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史题材电影的历史主动精神彰显与价值

2022-11-01

电影文学 2022年12期
关键词:主动精神题材爱国主义

赵 聪

(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87)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人民“在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强大能量充分爆发出来,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正在信心百倍书写着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伟大历史”。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中内蕴着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历史主动精神持续推动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和发展,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奋勇前行。以现代媒体为依托,通过党史题材电影以大众化、艺术化的方式讲述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时期的故事,形成百年党史与当代的“自觉对话”,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动精神。因此,深入挖掘党史题材电影中所彰显的历史主动精神及其价值意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党史题材电影:历史主动精神的彰显媒介

历史主动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体现。作为抽象形态的历史主动精神要实现人民群众对其认同,进而转化为历史自信和历史自觉,需要通过现实的、具体的事件来彰显。党史题材电影是以真实事件为元素的影视方式,在重现党的历史、塑造历史人物和表达意识形态中彰显了历史主动精神。因而党史题材电影是历史主动精神的彰显媒介。

(一)在重现党的历史中彰显历史主动精神

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出发点是“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历史主动精神也不是凭空产生,而是符合党的历史的真实过程,把历史主动精神看作是党的历史的精神。客观的中国共产党历史是人民群众感性认识与理性认同历史主动精神的基本前提。但是,本质与现象是统一的,本质的东西还需现象的演绎。因而必须注重增强党的历史的现实感,促进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状态相融合。党史题材电影是融通历史感和现实感的媒介,它以媒介的方式把人们带入到党的光辉岁月之中,让观众体会到我们不仅在党的历史之外看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更是生活在历史生活之中。党史题材电影在银幕上为观众重现党的历史,从不同视角切入党的历史事件中,使人民群众感受历史的真实性。比如,党史题材电影《长征》,该影片为我们还原了长征的真实过程。为了做到尽量还原历史真相,在选取拍摄地点时尽量选取一些能与当时事件发生相似的场景,将红军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的历史场景演绎得生动、形象。党史题材电影通过再现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出现的震撼人心的历史场景,在以艺术的方式塑造着历史主动精神的同时,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历史主动精神的认同感,对人民群众增强历史自信发挥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在塑造历史人物中彰显历史主动精神

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在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中向前发展的,其中,有对历史发展起过重大推动作用的杰出的历史人物。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不计其数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各民主党派人士和普通群众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做出过突出贡献。也正是因为这些杰出历史人物的存在,正是他们不断创造和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形成“历史合力”才能使中国共产党在人类文明发展前进的征程中把握历史主动。党史题材电影的一个重要叙事主题就是对党的历史人物的塑造,通过对这些杰出历史人物生活和工作经历的刻画,为观众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的光辉形象。诸如,电影《铁道游击队》《五朵金花》《狼牙山五壮士》等,对革命者、工人、农民形象的塑造呈现出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的人格美。菲尔德说,“人物是电影剧本的基础,是故事的心脏、灵魂和神经系统”。党史题材电影找寻具有演技派实力的明星来塑造这些英雄人物,不仅能够在言谈举止间来展示这些英雄人物的人格魅力,更能通过这些流量明星提高其收视率,具有较好的传播效果。敬仰人民英雄、尊重人民群众是党史题材电影创作的一个根本性原则。党史题材电影对塑造历史人物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也就是“用美学的方式去真正理解和表达历史人物的深刻性、复杂性、时代的制约性和个人命运感”。

(三)在表达意识形态中彰显历史主动精神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建设,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在“改变世界”中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和保持战略定力的“定海神针”,可以说,意识形态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实现从“历史被动精神”转变为“历史主动精神”的精神支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党史题材电影凭着其独特的叙事方式,从语言、视角和行为等方面表达了中国共产党的主流意识形态,构建了一个不可战胜、充满国家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形象,从而坚定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例如,电影《战狼》,影片中最激动人心、令人振奋的一句台词“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弘扬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意志,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观众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党史题材电影是主流意识形态表达的主要表现形式。历史主动精神必须转化为意识形态才能成为活的和现实的,才会对社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但是它旺盛的生命力不仅在于此,而是更多地通过媒介传播来彰显。这就为党史题材电影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可能,同时为表达主流意识形态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因此,党史题材电影是表达主流意识形态,进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

