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金融赋能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路径研究

2022-11-03刘学敏

河南科技 2022年19期
关键词:科技型融资绿色

刘学敏

(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 景德镇 333000)

0 引言

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和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的创新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以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体制下,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经营风险高、担保能力弱、抗风险能力低等原因,融资难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据统计,欧洲发达国家高达80%以上的科技公司采取直接融资,而这个数值在我国却不到10%。杭州银行曾经对当地成立期在5年内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94%的中小企业资金紧张,88%的中小企业表示很难得到银行的贷款。融资不足是限制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阻碍[1]。推行绿色金融不仅能提高企业的声誉,而且能满足企业的利益要求,对企业的风险管理也有积极的作用,是一项有利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

1 绿色金融相关概述

1.1 绿色金融的涵义

2016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指出绿色金融是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经济活动[2]。绿色金融服务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碳金融等。

1.2 我国绿色金融政策

我国绿色金融政策可以追溯到2012年。2012—2016年,我国先后出台了《绿色信贷指引》《绿色债券发行指引》《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性文件,侧重于相关规划的部署及完善,对绿色金融的发展路径进行指引。至此,我国成为世界上首个建立系统性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的国家。

从2017年起,浙江、江西、广东、贵州、甘肃、新疆等六省份先后被国家批准试点,建立起绿色金融创新试验区。与此同时,国家开始对绿色金融各项重点工作的配套措施进行完善,发布了《中国银行业绿色银行评价实施方案(试行)》《商业银行绩效评价办法》《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等文件,将银行机构绿色信贷业绩表现纳入宏观审慎评估,绿色信贷占比纳入服务国家发展目标和实体经济的考核条件,明确绿色债券定义,统一国内绿色债券支持项目。

1.3 绿色金融与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联系

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通过不断地创新和技术改革来提高自身竞争力、实现可持续稳定发展,其发展壮大对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绿色金融的发展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有着重要影响。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鼓励绿色金融在各行各业中实施,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融资方式,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以及保护生态平衡等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并解决企业成本高、周期长以及风险大等相关难题,为其获得进一步发展提供可能性。同时,绿色金融的发展为金融机构提供了新思路,使其能够更好地为广大客户服务,并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绿色金融提出的“节能减排”等低碳环保理念促进了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共进,使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能够更加主动。

2 绿色金融赋能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体系

2.1 绿色信贷

作为我国绿色金融体系的主力军,绿色信贷以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为基础,促进了以从事环境保护项目为主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科技创新。银行作为我国绿色金融系统的重要融资主体,在促进绿色信贷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融合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自2007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关于改进和加强节能环保领域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以来,中国绿色信贷规模逐渐扩大。由图1可知,绿色信贷年末余额由2008年的3 710.16亿元,上涨至2020年的116 000亿元,其中2020年绿色信贷余额增速达到13.5%,绿色信贷在绿色金融体系中已经占据主导地位。

图1 2008—2020年我国绿色信贷年末余额

2.2 绿色债券

绿色债券是我国发展绿色金融的第二大工具,是一项为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环境保护项目提供资金来源的专门融资工具,具有信用评级高、风险性低、融资效率快的特点,在科技型中小企业环境改善及资源节约方面提供了资金保障。自2015年《绿色债券发行指引》发布之后,我国绿色债券市场迅猛发展。由图2可知,2016年境内外新增发行额2 314.18亿 元,2017年 新 增2 483.14亿 元,2018年 新 增2 860.24亿元,2019年3 656.14亿元,2020年2 786.62亿元,绿色债券规模持续扩张,2016—2020年我国境内外绿色债券累计发行规模已超过14 000亿元。

