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与校友协同育人路径的探析 以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为例

2022-11-05高静张翌韩一鸣

科学咨询 2022年19期
关键词:校友协同辅导员

高静,张翌,韩一鸣

(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山东青岛 26659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逐年扩大、办学质量日益提升、办学目标逐渐提高。充分挖掘校友资源,鼓励并邀请校友参与高校育人工作,与高校辅导员协同育人,是新时代、新形势下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相统一,是必须高度重视和长期坚持的一项工作[1]。

一、高校辅导员与校友协同育人现状分析

在深入推进“三全”育人的进程中,充分利用好校友资源所带来财力,物力以及文化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加强辅导员与校友协同育人的力度,建立以辅导员为主、校友为辅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不仅是对之前辅导员育人体系的重要补充,同时将充分挖掘校友资源在思政育人、关爱育人、实践育人及教学育人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全方位的提升。目前,学校学院在校友联络、互惠共利以及协同育人上还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校友育人资源尚未有效聚集

大多数高校的校友工作仍处于一种萌芽式发展状态,校友工作不全面不主动,在队伍建设上缺乏专业性,工作人员对服务校友的意识不强烈和对学校全盘发展的大局意识不足,使得高校校友工作与时代发展不同步,校友育人资源不能有效聚集。广泛性、长期性和动态性是校友资源所具有的显著特点,基于此特点,就要求高校必须建立完善的动态校友信息库,提高校友数据采集的广度和分析的深度,并在信息分析、整合的基础上构建完善的校友网络系统。经过若干年的发展,校友资源不断壮大,整理、收集和管理好校友信息成了校友工作的基础[2]。

(二)校友育人平台尚未合理搭建

在现阶段的校友工作体系建设中,大多数的高校在校友育人平台的搭建上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搭建什么样的校友育人平台、达到什么样的育人效果这两个重要问题上没有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文件和要求,这就导致校友资源在推进人才培养、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上应该扮演何种角色、发挥何种作用等方面缺乏联系。同时,不同高校对校友育人平台建立的想法和做法都不尽相同,在机构设置、组织体系、工作职能上均存在较大差异。

由于在校级层面上缺乏理论指导和制度要求,院系校友育人平台搭建速度和成效并不乐观,日常运行和健全化路径中还有诸多不足之处。因此,如何建立辅导员与校友之间的协同育人体系,充分挖掘优秀校友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积极效用,发挥两者对学生成长成才的正面影响,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究。

(三)校友协同育人服务机制尚未搭建完善

目前,很多高校和院系的校友协同育人服务机制尚未形成体系,新时代、新形势的中国背景对高校校友工作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在校友工作体系中,要构建更为完善的校友服务体系,加大校友服务工作的投入,增强服务意识,转变以往的工作方式和态度,从而吸引校友的关注并为构建更完善的校友工作体系提供帮助。

在院系服务上,可以概括成学院为校友提供服务、校友回馈母院发展两个方面。其中,紧紧抓住“服务校友事业发展”这个中心,不断深入研究校友工作规律,积极创新组织形式,用高标准的服务来团结校友,用高质量的工作来凝聚校友是做好学院为校友提供服务的前提,这既能让校友感受到母院的温度,激发校友的爱校荣校情怀,又能加强校友与母院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校友与学生之间的文化传承,加速实现“校友与学院共育,学生与校友共学”这个校友工作的最终目的。

(四)校友协同育人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健全

依托高校地方校友会进行社会网络建设,需要有效运转的组织体系,依赖专职工作人员进行。但现在大多数高校未形成校友协同育人长效机制,在组织校友开展活动时仍然具有局限性和阶段性[3]。比如,在校庆、院庆等重要节日时,将会邀请优秀校友回校参加座谈会、报告会等活动,通过他们来引领学生思想、开阔学生视野。此时,校友的关注度会突然提高,校友也会暂时找到精神层面的归属感。但活动结束后,对校友的关注度又会显著降低,这种阶段性的校友工作不利于对校友资源的利用,也达不到理想的活动效果,由这些校友资源带来的发展机遇也可能被忽略,由此就难以保证校友活动开展的效果,从而背离了校友工作的最终目的。

