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022-11-04吴沛璇

关键词:审计全覆盖高质量发展内部审计

【摘  要】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构建完善的内部审计体系是促进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的重要举措。然而根据调查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阻碍企业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因此,论文以高质量发展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作为切入点,阐述高质量发展视角下企业内部审计所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企业内部审计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此构建全覆盖内部审计模式,促进企业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企业;高质量发展;内部审计;审计全覆盖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2)07-0069-03

1 引言

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是优化产业布局、促进科技创新的重要举措。内部审计是企业增值保值、改善经营管理模式、扩大经济效益的关键手段。高质量发展阶段对企业内部控制提出了提升地位、拓展职责、提高胜任力要求、加大科技强审力度的新要求。因此,正视企业内部审计所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是促进内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实现企业保值增值的基本保障。

2 高质量发展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高质量发展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主动选择,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根本体现,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由之路。高质量发展理念已经成为引领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是当今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高质量发展理念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提出新要求:一是提升企业内部审计地位与增强内部审计独立性。高质量发展要求企业要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资源效益。内部审计地位的提升是切实发挥内部经济监督职能的重要体现,是提升企业资源效益最大化的重要手段。同时高质量发展要求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必须要脱离企业管理者主观意识的约束,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并且内部审计人员要独立完成相关审计工作,以此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全面、准确的审计报告信息。二是提升内部审计目标定位,拓展内部审计职责。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与原职责相比,企业内部审计不仅要关注财务数据的准确性,而且还要聚焦企业资产价值,将保值增值效率作为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三是强调内部审计人员胜任能力。我国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大数据成为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工具。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构建大数据智能审计体系,实现内部审计全覆盖是新时代内部审计的重要任务。大数据内部审计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具备审计、会计、经济以及法律等方面知识,同时还要担当助力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咨询顾问,所以高质量发展要求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人员要加强学习,不断提升个人业务能力,以此满足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要求。

3 高質量发展视角下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3.1 管理者对内部审计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内部审计人员缺乏高质量发展理念

企业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企业管理者的支持,虽然企业普遍建立了内部审计机构,但是通过实践调查不难发现,企业在内部审计管理方面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企业管理者对内部审计工作不重视,导致内部审计工作形同虚设。企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企业管理者为内部审计工作提供全面的支持,但是根据调查,部分企业管理者在内部审计建设方面存在认知偏差,导致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不强,内部审计实施成效不高。例如,部分企业管理者认为内部审计会影响到企业日常的经济决策实施,因此在内部审计实施过程中会采取一定的手段限制内部审计工作的实施。二是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缺乏高质量发展理念,专业技能难以满足大数据审计工作的要求。高质量发展要求内部审计人员要树立精细化、严谨化的工作理念,但是受限于传统工作思维方式的影响,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并没有树立高质量发展理念,导致在工作中难以适应高质量发展环境要求。例如,部分内部审计从业人员在开展审计工作时并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履行,而是按照企业管理者的主观意识开展工作,致使内部审计工作形同虚设。同时高质量发展对内部审计人员胜任力提出更多要求,但是当前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在专业技能方面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尤其是在使用大数据内部审计系统方面存在技能短板,致使企业大数据内部审计系统建设相对滞后,难以满足现代业财融合系统的要求。

3.2 内部审计程序不合理,忽视事前审计

内部审计是项严谨的工作,尤其是在业财融合背景下,构建完善的内部审计流程体系是提升内部审计效能的关键。但是目前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程序不合理,全过程内部审计缺失的问题:一是企业内部审计程序不规范,并未严格按照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制度实施。内部审计工作需要遵循按照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审计结论等流程实施,但是企业在实施内部审计过程中并没有严格预定的程序实施,反而是按照企业管理者的意见开展工作,导致内部审计结论的准确性不高。例如,在内部审计问询时,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并没有与审计对象进行沟通,反而直接根据相关材料出具审计报告,侵犯被审计对象的基本权利,导致内部审计报告不全面,影响内部审计的权威性。二是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过度重视事后审计,忽视事前审计,难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利于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内部审计最终目的就是及时消除问题,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内部审计关口前移是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举措,但是当前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仍然局限在事后审计阶段,关注企业各项财务活动的事后审计,没有从经济活动开始阶段融入内部审计手段,导致企业财务风险难以及时被发现与解决,导致企业经济损失难以挽回。例如,企业在决策实施时并没有融入内部审计,结果导致企业决策存在较大的投资风险隐患。

