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VOSviewer的英语学习者文化身份可视化分析

2022-11-03周瑞娟秦伟

现代信息科技 2022年18期
关键词:发文身份文献

周瑞娟,秦伟

(西安工程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陕西 西安 710600)

0 引言

文化身份是一个文化群体成员对其自身文化归属的认同感,其特征由一种文化群体成员的所言、所行、所思、所感表现出来。文化身份的核心是一种特定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导向。研究文化身份不仅在于满足新时代我国实施的“一带一路”倡议,以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也是对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阐述的“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有效回应。为系统了解国内学者们在英语学习者文化身份认同领域所做的研究,本文应用VOSviewer 对2002—2022年国内英语学习者文化身份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从年度发表趋势、主要作者、研究机构、发表期刊、关键词等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并绘制可视化知识图谱,比较探讨“英语学习者文化身份认同”的研究现状,以挖掘国内“英语学习者文化身份”的研究热点和研究主题,为英语学习者建构文化身份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1 分析工具及数据筛选

1.1 分析工具

VOSviewer 是由荷兰莱顿大学科学元勘中心(CWTS)的凡·艾克(Ness Jan van Eck)和瓦特曼渊(Ludo Waltman)博士在2009年推出的一款用于文献计量网络构建和可视化的工具。它集引证分析、网络分析、共现分析、文献耦合分析、共被引分析于一体。使用者从Web of Science、Scopus、Dimensions 和PubMed 等数据库中检索文献获取数据,利用VOSviewer 对文献中期刊、研究者、研究机构、国家、关键词和术语等不同的单元进行分析,将文献间的关系以美观的图形直观地展示出来,以把握研究领域的整体分布,揭示不同知识领域的结构和演进过程;此外,通过构建关键词共现图谱,锁定重点文献,可以快速识别科学领域内的研究重点、热点、前沿及预测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

1.2 数据筛选

本研究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作为文献筛选的数据来源,以“主题=文化认同”或含“主题=文化身份”并且“主题=英语学习”为检索条件,共检索到中英文期刊文献586 篇。将期刊检索的时间限定在2002年1月1日—2022年2月25日,为贴合本文的研究主题,只保留中文期刊论文,共得到292 条结果。另外,经过人工筛选、文献去重、剔除会议记录和评介等无关文献后,最终确定用于数据分析的期刊论文共计247 篇。

2 研究结果及讨论

2.1 发文趋势

“身份”起源于拉丁语中的“idem”,常关系到哲学问题“我是谁”。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最早将身份问题应用于生理学领域。身份的概念起源甚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广泛应用于文学和跨文化研究,直至20世纪末期在应用语言学及二语习得学科领域得到发展。因此本文将主题为“英语学习者文化身份”的研究划分为两个阶段,如图1所示,第一阶段:缓慢的起步期(2002—2010),此阶段关于英语学习者文化身份的期刊论文年产平均不足五篇,表明这一时期国内英语学习者文化身份的研究进展极其缓慢。究其原因,文化身份这一概念于1993年经由加拿大华裔社会家张裕禾的《民族文化于民族文化身份》一文引入中国语境,因此在20世纪末国内学者们对此的关注度普遍不高,故可将此阶段视为英语学习者文化身份的起步期。第二阶段(2010—至今):增长的爆发期,此阶段的英语学习者文化身份的发文速度明显增快,发文量为277 篇,占总发文量的94.9%,并于2018年达到峰值,为32 篇。由此可见,2010年至2022年该领域的研究进入了迅猛的发展阶段。因为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号召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提升国家形象和软实力。加之,2017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加强一带一路国家文化交流合作,鼓励发展对外文化贸易。若想实现此目标,其中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提升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建构具有本国特色的文化身份。可见,随着上层政策的陆续出台,国内的学者们开始更加积极地关注英语学习者文化身份这一研究主题,其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也因此得到了普遍的肯定。

