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远离妊娠的“甜蜜烦恼”

2022-11-04刘德佩

家庭医学 2022年16期
关键词:摩尔空腹体重

刘德佩

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有数据显示,怀孕期间,每5~6位孕妇中就有1位被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不少孕妇也因此对妊娠期糖尿病心存恐惧。

妊娠期糖尿病和糖尿病合并妊娠的区别

“糖妈妈”分两种,妊娠期糖尿病和孕前糖尿病合并妊娠。听起来像绕口令,实际上前者是怀孕期间发生的糖尿病,后者则指怀孕前已发生糖尿病。

第一:检查不同。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在妊娠24~28周,行75克OGTT试验,空腹、口服葡萄糖后1小时、2小时的血糖阈值分别为5.1、10.0、8.5毫摩尔/升,任何一个时间点血糖值达到或超过上述标准,即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诊断后需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定期查糖化血紅蛋白。孕前糖尿病合并妊娠是指孕前即确诊糖尿病,或者虽然孕前未确诊,但孕期发现血糖升高达到以下任何一项标准即应当诊断:(1)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2)伴有典型的高血糖或高血糖危象症状,同时任意血糖≥11.1毫摩尔/升;(3)糖化血红蛋白≥6.5%。明确诊断后不仅需要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定期查糖化血红蛋白;还需评价甲状腺功能、心脏彩超检查,并检查神经、肾功能和眼底。

第二:调理不同。大约80%的妊娠糖尿病患者可通过饮食和运动来控制血糖,20%左右的需要使用胰岛素。孕前糖尿病合并妊娠妇女在怀孕前及妊娠过程中,可将口服降糖药物更换为胰岛素。应用二甲双胍的妇女如果仍愿意选择该药,可在医师指导下继续应用。

妊娠糖尿病的预防及对妊娠的影响

由于症状轻微,孕妇自身不易识别,因此具有下述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因素的孕妇应警惕患病的可能性。

(1)身体过胖者,若怀孕前体重指数在24以上(体重指数=体重公斤数/身高厘米的平方),应提高警惕;(2)年龄在45岁以上的孕妇;(3)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一级亲属(包括父母和兄弟姐妹)中有2型糖尿病患者时,本人孕期患糖尿病的危险性明显增加;(4)早孕期的尿常规检查经常出现空腹尿糖阳性;(5)冠心病史;(6)慢性高血压病史;(7)高密度脂蛋白<1毫摩尔/升和(或)三酰甘油>2.8毫摩尔/升;(8)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史;(9)曾分娩体重大于4公斤的胎儿;(10)曾患过妊娠期糖尿病者。

若孕妇有以上情况,并不说明这次怀孕一定会发生妊娠期糖尿病,只是提醒其有高危因素,应及时接受筛查,以免延误治疗。

妊娠糖尿病的诊断治疗和妊娠管理

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大多数人空腹血糖正常,容易漏诊。因此,产科医生会对所有24~28周孕妇进行75克OCTT检查,来筛查孕妇是否患有妊娠期糖尿病。

女性在备孕时应控制体重,尽量将体重保持在正常范围,孕期也应避免体重过快增长,避免因体内脂肪堆积导致胰岛素抵抗加重,血糖升高。

孕妇一般在怀孕24周至28周时,体内胰岛素抵抗会加重,容易出现血糖升高的状况;部分人有糖尿病家族史,其本身相对容易得糖尿病;超重、肥胖人群,由于其体内脂肪的过度堆积,也容易发生糖尿病。

对胎儿而言,妊娠期血糖升高,葡萄糖可以通过胎盘自由传输,胎儿生长迅速,容易导致巨大儿的出现;高血糖对胎儿来说还存在致畸风险。对产妇而言,巨大儿会导致产妇剖宫产率、难产风险升高;且有大约一半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会在其未来10年内患糖尿病。

与最为多见2型糖尿病患者相比,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选择治疗的药物非常有限,通常只能通过胰岛素进行治疗。此外,在血糖的控制标准方面,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控制标准要更严格。对于大部分普通糖尿病患者而言,其空腹血糖控制在7毫摩尔/升以内,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10毫摩尔/升以内,糖化血红蛋白在7%以内就算达标了。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需将空腹血糖控制在5.3毫摩尔/升以内,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6.7毫摩尔/升以内,糖化血红蛋白需在5.5%以内。

一旦被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除控制体重外,还应调节生活方式,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计算其全天应摄入的热卡,对其进行饮食指导。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主要原则是将一日三餐分为六餐,即每天的餐次安排为3次正餐和2~3次加餐,降低每餐的主食量,适量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但是碳水化合物是饮食中能量供应的最主要来源,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可能导致酮症的发生,因此,每日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不应低于175克,建议患者将精米精面与粗粮混合食用;需要保证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适量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同时应适当限制高饱和脂肪酸含量食物的比例。进餐顺序可先食用蔬菜和肉类,再食用主食,以减少餐后血糖波动的幅度。

除饮食控制外,对于孕12周以后,无运动禁忌证,且身体状况良好的患者,餐后通过散步的方式进行运动,每次15~20分钟即可。同时,尽管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自己的饮食,但也应做好监测,切勿过度控制,导致营养不良,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

