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学,应把目光投向何处”会议缘起和相关思考

2022-11-05

音乐文化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音乐学学者学术

林 林

当回望20世纪近百年来中国音乐学探索和研究历程并前瞻和思考一种新的可能之际,中国音乐学者们开始自觉寻找改变学科现状和获得新的契机的途径。像其他人文学科一样,音乐学在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关注的核心内容和根据内容所采用的独有视角及研究方法。关注的内容取决于时代变迁和文化发展的需要,采用的方法则必然受制于研究内容。近代以来,对音乐的多视角关注使学者们逐渐发现音乐与其共生的社会环境、文化基因、哲学理念等诸多因素密不可分,由此,音乐学的目光开始呈放射状散落到各个角落。继而,从“研究文化中的音乐”这个大理念逐渐发散至“文化认同”“文化自觉”“文化传播”等诸多研究范式。究其目的,则是从多维度、多视角去观测音乐现象,从而积极完善音乐学学科体系。但是,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出发,我们应该清晰认知学科与专业的区别。学科是知识体系的客观存在,专业是适应社会需要对学科体系进行再次组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音乐人类学、民族音乐学、音乐心理学、音乐美学等无疑属于专业范畴。我们不排除这些专业经过完善后转变为学科的可能,同样,我们也不能否认这些专业是音乐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这个客观事实。从这个角度上看,我们对音乐学的投向问题进行追问不仅是音乐学研究的核心,也是高校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必须厘清的问题。

毋庸讳言,中国现代意义上的音乐学是一门受西方思维模式影响而形成的学科,这并不是说在西方音乐理论传入中国前我们国人没有对音乐意义和价值的追问,恰恰相反,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绝大多数国家所缺乏的浩瀚乐论文献。研究文化中的音乐也绝对不是什么新生事物,《乐记》早在两千年前就从多维度剖析了音乐的文化内涵和价值。但由于新型学科的建构,音乐学在很多人心目中又确实是一个较为模糊的概念,即便是音乐从业者甚至是音乐学者有时都很难给出一个准确又能得到普遍认可的学科定义。一方面说明,同众多学科一样,音乐学是一门发散性的学科,它需要与时俱进,拓展自己的学术领域,加强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说明,音乐学的学科建设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它还远远没有发挥出自己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早在20世纪20年代,王光祈向中国介绍比较音乐学没有掀起太多的学术浪潮,这不仅仅是因为国人还没有适应所谓的与国际接轨这个似是而非的学术法则,更重要的是在中国传统音乐还未形成断层式发展的时下,学科意义和作用无法凸显。“民歌研究会”“山歌社”“民族音乐研究部”“民族音乐研究室”等学术机构无疑是现代意义上音乐学学科建设的探路者,它们是“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以及延安文艺座谈会主旨精神的落实者和执行者。如何在现代音乐中保留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基因,如何像刘天华先生期许的那样“在中西音乐合璧中走出一条新路”是这些组织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因此,中国的音乐学把工作重心放在音乐搜集、整理、分析,从而为音乐创作服务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是,当一个学科成为另一个学科的依附时,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必然大打折扣,音乐学者重新思考学科定位势在必行。部分学者把这一时期研究的核心称为“音乐理论”以区别于现代意义上的音乐学也在情理之中了。

1980年在南京艺术学院召开的“全国民族音乐学学术讨论会”是我国音乐学学科发展史上的分水岭,从此开启了借鉴国外民族音乐学理论、方法以及成果进行音乐研究的学术大门。随着与国外学术界交流的逐渐深入,我国音乐学研究开始广泛采用西方学者的理念和范式,研究领域也由原来的中国传统音乐和欧洲专业音乐拓展到世界民族音乐,研究核心也由原来的形态研究向文化探索逐渐延伸。音乐学从业者也由原来的凤毛麟角拓展成一个庞大的队伍,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来确立自己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成为必然。由于传统音乐快速消失或转型这个客观原因,探索新的途径对新生代学者而言似乎是必需的选择。

然而,学科有其客观的知识结构体系,音乐学的研究和音乐学人才的培养应该也必须将目光投向学科本身。当今音乐领域,音乐创作、音乐表演、理论研究是三大支柱。在运行和维持中,它们从来都是相互依存、彼此规定的,一个方面的存在、发展、变化,离不开其他方面的支持,并引发其他方面的改变。当前的境况是音乐创作是基础,它能从根本上制约音乐表演甚至左右音乐理论研究,但音乐理论研究的反作用却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它难以影响音乐的价值导向更不要说引领音乐发展方向了,其中的原因是每一位音乐学者和音乐学教学者真正应该思考的问题。任何一位学者都不愿意否认音乐学是研究音乐的学问,没有音乐我们不仅失去立身之本也失去学科意义。没有对音乐的深刻感悟,任何人的学术研究都会流于表面而显得肤浅,因此,音乐学家首先必须是音乐家。从这个意义上讲,所有开设音乐学专业的专业院校都把音乐表演技能、音乐理论教学作为主干课程是学科属性的要求,扎扎实实提高自身音乐能力也是每一位音乐学从业者的学科敲门砖。我们同样也不能放弃音乐学研究领域、研究视角拓展的积极探索,没有这项工作,音乐学的学科功能是不完整、不全面的。对20世纪以来中国音乐的发展与现状不管作出何种评判,音乐学的功过是非都应包含在内。

“音乐学,应把目光投向何处”学术会议的召开就是要引发学者们对音乐学学科属性的能动性思考,集思广益一定能够对中国音乐学的学术发展作出强有力的推动。

猜你喜欢

音乐学学者学术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摇船歌
转型背景下地方高师院校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究
Ethnomusicology一词中文译名的博弈
民族音乐学视野中的流行音乐研究
程门立雪
大学者
董进霞 治的是学术 过的是生活
梳理学术渊源 审视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