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创新赋能潍坊市制造业低碳发展机制研究★

2022-11-03苏海燕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22年9期
关键词:突破性潍坊市排放量

苏海燕

(山东经贸职业学院, 山东 潍坊 261011)

引言

近年来,为适应世界制造业竞争格局变化所带来的新机遇与高挑战,突破妨碍中国制造业可持续稳定增长的资源环境制约,潍坊市政府持续不断致力于推进制造业产业低碳转型升级发展,开展低碳技术创新发展,也是促进潍坊市制造业产业升级发展的主旋律。

1 低碳技术突破性发展与制造业低碳转型升级的交互影响机制理论探讨

1.1 低碳技术突破性创新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影响机制

1)创新型低碳产品在制造业低碳转型升级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推动作用。通过制造业低碳突破性产品技术创新,改善了市场需求结构和需求偏好,推动了制造业产品转型。同时,制造业低碳突破性技术创新也会改善主导产业和产业之间的关联关系,推动了制造业产业升级。制造业低碳突破性技术创新通过改变技术架构,打造全新的技术轨道,促进了制造业产业低碳转型升级发展。

2)创新型低碳工艺技术在制造业低碳转型升级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推动作用[1]。工艺技术的创新不同于产品技术创新,工艺环节和操作细节可以有效提高员工的操作规范性和产品合格率,从而快速、有效提高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效率。产业与产业之间也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产业与产业之间也会产生溢出效应,如创新型工艺会在三大产业之间传播和推广,会产生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效果。

3)低碳突破性服务创新在制造业低碳转型升级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推动作用。制造业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多地表现为区域竞争,区域与区域之间相同产品和服务如何取得更大的市场,主要看产品的差异化和服务的差异化。突破性服务创新,可以有效地为区域地方政府取得竞争优势。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技术创新属于硬件,服务创新属于软件领域,服务创新的运行流畅直接关系到技术创新的普及和推广。两者为制造业产业提供了提升空间和后续保障。

1.2 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对低碳科技突破性创新的影响机制

三大产业之间的分工合作在经济领域里不断地细化和变革,制造业的低碳转型升级发展将加快这一进程,促使三大产业紧密相连,构成共同的价值链体系。随着工业领域转变与升级,促进低碳科技突破性发展的重要作用机制与反应路径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引起了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的扩张和细化,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和细化必然也会引起需求量提高。随着市场上涌入更多的企业,不同行业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因此,企业唯有通过持续性的产品、技术以及服务创新才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在制造业低碳转型升级发展过程中,企业、消费者和劳动力要素提供者都将受到需求量快速放大的影响。这些影响会促使产品、技术、服务制造商提升工艺水平和技术水平,加强在生产工艺、技术、产品和服务领域的低碳突破性创新,由此产生需求拉动的创新。

2)制造业的低碳转型升级发展,会促进区域地方政府之间相互融合发展。地方政府出台一系列系统、完整的政策(包括低碳新技术、低碳新工艺、低碳新产品和低碳新服务),在当地政府平台上推广普及应用,推动制造业低碳转型升级发展。为产生区域间的科学技术扩散与知识成果的溢出效应,地方政府也特别重视并加强了各个地区间的协作和互动交流。因此,在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和相互合作也是相伴相生、互相影响和推动的关系,正是这种地区协同效应,对区域间制造业低碳突破性创新产生了积极有效的推动效果。

3)主要依靠出口引导国内经济发展的国家,唯有加大技术创新才能适应日益变动的国际贸易环境。外贸出口国家的工业产品和产业技术会随着制造业产业的低碳转型升级在全球市场产生溢出效应,渗透到世界范围的产销价值链和全球分配系统中,促进制造业企业通过获取全球创新型技术相关知识与创新性工艺技术,通过对低碳创新技术的吸纳和再创造,进一步增强整个国家的低碳技术突破性能力。

2 潍坊市制造业发展现状

1)潍坊市制造业产业发展情况。依据中国国家统计局行业划分标准,将潍坊市制造业产业分成了低端制造业、基础制造业与高端制造业。

2)截取2014—2019 年潍坊市制造业样本数据,分析低端制造业、基础制造业以及高端制造业的碳排量以及变化趋势。

计算公式及依据:按照《山东省统计年鉴》、《潍坊统计年鉴》的有关统计数据与资料,潍坊市制造业消耗的能源类别一般分为煤炭能源、焦炭能源、石油能源、汽油能源、煤油能源、柴油能源、原料油能源和天然气能源等化石燃料。并参照《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和国际IPCC 碳排放量计算指南,查询并获得了各种能源消耗的标准煤系数以及各种能源消耗的CO2排放量核算参数。

