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鸡白痢病的诊断与防控技术

2022-11-05韩铮张楠王旭东

家禽科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白痢病鸡沙门氏菌

韩铮,张楠,王旭东

(哈尔滨市香坊区农业农村局,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6)

鸡白痢主要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引起,能够导致任何品种和各阶段日龄的鸡发生感染。成年鸡感染后往往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呈隐性感染或慢性带毒,但对幼龄雏鸡却具有较高的感染率和致死率。目前,鸡白痢病在我国集约化养殖场中时有发生,合理掌握该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寻求精准治疗手段和彻底净化方法已成为养鸡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 流行病学特点

鸡白痢沙门氏菌作为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阴性小杆菌,无荚膜、芽孢和鞭毛,为兼性厌氧菌,能够在低温环境下正常生长而不耐高温,并对化学消毒剂抵抗力较弱。普遍认为其致病机制主要是鸡白痢沙门氏菌从口进入到机体后经由消化道而定植在肠上皮细胞上进行增殖,当巨噬细胞吞噬后刺激细菌合成并释放出内毒素,细菌可随血液循环转移到肝脏、脾脏和心脏等组织器官内而表现出相应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机体感染后,鸡白痢沙门氏菌可随病鸡的排泄物外排到环境中污染饲料、饮水及相关用具,导致该病原通过消化道、呼吸道进入健康鸡体内而在群体间发生水平传播。此外,该病原在成年母鸡体内多为慢性或隐性带菌状态而不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带菌母鸡的卵巢和肠道内含有大量的鸡白痢沙门氏菌,在母鸡产蛋过程中可垂直感染未经孵化的幼雏。一般认为,引起鸡白痢的主要原因:发生过鸡白痢的种鸡场鸡群淘汰后,未对鸡舍内环境、各种器具等进行全面彻底消毒,致使病原在鸡舍内长时间滞留,新批次鸡群进入鸡舍内而感染患病,尤其是当孵化房、种蛋房内消毒不彻底时对出壳雏鸡造成感染;在育雏阶段,饲养环境管理不当也易使鸡白痢高发,如舍内温度失衡、通风不当、饲养密度过高均会导致舍内存在大量有害气体而对鸡群健康生长造成影响,环境中一旦出现鸡白痢沙门氏菌就会立刻感染鸡群而造成疫情暴发。因此,从根本上选择健康鸡种、改善鸡群饲养环境并有效切断病原传播途径对于该病的预防至关重要。

2 临床症状

鸡群在感染鸡白痢沙门氏菌后,幼龄雏鸡往往早期还未表现出典型的临床症状就突然发生死亡,病鸡大多表现出精神萎靡、怕冷、嗜睡和食欲下降等症状。随着病程推移,病鸡采食量明显下降并伴有腹泻,且粪便附着其肛门周围的绒毛上形成“糊肛”现象,在稀薄的粪便干结后会影响后续粪便的排泄过程,病鸡偶见呼吸困难而致心力衰竭死亡。成年鸡感染鸡白痢沙门氏菌,通常呈隐性感染,严重影响产蛋率和孵化率,病鸡偶见腹泻、精神不振和卵黄性腹膜炎等症状。无论任何日龄的鸡群在耐受过鸡白痢沙门氏菌后均会对其生产性能造成不良影响,且长期带菌更易对新的鸡群造成水平传播,在日常饲养中应重点将这一部分鸡群进行淘汰,提升整个鸡群的质量水平。

3 病理变化

日龄较小的雏鸡感染后会迅速死亡,而无明显的病变现象。7日龄内病鸡主要可见脐环愈合不良且内容物呈奶油状,偶见嗉囊空虚或卵黄变性吸收不良;1周龄以上病雏主要表现为脱水严重、体型不断消瘦,剖检后可见肝脏表面呈土黄色且散布或密布坏死点或灰色坏死灶,心脏表面可见大量出血点,同时胆囊中充满胆汁,肾脏因充血而肿大、尿酸盐在肾小管内沉积,脑部也会伴有充血、出血等病理变化。对于成年鸡,母鸡常见卵黄性腹膜炎,卵泡萎缩变形,卵泡内可见油状及水样内容物,同时输卵管膨大受阻;公鸡则发生睾丸炎,表现为睾丸萎缩、变硬、坏死等。

