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和弘扬路径探究

2022-11-06苏雪

艺术科技 2022年20期
关键词:现代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摘要:文化兴则国兴,文化强则国强。中华文化包罗万象,博大精深。赓续红色血脉,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必由之路,也是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与感染力的关键,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深入研究和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和探究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此,文章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和弘扬路径。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价值;弘扬路径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20-00-0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中国人民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根基,必须立足实际情况把握好、发展好。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中华文化逐步与世界各国文化产生交流和碰撞。为了树立文化自信,当代青年大学生要自觉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将其发扬光大,努力铸牢文化之基,深种强国文化之根,坚定文化自信。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1.1 坚强奋斗的理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其中蕴藏着无数的奋斗精神与理念,值得细细品味。坚强不屈的奋斗精神正是其中一种,它代表艰苦奋斗、坚韧不拔、持之以恒,为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遇到困难不退缩,具有很持久的力量。英雄的中国人民不惧怕任何挑战。正是在坚强不屈的奋斗精神的指引下,我国才产生了如老子、庄子、荀子、董仲舒、司马迁等优秀的政治家、思想家。也正因为有强大的精神力量作为支撑,才出现了如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等无数兢兢业业、刻苦钻研的科学家,他们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创造了无数个中国奇迹,展现了大国英雄的担当,推动了中国跨越式发展。这种精神也将激励更多的中国青年奉献自己的青春,为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1.2 民本为主的思想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党的一切工作都以老百姓答不答应、满不满意、幸不幸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万事开头想百姓,民本第一为原则。保障人民的幸福生活一直在路上,保障全民健康没有终点站。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出台了相关措施稳就业、保民生,扎扎实实推进民生工程,如医疗健康保险、社会救助机构等的完善,都是在帮助老百姓解决急难愁盼的问题,为人民群众增福祉,给人民群众带来公平待遇。“稳就业、保民生”蕴含的道理是中华民族一直把民生放在社会发展的首位,为了人民幸福生活不断努力。早在封建社会,民本思想就已经出现,从“敬德保民”到“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强调了民本为先观念。直到今天,以百姓为中心依旧是党工作的重心,百姓利益无小事,民本民生是大事。无论是今天还是明天,抑或是将来,民生工作永远在路上。

1.3 和谐发展的思想

和谐发展的思想早在几千年前就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所体现。《礼记》提出的“天下一家”思想,倡导各民族之间和谐相处、共同发展,蕴含着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天下大同、世界一家、和平地球无一不包含和谐共生理念。“和平共生”强调了古代社会期望和平统一。在今天,中国从保障全世界人民的共同福祉的角度出发,为人民谋福利、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为人类谋和平,共同谱写和谐发展新篇章,为创造美好的世界贡献中国力量、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无一不彰显了和谐发展的思想。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2.1 有利于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升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中华文化的发展代表着国家的兴旺。科学擘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有赖于文化的广泛传播、文化的繁荣兴盛。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逐渐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弘扬中华文化有利于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更早更快地实现全体人民的中国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兼收并蓄,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蓬勃的生命力。青春因奋斗而出彩,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促进了强国之花的绽放,收获了兴旺之果。它激发全体人民不断努力,是全体中华儿女实现梦想的动力源泉,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之钙,也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文化强则国家兴旺发达,文化弱则国家落后衰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強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支撑。因此,要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天然优势,掌握其精髓内容,为我所用、成我大事。国家的事无小事,弘扬文化是大事。中国青年要主动弘扬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身边人潜移默化地受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影响,这样不仅能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2.2 有利于青年培育和践行正确的价值观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奉献祖国、服务人民、担当责任是青年需要践行的正确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高屋建瓴、统揽全局的作用,能够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三观。君子自强不息、立德修身的自强精神,保家卫国、为国捐躯、一生只为中国人的理想,“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报国志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等,都是每一个中国青年应该铭记于心的。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理念逐渐深入青年的血脉、浸入人民的骨髓,内化为国家和民族的基因,外化为党一切工作的思想基础,是民族的烙印和标记。青年大学生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理念能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有益启示,有助于培养良好的社会风气,对于筑牢意识形态根基、在新时代铸魂育人、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具有重大意义。