统计结果如图1 所示,制造业中部分细分产业的碳排放需重点关注,如低端制造业的纺织、造纸,基础制造业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等。2014 年,低端制造业的碳排放量为1 073 万t,截止到2019 年,低端制造业碳排放量达到了1085.42 万t,占制造业碳排放量的25%。2014 年基础制造业碳排放量为2 577.33 万t,2015—2017 年基础制造业碳排放量有所降低,约为2 500 万t。2018 年、2019 年基础制造业碳排放量提升,达到了2 644 万t 和2 605 万t,基础制造业推动潍坊市经济发展的同时,增加了高碳排放,占潍坊市制造业碳排放量的比重维持在60%左右。2014 年高端制造业碳排放量为644.33 万t,2019 年高端制造业碳排放量增长到了651.25 万t,总体比较平稳,增长缓慢。由此可以看出,低端制造业和基础制造业是制造业碳排放的主要来源。

3 科技创新赋能潍坊市制造业低碳转型升级发展的工作机制以及监督机制。

3.1 潍坊市制造业低碳转型升级发展的工作机制

1)对低端制造业和基础制造业搭建创新服务平台,进行产业园集中管理。政府主导推进产业园基地建设工作,引导龙头企业示范带头和创新技术成果平台共享,并通过由产业中介提出的“互联网+制造业”平台项目,组建潍坊市级或者省级行业协会与国家级研究院组成的科研机构,搭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平台+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共同推进实现低碳技术突破性创新,实现制造业低碳转型升级、提升发展[2]。

2)创建低碳经济产业园,并作为典型案例推广应用。低碳经济产业园区主要专注于全球低碳科学技术和低碳产品、专有技术和实用产品在我国的转化与普及[3],并吸纳国内外先进低碳技术标准与先进科学理念。建设低碳产业发展扶持基金等重要投融资平台,推进和投资国内外低碳科学技术与产业成果在中国国内的展示、孵化、消化与产业化研究。培育国内外的低碳创新型产品和低碳创新型技术应用市场,培养低碳产业技术的创新型人才,建设低碳人才国际化交流中心。

3)对于高端制造业,配置富有社会责任心、勇于创新的企业家以及知识与技术等要素。知识转化成科学创新技术,科学创新技术再往低端制造业和基础制造业传导,推动制造业整体低碳转型升级发展。另外,不同产业之间互补性很强,低碳创新技术会向其他产业产生溢出效应,实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协同低碳高质量发展。

以“绿电+高端制造”为切入点,突出“绿电+高端制造”相结合,融入了光伏、风能等新能源供给与消纳系统,加快了分布式光伏等新能源项目落地。以绿色低碳制造技术为重要切入点,从各个维度全方位推动科学技术转型,在创新型新材料领域的高端制造上继续发挥作用。针对潍坊市重点、省级重点以及国家级重大转型项目中集聚最新的科学技术、绿色环保、低碳元素等最先进低碳因素的特性,整合项目成本、生产运营、环保和固定设备折旧等各层面因素,高起点谋划、高水平规划、高质量实施推进。

3.2 潍坊市制造业低碳转型升级发展的监督机制

借助工作云服务平台对物料供应、工序及生产输送全方位、全流程碳排放实时检测,找出高耗能、高碳排放问题点,进一步探求低碳工艺、产品和技术创新。

引入大数据和信息技术, 创建碳管理智能云平台。碳智能云平台是集碳资讯分享、碳业务管理、碳工具使用、碳人才培养及碳商城建立等为一体的综合线上平台,提供碳中和全方位一站式服务,以“满足碳中和综合服务一切所需”为使命,助力企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助力“双碳”、“双控”、“两高”工作全面推进。云平台形成一套以指标分配、数据核查、效益评价、指标交易、能耗预算和能耗预警等6 项工作为重点内容的能耗双控管理体系,帮助地区政府深入推进能耗双控工作。云平台还包括预算体系、报送体系、预警体系、评价体系、政策体系、指标交易、信用管理和数据分析等模块。助力企业和政府能耗双控工作全面推进。

猜你喜欢

突破性潍坊市排放量
特别策划《突破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设计研究综述》
“双超”油菜新品种选育取得突破性进展
NASA突破性的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成功发射升空
预计2020年全球碳排放下降7%,跌幅创二战以来的纪录!
小蚕人工饲料切料机研制取得突破性进展
对于废水排放相关分析
50%,全球最富有的10%人口碳排放量占全球一半
潍坊全市会展统计培训会议召开
全力打造服务经济社会的主力银行——潍坊市联社转型发展纪实
潍坊市公安局消防支队潍城区大队 强化措施深入开展冬春火灾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