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及管理对策

2022-11-07黄爱博

新农业 2022年15期
关键词:围堰水利工程钢筋

黄爱博

(吉林省公主岭市二十家子水库灌区管理所,吉林 公主岭 136100)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有效的技术应用是提高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关键,作为施工技术人员,要运用高效的技术方法,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才能促进水利工程建设工作稳定开展。

1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内容和特点

1.1 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内容

水利工程管理包括,施工过程的监管以及竣工以后的验收,在管理过程中,监管者要完成对于业主、承包方和三方联合管理监理单位的组织和协调,具体管理内容要根据工程的实施办法进行拟定。水利工程项目制定以后,相关管理方以加快水利工程项目的完善程度,保证工程质量为前提,确保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的同时,完成资源的分配和使用。工程技术人员在管理的同时采取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按照目前施工流程标准,特定的区间采取专业化的技术管理,以确保整体施工的流程、安全。监管部门应根据建筑单位和监管单位给出的报告数据,对实际的施工流程进行监督和管控,按组织计划要求,有序使用建筑材料和施工机械设备。工程承包单位要对施工现场做周密的管理和计划,对于不同的施工进度采取稳中求快的方式,既要保证施工流程的安全,又要确保不发生质量问题。监管部门也要一致协调相关管理工作,按照水利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要求,完成施工流程以达到业主满意的结果。

1.2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特点

水利工程项目庞大,按照工程的进展特点,水利工程整体工期较长,并且施工范围较广,所以,在完成这种相对复杂的大型工程时,一定要采取周密且严格的管理办法,不断加强管理者的自身责任,让管理人员按照标准化流程对整个工程进度进行监督和管控,确保工程顺利开展。水利工程监管部门要考虑出现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造成的影响,比如:地震、洪水等问题,以及施工人员未按标准化操作进行施工的过程,这些都会对整体的工程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监管办法,是保证水利工程顺利开展的前提,这也进一步要求水利工程监管部门要不断完善相关管理策略,以保证整体工程的质量。

2 水利工程常见的施工技术

2.1 预应力锚固技术的应用

预应力锚固技术是水利工程比较常用的一种技术,这种施工技术具有多种优势。其整体经济效益较高,在工程建筑过程中能够起到良好的预应力补偿效果。按照国内的水利工程施工单位要求,预应力锚固技术对特定的建筑物或基岩能妥善地加固,配合混凝土达到更好的稳固效果。按卫星定位系统的新型技术特点,锚固技术可以根据施工要求合理控制深度并设计位置,并在不同位置产生靶向应力,有效改善建筑或基岩整体的受力状况。

2.2 围堰技术与施工导流技术的应用

围堰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常见的导流问题,该项技术在水利工程比较常用。在水利工程开展阶段,要对河流上游进行有效的调控,既避免对施工过程造成影响,又要保证河流通畅,因此,采取专业且有效的围堰技术,能进一步改善施工环境,让整个施工过程更加顺利。遵循水利工程的施工办法,进行围堰的同时要考虑实际的水体状况以及周边的地质环境,按照水体的存储量进行有效的调控,确保制定的方案能够有效执行,控制成本并加快施工进度。工作人员在导流的同时,可以先了解不同区间的河流周期性变化,然后按照施工位置的导流需求现场拟定适合的施工办法,保持施工进度。采取特定的临时处理措施,以便应对突发状况。水利工程施工单位采用的围堰导流技术,要提前根据不同区间的施工需求,给予相应的结构性施工支持,按水体模型试验结果对特定区间的导流能力和稳固性进行二次确认,使整体的数据达到标准值后,最终确定围堰的具体结构,以消除排水的压力。

