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孟州市:擦亮黄河湿地生态底色

2022-11-02张涛乔靖芬

资源导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鱼塘候鸟保护区

□ 张涛 乔靖芬

芦苇摇曳、群鸟盘旋、滔滔黄河水奔流不息、槐树林生机盎然,一阵凉爽惬意的秋风飘过,似乎在低吟浅唱着美丽古老的黄河之歌。

孟州市黄河湿地全称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孟州段,是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野生水禽为主的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规划总面积12 万亩。由于历史原因,2019年以前,湿地保护区内分布着数百家畜禽、鱼类养殖场,产生大量畜禽粪便,生活垃圾和污水不能及时科学处置,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近年来,孟州市痛定思痛,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围绕“拆、修、保”做文章,利剑出鞘,不断加大对黄河湿地的保护和生态修复。

高位领导 做好“拆”文章

为改善黄河湿地生态状况,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2020 年4 月,该市成立由市委副书记、市长任组长的高规格湿地保护区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开展全面整治保护区内砂石厂、养殖场、鱼塘等涉污生产单位的专项行动。

该市在6 个月里,累计开展专项行动16 次,先后在保护区、核心区清退整改鱼塘128 座、面积1500 余亩,核心区内11 家砂石厂全部取缔拆除到位,缓冲区内230 家大小养殖场已全部退出养殖,退出面积878.27亩,所有建筑物拆除清理完成。在实验区清退鱼塘143座,拆除面积1635亩;清退养殖场76 家,清退面积233亩;规范完善养殖场104 家,面积863亩,使黄河滩涂恢复了以往的干净、宁静。

因地制宜 落实“修”文章

“出重拳拆除治理后,从2021 年初,我们陆续邀请林业、环保领域的相关专家,对湿地保护区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制定湿地恢复方案,有目的、有计划做好保护区湿地生态恢复工作。”孟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同志介绍。

为加快落实湿地生态恢复工作,该市大力实施冶戍林区生态恢复,植树造林367 亩,湿地植被面积达836.25亩,植物种类丰富到18 科25 属25 种。实施总投资700 万元的湿地修复项目和投资550 万元的退耕还湿项目,预计今年底实施完成保护区核心区3000亩湿地修复工程及5500 亩退耕还湿工程,投资1.3 亿的黄河湿地修复项目也正在谋划之中。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的实施,将构筑起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的绿色屏障。

全民参与 抓实“护”文章

为加强湿地保护区的监管和宣传教育,该市采取智能监测和人工巡护相结合的方式,推出湿地保护的“孟州黄河湿地智慧监控系统”,实现“网上网下”齐监管。借助每年“世界湿地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颁布实施前后,该市实行线上线下宣传齐发力,发放宣传资料6000 余份,出动车辆30 余车次,受教育群众达数万人。在今年4 月举办的2022“守护湿地之美·共建鸟类家园”摄影大赛中,借助视觉影像的力量,进一步提升了公众尊重湿地、关爱湿地、保护湿地意识。

随着孟州黄河湿地功能和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来此栖息的候鸟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加。根据水鸟调查数据显示,共 有6 目10 科25 种 共8000 余 只水鸟在此休憩生活,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鸟类10 种,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鸟类31 种;属于《中日候鸟保护协定》和《中澳候鸟保护协定》的鸟类105 种。此外,保护区内还有鱼类63 种、浮游及软体动物143 种、昆虫437 种,构成了一道独特的孟州黄河湿地生态美景。

猜你喜欢

鱼塘候鸟保护区
西部两地入选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单
湄公河淡水鱼类保护区
致命的超速
食蟹狐想要包鱼塘
候鸟
植树
“0”与世界末日
好多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