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气工程专业“六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2022-11-02王润涛吴洪艳王树文

南方农机 2022年21期
关键词:六位一体电气工程课程体系

王润涛 , 李 明 , 吴洪艳 , 王树文 , 费 娟 , 刘 瑶

(岭南师范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福州闽江学院时指出:“社会需要的人才是金字塔形的。高校不仅要培养研究型人才,也要树立应用型办学理念,培养青年一代适应社会需要的技能。”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类型结构问题是工程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要加强地方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掌握产业发展人才缺口和未来发展方向,做好增量优化,主动布局。与企业合作协同育人,建设产学研实践基地,是推动高校实践教学发展的有效途径。注重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需求相结合,注重课程教学内容与企业实践高度衔接,注重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协同培养。形成以专业教育为主体、以企业实践培训为提升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让学生真正做到“学有所悟,悟有所为,为有所用”[1-3]。

1 构建电气工程专业特色的育人体系闭环结构

1.1 电气工程专业发展现状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农村电网现代化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性步骤。随着现代化、智能化的飞速发展,电气设备自动化程度快速提升,社会对电气工程专业人才需求量口径越来越大,人才缺口凸显在电气设备及控制系统的技术服务以及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维护等中小型企业上[4-5]。而国家大型电力企业的招聘标准限定在一流大学毕业生。这一现状对普通高等院校而言,要提高毕业生的竞争力,就要调整培养方向,结合政策导向与地方经济需求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6-8]。电气工程专业作为新工科建设的典型专业之一,要对本科教育全阶段制定完善的培养计划,整合硬件资源和师资力量形成完善的育人体系,为实现新农村电网的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

1.2 构建电气工程专业“六位一核心”协同育人体系

构建现代化育人体系,须符合政策导向引领,制定科学的育人目标,才能保障一切育人策略和实践活动的可行性[9]。结合电气工程专业特色,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政策导向和重点要求,提出培养“研究型与应用型德才兼备”的育人目标,构建“六位一核心”的协同育人体系。以政策导向为核心,从育人目标、育人方案、育人团队、育人平台、育人评价、示范效应六个维度进行建设,构建育人体系闭环结构,如图1所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实际操作应用能力。从德行、研究能力、应用能力三个角度建立育人目标,开展系列育人活动。

图1 电气工程专业“六位一核心”协同育人体系

2 基于电气工程专业的模块化建设内容

2.1 规划科学的育人方案

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设要充分考虑学生个体的接受能力,因材施教才能事半功倍。校方可以通过分析历史数据,掌握学生的心理、学识、能力等发展趋势,按照分析结果与企业协商,规划合理的阶段性实践实训方案[10]。

本科学生四学年时间,是从懵懂少年到步入社会的关键过渡期,学生在心理上和技能上都需要逐步提高,实践基地管理层应根据学生不同学年阶段的接受能力,构建递进式培养模式。依据学生入学的时间,规划四个阶段的实践实训方案,入学阶段通过认识实习、基础实验激发学生专业兴趣,校内培养阶段通过校企联合实践课程提高学生专业技术能力,顶岗实训阶段通过生产实践提高学生实操能力,毕业设计实习阶段通过参与设计项目提升学生创新实践素养,四个阶段形成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夯实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11]。

1)认识实习与基础实验。专业认识实习安排在大一的第二学期,按专业、班级分批次到实践基地实习,听取企业技术人员讲座,实地参观企业生产线,体验企业文化氛围。让学生对所学专业未来的就业方向有初步的认知,激发对专业的兴趣和求学的愿望。无论是研究型培养模式还是应用型培养模式,基础都是实践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大二学年是学生学习专业基础课程的阶段,基础实验安排在校内实验室进行,由专业课教师和实验员进行指导,目的是强化学生对理论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基本的动手能力。

