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合唱团建设与实践中渗透“三全育人”的路径研究

2022-11-05冯明曦五邑大学

艺术评鉴 2022年13期
关键词:合唱团三全育人育人

冯明曦 五邑大学

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的内在属性,其目的是使教育对象能够得到全面发展,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全方位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三全育人”是指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及学校中所有部门、教职工部负责人都有育人的职责,从时间上来讲,育人要贯穿学生学习成长全过程,从空间上来讲要体现在培养学生全方位发展。

一、高校合唱团建设与实践中渗透“三全育人”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促进思政教育

关注和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高校培育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基于三全育人的全员育人要求,学校所有教学部门和职能部门都需要参与到学生素质教育的工作中。高校合唱团的建设渗透“三全育人”有利于促进学生思政教育,拓宽学校开展思政教育渠道,培养学生的道德品格,端正学生政治态度,提高学生思想修养。当代很多大学生是独生子女,单一的家庭结构使得很多大学生缺乏集体意识,这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心理发展。而高校合唱团可以通过日常的集中训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艺术素养

艺术素养对学生来说,是“三全育人”中,全程育人的基本要求之一。我国的艺术教育和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教育起步较晚。特别是对当代的大学生来讲,他们迫于升学压力,高中就已经很少接受艺术的熏陶,大部分学生接触音乐教育还只是停留在初中的书本文字阅读和音乐欣赏阶段。而且很多来自农村地区的学生因中小学美育师资的匮乏,没有真正地接受过美育教育,很多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完全来自于互联网的流行音乐,造成了大学生的音乐素质修养高低不一、参差不齐。在非专业的高校合唱团建设过程中,目的不是把学生培养成专业的“音乐家”“演唱家”,更多的是挖掘学生对美的认识和感悟。在训练过程中,学生也可以通过练习逐渐掌握音乐理论知识,加强自身审美,提高音乐鉴赏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

(三)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将“三全育人”融入到高校开设的社团中,一方面可以让学校教师都能够重视起学生的素质教育,起到全员育人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学习更多的技能,全面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发展,学生组织的活动也可以更有意义。对于学校组织的合唱团来讲,看似简单的合唱教学,其实既可以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知识技能,又可以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因为在培养学生合唱技能的时候,视唱和乐理知识都是必修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不知不觉提高音乐技能,培养特长。其次,学生反复地视唱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音准和音乐节奏感。通过合唱团体的组建,学生也可以拓宽交友圈,缓解刚入学校时紧张情绪,引导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学习心态,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自知、自省、自律的精神。并且在合唱团的实践中,常常需要学生进行服装的搬运、分类等,能锻炼学生的团队奉献意识。因此,高校合唱团建设与实践中渗透“三全育人”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以及竞争力,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复合型、一专多能的人才。

二、高校合唱团建设与实践中渗透“三全育人”的原则

(一)以学生为本,开展“三全育人”教育模式

“三全育人”强调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在开展“三全育人”教育模式时,要以学生为本,多层次、多维度地开展全程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和审美技能。相比中小学生,高校大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加各类社团,所以在全员育人的过程中,要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和锻炼机会,比如在合唱曲目的挑选中,教师在尊重学生意见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曲目选择,在培养音乐合唱技能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需求设计音乐技能教学流程。其次,教师还要关注大三、大四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不能因为大三、大四的学生学业繁忙,而忽视他们的加入。可以通过给予学分、学时等奖励,鼓励所有在校生加入到合唱培训中。最后,学校部门可以积极落实学生的合唱音乐实践能力,组织举办展演、艺术活动,与校园文化紧密贴合。训练学生的演唱技巧,通过参加不同的合唱比赛活动,让学生在比赛中获得快乐和荣誉感,充实学生校园生活的同时,全方位发展学生艺术技能。

(二)通过合唱训练,提高学生的团体意识

在音乐语言中,节奏和旋律这两个因素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应该要善于将这两个因素利用起来,通过游戏以及其他调动课堂气氛的教学方式来锻炼学生,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教师也要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节奏律动游戏,认真组织学生参与,可以很好的锻炼学生的思维和听觉,比如可以根据歌曲的节奏来进行打节拍游戏,再比如学习新的合唱作品时,在课堂上进行上句接下句的歌曲接龙游戏来帮助学生学习。在合唱教学中,歌曲的教学是整个课堂里的中心环节,每一首不同的歌曲调式、和声、速度、力度、旋律也都是不一样的,所表达的感情也是不同的。教师应该用心去钻研歌曲,了解歌曲所想要表达的感情,对歌曲中的和声进行挖掘,引领学生去学唱歌曲与不同声部。在合唱的过程中,对每一个声部都有着相对应的要求,声部与声部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只有各声部在通过指挥达到均衡、和谐的条件下才能表演出一个优秀的音乐作品,所以通过合唱这中教学形式对学生集体意识的增强、思维能力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帮助。对于合唱,一个人唱得好坏会影响一个声部的发挥,而一个声部的演唱就会影响一个合唱整体,所以在合唱训练中可以锻炼学生优先考虑集体的意识,以每一个个体的力量带动整个团队,将合唱作品演绎到完美状态。