2.3 土方施工

作为影响工期比较严重的环节,土方施工是水利工程的重点,所以,在此施工环节,要提前选择高效的施工技术,并及时完成土方的开挖和回填,具体的施工步骤。第一,土体开挖。按照不同区间的闸体要求,选择合适的开挖方向,采取挖掘机开发方式,同时利用人工配合的方法,让整个开发过程的效率得到提。通过分层、分段开挖方式,让整个开挖达到最高效的结果。开挖同时做好排水,当挖掘位置达到设计标高后,监管部门要采取专业的办法完成槽体的检验,整体开挖深度和位置合格后,利用混凝土填充,此时要注意,填充前保证开挖区间的土方达到标准,并且在回填的同时要确保水体含水量充足。第二,土方回填。回填之前要提前确定站闸和挡墙后的回填位置和回填密度,回填时要有效控制其中的含水量,干容重达到1.50吨/立方米以上。为消除产生的绕渗问题,在回填的同时不断进行夯实处理。回填的过程中要有现场人员进行配合,同时在确保回填厚度达到20厘米左右后才能继续施工。回填位置要留有一定的坡度,并且确保缝隙位置采取错缝的方式搭接。挡墙后回填要提前预留沉降量,提前对回填土的干容重和密度值进行测量和计算,避免出现沉降问题。

2.4 钢筋混凝土施工

在钢筋混凝土施工之前,采购部门要按图纸提前购置合适的钢筋,之后按区间的使用比例完成配置。钢筋骨架的制作以及连接过程中,确保具有更高的承载力,同时达到标准的厚度要求。按照钢筋骨架的承载标准,工程团队要提前对不同区间的应力进行测量,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在施工现场用料导管输送浇筑以降级裂缝概率。施工过程采取一次浇筑成型的办法,既可以消除横纵中心出现的裂缝,又可以使钢筋的承载效果提高。特定位置的钢筋绑扎结果达到标准后,应立刻进行混凝土浇筑任务,并采取振捣加固的方式,使混凝土与钢筋紧密结合。在振捣时也要注意出现的过振和漏振问题,混凝土结构是否会出现裂缝,与后期的养护以及施工期间的振捣都有关联。

3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3.1 审查施工组织设计

工程招标要提前拟定施工合同,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已经完成拟定的纸质合同要严格落实相关条款,其中要包含具体的施工方案以及作业条件。监管部门对提交的设计方案进行查阅,根据系统要求进行考核,当满足严谨的工程施工要求后,才能进行对应资源的配置。在合同实施期间,为了避免因外界地质条件或相关因素的变化对合同产生影响,施工方会根据特定的进度情况适当进行调整,调整时企业也要尊重实际的情况进行配合,当一切施工流程经过协商达到统一结果后形成纸质文件,然后交由专业的审计部门进行审核。

3.2 建立监管制度

之所以按照科学化标准建立并完善监管制度,是确保施工人员在自身责任意识清晰的同时,使整体的施工过程不会出现质量风险。按照不同部门的职责要求,每一份责任都要有具体的责任人承接。根据严以律己、相互监督的标准,不可以在工程中出现任何的质量问题和隐患,一旦出现问题,要确保可以第一时间找到责任人,以免出现相互推诿的情况。按照施工方案要求,责任人要了解事故的应急处理办法,能够在出现紧急状况时应用,将已经出现的问题风险降到最低。风险防控办法要提前通过培训的方式进行宣讲,确保在水利工程施工期间的风险率降低,消除隐患的同时使整体工程的经济损失得到控制,减少因工程质量问题对企业造成的影响。

3.3 建立技术管理体系

水利工程施工期间要维护各方的利益,并且保证整体施工结果达到合同要求的标准。按照已经签订的合同规则,工作人员要对特定区域的质量作出监督和管控,根据施工要求,紧密监管可以有效消除潜在的质量隐患和安全风险问题。与此同时,施工单位还可以在施工期间利用专业的技术手段和工程手段,对已经完成或可能出现的人员施工错误进行纠正,并将其纳入技术管理体系中,以建立更稳定的技术管理模型。施工中也可以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将获得的结果与标准值比对,以消除在施工过程中潜在的技术管理和施工质量问题,当出现问题时,也要迅速拟定解决方案并及时实施。

猜你喜欢

围堰水利工程钢筋
D10mm热轧带肋钢筋五切分生产工艺开发
重大水利工程复工风采
营改增对水利工程造价的影响
大型充填沙袋在围堰中的应用及造价分析
高低异型刃脚钢围堰设计、侧卧组拼技术
截钢筋
欢迎订阅《ANSYS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新型钢管桩围堰设计与应用
这批没收钢筋该如何处置
安徽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创新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