图1 文献发文量及年份分布

2.2 主要作者

纳入分析范围的247 篇文献共由292 名作者完成,在“英语学习者文化身份”研究领域发文量超过两篇的主要作者,共有28 人,如图2所示,颜色越深,说明发文量越高。其中高一虹的发文量是6 篇,居于首位。高一虹是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所长;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其研究方向为社会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外语教育。高一虹借鉴人本主义心理学家Erich Fromm 的生产性取向的概念,提出了相对削减性和附加性的生产性双语现象(productive bilingualism),也就是著名的“1+1 >2”的外语学习模式。薛芬、韩百敬、任小华和王艳的发文量为4 篇,排在第二位。边永卫、周燕、何燕秋、刘全花、张宁、李战子、杨玉的发文量均为3 篇,排在第三位。

图2 作者共现图

2.3 主要研究机构

经统计,国内中文文献的发文作者分别来自40 个不同的机构。对此进行分析,可以显示出有关英语学习者文化身份研究的核心机构和前沿阵地。虽然国内各种类型的高校均有涉及,但发文量最多的研究机构并未超过10 篇。其中关于“英语学习者文化身份”研究的发文量排名前五的机构分别是北京大学(10 篇)、广东外语外贸大学(7 篇)、上海外国语大学(6 篇)、北京外国语大学(6 篇)、洛阳师范学院(5 篇)。其中,北京大学以10 篇的发文量位居首位,该机构的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英语学习与学习者的认同变化、自我认同的建构及由此对我国英语教育的反思等。

2.4 发表期刊情况:

对论文发表期刊进行分析可以为该研究领域研究人员提供重要情报源。国内关于“英语学习者文化身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础社科研究、高等教育、社科行业指导、基础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等。其中核心期刊占据48 篇,包括山东外语教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电化教学、黑龙江高教研究等。发文量排名前五的期刊机构分别是海外英语(15 篇)、英语广场(5 篇)、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4 篇)、教育理论与实践(4 篇)、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3 篇)、陕西教育(高教)(3篇)、长春教育学院学报(3 篇)、景德镇学院学报(3 篇)、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3 篇)、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3篇)、外语界(3 篇)、外国语言文学(3 篇)等。由此可见,虽然关于“英语学习者文化身份”的研究普遍分布在具有一定质量的期刊上,但是数量并不多。

2.5 研究主题分析

2.5.1 关键词词云

关键词是对论文主题的高度概括和凝练,统计和分析在一定时期内出现的关键词的频次,可以挖掘出有效反映该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为了直观了解国内关于“英语学习者文化身份”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其演变过程,本文利用VOSviewer 可视化软件,对247 篇文献中的关键词进行抽取,并将关键词共现的最小阈值调整为2,进行筛选。在纳入分析的550 个关键词中,符合要求的有122 个,如图3所示,颜色越接近黄色,表明有关的文献数量越大,该关键词的出现频次越高。从图中可以看出,词频排名前十的关键词依次是文化认同(57 次)、英语学习(28 次)、身份认同(17 次)、英语教学(14 次)、文化身份(13 次)、大学英语教学(13次)、英语教育(12 次)、中国文化(10 次)、大学英语(9次)、母语文化(9 次)。即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中西文化的认同,及对英语教学的调查和反思。

图3 关键词词云

2.5.2 共词网络和主题聚类

上述中,VOSviewer 选取了最小频次不少于2 次的关键词,生成的关键词词云中共包含122 个关键词,为了使可视化更加清晰,VOSviewer 通过计算每个关键词之间的连接强度,最小的连接强度调为1,最大设置为30,将其中具有连接强度的关键词筛选出来(共119 个)生成聚类图谱。在关键词聚类视图中,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聚类类别,即同一种颜色属于一个研究主题,而节点代表的是相应的关键词,连线代表的是关键词之间的共现关系,节点的大小体现不同的关键词在网络视图中的连接强度。具体如图4所示,国内近20年有关“英语学习者文化身份”的聚类研究可分为九个:

图4 共词网络

(1)热点主题一包含8 个关键词:传统茶文化、影响、母语文化认同、社会认同、策略、自我认同、英语学习、身份建构。该研究主题可以归纳为英语学习大环境下的文化身份建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是英语学习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的影响以及如何建构具有中国特点的文化身份。