2)课程实训。专业课程通常安排在大三学年讲授,相比于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对专业理论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这也是本科院校与职业院校课程设置的差异所在,专业课程涉猎知识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是学生研究创新的基础。课程实训也称课程设计安排在校内实验中心进行,应针对每门课程设置专门的实训项目,提高学生对课程内容理解的同时,培养其创新设计能力。

3)顶岗实训。经过三学年的校内学习,学生已经掌握所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基本理论,但缺乏综合应用的实战能力,且由于个体差异,可能出现“偏科”情况。因此,在四年级上学期,安排学生去实践基地进行顶岗实训,基地实施层会根据学生的个体表现情况分配生产车间,由基地指导教师(师傅)进行小组或一对一实地指导。这个阶段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快速提升,为日后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4)毕业设计实习。毕业设计实习安排在大四第二学期,学生结合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技术热点和难题,在校企导师的指导下确定毕业设计选题,并对所拟定的设计题目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最终形成实物作品,且撰写毕业论文,参加论文答辩。由基地教师团队成员对学生的作品和论文进行综合评定。

2.2 构建产学研育人平台

想构建完善的育人平台,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基地管理组织建设。科学的管理机制是实践基地稳定运行的保障,校企双方应成立相应的管理小组、制定规范化管理制度,为长期合作打下良好基础。

2)基地实践基础设施建设。先进的实践设施、良好的生活配置是学生实践的硬件条件,因而应该充分发挥企业生产线资源优势,开放共享先进设备仪器作为实训平台,提供环境良好的食堂、宿舍等生活保障配置。

3)校内联合实训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企业资源优势,建立校内联合实训平台,扩充学院实验教学硬件条件的同时扩大企业产品的宣传范围。

4)拟定多元化育人内容。实践课程体系建设要充分结合专业特色,结合行业发展需

求,充分发挥学校和校外基地的资源优势。结合“金字塔形”的人才需求,以专业基础实践课夯实基础,以专业实践课培养能力,以项目实训课提升水平,以创新设计课凝练人才,将思政元素线性贯穿每一个教学环节,形成逐层递进的实践课程体系。

2.3 建立规范化育人评价机制

1)建立课程质量保障系统。建立课程体系质量保障系统,制定课程教学大纲,保障课程体系更新。指定专门的教师担任特定课程模块责任人,具体负责课程模块的知识体系和课程规划,并组织协调该课程模块的教学;建立课程设计信息平台,包括课程体系设计管理、课程教学目标管理、课程内容管理及课程协同管理等功能;完善课程质量保障系统,包括课程规划、教学过程控制、课程评估、选课规定、企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规范等。

2)建立奖罚分明的导师负责制度。校企双方应在选派指导教师上严格把关,能力与素养并重。为保证教学质量,建立奖惩和淘汰制度,学生考核结果将直接影响指导教师的奖金、评职等,激励理论水平扎实、实践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师和技术员主动参与基地实训指导。

3)建立严格的课程考核标准。由岭南师范学院和北京三清互联科技有限公司珠海分公司共同组织校外实训的培养过程,按照企业考核标准,从技术能力、业务理解能力、态度、责任心、团队合作、沟通能力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

4)建立动态改进的教学质量评估机制。建立长效的教学质量评估机制,杜绝“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形式主义。整体教学质量评估需综合考虑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通过对培训过程,学生测试成绩、教师评学、学生评教的综合分析,不断提出改进办法,调整教学过程,建立教学信息反馈机制。同时建立健全各级各类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严格规范各类课程考核的管理,为富有创造能力的学生提供特殊培养计划,改革教学和考试的内容、形式。

3 结语

综上所述,本研究以电气工程专业为典型,践行“六位一核心”协同育人实践教学体系,塑造一个完整的育人体系构架,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育人体系,将为国家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猜你喜欢

六位一体电气工程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高层建筑电气工程供配电系统设计
在高层建筑电气工程中供配电系统的设计探讨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探讨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建筑电气工程中防雷接地系统施工技术探析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中学语文“六位一体”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刍议
群众路线视域下高校“六位一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模式探讨
民办高校“六位一体”学生工作机制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