二、党史题材电影中历史主动精神的特质显现

党史题材电影在彰显历史主动精神的同时也把其特质显现出来,这种特质主要表现为革命性、先进性和人民性。革命性强调中国共产党始终发扬革命精神不断推进社会革命,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先进性强调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党的建设,勇于自我革命,始终做一个永葆青春活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人民性强调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始终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一)党史题材电影中历史主动精神体现革命性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鲜明的革命性赋予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革命理想和革命本领。党史题材电影在还原党的历史事实的同时,还显现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的革命性。这在中国共产党面临生死存亡抉择的时刻最能体现。由此而来,一些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电影,如《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开国大典》《开天辟地》《1921》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主动精神革命性的真实体现。比如,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献礼的电影《1921》,影片中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发展线索,围绕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的主题,最终展现出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时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群众顽强抗争,塑造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英勇斗争、不怕牺牲”“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影片中真实的场景对观众进行了潜移默化的教育,同时展现了革命先辈身上深深烙印着伟大建党精神的革命性。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记录在书本中,我们可以从中读出党的百年奋斗史,通过朴实的叙述感受到党的伟大革命性。而党史题材电影以一种立体的方式让人们感受到党的革命性,演员们的现实表演更能够反映出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热情,他们大义凛然的形象、斗志昂扬的话语和冲锋陷阵的动作使观众能够切实感受到历史主动精神的革命性。

(二)党史题材电影中历史主动精神体现先进性

先进性是中国共产党的内在品质。党的先进性建设贯穿于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之中,是决定党的执政能力的关键。自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改进和加强先进性建设,敢于自我革命,实现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相统一。党史题材电影以艺术化的手法彰显出党进行先进性建设的勇气和决心。党史题材电影《生死抉择》《忠诚与背叛》《第一大案》都讲述了在国家和民族的重要转折点,面对着个别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缺失的情况,中国共产党对于他们在思想和行为上违背党的纲领和原则的处理,生动而真实地还原历史情景,给观众带来真实体验感。比如,党史题材电影《第一大案》中表达出中国共产党拒腐防变的初心和使命。该影片演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的第一贪污大案——“刘青山张子善案”。两人担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竟然挪用国家的大量资产,深陷贪污腐败的泥潭。他们碰触了党员领导干部的“底线”“红线”。面对这种情况,中国共产党以党籍、国法为准绳,对其进行了严肃处理,打响了反腐倡廉“第一枪”,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敢于“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勇气,进而加强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党史题材电影将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的原则、立场融入影片的细节、人物和画面中,向观众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的先进性。当把历史主动精神的先进性化为感性的影片形式时,观众于影片之中感受到了党的先进性建设历史的洗礼。

(三)党史题材电影中历史主动精神体现人民性

中国共产党的根基是人民立场,这也是历史主动精神的人民性,这种人民性体现在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且自成立之日起就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史题材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等把历史主动精神的人民性充分展现。《我和我的祖国》的第一个故事《前夜》,由黄渤饰演的制作1949年开国大典所用的旗杆和自动升降装置的工程师林治远,为了保证开国大典升旗的万无一失,在开国大典前模拟升旗。在模拟时,阻断球出现问题,在关键时刻,由于缺乏材料,人民群众主动把自己家的金属器具送过来,成功研制了阻断球,保证了升旗顺利进行。当国旗冉冉升起的那一刻,国家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这个片断把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力量深刻地诠释出来,把中国人民群众团结一致能够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充分显现出来。党史题材电影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立场注入影视作品中,通过电影情节细微之处,展示党的光辉形象,使人民群众更加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三、党史题材电影中彰显历史主动精神的价值意蕴

