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宁市“五全育心”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实践探索

2022-11-08杨斌勇广西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南宁530012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2年24期
关键词:南宁市教研心理健康

◎ 杨斌勇(广西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南宁 530012)

一、全系建构,以系列课题研究丰富心育内容体系

南宁市从“八五”期间就开始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市教科所成立了专门的“初中生学习困难学生教育的研究”课题组,对学困生的转化教育进行研究。课题研究从对学困生的现状调查入手,成功组织了全市初中学生智力、性格、心理健康和学习影响因素的四项测试,建立了学生心理档案,基本摸清了学困生的类型和症结所在。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对学困生教育的工作思路和对策,探索出了一套提高学困生素质、操作性较强的教育原则和教育方法,使学生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学困生转化率达78%。

“九五”和“十五”期间,南宁市成立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课题组,进一步推进南宁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组织各级学校逐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并将学生心理档案列入学校教育管理内容。要求各校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初步建立和完善心理辅导室,配置专业人员开展心理辅导工作。

“十一五”期间,成立“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其维护对策的研究”课题组,开展教师心理健康研究,探索出系列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有效对策,通过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十二五”期间,成立“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及改进策略”课题组,对中学心理教师的工作进行全面调研,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政府层面、教育行政层面、教研层面、学校层面和教师个人层面提出了问题解决的方案并形成相应的政策文件。

“十三五”期间,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成立了“现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构的行动研究”课题组,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系统研究,初步构建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内容体系。该体系既包括对特殊学生群体的研究,也包括面向全体学生的研究;既有针对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也有针对心理教师工作的研究;既有针对具体问题的研究,也有对整体内容体系构建的研究。

“十四五”期间,南宁市成立了31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结合负责人的特长和兴趣,每个工作室选择一个课题开展专项研究。31个课题研究的内容包括各学段心理健康教育、生涯教育、生命教育、心理主题班会、家庭教育课程体系、心理教师专业发展、心理辅导室建设、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心育与艺体教育相融合等内容,涵盖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方面面,为丰富南宁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全体赋能,以系列主题活动促进心育队伍成长

教育工作者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教书育人的能力和水平。为使教育工作者掌握心理调节技巧,释放心理压力,能根据自己所遇到的问题及时采取恰当的应对措施,把压力的负面效应降到最小,使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得以提升,南宁市启动了“教师阳光心理成长工程”,开展了以下工作。

(2)钢筋放置好后,按照相关的顺序进行绑扎,在绑扎阶段中,针对设置支架钢筋的位置,需要将做好钢筋网以及钢筋支架的固定,以保证两者之间具备足够的强度。

1.学校党政一把手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规定学校领导每年必须参加15学时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2.实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持证上岗制度。上岗资格证书分A、B、C三个等级,由市教育局联合具有相关资质的高校共同开展培训和考核,经过培训考核合格的教师可颁发相应的上岗资格证。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原则上必须持有A证才能上岗,兼职心理教师原则上必须持有B证才能上岗,班主任和45岁以下的学科教师原则上必须持有C证才能上岗。

3.开展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系列培训班,在班主任技能大赛中加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使班主任认识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更新教育观念,转变育人理念;要求班主任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方式方法和途径,能够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渗透到日常学生管理和各项教育活动中去。

4.每年组织专职心理教师开展工作坊式的专业培训,提升专职心理教师的专业技能。

5.每两年组织一次优秀心理辅导课评比活动,并不断创新评比方式,目前已经组织开展15届评比活动,评出市级心理优质课两千多节。通过参加心理辅导课评比,一批批优秀的心理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各校心理健康教育骨干。

6.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为平台,促进心理教师专业发展。构建“1+3+N”工作室成员专业发展体系,“1”是指核心工作室,“3”是指核心工作室辐射对接的3个工作室,“N”是指核心工作室和辐射工作室的成员。每个核心工作室负责对接指导3个工作室,各工作室主持人采取师徒结对的方式,与每位工作室成员签订师徒结对培养协议。工作室成员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和专业发展规划,明确自己今后的学习目标、专业发展方向和步骤。通过以上方式,促使各工作室成员快速成长。

三、全域推进,以系列督查教研助推心育均衡发展

(一)启动中小学心理辅导室评估活动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均衡发展,南宁市自2007年启动中小学心理辅导室评估活动,从心理辅导室的建设、心理健康状况监测、心理健康教育环境营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色和亮点等方面对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评估,并定期组织召开评估工作总结表彰会暨经验分享推介会,获奖的单位介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展示本单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做法和亮点,使其他未获奖的学校学有榜样,促进区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提升。