图2 2016—2020年中国境内外绿色债券发行规模

2.3 绿色保险

在绿色金融系统建设中,绿色保险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保险作为一种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低碳经济发展中的风险进行预警,并对其进行防范,还能在风险发生后对其进行有效补偿。同时,获得的保险资金还可以投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绿色基建以及产品创新研发中,从而促进企业的绿色转型[3]。当前,绿色保险在我国的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服务体系初步建立,产品体系涵盖了绿色保险产品、绿色保险服务和保险资金的绿色应用三大类(见图3)。据数据统计,2020年我国绿色保险承保额为18.33亿元,同比增长24.49%;赔付金额为213.57亿元,增长11.6%,绿色保险规模在稳步增长中。

图3 绿色保险产品体系

2.4 政府经费投入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周期特性决定了其在种子期和初创期面临着巨大市场风险,因此需要依赖国家经费的扶持。2011—2020年以来,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逐年递增,企业经费支出在其中的占比一直保持在70%以上,2020年企业经费支出达到18 895.0亿元,相比2011年增长了近2倍;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也逐年增长,由2011年的1.78%增长至2020年的2.40%(见表1)。每年政府财政投入的不断提高,对企业的财务压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对公司的长远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表1 2011—2020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情况(亿元)与投入强度

3 绿色金融赋能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绿色金融层面

3.1.1 政府政策和法律建设不完善。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的发行规模均居全球前列,但是绿色金融理念的普及和绿色金融标准的制定却远远落后于绿色金融发展的要求。

目前绿色金融的发展尚需政策支持。同时,我国还未形成完整、系统、规范的绿色金融法律体系,相关金融机构对其业务活动缺乏有效监管。近年来,我国相关部门出台了一些绿色金融法规,但立法机构层次不高,并没有上升至全国人大立法层面,政策规定相对零散,缺乏权威性和威慑力,导致执行不到位,造成国家环保资金被挪为他用甚至投入其他产业。银行信贷风险加大,发展绿色金融业务面临巨大挑战,制约着我国金融业与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3.1.2 绿色金融创新产品匮乏。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绿色金融产品品类及服务类型相对匮乏,创新能力不足,这对环保类企业获取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绿色信贷产品具有一定的不利影响。我国的发展主要依赖于绿色信贷,而其他绿色金融产品的发展还处于探索和发展的初级阶段。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绿色金融产品所占比例较低,没有得到全面发展[4]。而且我国政府对直接融资方式缺乏足够的关注,致使有关的政策难以落实,而绿色证券的市场进入机制也不完善,使得其发展困难重重。这导致我国众多中小企业难以实现绿色融资,产品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

3.2 科技型中小企业层面

3.2.1 企业信用担保能力弱。银行的放贷门槛通常比较高,当公司向银行申请贷款时,银行会进行审查,对其价值、其他抵押物的价值、金融信息等进行评估,然后才能决定是否发放贷款。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经济实力弱、业务连续性差、违约风险高,在融资过程中往往缺乏充足的抵押品和保证,不良贷款率高,因此,传统的银行都不愿意为其提供资金支持[5]。在寻找资金时,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注册公司时会受到资金上的制约,这主要是由于他们常常会有虚报资金流、员工总数、资产存量以及公司的会计结构和财务结构的情况,甚至会通过少报或误报来规避税收。而且许多公司只关注于主业的发展,忽视了财务的管理,这就造成了财务管理上的漏洞多、制度不健全、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使其融资受到阻碍。

3.2.2 政府专项补贴力度小。我国金融机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些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包括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科技金融专项资金、专利补助资金等。但是,财政补助政策与实施方案的制定,要求各部门协同实施,并由政府统一领导对专项资金的审批。如果科技型中小企业与当地政府缺乏关联,他们在获取贷款和审批上就会处于不利地位,政府的补贴很难通过。而且,就算通过了审批,也很难满足他们的资金需求。由于大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本身不满足相关的政策条件和范围,而且手续复杂,申请费用高,因此大部分科技公司无法获得国家财政的资助[5]。