党史题材电影以“立体的方式”再现了“立体的历史”,捕捉到了历史主动精神的精华,把抽象的精神演绎得十分具象化。正是在此意义上,党史题材电影作为历史主动精神的重要媒介,对于弘扬和践行历史主动精神具有重要价值,主要表现在有助于培育深厚的历史意识、传承和弘扬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

(一)有助于培育深厚的历史意识

历史意识是人们在历史的进程中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认识、理解和把握的思维,这种历史意识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中介,深厚的历史意识能够使人们从历史中洞察到未来的发展方向。党史题材电影对党的历史回望不是以碎片化的形式再现历史细节,而是将党的历史与现实生活相连接,因而不是期望人们对未来做出何种预判,不是以一种未来的视角回顾历史,而是牢牢立足当下的现实,通过再现党的历史来唤醒人们的历史意识,以历史意识切入现实、把握现实,形成历史主动精神自觉,从而坚定历史自信,使人们从内心到行动都表现为尊重党的历史。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甚嚣尘上,它们抹杀历史事实、污蔑历史人物,对党的历史采取否定的态度,这对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因此,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通过党史题材电影中历史主动精神的传达,培育人们深厚的历史意识,这种历史意识能够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进程、历史事实和历史规律真实完整地再现出来,使人们树立正确的党史观。这样,我们就能看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奋斗的百余年征程中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二)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

精神是一个国家、民族发展的脊梁。每个历史时代都有自己的时代精神,这种时代精神是对时代的反映和表征,能够转化为一种“物质力量”。“一百年来,党坚持性质宗旨,坚持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命,勇于自我革命,在生死斗争和艰苦奋斗中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付出巨大牺牲,锤炼出鲜明政治品格,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伟大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抗美援朝精神、改革开放精神和脱贫攻坚精神等精神谱系,集中彰显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动精神。党史题材电影内蕴着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兼具“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每一部党史题材电影对历史主动精神的演绎,都是对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谱写。党史题材电影通过演员生动、形象的表演,把这些抽象的精神在现实中表现出来,实现了抽象与具体的统一。《1921》演绎的伟大建党精神、《井冈山》演绎的井冈山精神、《我的长征》演绎的长征精神等,这些影片给观众传达了一种共同的价值理念,凝聚着一种共同的价值共识。同时,党史题材电影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体,融历史事实和人类情感于一体,有助于观众在观看中赓续红色文化血脉,在情感共鸣中继承和弘扬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

(三)有助于强化爱国主义教育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中华民族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爱国主义体现为中华儿女对民族和国家领土主权的捍卫。如今,在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爱国主义教育尤为重要。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多种形式,在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多个层面进行爱国主义培养,让爱国主义成为人们自觉的信仰和行动。党史题材电影作为一种中介媒体是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的阵地,它运用现代的技术手段和载体,新颖的表演形式让朴实无华的党史生动起来,使观众沉浸在历史情景中汲取历史主动精神的力量,感悟爱国主义的真谛。党史题材电影通过演绎爱国主义的内容,传播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英雄的事迹,让观众认识到爱国主义者的家国情怀,争做“国之大者”。所以,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时,应该充分利用党史题材电影的阵地作用,以电影形式为载体,将爱国主义的内容融入文化建设,这既有利于增强爱国主义的感召力和渗透力,又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力。

结 语

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充分发扬历史主动精神不断书写辉煌的历史,其传承和弘扬的历史主动精神凭借艺术形式显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这是党史题材电影创造的基本原则和时代责任。党史题材电影能够以一种平实、直观的方式为人们再现一幅幅生动的党的历史画面,真正做到了以“艺术”的方式讲述生活以“生活”的方式演绎艺术,这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且对党和国家的稳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主动精神题材爱国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主动精神重要论述探析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以来关于历史主动精神的研究述评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以“三原色”为导向开展数学教学的思考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6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3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