(2)热点主题二包含7 个关键词:大学英语、大学英语教师、教师身份、教师身份认同、本族语、网络、学习者、个案研究。该研究主题可以概括为大学英语教师的身份认同,主要研究内容是大学英语教师作为语言学习者和知识的传授者,其文化身份所具有的特点及对本族语文化的认同情况。

(3)热点主题三包含6 个关键词:文化身份、文化自信、生产性、外语学习、学习者身份、构建。该研究主题可以归纳为生产性双语现象的产生,主要的研究内容是英语学习者若呈现生产性双语现象的特点,将有利于其本土文化身份的建构,以及增强中华文化自信。

(4)热点主题四包含5个关键词:少数民族、给养、身份、身份认同、英语学习者。该研究主题可以归纳为少数民族英语学习者的文化身份认同情况,主要研究内容是少数民族学生作为三语习得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言习得过程中,英语学习不仅会对中华文化认同,也会对民族文化身份的建构造成影响。

(5)热点主题五包含5 个关键词:英语专业、高职、学习动机、调查、英语。该研究主题可以归纳为英语学习动机和文化身份的相关性调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可以概括为不同的学习动机与英语专业学生对中西文化认同的程度是否存在关系,并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6)热点主题六包含4 个关键词:中国英语、英语全球化、英语教育、EFL 学习者。该研究主题可以归纳为英语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英语学习者出现的问题,主要研究内容是中国英语学习者因长期浸润在英语文化的冲击之中,不免会出现文化失语等的症状。

(7)热点主题七包含4 个关键词:英语师范生、传统文化、英美文化、认同。该研究主题可以归纳为英语师范生的文化认同现状。主要研究内容可以概括为英语师范生对于英美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分别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8)热点主题八包含4 个关键词:环境、高职英语、课程思政、英语教师。该研究主题可以归纳为英语课程思政的建设。主要研究内容是教师如何将课程思政的内容与英语教学相结合,通过营造良好的氛围以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度。

(9)热点主题九包含3 个关键词:相关性、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水平。该研究主题可以归纳为英语水平和文化认同之间的相关性。主要研究内容可以概括为英语水平的高低与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关系,及不同水平的学生之间文化身份呈现的特点。

3 结论

自文化身份的概念引进国内以来,有关英语学习者文化身份的研究不断增加,经历了从较为缓慢的起步期到增长的爆发期两个阶段,通过与不同学科进行了融合交叉,涌现出了一批核心作者和期刊研究,并形成了九个主要的热点研究主题。

然而英语学习者文化身份的研究仍需要不断地推进和实践。

首先,从研究对象出发,英语学习者文化身份的调查可以将研究重点聚焦在英语专业学生身上。当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英语学习者身上,虽然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全体大学生当中占据了相当大的部分,但是英专生作为英语学习的主要群体,是连接中国文化与世界的桥梁,是传播中国声音的传话筒。另外,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因此调查英专生对于中西文化认同的态度尤为重要,敦促英专生建构正确的文化身份也意义非凡。

其次,就研究内容而言,应注重探索影响英语学习者文化认同或建构本土文化身份的因素。目前,关于英语学习者的文化身份的研究多是现状调查,主要通过问卷、访谈、个案研究等方法,只有少数探讨英语水平或学习动机与学习者文化身份之间的关系,而集中于其背后原因的研究甚少。因此,未来应加强对此方面的探索和总结。

最后,从研究视角来看,英语学习者文化身份的研究应丰富均匀地分布在不同的学科,实现多种学科协同发展。目前国内的相关研究主要从文学、跨文化及二语习得的角度出发,未来的研究可尝试更多不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例如,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学习投入对英语学习者文化身份建构的影响;从传播学的角度探讨中西文化媒介是如何影响英语学习者对于中西文化的认同态度;在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如何利用外语教学的渠道,使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

猜你喜欢

发文身份文献
四部门联合发文加强外来入侵物种管理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跟踪导练(三)(5)
妈妈的N种身份
身份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