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走在生死之界:西方文学中吸血鬼原型的演变及其文化内涵

2022-11-08

文教资料 2022年9期
关键词:吸血鬼小说

罗 妍

(教育部 课程教材研究所,北京 100020)

惨白的面容、尖利的牙齿、猩红的嘴唇、冰凉的皮肤……无数文艺作品不断塑造着吸血鬼的形象。吸血鬼原本是宗教文化中的恶魔,为历代作家充沛的想象力所充实、塑造、重构,其形象历经演变,直到现代成为一个经典的文学形象。吸血鬼通过文学艺术获得了新生,产生了文化原型意义。

一、原始信仰:吸血鬼文学的“前世”

(一)吸血鬼民间传说

吸血鬼迷信存在了几千年。美索不达米亚、希伯来、古希腊罗马、印度文明中都有类似吸血鬼的魔怪形象:波斯陶器碎片上绘有吸人血的魔鬼,巴比伦神话中的利卢(Lilu)和希伯来神话中的莉莉丝(Lilith)都在夜间袭击婴儿和孕妇,古希腊罗马神话中有勾引并吸食男性血液的安普莎(Empusae)和吸儿童血的拉弥亚(Lamia),阿塞拜疆神话中有吸人血且具有魔力的尸体霍特丹(Hortdan)等。这些神话体系中的靠吸取其他生物生命精华(主要是血液)为生的魔怪可以被认为是我们所说的“吸血鬼”的原型。尽管很多古老文明都有吸血鬼传说,但“吸血鬼”这个词直到18 世纪初从东欧和巴尔干半岛的吸血鬼迷信传入西欧时才被广为使用。

我们现代意识中严格意义上的吸血鬼形象出现于17 世纪末18 世纪初东欧的口头传统和宗教组织的书面记载。18 世纪在一些吸血鬼迷性盛行的东欧地区,出现过消灭吸血鬼的大规模民众运动。东欧吸血鬼传说在17 世纪末18 世纪初传入西欧,基督教教义和教会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吸血鬼迷信的流行。尽管处于启蒙时代,西欧大部分地区都爆发过吸血鬼恐慌,关于吸血鬼存在的翔实的官方记录直接导致了众多学者和神学家参与的“18 世纪的吸血鬼论争”,如1774 年出版的意大利弗洛伦撒大主教达万札蒂的《论吸血鬼》。1770 年伏尔泰在《哲学辞典》中撰写的关于吸血鬼的词条:“吸血鬼是夜间从坟墓中出来以活人鲜血为食的尸体,被吸血的人变得苍白、虚弱,而吸血鬼变得肥胖、红润。”这概括了吸血鬼的基本特征。到了18 世纪,关于吸血鬼的基本知识已经逐渐确定下来,如尸体的不腐是吸血鬼的基本特征和判断标准,刺心脏、砍头、火烧可以消灭吸血鬼,吸血鬼害怕日光、圣物、大蒜等,这给后世的文学艺术想象提供了丰富资源。启蒙时代之后,随着宗教文化的式微和理性精神的发展,吸血鬼和众多恶魔一起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直到被文学艺术家重新发现、塑造成为文学形象。可以说,吸血鬼形象诞生于古老的异教神话,在基督教文化中被确定下来,在启蒙时代之后消解,在近现代文学艺术中获得重生。