(三)融入思政教育,激发爱国情怀

在高校合唱团建设与实践的过程中,要融入思政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合唱作品中大量的作品记载着我国从救国到富国的历史,通过让学生欣赏这一时期的作品,了解祖国在发展过程中所经受的苦难与困难,从而来唤醒学生的爱国情怀和不怕苦不怕累、永不放弃的精神、体会全国人民团结一致面对困难的坚强意志。通过合唱来对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学生的认知和学习能力也有着很大的帮助。高校学生的课余时间宽裕,并且世界观和价值观已经有了初步的建立,对历史学习也有了一定的基础,并且他们更有能力以自己的力量去了解歌曲背后的历史内涵和历史环境。

对音乐的学习不应该仅仅关注音乐技巧,高校更应该关注学生的政治情感体验,不断感悟,引发共鸣,激发爱国情怀。所以高校合唱团在建设的过程中,可以以红色革命歌曲作为主要练习曲目。通过对红色歌曲的练习、创作音乐家、创作精神和创作历史的了解,了解我们国家的百年红色历史。其次,高校合唱团建设过程中,也可以与其他部门的教师合作,比如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想政治教师合作。通过不定时的线上线下开课,结合音乐曲目,为学生开展思政教育。

(四)融入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素养

基于“三全育人”,全方位地培养学生艺术修养和技能,还不能忽略文化教育的融入。合唱的魅力往往通过和谐的和声和优美的音色来营造一种美好的境界,从而可以引起听众们的共鸣,能让听众获得一个很好的精神寄托,体会歌曲或乐曲所独有的魅力。在独特的音乐海洋里也留存了许多好的音乐作品,可以通过这些音乐作品来引导学生去欣赏歌曲,让学生去感受歌曲中的和谐与情感,同时也对学生在思维上有着更好的帮助,唤醒学生的真善美。文化教育可以浸润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对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的审美和文化兴趣爱好,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

在高校合唱团融入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地方性文化教育,又要拓宽范围,让学生感受古代文化、传统诗歌文化的魅力。一方面地方性文化教育,因为每个地域都有每个地域的特色文化,这也是学生可以直接了解和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机会,通过现实当中的面对面接触,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感受,也利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和传承。另一方面,继续扩大文化教育的范围,比如将我国的传统诗歌文化融入其中,让学生改编、创作诗歌类文化歌曲,用诗歌浸润心灵,用我国的传统文化来影响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并且我国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它的感染力是非其他地域文化可比的,让学生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快速建立学生的文化兴趣。通过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学习,让学生的文化教育更加丰富多彩,综合提高学生的审美和文化素养。

(五)注重创新改革,提高育人效率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高校学生人人有手机,所以合唱团建过程中要更多地注重新时代的创新改革。通过互联网以及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育人效率。主要是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学生搜索音乐素材和音乐历史背景更加容易了,参加线上培训,观看直播也更加方便,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学生也可以自学音乐软件的使用,自己创新音乐曲谱的创作。所以合唱团建设过程中,要结合线上线下开展,线下组织学生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开展合唱练习。线上则通过一系列的培训,提高学生的审美,做到全时段的育人教育。学校也可以与其他App 软件进行合作,或者创建属于本校合唱团的公众号,及时发布合唱团招募、训练、比赛、获奖等信息,并通过多样的合唱团创办的合唱活动,吸引更多的高校学生参与到合唱团的队伍中,指导学生学习更多音乐技能,培养高校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三、高校合唱团实践中渗透“三全育人”的路径研究

(一)拓宽教育渠道,学生自主组织学习

高校合唱团在实践过程中渗透三全育人教育,要注意拓宽教育渠道,为学生提供自主组织学习的路径。实际操作中将高校合唱团的教育内容与学科教育内容相结合,并且在给予学生学分奖励的同时,允许高校合唱团与其他社团学生组织联谊会。而高校合唱团内部,也可以通过组织不同的合唱团队,举行内部比赛,可以通过戏剧+合唱,舞蹈+合唱,朗诵+合唱等方式,自主创新合唱内容和形式。其中,“三全育人”涉及到学校各个部门的全员育人,学校要与高校合唱团的组织人员、社长等,建立沟通渠道,如果需要学校教育方面的帮助,可以通过申请、审核,积极落实学生对学校的要求。目前,高校合唱的表演形式,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舞台合唱,而是多样性的戏剧+合唱、舞蹈+合唱的形式,高校要关注合唱团的活动举办,对一些演出服装、道具的采购要及时拨款,提高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同时,在策划具体的合唱节目时,合唱团也可以与其他的社团或者学院教师合作,丰富合唱团的表演形式,增加合唱团的吸引力。