4 诊断方法

鸡白痢的初步诊断一般要结合病鸡的日龄、发病特点、临床症状等,随后需进行实验室检验才能确诊。病鸡死亡或处死后需在无菌条件下采集病鸡的肝脏、肺脏、脾脏和结节等进行组织学检查,检查指标主要包括观察组织器官的坏死、镜下观察淋巴细胞、浆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浸润增生。随后,将组织器官和血液作为病料进行细菌学诊断,经充分研磨后制成悬液均匀涂在营养肉汤琼脂培养基上,挑取无色透明、圆形光滑的菌落经革兰氏染色、镜检,如果呈两端钝圆、中等大小、无芽孢和鞭毛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可辅助判断。此外,挑取单个菌落进行纯化培养并开展生化试验鉴定和血清型鉴定进一步确定分离株。在现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成年鸡和青年鸡可直接使用全血或分离血清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来检测抗体,更为简单、便利。

此外,鸡白痢病还需与其它禽类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常见易发生混淆的疾病,如鸡球虫病、禽霍乱与鸡曲霉菌病等,这些疾病大多会使雏鸡或成年鸡发生出血性下痢、呼吸困难、采食量下降等临床症状,而借助病理学诊断或实验室检查才能加以区分。

5 防控措施

鸡白痢疾病的防控要积极采取预防为主、药物治疗为辅的原则。养殖场平时要推行自繁自养,避免噪声对鸡群诱发应激反应,始终保持鸡舍内的环境清洁、安静,定期通风;定期对鸡群所用的饮水器、食槽和其它器具进行彻底消毒,并时刻监测舍内温度和种群密度,尽量避免鸡群过度拥挤而引发疾病传播。在集约化养殖场内,要尽量做到鸡群全进全出以降低种群间的发病率和感染率。按照检疫程序定期对鸡群进行检疫,一旦发现鸡群中存在感染现象需立即采取隔离和消毒措施,可采用0.1%的新洁尔灭溶液或福尔马林溶液对孵化器、孵化室熏蒸消毒,从源头控制发病。此外,工作人员在进入鸡舍内需要严格落实无菌要求,需紫外线消毒和喷雾消毒,更换已消毒的专用鞋帽和防护服才可进入。淘汰鸡要及时进行淘汰以防止感染健康鸡群,而病死鸡需做无害化处理。

目前,鸡白痢的药物预防主要遵循以下几点:在雏鸡出壳后要及时让其引用高锰酸钾水并添加0.3%痢特灵与饲料混合拌匀饲喂效果较好,也可选择环丙沙星、氟哌酸或市面上应用较好的微生态制剂进行药物预防。当鸡群内出现鸡白痢病时,要综合考虑治疗成本,对于有治疗价值的鸡群应首先连续使用庆大霉素(按每1L水加入20 000~40 000 IU)3~4 d,随后将0.01%环丙沙星加入到饮用水中连续治疗4~5 d可获得良好效果。然而,由于养殖场内抗生素药物的不规范使用,导致了沙门氏菌对抗生素药物的敏感性持续发生变化,虽然不同地区、不同场群间药敏情况存在明显差异,有针对性的在群体间开展药敏试验对生产实践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于该病的治疗还可以采用中医疗法,不仅疗效好、副作用小、标本兼治,并且还能提供一定的营养保健作用,如中草药复方,白头翁、苦参、黄连、陈皮等按一定组方与饲料拌匀连续服用7 d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白痢病鸡沙门氏菌
一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治措施
家禽通用型沙门氏菌和3种血清型沙门氏菌PCR检测方法的优化*
鸡维生素B1缺乏症的诊治分析
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沙门氏菌席卷美国23个州,感染212人
美国多州发生沙门氏菌感染事件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
鸡白痢病的诊断与防治探讨
探究禽病清散治疗鸡白痢效果
对鸡白痢病的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