他们表示并没有刻意去关注交往的同学是否为不同民族,只是因为自己身边少数民族同学比较少,而且就算是有,也并不是那种民族特色很明显的同学,自己在交往中也并不会专门去挑选民族而进行交往。在“你是否愿意参加不同民族同学的生日聚会”和“你是否会给不同民族同学送上节日祝福”等问题中,绝大多数学生表示愿意参加,也会在国家法定节日和民族节日给不同民族同学送上祝福。在对“民族混住的感受如何”这个问题中,有89%的学生表示这种方式很不错,能够增进不同民族同学的了解,对民族团结也有好处。当问到“你有不同民族朋友吗?”有92%的学生表示有。但是当问到“你觉得身边同学在族际交往中的情况如何时?”有56.9%的学生认为交往情况一般,只有32.1%的学生认为身边的同学在族际交往中情况非常好,有2.8%的同学认为交往不好。这个问题也同样在访谈中出现了,其中石河子大学的一位学生认为,“毕竟不同民族之间还是有语言和民族习惯的不同,对于那些语言和习俗差别越大的民族来说,交往起来可能难度更大,而且现在的年轻人也不太喜欢去将就别人,更不愿意自己在同学朋友交往中受累,只要有网有手机,朋友什么的都还好啦。”这其实代表当代青年无论是在族际交往中,还是在普通的人际交往中,尽管交往频度比较高,但是真实的交往深度比较有限。交往深度有限说明不同族际之间的大学生还是有一定的心理隔阂。

(三)语言和风俗习惯是影响族际交往的重要因素

语言是沟通的桥梁,风俗习惯是人成长的印迹。尽管从调查和访谈中,我们可以看到绝大多数学生对族际交往的意愿表示都比较积极乐观,但是并不能由此否认,也有一些学生对族际交往的态度暧昧不清甚至不愿意不乐观,有些学生本身只和本民族学生交往,有些学生不愿意和其他民族同学合宿,有些学生甚至不愿意去接触其他同学,对其他民族同学有偏见等。从人数上来看,在总数的占比中的确不多,甚至可以说非常少,但是越是如此,越不能忽视这些少数人的心理动态。在问道“是否赞成或愿意和其他民族的同学恋爱”时,赞成且愿意的人占20.2%,赞成但不愿意的人占37.6%,不赞成也不愿意的人占32.1%,其中少数民族同学中,不赞成也不愿意的人占比更高些。在开放性问题,“你认为族际交往的影响因素是什么”中,有39.4%的学生选择了风俗习惯,有28.4%的学生选择了语言,有7.3%的学生选择了宗教。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行为方式、思维习惯、宗教信仰等合并选择的学生更是达到了92%以上,生活习惯和语言的组合中也有35.2%的人。总体而言,因为兵团本身就是新疆的一部分,新疆有一多半的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中,维吾尔族在其中占据的比例比较高,受伊斯兰文化影响,他们的语言和习俗相对其他少数民族比较显著,因此大家生活在这样一个地区,在选择的影响因素上其实是契合了兵团本地特色,而调查和访谈的结果都说明了这点。

四、小结

纵观有记载的人类历史,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早已开始,无论这种交往是否是友好的交往,但交往本身所带来的显性和隐性的影响是不可或缺的。知识、技能、习俗和行为举止在不同的民族、地区差距一般都比较大,这也就直接或者间接造成了不同民族、地区间的经济差距,如果说财富差距还是其次,创造财富的能力在不同地区和民族间也有巨大的差距,要想缩短这种差距就必须依靠交往。大学生之间的族际交往能够为今后走向社会后的工作、生活带来长远的影响。大学生彼此有交往意愿固然是好的,但需要引导他们进行更深层次的交往,交往的频度不能代替交往的深度,真心远比泛泛之交更有意义,加强对不同民族语言的学习,尤其是普通话的推广非常重要,移风易俗活动对族际交往也能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兵团意愿问卷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兵团记忆
新形势下兵团精神的基本特征及其践行路径
农民工城市落户“意愿—行为”转化路径及其机理研究
兵团今年引进内地高校毕业生2600余人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
Chatterbox—Willingness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