(二)吸血鬼与基督教的渊源

吸血鬼最重要的特质有两点:一是吸血,二是永生(不朽、复活)。这两点都与基督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吸血鬼在犹太—基督教文化中有三个原型:莉莉丝、该隐、犹大。莉莉丝是犹太教神话形象,《死海古卷》《塔木德》《便西拉的字母》等均有记载。根据犹太教的民间传说,莉莉丝是亚当的第一个妻子,与亚当同时由泥土造成,她因不愿意做亚当的附属品而违背上帝的旨意被逐出伊甸园。其后,上帝才取亚当的肋骨造了夏娃,并规定夏娃要依附于亚当。从一开始,莉莉丝就是一个叛逆的形象,被视作欲望的象征。莉莉丝的形象几经发展,产生了很多不同说法,有说法认为她是男性的诱惑者,靠吸取男性精血为生,是魔鬼的情妇;也有说法认为她以婴儿为食,如在希腊神话中变异为拉弥亚(Lamia)。《圣经》的第一个“流血事件”中,该隐因嫉妒杀死了兄弟亚伯,上帝惩罚该隐,将其终生流放,但不允许其他人杀该隐。民间传说将这个细节加以扩展:该隐因与上帝的约定而获得不死之身,但他会遭到世人的追杀。该隐后来流浪到红海附近,遇见夜之魔女的莉莉丝,他从莉莉丝那里学会了从鲜血中获取力量,从而成为吸血鬼始祖。第三个吸血鬼原型是犹大。犹大为30 枚银币出卖耶稣之后,后悔不已,在日落时上吊自杀。但是上帝不肯原谅他,便让他死后变成了永生但永远孤独的吸血鬼,以惩罚他背叛的罪过。因为犹大是在黑夜变成吸血鬼的,所以他永远无法见到阳光;因为他为了银币出卖了耶稣,所以银币就是他的克星;因为他背叛的是上帝,所以他害怕所有的圣器。从基督教的这三个吸血鬼原型来看,我们可以理解中世纪的吸血鬼传说为何总是与基督教难解难分了——死后变成吸血鬼的都是生前或道德败坏或离经叛道或行巫术的魔法者,莉莉丝是吸血鬼“诱惑”特征的来源,该隐代表了暴力杀戮,犹大则体现了无信仰和背叛的道德堕落。这符合民间传说对吸血鬼起源的解释:恶人死后可能变成吸血鬼。

二、走向虚构:吸血鬼文学的诞生与发展

一般认为1748 年海因里希·奥古斯特·奥森菲尔德尔的诗歌《吸血鬼》,是第一部关于吸血鬼的文学作品,这首诗歌中的吸血鬼是一个与圣母为敌的恶魔形象,他夺取虔诚少女的生命,其“复活”是魔鬼的力量,体现了一种叛逆的、与基督为敌的魔性色彩。18 世纪末德国有两首广为传播、大受欢迎的民谣对吸血鬼进入德国文学具有重要意义。其一是1793 年戈特弗里特·奥古斯特·毕尔格创作的民谣《莱诺勒》,控诉七年战争带来的生离死别。其二是1797 年歌德创作的民谣《柯林斯的未婚妻》,取材于德国特拉勒的民间故事。歌德改造了这个女吸血鬼返回人世为祸的传统鬼故事。女吸血鬼的深情告白体现的对生命、爱情的不舍以及对死亡的反抗是对她恶行的有力辩护,使读者对女吸血鬼产生了强烈的同情。通过揭露吸血鬼的内心世界来弱化道德谴责意味,使吸血鬼不完全是负面的恶魔形象,从而产生了道德与情感的张力,这种创新也为后世所继承。

同时代的英国人对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充满热情。1794 年司各特将《莱诺勒》翻译为英文,这个美丽而恐怖的故事深受年轻的诗人雪莱喜爱,受其启发,雪莱于1810 年创作了《幽灵骑士》。在雪莱的诗歌中,幽灵骑士不再是战争的可怜牺牲品,更不是被魔鬼附身的邪恶尸体,而是腾云驾雾、为爱而生的浪漫恋人,体现了浪漫主义的抒情风格。骚塞的《萨拉巴》讲述了阿拉伯少女欧尼扎从坟墓中返回人间,最终被她的爱人消灭的故事。这首诗充分体现了基督教灵肉二分的观念,即吸血鬼的肉体被魔鬼所操控,只有杀死她,死者的灵魂才能得到拯救。拜伦的《异教徒》取材于土耳其传说:一个土耳其领主哈山的后妃利拉爱上了一个异教徒后被丈夫“沉海”而死,异教徒出于报复杀死了哈山,因此被诅咒成为吸血鬼返回人世伤害自己的亲人,异教徒最后遁入修道院悔过。柯勒律治的《克里斯特贝尔》是一首未完成的长篇叙事诗,具有吸血鬼元素,爱伦·坡的诗歌《睡美人》和勒·法努的小说《卡蜜拉》受其影响。济慈的《拉弥亚》取材于古希腊神话,拉弥亚是利比亚王后,被赫拉变成专吃婴儿的人首蛇身的恶魔。严格来说,拉弥亚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吸血鬼,但是她与作为吸血鬼原型之一的犹太教莉莉丝(也就是古巴比伦的“Lilu”)有相似之处,都在夜里袭击婴儿和孕妇。济慈的另一首诗歌《无情的妖女》是一个骑士与妖女幽会后,妖女不见踪影,骑士黯然神伤的自白。骑士明知对方是专门诱惑男子的“妖女”,却不惧丧命甘心为其囚徒。诗歌中虽无吸血细节,但根据受害者“苍白得像是骷髅”“干瘪的嘴”的特征,可推测妖女具有吸血鬼特征。