妊娠糖尿病护理有讲究

1.摄取正确糖类。糖类的摄取是为身体提供热量,维持代谢正常,并避免酮体产生。孕妇不应误以为不吃淀粉类可控制血糖或体重,因而完全不吃饭。另外,患者应尽量避免加有蔗糖、砂糖、果糖、葡萄糖、冰糖、蜂蜜等含糖饮料及甜食,并防止引发餐后血糖快速升高。多数孕妇糖尿病患者早晨的血糖值较高,因此早餐淀粉类食物的含量必须较少。

2.注意热量控制。妊娠初期不需要特别增加热量,不低于1600千卡/天即可,妊娠中晚期可根据不同情况增加能量摄入,1800~2200千卡/天为宜。

3.注意餐次分配。餐次的分配对维持血糖值平稳、避免酮症发生,起着重要作用。养成少量多餐的习惯,将每天应摄取的食物分成5~6餐,早、中、晚三餐的能量应分别控制在每日摄入总能量的10%~15%、30%、30%,每次加餐的能量可以占5%~10%。

4.注重蛋白质摄取。充足的蛋白质摄入可以满足孕妇妊娠期生理调节及胎儿生长、发育所需。如果在孕前已摄取足够营养,则妊娠初期不需增加蛋白质摄取量,保证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不低于70克即可。选择优质蛋白,如蛋、牛奶、深红色肉类、鱼类及豆浆、豆腐等黄豆制品。

5.多摄取纤维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尽量选择纤维含量较高的未精制主食,更有利于血糖的控制,如以糙米或五谷饭取代白米饭,选用全谷类面包或馒头等;多食高纤维食物,如增加蔬菜摄取量,吃新鲜水果,勿喝果汁;等。不仅延缓血糖升高,也比较有饱足感。

6.减少油脂摄入。烹调用油以植物油为主,减少油炸、油煎、油酥之食物,以及动物皮、肥肉等,应减少或限制反式脂肪酸的摄入,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7.进行适当锻炼。孕妇应适当到户外运动,可选择散步等温和的运动方式。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能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同时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对降低血糖有一定帮助。

妊娠糖尿病的预后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有一部分在生产后可以恢复到正常。还有一部分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在生产后血糖仍然没有恢复到正常,这部分患者已经是糖尿病的患者了,今后要按照糖尿病的诊断、治疗严格管理。

妊娠期糖尿病的妇女未来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是健康妇女的7~10倍,尤其是家中有糖尿病遗传家族史的患者。所以生产后血糖恢复正常的患者也要经常注意检查血糖、血脂、糖耐量。即使初次随访血糖正常,仍建议此后每1~3年进行1次血糖检测,以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控糖不仅仅是糖妈妈的事情,丈夫也要学习一些营养知识,懂得孕期体重管理的重要性,评价“糖妈妈”的BMI(体重指数)和标准体重,并计算“糖妈妈”的每日必需摄入的热卡,与“糖妈妈”一起亲手做一顿符合营养标准的饭菜,了解什么是科学饮食。平时还应该与“糖妈妈”一起收集“食物成分”“食品交换份”“血糖生成指数”和妊娠期糖尿病菜谱等相关信息,便于日常调控饮食。

散步、游泳、瑜伽、健身操、爬楼梯、上肢运动等都是妊娠期推荐的运动形式,其中散步是最受欢迎的形式之一。选择花草茂盛、人车较少的地方,冬季运动时间以上午10时至下午2时为宜,夏季可选择早晚凉爽时。运动前提醒“糖妈妈”先做血糖检测,若运动前检测血糖低于3.9毫摩尔/升,先吃点东西再运动,避免低血糖;运动前血糖高于11.1毫摩尔/升,应该延后运动,避免应激性的血糖升高。运动时,先做5~10分钟热身运动,再正式运动20~30分钟,然后做10~20分钟恢复放松运动。运动后也别忘了检测血糖。运动后血糖低于4.5毫摩尔/升,应即时進食适量含糖食品,防止低血糖。若血糖水平<3.3毫摩尔/升或>13.9毫摩尔/升的孕妇,应停止运动并检测尿酮体。

若外出用餐,准爸爸要注意提醒“糖妈妈”控糖。严格来讲,餐后2小时血糖应该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算。但是在外应酬的情况比较特殊,进餐顺序往往为先菜肴、后主食,进餐时间也相对延长,这就造成餐后2小时血糖监测的时间不好把握。遇到这种情况,“糖妈妈”可采用随机血糖代替餐后2小时血糖。随机血糖是指不考虑用餐时间,一天中任意时间测的非空腹血糖。如果随机血糖<10.0毫摩尔/升,说明餐后血糖控制尚可。但要注意的是,可不能天天大餐哦!

(杨璞整理)

猜你喜欢

摩尔空腹体重
给鲸测体重,总共分几步
采血为何要空腹
战场上的雕塑家——亨利摩尔
称体重
西方摩尔研究概观
你的体重超标吗
我为体重烦
空腹喝水
有些食物别在空腹时吃
亨利.摩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