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子形象的时间之旅

2022-11-01赵四方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讲师

中学生天地(B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玄学观察者圣人

文/赵四方(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讲师)

如何认识和评价孔子,一直是人们关心和研究的话题。自孔子去世后,他的形象就好似踏上了一段长达两千多年的旅程,其间不断变化,并以其丰富性和复杂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

孔子并不以圣人自居,但他的追随者很早就开始尊奉他。子贡说,孔子是“天纵之将圣”;孟子说,孔子是“圣之时者”。可见,在早期儒家经典中,孔子的形象是一位拥有完美人格的圣人,代表了中华文明的思想曙光。

从汉代开始,孔子的学说被定为国家统治学说。汉代人尊称孔子为“素王”,也就是“无冕之王”。他们认为孔子删定经书是在为汉代“立法”。汉代人有“神化”孔子的倾向,他们认为,孔子不仅相貌奇异、才能超群,甚至还可以预知未来。

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大盛,孔子的形象被染上了玄学的色彩。南朝的皇侃说,孔子是“体无”之人。他认为“无”是这个世界的根本,贯通于万事万物之中,却不可以用语言来表达。因而,孔子的成就只能以道家的那种“超感觉”来体会,作为儒家圣人的孔子也就有了道家先师的神秘影子。

唐代儒、释、道三教并立。由于唐代统治者热衷于与老子攀亲,同时又极力佞佛,所以孔子的地位最多只能视为三足鼎立之中的一足。也因为如此,孔子的形象在唐代历史上就没有特别“深入人心”,除了韩愈等少数几人被称为儒学思想家外,其他研究者甚少。

到了宋明时期,理学家们通过对儒学传统的怀疑和甄别,纷纷主张孔子与凡人并无本质区别,他的境界完全可以通过学习而达到。从朱熹到王阳明,他们都认为,只要去除蒙蔽内心的东西,每一个人都能恢复到人性的至善状态,都有可能成为圣人。

时间的光标渐渐往现代移动,孔子的形象也变得光怪陆离了起来。戊戌变法的主将康有为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将孔子“乔装”成政治改革运动的先锋。而他的政敌章太炎故意将孔子解读成热衷于功名富贵的投机者,以此抨击对手康有为。经过现代理性的洗礼,孔子作为思想家、教育家的形象得到了多数人的认同。虽然孔子在20世纪曾遭到激烈否定和批判,但伴随着近年来“国学”的兴起,孔子的形象发生了明显转变。穿汉服、拜孔子,成了新的文化时尚,但你眼前的孔子是哪一种形象,你们知道吗?

也许,孔子的形象根本没有所谓的“标准像”。他的形象与观察者的自身经历及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或者说,观察者是什么样的人、时代需要什么样的精神来赋予这个时代能量与核心,那么孔子的形象就会呈现出相应的特征。

21世纪的孔子是一种什么形象呢?也许你的心中已有了属于自己的答案。

猜你喜欢

玄学观察者圣人
皇侃论“学”与南朝玄学的经学化理路
当代玄学报告之“解压”——YY嘛,谁不会啊
冷静而又理性的观察者——德国华人作家刘瑛访谈
浅析风水玄学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作用
《与山巨源绝交书》的玄学分析
East–West Culture through the Eyes of a German Scholar
不以己善示人
观察者模式在Java 事件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委托与事件在观察者模式中的应用*
火车匀速进站时鸣笛音调不变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