同时代的法国作家也涉及了吸血鬼主题。1836年法国诗人戈蒂耶的短篇小说《多情的女尸》讲述了青年教士罗米亚尔爱上变为吸血鬼的妓女克拉丽蒙德,女吸血鬼被教会消灭,罗米亚尔万念俱灰。波德莱尔的《吸血鬼的化身》作于1851—1852 年间,是寄给戈蒂耶的《12 首组诗》之一。最初的手稿标题为《快感皮囊》,1857 年发表于初版《恶之花》。与戈蒂耶的《多情的女尸》相比,波德莱尔的诗歌没有理性与情欲的矛盾,侧重于肉欲赤裸裸的展示及欲望满足之后的空虚之感。

以上分析了各国浪漫主义诗人以吸血鬼为题材的诗歌创作,浪漫主义诗人对吸血鬼的偏爱并不是偶然的,他们笔下的“人鬼之恋”摆脱了民间传说的宗教禁忌和道德批判意味,在生死之间展开想象力,凸显了浪漫主义的爱情观——“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才是爱情的极致。一往而深的爱情取代了邪恶的情欲成为吸血鬼文学的主题。正是他们以其独树一帜的美学品位发现并发掘了吸血鬼题材的魅力,从民间传说、创作中提取了吸血鬼文学形象,让吸血鬼在文学世界中初露锋芒,为吸血鬼的文学形象兴盛于小说领域奠定了基础。

约翰·波利多里的《吸血鬼》(1819)是第一部吸血鬼小说,与《吸血鬼瓦涅爵士》(1847)、《卡蜜拉》(1871)、《德拉库拉》(1897)并列为19 世纪的四大吸血鬼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吸血鬼鲁思文勋爵。鲁思文是第一个“吸血鬼爵士”形象,有着堕落贵族的种种恶习,以其优雅外表勾引妇女,玩世不恭、邪恶狡猾,体现了道德上的恶。这部小说由拜伦构思,其真正的作者是拜伦的私人医生约翰·波利多里。1819 年该小说以《吸血鬼》的书名发表,顿时引起轰动,许多人都认为是拜伦所作,歌德甚至称赞它是拜伦的最好作品。这部小说很快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并催生了许多传奇文学作品,如斯品德勒的《吸血鬼和他的未婚妻》、艾德文·鲍尔的《机灵的男爵吸血鬼》等。这部小说还被改编为剧本,在伦敦、巴黎、柏林戏剧舞台引发了罕见的“吸血鬼热”,当时的批评家称“巴黎没有一个剧院不演吸血鬼”,这一时期的吸血鬼题材戏剧主要是通俗闹剧,也招致了许多道德方面的批评,但这些批评反而使得这些吸血鬼戏剧更火热。连大仲马也受启发创作了同名戏剧《吸血鬼》,借用了波利多里《吸血鬼》的一些情节元素,于1851 年上演。该剧除了吸血鬼鲁思文,还塑造了一个重情重义的女吸血鬼形象,以两个吸血鬼的斗争告终。

1872 年勒·法努的《卡蜜拉》最早发表于杂志《深蓝》,后被收入作家的短篇故事合集《神秘的镜子》。女吸血鬼卡蜜拉是首个文学作品中的女同性恋吸血鬼,因为勒·法努所处的时代的性文化比较保守,他在处理女同性恋问题时比较谨慎。1847 年的《吸血鬼瓦涅爵士》(或《血的盛宴》)是一系列哥特恐怖故事合集,以一种“一便士恐怖故事”的形式出版,由雷蒙和普莱斯特合著,这些维多利亚时代的“低俗怪谈”长达220 章。故事发生的背景十分混乱,吸血鬼瓦涅爵士的冒险经历也在不同地点展开,包括伦敦、温切斯特、那不勒斯和威尼斯等。尽管这部小说有诸多不连贯的地方,但还是大受欢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其可圈可点之处在于首创了许多现代吸血鬼的特征,包括具有翅膀、超人的力量、催眠的能力,以及憎恨自己的处境又无能为力的态度。