二、高校辅导员与校友协同育人的内在关联

全国教育大会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出了明确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高校人才培养重要模块中,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一线工作者、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基层先锋队,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与母校母院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与联系的优秀校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补充者和协同者,“具有导向作用、示范作用和桥梁作用,有着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载体的理论依据”[4]。二者从专一性、可持续性两个方面的内在关联成为协同育人的基础。

(一)专一性

“校友资源不是大众享有的,而是具有针对性的独有资源,这种资源建立在对母校的感情上。[5]”校友在母校母院的学习经历、成长经历导致他们对母校母院及老师有专一性的亲近度和归属感。而高校辅导员作为母校母院与学生交往最密切的人群、思想政治教育群体、学生管理服务先锋队,与在校生和校友在情感上、工作实际中都是不可替代的专一性落脚点和归属。

(二)可持续性

“校友”是个代名词,这个词在学生入校的时候就成为他们终身无法否认、无法抹掉的标记,具有可持续性。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校友们对母校母院的感情愈发浓厚,从情感上也是具有可持续性的。高校辅导员作为学校的代表群体之一,即使更新迭代,他们仍能够联系到之前的辅导员及老师、找到之前的资料与数据,在工作实际中做到了可持续性。

(三)专业性

每个学校、学院都有与专业、学科相关的办学特色和独特风尚,这在高校辅导员工作队伍和校友学生中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友对于所学专业、自己从事工作的专业性,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的专业性,两者相互结合、相互提升,能够对高校人才培养起到“1+1>2”的效用。

据统计,山东科技大学土建学院共有校友15000余人,已成立独立学院校友会2个,其他学院校友会正在积极有序筹备中,有78名土建人在上海、天津、广州、深圳以及澳大利亚等33个学校校友分会担任会长或副会长职务。先后有新奥集团、三箭集团、金星爆破等八家企业在土建学院设立企业奖学金,是全校获得企业奖学金资助最多的学院之一,企业奖学金的评选和颁发,在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校友观念和感恩意识等方面均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高校辅导员与校友协同育人路径探析

通过调查发现,不同地区之间的校友群体在工作内容、经济能力、环境特点及其他因素上都表现出了比较大的差异。但总体来看,构建校友社会网络,建立有特色的校友工作体系,是促进校友工作扎实推进的前提。本文将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对高校辅导员与校友资源协同育人的路径进行探析。

(一)构建社会网络,凝聚校友力量

以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为例,为构建具有院系特色的校友工作体系,凝聚广大校友力量,整合校友所拥有的财力、物力、信息、文化和社会影响力,于2018年成立了学院校友总会,于2020年成立学院泰安校友分会,校友网络基本构建成型。学院制定具有院系特色的校友会章程,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的校友组织,加强校友信息管理。优秀的校友代表构建起了学院和不同地区不同岗位之间校友沟通、联络、合作和发展的桥梁。同时,他们在扩大校友会规模,健全校友会网络,加强学院校友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院系辅导员大多数为非专业背景,本身对学院专业了解比较片面,对所带学生的专业化发展和就业建议指导常常是浅尝辄止,很难有论据和事例向学生呈现专业的发展方向和规划。通过与优秀校友的沟通交流、发展路径探析,高校辅导员能够对专业有更深的了解,诸如校友毕业五年后、十年后发展路径、职业状态、薪酬待遇等学生关注度较高的问题,可以更加细致地向学生进行解释,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育人效果。同时,大部分大学教师本身缺乏企业的工作经验,长期投入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对企业人员管理制度和人才需求了解较少,容易造成知行脱节的现象。学校要鼓励校友参与学院就业指导、深入学生课堂,以自身丰富的社会经验和工作实践来教育引导在校生提高就业能力、端正就业观念、完善就业规划,实现“产教融合育人”和“校企协同育人”。

