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大熊猫“四海”“京京”抵达卡塔尔

2022-11-07

世界知识 2022年21期
关键词:凤头冰盖四海

10月19日,我国大熊猫“四海”“京京”乘专机抵达卡塔尔首都多哈,根据中卡两国达成的大熊猫保护研究合作协议,这两只大熊猫将在接下来的15年旅居卡塔尔,这也是中东地区迎来的首对大熊猫。

据了解,“四海”为雌性,2019年7月26日出生于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卧龙神树坪基地;“京京”是雄性,2018年9月19日与“四海”出生于同一个基地,后来生活在雅安基地。

为保证两只大熊猫顺利开启新生活,中卡两国均做了充分准备。一个多月前,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对这两只大熊猫实行了隔离检疫与体检。中方还多次派专家团赴卡塔尔对场馆进行实地评估和现场指导,协助卡方组建专业的大熊猫饲养管理团队,并完成大熊猫主食竹的供应保障。卡塔尔政府还精心建造了大熊猫馆,两只大熊猫将分别拥有带空调的运动场、室内展厅、独立的“卧室”。

近日,16部中国网络文学作品首次被收录至世界最大的学术图书馆之一——大英图书馆的中文馆藏书目之中。

这16本网文作品分别是:《赘婿》《赤心巡天》《地球纪元》《第一序列》《大国重工》《大医凌然》《画春光》《大宋的智慧》《贞观大闲人》《神藏》《复兴之路》《纣临》《魔术江湖》《穹顶之上》《大讼师》《掌欢》。据了解,这16本网文作品涵盖了中国网络文学20余年从初期到当下的经典作品,它们的入选表明,网络文学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当代文化现象。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研究型图书馆之一,大英图书馆收藏了超过 1.7 亿件藏品,包括历史上不同文明的文物。其馆藏书籍约1400万本,著名藏品包括《爱丽丝梦游仙境》原始手稿、莫扎特音乐手稿、莎士比亚作品的第一对开本等。与16部中国网络文学作品同馆的中文馆,还藏有超450 块中国商朝时期的甲骨,以及被认为可能是世界范围内现存最早的完整印刷书籍《金刚经》等。

近日,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天文学》杂志上的论文称,由英国剑桥大学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利用雷达以外的数据提供了首个独立的证据,证明火星南极冰盖下存在液态水。

据悉,该研究小组使用航天器激光高度计测量冰盖的表面形状。结果表明,这些地形模式与计算机模型对冰盖下水体如何影响表面的预测相符。研究结果与早期的穿冰雷达测量结果一致,这些测量最初被认为是冰下潜在的液态水区域的证据。但仅从雷达数据来对液态水进行解释一直存在争议。此次研究提供了火星南极冰盖下可能存在液态水的新证据。

和地球一样,火星两极都有厚厚的冰盖。然而,与地球的冰盖不同,火星的冰盖下有充满水的通道,甚至有大型冰川下的湖泊,而火星上的极地冰盖直到最近还被认为一直是冻结的,由于火星的寒冷气候,冰床也被认为是如此。

近日,澳大利亚悉尼南部的居民与野生葵花凤头鹦鹉因“争夺家庭垃圾”发生冲突。研究人员表示,这场冲突展现出了“创新军备竞赛”的所有特点:人类和凤头鹦鹉陷入对抗的循环中,双方都试图去超越对方。

据悉,葵花凤头鹦鹉原产于澳大利亚,它们普遍体型大、寿命长、聲音大,拥有很强的适应性,可以在各种环境中茁壮成长。它们和人类一样,是碳水化合物的忠实粉丝。为了获得它们最喜欢的零食,例如一些旧面包或火腿三明治碎片,机智的凤头鹦鹉学会了打开翻盖式垃圾桶,甚至因此赢得了一个太不光彩的绰号——“垃圾鹦鹉”。据当地网友分享的视频显示,鹦鹉们通常用喙或脚抓住垃圾箱盖的边缘,往铰链方向移动,最后把塑料盖完全从容器上掀开。研究人员发现凤头鹦鹉是通过观察彼此来学习如何打开垃圾箱的,这是一种社会化学习。

据报道,随着凤头鹦鹉在打开垃圾桶方面变得越来越有创新精神,当地居民也一直在学习如何用更有效的措施保护他们的垃圾箱。

最近,以色列一家初创企业推出新品——一种用“培养肉”3D打印而成的牛肉(Omakase Beef Morsels)。据称,这款肉的灵感来源是日本和牛,它无论是肥瘦、形状还是口感,都可以在程序上预先调整相应参数,实现个性化制作。

据了解,“培养肉”,又称“细胞培养肉”,是以动物干细胞为基础,经人工培育而成。制作“培养肉”首先要挑选肉质鲜美、适合量产的目标动物,提取干细胞,再将干细胞放入高营养培养液中,进行增殖。增殖到一定数量后,干细胞会分化成肌肉细胞和脂肪细胞,也就是3D打印所需要的红、白“墨水”。

研究人员表示,比起传统肉类,“培养肉”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恶劣影响。2019年,牛津大学一项报告显示,相较于传统生产方式,由组织工程技术制作的“培养肉”可降低96%的温室气体排放,降低45%的能源、99%的土地资源和96%的水资源消耗。此外,“培养肉”还能减少畜牧和屠宰,有助于维护动物的权利和健康。

10月11日,新西兰政府提议对农场动物因排放气体产生的温室气体征税,作为应对气候变化计划的一部分。

新西兰政府表示,该项税收将是世界首创,农民们将在2025年开始为排放付费,但定价尚未确定,征集的税款将全部用于资助农业新技术的研究,农民们可以通过抬高“气候友好型”产品的价格来收回成本。农业游说团体农场主联盟抨击该计划将使小型农场无法生存,反对党议员则表示,该计划实际上将使产业转移到其他生产效率较低的国家,最终会增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

据悉,新西兰养殖业对该国经济至关重要,乳制品是其最大的出口创汇来源。据统计,新西兰人口约500万,但有约1000万头牛和2600万只羊。新西兰约一半的温室气体来自农场,尤其是牛打嗝产生的甲烷和尿液中的一氧化二氮。据报道,新西兰政府承诺到2025年达到碳中和,到2030年减少农场动物10%的甲烷气体排放。

猜你喜欢

凤头冰盖四海
四海心连·云端汇聚
格陵兰岛的冰盖悄悄融化
巅峰对决,四海争霸
妙绘凤头,巧描豹尾
凤头
凤头赢得百媚生
长距离输水工程的冰期冰盖数值模拟研究
歌飘四海
以壶载道 艺扬四海
南极洲冰盖不减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