4 政策建议

4.1 完善绿色金融法律保障体系

我国的绿色金融发展还停留在一些政策性文件的制定和发布上,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来提供保障。因此,国家层面应该积极制定和完善绿色金融相关的基本准则及法律法规制度,通过全国人大立法来保障市场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对于绿色信贷业务,可以利用碳信用额度机制,在政策制定中加入环境影响因素,允许科技型企业通过提供知识产权、碳排放权等方式来增加其信用,激发企业创新发展的积极性;对于绿色债券,必须有统一的发行规范,对发行主体、范围、期限等进行明确,通过健全市场监管机制,规范执行标准,简化审批程序,强化政府对绿色债券市场的扶持,最大程度降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推动其发展[6]。

4.2 加大政府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

政府应该加大对研究与试验资金投入,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实践平台,促进其绿色技术的长期健康发展。加强政府和金融机构、科技型中小企业合作交流,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专项用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研发费用的预算,加大对低碳技术研发预算的补贴额度,提高银行绿色贷款利率优惠力度。同时政府和相关金融机构应制定相应的绿色金融政策,对企业进行低碳技术研发和技术创新活动的税收优惠,增加企业的绿色技术研发支出,使其能够获取更多的绿色资本投资,实现资源优化,进一步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绿色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4.3 构建绿色金融供需平台

构建绿色金融供给和需求的平台,关键在于建立和完善信息共享机制,通过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特点、环境污染情况以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法规。第一,政府部门应该加强与金融机构之间的沟通交流,在政府引导下出台相应法律文件来规范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业务活动时,对于环保意识较强且有创新能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客户给予奖励;第二,要加大宣传力度和资金投入量,积极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绿色融资,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扶持,并通过相关法律法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环保项目设立专项资金来支持环境治理工作;第三,促进银行提供绿色贷款服务,在降低风险、保护生态环境以及提高收益等方面,加大力度帮助银行等金融机构发展绿色信贷业务;第四,健全和规范绿色金融的配套服务,鼓励第三方认证、第三方评估、信息咨询、信用评级等金融中介机构积极开展绿色金融业务,并进一步统一“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的标准,使得各种绿色资金之间的联系更为畅通,更有利于绿色项目的融资。

4.4 提升绿色金融水平

银行等金融机构要积极提高自身绿色金融水平,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绿色金融发展,为其提供资金支持,同时促进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加强对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风险管理体系建设,银行应该建立健全贷款质量监控机制与预警制度,并通过加大惩罚力度来规范和约束客户行为;第二,完善和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绿色金融工具,创造适合科技型中小企业风险收益的绿色金融产品,并加大绿色金融产品在金融市场的投放规模,拓宽中小企业绿色金融的融资渠道;第三,建立绿色金融服务的快捷通道,加快绿色信贷审批的速度,拓宽绿色信贷的有效供给规模并降低违约率,更好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7]。

4.5 引进绿色金融人才

绿色金融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尤其是对注重创新、环保、可持续经营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更需要引进和培养一定数量的相关专业型及复合型金融人才。银行等金融机构应加强内部员工对绿色金融知识结构的了解,提高员工技能水平,通过定期开展讲座的方式来宣传环境保护理念、环境风险评估方法以及绿色金融产品开发等方面的内容,让工作人员能够熟知并掌握绿色金融业务流程[8]。根据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设计险种,保障银行与企业双方的利益最大化。科技型中小企业应积极引进复合型绿色管理人员,针对企业自身情况,在产品创新、产品服务等方面为低碳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提高管理层的素质,确保熟悉金融政策,善于运用金融知识,争取合适的融资方式。

5 结语

绿色发展是我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大势所趋,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主要动能,改善融资困境,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刻不容缓。绿色金融在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压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我国绿色金融起步较晚,在赋能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通过完善绿色金融立法体系、构建绿色金融平台、引进绿色金融人才等方式进一步提升绿色金融的发展水平,为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驱动力。

猜你喜欢

科技型融资绿色
绿色低碳
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发性金融融资战略的相关研究
云创新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持续性学习机制
融资
融资
2020年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工作开始啦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7月重要融资事件
贵州省590家企业通过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并入库
5月重要融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