3.3 企业内部审计方法相对落后,大数据内部审计系统建设滞后

构建大数据审计体系,实现内部审计全覆盖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在大数据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业财融合成为常态,大数据审计成为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主要发展趋势。虽然近些年我国一直致力于大数据审计工作建设,但是通过实践调查,企业内部审计方法仍然局限在传统人工审计模式,内部审计人员计算机操作技能不高,并未有效运用大数据系统整理相关财务资料导致内部审计工作效率比较低。另外,企业大数据内部审计系统建设相对滞后,难以满足内部审计全覆盖的要求。依托大数据内部审计系统实现审计全覆盖是助力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但是企业在大数据内部审计系统建设上存在重视程度不够、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导致大数据内部审计系统存在功能瓶颈。例如,虽然企业建立了大数据内部审计系统,但是内部审计系统并未与企业财务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导致企业内部审计人员难以及时发现问题。

3.4 内部审计反馈机制不健全,问题整改落实不到位

内部审计反馈就是内部审计部门以规范化的途径将内部审计信息反馈给被审计对象。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反馈机制是提高内部审計效能的关键,但是目前企业内部审计反馈机制建设还不健全,尤其是问题整改落实不到位较为突出:一是企业内部审计反馈机制不健全,没有建立常态化、规范化的内部审计反馈机制。目前企业内部审计反馈较为随意,例如,企业在与被审计对象反馈信息时往往采取口头传达或者电话通知的方式,这样容易导致内部审计反馈信息难以落实到具体责任人身上,导致内部审计问题停留在发展层面,难以有效解决。二是内部审计问题整改不到位,缺乏有效监督。内部审计的最终目的就是整改审计发现的问题,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但是根据调查,当前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往往侧重内部审计工作本身,而忽视对内部审计问题的整改,导致企业问题出现“屡次审计屡次存在”的畸形现象。剖析原因主要是企业缺乏对内部审计整改的长效跟踪,没有将内部审计问题整改纳入企业绩效考核体系中,导致内部审计问题整改与被审计对象绩效考核相脱节,被审计对象整改问题的积极性不高。

4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解决企业内部审计问题的具体对策

4.1 提高内部审计工作重视程度,树立高质量发展理念

内部审计工作有序开展离不开企业管理者的支持,在高质量发展理念下,企业管理者要高度重视内部审计工作,给予内部审计工作必要的支持:一方面,企业管理者要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领导,提升内部审计工作地位。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内部审计在防范财务风险、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方面发挥巨大作用,为此,企业管理者要高度重视内部审计工作,不断提升内部审计配套设施建设。例如,针对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缺失的问题,民营企业管理者要加大资金投入,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并且保障内部审计工作经费的独立性,以此便于内部审计人员可以独立完成各项审计工作,确保内部审计结论的公正与公平。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者要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教育培训,促使内部审计人员树立高质量发展理念。内部审计工作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新发展阶段环境下,内部审计全覆盖要求内部审计人员要具备专业的技能与高素质的职业发展理念。针对当前内部审计人员综合职业素养所存在的问题,企业要加强对内部审计队伍的建设力度,通过在岗培训与对外招聘的方式优化内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另外,企业还要发挥宣传教育引导作用,转变内部审计人员工作思路。在高质量发展理念下,提升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精细化管理意识是提升内部审计工作的基础,因此,企业要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新理念的宣传,以此促使内部审计人员及时转变工作理念,树立高质量发展思维。