1897 年斯托克的《德拉库拉》(又译《德古拉》或《吸血鬼伯爵德古拉》),是吸血鬼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德拉库拉”从此成为吸血鬼的代名词。事实上,德拉库拉这个形象是以生性残忍的历史人物罗马尼亚的弗拉德三世为原型的。斯托克在写作《德拉库拉》之前花了数年时间研究欧洲民间故事和吸血鬼传说,将小说的背景设定为吸血鬼故乡罗马尼亚的特兰西瓦尼亚和现代化程度最高的英国,把古老与现代沟通起来,让现代的科学、理性和基督教博爱的人文主义精神战胜德拉库拉所代表的尚武暴力的异教精神和屠杀异族的狭隘民族主义。这部书信体小说由一系列不同主人公的信件、日记、航海日志和报刊新闻构成,这些“片段”共同勾勒了德拉库拉与几个英国人的战斗。斯托克塑造的吸血鬼伯爵比以往的吸血鬼形象具有更强大的超能力,如能随意变换体型,能化为烟雾无孔不入,能够控制动物、呼风唤雨,能利用心灵感应召唤仆人等。此外,德拉库拉的形象立体化了,更具个性和自我意识,充分体现了一种恶的意志:他以自己骁勇善战的血统和赫赫战功为傲,有计划地“入侵”英国,狡猾地躲过众人的追击等,都体现了很强的斗争意志。与之对应,以赫尔辛为代表的“吸血鬼猎人”也变得更强大和自信,他们不再是波利多里《吸血鬼》中奥布雷那种受害者形象,而是一个理性开明、勇敢坚定、正直友爱的“团队”,体现了现代理性精神和基督教的人文主义精神。正是这种“现代”精神战胜了“古代”的残酷、神秘、黑暗。与吸血鬼伴生的还有吸血鬼仆人——精神病人雷菲尔德(Renfield,这个人物形象如此鲜明,以至于嗜血症被命名为“雷菲尔德综合症”),吸血鬼仆人的形象使得德拉库拉有了反抗上帝的撒旦气质。此外,古老的吸血鬼传说中存在“传染”一说,即死于吸血鬼的人也会变成吸血鬼,而斯托克则将“传染”的方式具体化了——给受害者喂食吸血鬼的血液。这种“血的交换”无疑具备强烈的性意味——施虐者与受虐者的纠缠与体液的交融——极具感官刺激性,也成为后世吸血鬼小说大肆渲染的典型场景。

三、现代神话:人性和超人性的探索

据统计,斯托克之后到20 世纪90 年代之前有150 多部吸血鬼题材小说问世,但其中文学价值较高的并不多。《嗜血:吸血鬼小说100 年》一书将20 世纪的吸血鬼小说分为六种类型。① 传统冒险故事类型:以斯托克的《德拉库拉》为模板,情节的张力来自恶的吸血鬼和善的受害者之间的对抗,受害者在他人的帮助下勇敢反抗,通常最终取得胜利,以马里奥·克劳福德的《血即生命》为代表。② 精神吸血鬼类型:受弗洛伊德心理学理论的影响,产生于20 世纪中期,这种“吸血鬼”并不吸血而是吸取人的“精神能量”,类似于蒙古塔所说的“精神海绵”,以玛丽·威尔金斯-弗里曼的《男人杀手》为代表。③ 科幻类型:具有浓厚的科幻小说氛围,如时空旅行、星际穿梭、基因突变等,以摩尔的《宇宙魔女》为代表。④ 非人类吸血鬼类型:各种动植物“吸血鬼”,如猫、狗、兔子甚至奶牛,以低级幽默为目的。事实上,非人类吸血鬼并非20 世纪才出现,1894年H.G.威尔斯的《盛开的奇异兰花》和1899 年弗雷德·怀特的《紫色恐惧》中都出现了植物吸血鬼。⑤ 喜剧类型:包含吸血鬼元素的喜剧电影,如《天师捉妖》和《一咬钟情》。⑥ 英雄吸血鬼类型:不同于斯托克的二元对立格局,吸血鬼不再是完全的反面形象,而是值得同情的,如爱德华·布莱恩特的《好孩子》和安妮·赖斯的《拉普灵之门的主人》。

