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复合型保密人才培养的《保密管理概论》课程建设*

2022-11-04刘崇瑞漆大鹏孙宝云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保密课程内容辩论

刘崇瑞 漆大鹏 孙宝云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北京市 100070

为保障党和国家保密事业的持续发展,《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形势下保密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要选拔一批懂技术、懂法律、善管理和有较高政治思想水平的干部充实保密队伍。”依托院校教育的保密人才培养是充实高素质保密人才队伍的主渠道。 《保密管理概论》是北京电子科技学院保密管理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同时也是该校的通识教育课程。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可掌握国家秘密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知识、理解我国保密管理法制、体制与职能等实践、增强国家安全意识与保密意识。 同时,学生可了解国外保密工作实践及其发展趋势。 本文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核四个方面介绍了《保密管理概论》的课程建设实践,并基于问卷调查与访谈结果总结了课程建设效果。

一、课程结构的优化

课程结构是保密人才培养的重要实施载体。《保密管理概论》课程针对保密管理理论与实践展开教学,课程总学时为32 学时,理论讲授占22 学时,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运用探究式、研讨式教学方式,通过案例与专题研究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载体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教学改革活动占10 学时,以专家主题讲座、主题微课大赛、主题辩论赛等形式进行。

二、课程内容的设计

课程内容是支撑保密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成效的核心要素。 《保密管理概论》理论讲授内容分为10 个知识模块,包括导论、国家秘密概述、政府信息公开与保密管理、保密法律体系、保密管理体制、保密管理职能、保密监督检查、涉密人员管理、机关单位保密管理、保密宣传教育。每个知识模块均提供相对应的教学思维导图,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各个知识模块间的内在联系。 如,国家秘密概述主要探讨国家秘密的内涵、特点及国家秘密全生命周期的保密管理举措,为拓展课程内容的广度,本模块同时增加国外如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对国家秘密的分类及管理制度以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 相衔接地,政府信息公开与保密管理则侧重探讨为避免国家秘密泄露我国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如何进行保密审查。

在教学改革活动中,除通过主题微课、读书讨论、主题辩论赛等环节提高学生的保密素养与辨析思维能力外,还通过邀请行业领域保密专家开展保密前沿讲座等形式直观地加强学生对保密理论与实践的认知与理解。

三、教学方法的应用

教学方法是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保密管理概论》的各个课程模块分别穿插基本理论讲授、主题讨论、学生微课报告等教学手段。在理论讲授环节,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丰富的图像、动画和录像资料直观形象展示课程内容。 在主题讨论环节,通过基于问题的讨论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根据问题查找资料,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讨论。 在主题微课报告环节,要求学生围绕课程内容模块选定主题并制作微课,引导学生在主动查找资料、自主探究微课形式的过程中牢固掌握课程知识并提高创新思维。

四、课程考核的创新

课程考核是实现教学目的重要手段,也是评估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 总体而言,课程从考核方式、考核主体、考核内容与考核对象四个方面进行了课程考核的创新。

在考核方式方面,课程采用以过程性考核为核心的学习评价机制,通过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改变单一知识考核一锤定结果的评价机制,注重学生的知识、技能、素质等多方面能力的多元化动态评价体系,避免整个学期出现前松后紧的问题。 本课程设置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的比例为6 ∶4,其中平时成绩分别由读书讨论、主题辩论、主题微课、课堂表现四个方面组成,期末成绩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 课程考核环节涵盖了课程教学的整个过程,每个环节均对学生学习效果、能力、态度进行综合评价。

在考核主体方面,本课程将学生与教师共同作为评价主体,一方面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确保评价的客观性。 如,本课程在主题微课与主题辩论的考核环节充分纳入学生评价。 在主题微课评价环节,首先按照统一标准评选出约20%的优秀微课并在线发布,结合教师团队对入选微课的评分与学生的投票情况,最后评选出一定比例的一等奖、二等奖及三等奖。 在主题辩论评价环节,首先在泛雅平台发布辩论主题(如,针对棱镜门事件设置的辩论主题为“斯诺登是英雄还是叛徒”),根据学生的在线辩论情况推选正方与反方的辩论队长,在学期末双方举行辩论赛,辩论赛评委由学生与教师共同组成,通过投票方式决定竞赛结果。

在考核内容方面,本课程通过设置具体的考核内容与评价指标加强考核的全面性与客观性。如在主题辩论环节,从学生新论点引导性、个人论点明确性、发帖数量等方面考核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在读书讨论环节,从发表读书感悟、思考深入度、围绕问题的讨论与互动情况、发帖数量等考核学生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及专业知识素养。 如表1 详细描述了主题微课的考核指标及权重。

表1 主题微课的考核指标及权重

在考核对象方面,本课程采用基于学生个人与团队的双重考核对象,确保有效评估每个学生学习情况的同时,通过团队考核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具体做法为,课程在主题讨论、读书讨论及闭卷考试环节对学生个人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在主题微课环节根据团队合作制作的微课质量对团队进行评价,在主题辩论环节则同时侧重对学生个人与团队的评价,通过前期每个学生发帖展开初步辩论、后期组成辩论团队参加辩论赛的方式实现。

五、课程建设效果

《保密管理概论》通过不断优化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持续研讨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建立了规范的教学档案,包括教学方案、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和网上资源库,同时也取得了突出的建设效果,该课程获得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重点项目立项。

学生评价是衡量课程建设效果的最根本指标。 本课程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学生展开深入调研,学生对该课程的评价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学生对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整体较高。问卷结果表明,近90%的学生认为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比较好”或“非常好”。 通过访谈发现,学生认为该课程不但拓展了其多领域的知识,而且提升了其多方面的能力。 如18 级学生在座谈会上谈到主题辩论赛的收获:

“我们讨论了很多次,每一次讨论的过程都是精神高度紧绷、思维快速运转的过程,很累,但脑子很充实,收获很丰满。 从技巧方面看,我以前一次辩论赛都没打过,说实在的,我内心可忐忑了,看了很多著名的辩论比赛的现场实录,看得我有些晚上做梦都在打辩论…。 现在回想起来,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我从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辩论的人,在锻炼中成为了最佳辩手,与我的队友们一起并肩走向了胜利的一方,其实也是与大家分享,有时不要太快觉得自己就是不擅长,就是不行,不试一试怎么知道不行呢?”

2.学生对课程考核方式普遍支持。 问卷结果表明,学生普遍认同课程当前开展的读书讨论、主题辩论及主题微课等多种考核方式,对于“如果可以自主选择课程的考核方式,你会选择何种方式”这一问题,90.7%学生选择了“本课程目前开展的考核方式”。 如18 级学生在谈到主题辩论与读书讨论两种考核方式时表示,“我特别希望辩论和读书讨论能够继续开展。 这两个活动对我的帮助、对我思维的启迪、知识的充实、视野的开阔都有太多的帮助了。”

六、结语

课程学习是我国本科生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必备环节。 《保密管理概论》课程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同时,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授课过程需要与保密工作实际、国家安全形势紧密结合,未来课程建设方向将致力于加强实践基地与实训平台建设与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猜你喜欢

保密课程内容辩论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保密文化永远在路上
日本中学家政课中的劳动教育——基于“技术·家庭”课程内容分析
Debate breaks the mindset 辩论打破思维定式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
跟踪导练(4)
读者调查表
同影子辩论
保密
幼儿园艺术课程内容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