(二)出台心理健康教育“996”系列活动方案

南宁市出台了心理健康教育“996”系列活动方案,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建一个专家指导组,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排查,组织一次教师培训活动,组织一次家长辅导活动,推广一套心理辅导课例,推送一套心理微系列视频,开通一条心理服务热线,打造一个心理服务平台,开展一次心理督查活动。要求各中小学校组建一支专职心理教师队伍,完善一套危机预警与干预制度,开好一门心理辅导课程,营造一种良好的校园心育氛围,组织一次以心育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进行一次谈心谈话活动,组织一次线上家长培训,打造一个心理辅导场所,建立一份学生心理档案。要求每位教师阅读一本心理学书籍,考取一本心理证书,上好一堂心理主题班会课,开展一次心理主题宣讲,组织一次谈心活动,开展一次以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主题的家访。

市教育局每年对各县区教育局和各中小学校“996”系列活动完成情况进行督查。将学校专职心理教师配备情况、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情况和心理辅导室建设情况纳入各区县教育局和各中小学校年度绩效考核指标,促使各区县和各中小学校强力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全域心理健康教育均衡发展。

(三)建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联片教研制度

自2010年开始,南宁市成立了市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研中心组,建立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联片教研制度,将全市分成若干片区,将直属学校的骨干心理教师划入各片区开展心理教研活动。

1.共享联片资源。打破校际界限,将本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设备、设施等资源,定期向片区内其他学校的师生和家长开放,最大程度地发挥育人功效,实现资源共享。

2.开展联片心理教研。各片区片长负责每月召集其他学校的专兼职心理教师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行集中研讨和交流,做到教研活动常规化、教研内容专题化、教研形式多样化。

3.进行区域内心理健康教育成果交流,推广成果,扩大影响。

综上,联片教研制度的建立及教研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了心理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了各区域心理健康教育的均衡发展。

四、全员育人,以系列政策文件落实心育工作机制

心理健康教育事关每一个人,学校中的每一位教职工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参与者。为此,南宁市出台了心理健康教育“三制三线”系列政策,逐步形成了全员育人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

(一)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

明确教育局局长为区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校长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局长和校长要统揽全局、靠前指挥。各区县、学校要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规划,出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组建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团队,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水平,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充分调动各方资源,确保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有序、有效开展。

(二)落实全员育人制

树立全员育人的责任意识。各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团队做好心理健康教育顶层设计;学校心育职能部门策划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心理教师上好心理辅导课,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开展个别辅导或团体辅导;班主任上好心理主题班会课,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学科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在师生互动中用爱心和自身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全校所有教职工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学生提供贴心的服务,用热情的工作态度和精湛的专业技术影响学生,为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榜样形象。

(三)推动三线联动制

帮助家长树立“父母是子女心理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要求家长认真履行职责,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做到有问题早发现、早干预;当孩子出现心理障碍,积极陪同其到专门机构就医,积极治疗。各学校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充分利用家长会、学校开放日、网络平台等举办家庭教育专题讲座,使家长树立对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正确认知,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学校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积极开展心理辅导,在学生心理问题刚出现苗头时介入帮扶,将心理问题消灭于萌芽之中。

五、全面受益,以系列服务活动实现心育初心使命

南宁市秉承让每个人都因心理健康教育而受益的初心使命,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功能,在实践中探索出了“宣传服务+咨询服务+资源服务”的“三服务”模式。

(一)加强宣传,使心理健康教育春风化雨

组织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自2007年开始,南宁市教育局将每年十月份定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月,结合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心,拟定不同主题,发动全市学校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多种心育活动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增强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

(二)义务咨询,使心理健康教育育人暖心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每个周末都组织心理志愿者接待家长和未成年人的咨询。很多家长来的时候愁眉苦脸,走的时候满怀信心。南宁市心理志愿者队伍以满腔热情接待每一位家长,细心倾听他们的陈述,帮他们分析孩子的情况,分析家庭教育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建议。30年来,南宁市学校心理志愿者接待家长来访上万人次,咨询服务工作得到上级部门和来访学生家长的一致认可,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因此获得了“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三)创新方式,扩心理健康教育受益面

为了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面,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具时代性,南宁市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式,组织广大中小学教师和学生积极创作心理微课、心理微电影、家教微讲堂、心理微故事、心理公益广告微视频,并将作品通过互联网、微博微信平台、QQ群等发布出去,构建“微作品+微平台”的心理健康辅导模式,直接“点对点”地服务全市中小学生及家长,充分发挥新媒体快速、迅捷、精准的特点,使广大师生和家长能够直接、即时获取心理健康资讯和心理健康服务,使心理辅导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由此打造了互联网形态下心理健康辅导的新生态,让更多的师生和家长受益,真正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初心使命。

“五全育心”体系中,“全系建构”是心育的活动载体,“全体赋能”是心育的实施基础,“全域推进”是心育的发展导向,“全员育人”是心育的工作机制,“全面受益”是心育的初心使命。未来,南宁心育人将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和完善“五全育心”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南宁市教研心理健康
秋姑娘来了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南宁市建设现代宜居宜商城市的思考
浅析南宁市农民增收的模式选择
创新南宁市社会组织的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