20 世纪作家中,被誉为“吸血鬼之母”的安妮·赖斯是吸血鬼小说史上的一个重要作家,她创作的合集名为《吸血鬼编年史》的吸血鬼题材小说,构建了一个跨越6000 年的吸血鬼谱系,在英美掀起了一股“吸血鬼热”。美国吸血鬼文化研究专家威廉·戴认为“赖斯是文学史上第一个赋予吸血鬼丰富内心和个性的作家,之前的吸血鬼尽管也有个性特征,可仍只是鬼怪而已”。可以说,安妮·赖斯笔下的吸血鬼形象更具人性色彩和精神深度,他们更像一个与众不同的边缘群体而不是传统的鬼怪,其作品浸润了20 世纪现代文化精神,是20 世纪吸血鬼小说的经典代表。首先,在宗教神话学层面上,赖斯也像斯托克一样,深入考察了丰富的神话学、历史学、考古人类学资料,这为小说时空设置提供了翔实的知识背景,埃及法老、中世纪祭司、非洲女巫、新奥尔良的贵族移民等都被囊括其中,在这方面,赖斯继承了18 世纪哥特小说的“尚古”倾向,给小说营造了古色古香或充满异域风情的背景氛围。赖斯的作品充满了基督教色彩,但更重要的是,她尝试将基督教的教义、观念融入作品中,探讨善恶的观念,追问上帝是否存在和生命的意义。深层次的宗教观念和思考才是她作品的精神内核,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作品的深度。以《夜访吸血鬼》为例,路易生前是个世俗之人,但当他变成吸血鬼之后却经常思考宗教信仰问题,甚至到教堂中向神父忏悔。最具时代特征的是,基督教不再是坚不可摧的道德权威,善恶的界限已经被质疑、消解,吸血鬼莱斯特宣称自己是无神论者,他甚至有尼采式的“超人”观念:“上帝杀生,我们也杀生;他一视同仁,我们也是这样。上帝的臣民都和我们不一样,没有人比我们更像上帝。”其次,赖斯塑造了追问自身存在的思想者吸血鬼形象,或者说“多愁善感的吸血鬼”。在《夜访吸血鬼》中,莱斯特、路易和克劳迪娅三个吸血鬼的“世界”充满了矛盾和痛苦,“地狱”就是这三者相处的状态。“地狱就是仇恨,人们在永恒的仇恨中生活在一起。”他们都厌恶这种三人世界,却又不得不生活在一起,颇有萨特“他人就是地狱”的意味。再次,赖斯重在描写吸血鬼的独特经验和存在感,强化了读者对生命和死亡的感受。死亡是人类的限度,人作为有限性的、必死的存在,用海德格尔的话说就是“向死而在”,始终生活在死亡的焦虑之中,对永生的想象和渴望根植于人类的本性,在人类文明史上,神话、宗教和文学艺术都诉诸这一深层心理。赖斯挖掘出了吸血鬼题材这一“永生”维度的重要意义,用文学的想象填补了死后的“虚空”,带领读者“体验”永生之感,同时也告诫人们无意义的永生只是无尽的折磨,吸血鬼不朽的生命是无聊、空虚、毫无意义的。在这种意义上,赖斯的吸血鬼小说也具有“现代启示录”意味。

进入21 世纪后,吸血鬼仍是作家们热衷的文学题材,如华德的《黑匕首兄弟会》、班克斯的《吸血鬼猎人传奇》、汉密尔顿的《安妮塔·布莱克:吸血鬼猎人》、哈里森的《空洞》、米德的《吸血鬼学院》等。21 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吸血鬼小说是斯蒂芬妮·梅尔的《暮光之城》系列,被译为38 种语言,销量超过1 亿,大受青少年读者群体的欢迎。梅尔本人将自己的作品界定为“悬疑恐怖浪漫喜剧”。小说以少女贝拉与吸血鬼爱德华、狼人雅各布之间的三角恋情为主线,塑造了一个“素食主义”的吸血鬼家族。《暮光之城》仍采用了传统吸血鬼小说正反对抗的基本结构,但对立的双方已经不是吸血鬼和人类,而是人性化的、善良的吸血鬼和其他恶魔化的超自然生物的对抗,女主人公贝拉则在迫害与拯救之间展开情感和生存的大历险。可以说,《暮光之城》是集浪漫、恐怖、冒险于一体的现代传奇,作为一种文学现象,其商业上的成功和接受研究是评论家关注的重点。值得注意的是,《暮光之城》一反20 世纪吸血鬼小说情欲化倾向,纯洁的初恋、婚前禁欲、承担家庭责任等传统价值观的回归给一个欲望泛滥的现代社会中的青少年“刮来清新和新生之风”。

猜你喜欢

吸血鬼小说
“吸血鬼”要开派对
我和吸血鬼的三次战斗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闯入吸血鬼的旅馆
邪恶的吸血鬼
杀死一只吸血鬼
明代围棋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