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劝君不用镌顽石

2022-11-06王福利

政工学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顽石实绩名利

☉范 毅 王福利

有一句古谚,“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意思是说不应粉饰功过得失,公道自在人心。深耕基层的年轻干部,要想在基层沃土里成就梦想,不仅需要情注基层、脚踏实地,更要拨亮心灯、树立高尚荣辱观。

作为新时代强军伟业的“主力军”,年轻干部需要不忘初心,“接力”实干精神,不为杂念所扰,不为虚名所累,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担当作为。然而,实际工作中,一些年轻干部逃避苦学真练,不愿扎实干事,却削尖脑袋钻研职务晋升之路;有的只想出彩不想出力,荣誉面前锱铢必较,任务面前推三阻四;还有的热衷于逢人自我吹嘘,对他人的实绩却指指点点……

《申鉴·俗嫌》有句名言广为流传:不采华名,不兴伪事。没有点点滴滴的实干,就无法将“实绩”留痕在官兵心里。虚名易图却常迷失自我,实干虽苦却托起梦想。北宋文学家苏洵曾告诫世人:为一身谋则愚,而为天下谋则智。古往今来,无数的人生沉浮荣辱表明,豁达大度才能百折不挠,胸怀坦荡方可无私无畏。年轻干部若想干出一番事业,必然离不开锤炼党性、涵养心性、磨炼品性,当有“不用镌顽石”的境界与格局。

工作中,一些年轻干部错误地将追求卓越当作追求名利,究其原因,主要是名利观错位、进步观出了偏差。年轻干部立德修身,关键在于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缚,莫让“名利”遮望眼。陈云同志在谈到功劳时,强调“头一个是人民的力量,第二是党的领导,第三才轮到个人”。年轻干部要学习、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集体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和忘我奋斗精神,常思“在位干什么、工作图什么、进步靠什么”,涵养静气、增长才气、提升底气,把名利看得淡一些、把事业看得重一些,靠素质立身,凭实绩进步。只有真正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在细照笃行中不断修炼自我,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才可能在遇到发展瓶颈和困难挫折时实现“自我赋能”,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提振担当作为精气神。

《大学》有言: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年轻干部须牢记,基层官兵的眼睛是雪亮的,各级干部尽多大责任、有多大担当,基层官兵都看在眼里,心中自有一杆秤。年轻干部要不断深化对成长成才规律的认识,须知披荆斩棘干出实绩并非一蹴而就,而获得官兵的普遍认可,往往也会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要求年轻干部必须知晓“千虚不博一实”的道理,牢记“实干是最有力语言”的真知,坚定“不慕虚荣、不务虚功”的政治定力,立长志而不常立志,甘于吃苦而不惧吃亏。

李大钊有句名言:“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地去工作,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就。”年轻干部应常怀“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高尚情怀,以把“冷板凳”坐热的决心意志,保持埋头苦干的精神品质,鼓足勤恳实干的冲劲韧劲,砥砺荣辱观,力戒形式主义,真正做打基础、利长远、得兵心的实事。“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年轻干部只有具有“不用镌顽石”的底气,不追名逐利,不伪饰事实,敢于下苦功夫,勇于啃硬骨头,一干到底,玉汝于成,才能将实绩印刻在广大官兵的心底,收获“口似碑”的赞誉,从而不断书写建功军营的新高度。

猜你喜欢

顽石实绩名利
顽石
一处清幽,与石头对话 [外一首]
修心
基于“期望—实绩”模型的海南会展场馆观众满意度调查与提升
浅谈领导干部德才素质考核与工作实绩考核的关系
让实绩主导“上”“下”
玉碎
一切皆苦
看破名利爱名利
看破名利爱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