4.2 优化内部审计流程,重视事前内部审计

高质量发展促使内部审计工作模式发生变化,尤其是智能审计系统的运用促使内部审计工作流程发生诸多变化,因此,企业要围绕智能审计模式不断优化内部审计流程,前移内部审计关口,突出事前审计工作,构建全过程跟追内部控制体系:一是企业要前移内部审计关口,将内部审计融入经济决策制定阶段,以此提升企业经济决策的科学性与安全性。企业内部审计部门要立足于主责主业,聚集指导监督,积极为企业提供事前审计服务,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市场了解相关行业的市场发展情况,并结合企业在市场内所处的环境与部门执行业务的特点,对审计过程中的关键项目采取立项,对重点事项细化分解,分类落实到每一个具体事项。二是强化内部审计实施过程管理,构建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相结合的内部审计模式。在高质量发展环境下,要求企业构建全过程的内部审计体系,将内容审计融入企业经营全过程中。例如,企业在项目决策实施阶段要主动引入内部审计制度,通过内部审计介入关键决策,在项目实施过程要构建动态化的内部审计模式,及时根据项目实施进度开展相应的内部审计工作,确保内部审计与项目同步实施。在项目收尾阶段,则要及时做好内部审计审查报告工作,不断调整内部审计工作策略,并且根据项目的整体进度将内部审计结论反馈给企业管理者,以此提升内部审计工作效率。

4.3 创新内部审计工作方法,构建大数据内部审计系统

构建大数据内部审计系统,实现内部审计全覆盖是内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显著特征,因此企业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创新内审工作方法,推动大数据内部审计系统的建设:一是企业要创新内部审计工作方法,实现内部审计动态监管。实践证明,引进信息化技术、网络化技术能够促使内部审计工作创新发展。因此,在高质量发展环境下,企业要依托大数据技术构建大数据内部审计系统,创新内部审计工作方法:一是企业要改变传统单一的内部审计工作方法,利用区块链等技术构建满足业财融合的内部审计工作方法。例如,企业在内部审计工作中要发挥财务信息系统的优势,将内部审计工作与财务信息系统相融合,实现内部审计无纸化、网络化操作。例如,在内部审计中,企业在事前对被审计对象的相关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数据挖掘和数据可视化,以此形成审计模型,建立审计专用数据库,进而可以有效提升内部审计的工作质量。二是构建大数据内部审计系统,实现内部审计全覆盖。随着内部审计全覆盖要求的深入实施,企业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快推进大数据内部审计系统,对企业各项业务实时采集、实时处理、实时得出结论,以此将最新的内部审计结论反馈给被审计对象。

4.4 健全内部审计反馈机制,加大问题整改落实力度

首先,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反馈机制,将内部审计反馈信息落实到具体人员。内部审计反馈是及时将内部审计结果反馈给被审计对象的主要举措,在数字经济时代环境下,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反馈机制,明确信息反馈主体,强化信息接受者的权责意识。当然为了保证内部审计反馈的质量,企业要加强信息沟通与反馈工作,为内部审计信息反馈提供畅通渠道。例如,企業要构建审计整改反馈表,主动与内部审计部门进行沟通,并且按时向内部审计部门报送整改进展材料。其次,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内审问责与整改机制。企业要压实相关部门的整改责任,建立审计整改协调联动机制,内部审计机构与相关部门形成整改合力,通过建立审计整改结果公开制度,提高审计整改透明度,增强整改警示效应。最后,提高内部审计机构的服务能力,满足利益相关方对审计结果运用的需求。深入挖掘审计成果的应用价值,拓展内部审计结果的反映渠道,着力提高审计结果的及时性、针对性和综合性,满足审计服务需求。

总之,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及今后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主线,是构建内部审计全覆盖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推动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企业必须要树立高质量发展理念,转变工作方式,构建大数据内部审计体系,助力于企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俊童.区块链在企业内部审计中的应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2(18):117-119.

【2】李娜.新时期企业内部控制审计问题研究[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2(16):134-136.

【3】宋尚丽.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质量与市场,2022(13):151-153.

【4】李春艳.新形势下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全国流通经济,2022(19):145-147.

【5】姚智恺,王宏.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2(08):23-25.

【6】李娟,柳永春.国内动漫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提质增效路径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2(10):55-57.

【7】刘扬.新时代推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J].铁道经济研究,2022(03):11-14.

【作者简介】吴沛璇(1992-),女,海南琼山人,会计师,从事审计研究。

猜你喜欢

审计全覆盖高质量发展内部审计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