2.3 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之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1]讲好中国传统故事、传播中国优秀文化是每个中国人的使命和担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向世界、推陈出新,实际上就是要把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与精华传播至其他国家,让他国人民了解,让海外侨胞发自内心认可中华文化、认可中华民族,增强他们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供重要的方向指引和实践指导。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在世界各地修建“孔子学堂”传播儒学经典,“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加强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合作并传播了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在全世界得到广泛传播,有利于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与世界文化交流沟通时,也在向世界各国传播中华文化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树一帜、魅力四射、经久不衰,从而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2.4 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的坚强精神支柱、文化支撑。如果弄丢了,将导致人们不能摄入精神食粮,成为国家文化发展的“拦路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先行。在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1894年发生的甲午中日战争、1937年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中,中国人民坚强抵抗、不怕牺牲、积极斗争,反映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当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时,中国人民齐心协力、共同抗疫。哪里需要人,哪里就会有大批志愿者出现,即使力量再小,当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总会有人冲在第一线。为了抗击疫情,全体中国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爱国的人民、优秀的中华文化、强大的中国共产党,不仅有利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有利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深远意义贯穿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中国人民一直以此思想为做事的基本准则,不断为实现中国梦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此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先进红色文化相互交融贯通,遵义会议精神、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使华夏文明精神在中华大地上熠熠生辉,更具影响力、感染力和穿透力。中国精神的延续和传承使中国人民更加昂扬向上,更加朝气蓬勃、充满力量,也有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3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

3.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对世界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对文化没有创新能力、探索能力,将难以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人类舞台之巅,甚至会退出人类文明的历史舞台。要立足于中国实际情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互通交融的方向发展。在文化创新领域,鼓励更多的人从事文化交流与创新工作,营造和谐温暖的文化创造工作环境,让更多的人喜爱文化事业,投身于文化实践。弘扬中华文化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紧跟时代步伐才能焕发出强大生命力,必须符合社会的发展趋势才能孕育和迸发出更持久的力量。一个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有好有坏,传统文化作为社会的产物,其内容必然也包含着消极、腐朽的部分和精华的部分,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风云变幻。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前发展。

3.2 组建文化宣传队伍,开展多元的交流活动

弘扬中华文明、宣传中华文化,最重要的是开展多元的文化交流活动,使更多的人参与到文化交流活动中来,让世界人民知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实现各国文化交融互通。因此,需要组建专门的文化宣传队伍,到各国开展文化交流活动。

第一,中国留学生可以在其他国家开展“国学系列讲座”“传统经典诵读与征文比赛”“儒学文化论坛”等活动,广泛传播中华文明、中国文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世界各国人民所熟知、所喜爱,从而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第二,利用中华传统节日举行中华文化宣传活动,开展丰富的传统文化主题教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人民日常生活中,使人民自觉将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推动中华文化“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3]。

3.3 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

全世界人民同住一个地球村,共享一片天。经济全球化拉近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拓展了中国文化传播的路径,也带动了中华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走上国际大舞台讲好每一个中国故事,能让世界各国人民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同时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展示民族文化风采,彰显文化大国风范,为推动世界一家亲、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助益。作为中国人,無论身在何处,都要积极宣传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使之不断走向世界、造福人类。孔子提倡的“仁者爱人”文化理念,吃粽子、赛龙舟的端午节,中国美食文化如兰州拉面、重庆火锅、北京烤鸭等获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传播中华美食文化,吸引世界各国人民品尝中国美食,是当代大学生作为时代新人的一大责任。讲好魅力中国美食故事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等神话故事承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多元的文化价值。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促进世界各国文化交流,传播真实可靠,富有感染力、生命力的中国声音,使之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坚定文化自信,面向国际大舞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文化自强。

4 结语

中华文化不仅关系着国运兴衰,而且连接着文明的源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当代中国青年要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第一,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换与创新性发展,努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矗立在世界舞台中央的能力和定力,从而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二,积极组织中华文化才艺表演,让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文化建设活动,使中华文化深入人心,推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要使文化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所享受、为人民所发扬、为人民所记住。同时,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人民感受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传播中国声音,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01).

[2]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21:440-445.

[3] 兰露露.习近平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21.

作者简介:苏雪(1999—),女,贵州毕节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猜你喜欢

现代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教育途径探讨
中国传统道德的现代价值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先秦儒家“德福”思想的当代价值
儒家廉政思想对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启示
全球化背景下中原华商文化的现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