(二)搭建交流平台,推进合作发展

搭建开放的校友资源交流平台是整合信息、合作共赢的载体,也是推进高校院系人才培养体系由横转纵、由浅入深的主要依靠。高校辅导员可以以校友活动为载体,使在校生在活动中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潜移默化地吸收,从而提升综合能力[6]。

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学院搭建校友资源与社会实践融合平台,邀请优秀校友担任在校生班主任、就业导师等,能够发挥校友在协同育人中的重要作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实践教育有机统一,促进“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协同发挥全方位育人的效能。通过学院校友会平台,辅导员能够得到优秀校友信息,并以此来搭建学生与校友间的交流和沟通平台。辅导员邀请事业有所成就的校友到学院开展分享交流会、校友论坛、面对面座谈会等活动,可以帮助在校生更加生动直观地了解土建类专业工作和实习情况,通过校友亲身经历分享,引导学生走出就业误区,增加对专业的热爱,增强对学习的投入度[7]。

(三)建立走访机制,寻访校友足迹

建立学生走访校友机制,增加在校生寻访校友的机会,既可以增强校友对学院的归属感,又可以加强学院对校友信息的收集。学校积极组织在校学生利用寒暑假参加“寻访校友足迹”专题调研活动,形成了以辅导员为指导老师、以“大一家亲,土建一家人”校友工作专项小组为连接点、以普通学生为走访主力的规范化的校友走访机制。学院在校学生通过参观校友企业、重走校友足迹、寻访校友故事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在获得实践锻炼的同时,培养他们对母院的感情,增强学生毕业后关心学校、支持学院发展的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砥砺奋斗的精神和爱国荣校情怀,为学生校友理念的形成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8]。

(四)加强宣传教育,建设校友文化

发挥校友力量不仅要整合物资资源,更要注重精神资源,尤其是在校友身上烙下的母校的印记和传承。优秀校友文化是通过校友资源获得的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隐性力量。为了更好地发挥校友的协同育人作用,辅导员必须做好优秀校友宣传教育工作,建设并弘扬“爱国、奉献、踏实、奋斗”的校友文化,搭建将校友文化传递给在校生的桥梁。

土建学院辅导员可以依托官网、院刊等线上线下媒体设立校友专栏,推送校友专题新闻报道,发布优秀校友采访材料及走访学生感悟,讲好校友故事,侧重宣传校友企业和校友的事迹,营造校友工作氛围,培养在校学生的校友文化意识,为在校学生立好指明灯、树好导向旗。积极筹备校友文化墙的建设,让在校生在环境浸润中感受到优秀校友的引导力量。通过网络和“两微一端”等多种途径向学生宣传好属于学院与校友的成长故事,着力建设“母院关怀校友,校友情系母院,学院和校友共同发展”的校友文化,增强母院的亲和力,吸引更多校友参与进学院的发展和学生的协同育人工作中,让更多在校生了解熟悉优秀校友事迹。

校友资源是院系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宝贵资源,院系校友工作体系的构建需要投入长期的感情努力在里面,从高校统筹到学院协调再到加强育人教育方面都需要更加细腻且有温度的工作方法和思路[9]。高校辅导员与校友有着协同育人的内在关联,要用好关联、用对方式、用强资源,依托院系校友工作体系,密切与优秀校友的联系,开展各类校友活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终达到与校友协同育人的效果,建立育人长效机制,实现“校友—院系—学生”三向协同育人的目标。

猜你喜欢

校友协同辅导员
创造力的“阴暗面”与“创新—保新”的协同论
提高少先队员“四史教育”有效性 辅导员可以怎么做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校友服务理念下校友工作目标设计研究
香港服装学院专场发布
校友风采
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向纵深推进
京津冀协同发展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互联网+”校友资源开发探索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