对于大学生的“三全育人”教育来讲,要将主要的成长交由学生自己负责,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高校则需要拓宽教育渠道,与学生积极取得联系,解决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展开培养。

(二)搭建表演舞台,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合唱教学的特点就是可以让全体学生参与进来,可以使学生们更加近距离的接近音乐,走进音乐,学习和领悟音乐的基本知识,体会音乐独有的魅力,例如音乐的节拍、节奏、和声等,充分了解歌曲的结构,更加牢固的掌握歌唱时所需要的发声技巧,从而使得学生在合唱的过程中更加有自信心,这样也为学生学习合唱兴趣奠定了基础。同时,教师也要积极的将舞台表演融入到学生的合唱练习中,让学生有表演展示的机会。

教师也可以把在合唱队里一些比较简单常规的发音训练放在课堂中,首先教师要让学生做到“放松”下来。将学生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在学生都根据自身的声部之后,都为歌唱做好充足的准备,这里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亲和力,增强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意识。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校园合唱活动、社区合唱活动或者青少年宫等合唱活动,让学生有合唱表演的舞台,展示自己的音乐学习成果。同时要从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为出发点,鼓励学生认真学习音乐技巧,在基体中发挥能力,让合唱音乐更具魅力。

(三)合唱红色歌曲,学习党政党史

合唱团音乐教师要组织学生合唱红色音乐歌曲,学习党政党史。一方面,我们要学习抗日战争时期的红色歌曲,了解我们国家抗日战争的历史和先辈们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学习当下最受欢迎的,反映普通民众生活的歌曲。因为大学生在学校不仅仅要求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在大学期间培养自己的社会技能,锻炼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为未来的工作打下基础。而通过音乐学习我们的党政党史,了解先辈们满怀一腔热血为新中国的未来而奋斗是最重要的路径之一,培养大学生奋斗、拼搏的人生精神。在实践过程中,除了要合唱红色歌曲,学习党政党史,音乐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在学习党政党史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抗日战争精神或者当下时代的发展,创新歌词内容,通过改编部分歌词,能够进一步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而对于当下反映时代发展的歌曲,如《不忘初心》《新的天地》《领航》等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并且很多时代的红色歌曲都是基于我们时代的发展而创作的,学生既可以是演唱者,也可以是创作者,鼓励原创,合唱团可以让学生自己填词作曲,创作时代红色歌曲。

(四)走进当地音乐传统文化,开展合唱学习

传承和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一个师生的责任,所以合唱团在实践过程中,要走进当地的音乐传统文化展,开展合唱学习。以本校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江门市的文化馆开展合唱音乐志愿活动,参加文化馆所组织的文化比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学校进行合唱训练之余,到文化馆所举办的比赛场所进行训练,以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与此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合唱舞台经验。也可以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去了解我们地区的发展历史和当地的音乐文化历史。从音乐创作的角度来讲,音乐所创作的内容与当地的历史发展和人文风格是息息相关的,所以走进博物馆也是在走进我们的音乐传统文化。音乐有极强的感染力和传播性,合唱团在演唱过程中,可以将一些民间乐器融入到背景音乐中,让更多的人发展我国传统民间乐器的音律之美。最后,我国很多古诗词都被陆陆续续创作成歌曲,合唱团的教师可以以其为出发点,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诗词,创作合唱音乐歌曲,或者在合唱民间乐曲中,加入部分古诗词,让现代歌曲与古代文学有更多的交融。

(五)巧用媒体平台,打造优质合唱作品

新时代互联网背景下合唱团实践“三全育人”教育,也要积极的利用媒体平台,打造优质的合唱作品。过去学生的合唱舞台仅存于线下的校园和当地的音乐活动,对学生的激励较小,而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可以通过上传音乐、视频等方式,让学生参与更多的比赛,并且在不同的比赛要求下,锻炼更多的合唱技巧和作品。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在上传比赛视频时要注重自身形象,通过整洁的外表、简单干净的造型向外传达合唱团的形象。与此同时,对于不同的演唱歌曲,也可以灵活地设计造型安排,如我们上文所说的红色歌曲可以打造沉浸式的舞台,学生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将合唱与戏剧相结合。学生也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模块,如近年来大火的古装行业,学生可以合唱古风歌曲,搭配朝代发饰,在了解朝代历史和相对应的服装,饰品风格,带领更多的观众了解我国优秀的古代文化。

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要巧用媒体平台,激发学生合唱原动力,结合时代发展打造优质合唱作品。

四、结语

未来学校应该充分利用“三全育人”的新平台,开展红色教育,文化艺术教育,拓展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各个维度,努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有责任、有担当、有理想、有抱负、有家国情怀的社会新青年。

猜你喜欢

合唱团三全育人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青蛙合唱团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好戏正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