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磁振热治疗仪联合针刺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疗效观察

2022-10-27徐翀颖李名球九江市中医医院江西九江332000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腰骶部治疗仪腰痛

★ 徐翀颖 李名球(九江市中医医院 江西 九江 332000)

慢性腰肌劳损是指腰骶部肌肉、韧带等慢性损伤,造成腰骶部弥漫性酸胀疼痛的局部无菌性炎症,是出现慢性腰腿痛的常见原因[1]。该病的发生多与工作环境、职业特点有关,临床上尚无完全根治的方法,劳累、受风寒湿邪、遇阴雨天气易加重症状,迁延难愈。针刺法用毫针刺入穴位来激发经气感传,并通过捻转、提插等达到“气至病所”的目的。本病属于“骨痹”,通过针刺法可起到温经通络、补肾壮骨、化瘀活血的作用[2]。磁振热治疗仪是近年来新兴的高科技物理治疗仪,它利用磁共振产生的热量不断作用于腰骶部,具有温肾暖腰、消炎镇痛的功效[3]。本研究旨在观察应用磁振热治疗仪联合针刺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疗效,结果发现有其一定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80例慢性腰肌劳损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25~68岁,平均(48.6±5.8)岁;病程1~6年,平均(2.2±0.5)年。观察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26~70岁,平均(48.9±6.3)岁;病程1~6年,平均(2.3±0.4)年。比较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过了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诊断标准

(1)西医诊断标准:症状多变,表现为一侧或双侧腰骶部疼痛、不适、酸胀,时轻时重,反复发作,可因劳累、阴雨天气等因素触发或加重;有长期腰痛史,卧床休息后疼痛可有所缓解;腰背部压痛点广;X线检查多无异常发现。(2)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腰部疼痛重着,转侧不利,阴雨天气加重,遇劳更甚,卧则减轻,舌苔白或白腻,脉沉细或弦。

1.3 纳入标准

(1)1年内无任何腰背部相关手术史;(2)年龄处于25~70岁之间;(3)治疗前均已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依从性高;(4)近1个月无口服止痛药等相关治疗史;(5)坚持完成全部临床受试、随访。

1.4 排除标准

(1)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2)伴有骨质损伤、腰椎间盘突出症、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隐性脊柱裂、椎弓根崩裂等腰背部病变,或伴有结核、精神疾患、肿瘤等;(3)有重大肺、心、肝、肾等器官功能衰竭,装有金属物质的老年患者,或哺乳期、妊娠期妇女;(4)不按照医嘱及时进行治疗,或治疗期间有严重不良反应,或相关资料不全、主动退出者,或失去随访者。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针刺治疗。(1)取穴:主穴选肾俞、委中、腰眼,配穴选腰部夹脊穴、腰阳关、环跳、命门。(2)针刺方法:患者取俯卧位,下肢放松伸直,用75%酒精对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取无菌针灸针(苏州市华伦医疗用品有限公司,规格:0.25 mm×50 mm)直刺各穴位1~1.5寸,针刺得气后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 min。1日1次,1周治疗6次,4周为一疗程。治疗后随访3个月。

观察组:磁振热治疗仪联合针刺治疗。选用YS 2004型号磁振热治疗仪(常州市雅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设置最大输出电压有效值为低于36 V的安全电压,设置磁场强度为1~38 mT,将温度调至46 ℃或52 ℃,点击M1治疗模式,并将导子放置于腰部,1次治疗20 min,2日治疗1次。磁振热治疗仪治疗后再采取与对照组相同的针刺方法进行治疗。4周为一疗程。治疗后随访3个月。

1.6 观察指标

1.6.1 视觉模拟评分(VAS) 评估患者腰骶部疼痛的剧烈程度。评分分值位于0~10分之间,分数越高,表示患者主观感受疼痛的程度越明显。治疗前后各评定1次。

1.6.2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 评估患者腰椎功能受限程度。评分越高,表示腰椎功能活动障碍越明显。治疗前后各评定一次。

1.7 疗效评定标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痊愈:治疗后患者基本无腰痛等症状,腰部活动不受限,随访3个月内无再次发作;显效:治疗后患者腰痛症状有了明显好转,腰部活动大体恢复正常;有效: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有了一定的缓解,但活动时仍有一定的疼痛;无效:治疗后患者症状无任何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8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VAS、ODI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VAS、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ODI两项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观察组两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VAS、ODI评分比较(,n=40) 分

表2 两组VAS、ODI评分比较(,n=40) 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VAS评分 ODI评分观察组治疗前 6.71±1.16 25.66±7.46治疗后 1.24±0.42*# 7.13±2.84*#治疗前 6.54±1.26 25.39±7.65治疗后 3.67±0.71* 12.75±5.24*对照组

3 讨论

慢性腰肌劳损也称为“功能性腰痛”“腰背肌筋膜炎”,是指患者腰部肌肉、筋膜、韧带等遭受机械性、累积性劳损或扭伤之后,未进行有效及时治疗,进而引起腰骶部、腿部疼痛的慢性炎症[6]。该病多与长时间弯腰工作、长期固定体位、习惯性姿势不良等造成的腰肌疲劳过度有关,长期的积累性劳损会使得腰肌内的压力升高,血供阻断,无法及时补充肌纤维收缩时消耗的能源,从而积聚大量乳酸、代谢产物,引起反复炎症、粘连,随着病情的演变,组织增厚、挛缩,不断刺激相应的神经,使得腰痛时轻时重、迁延难愈[7-8]。目前仍无十分有效的治疗手段,长期服用止痛药对机体的损伤较大,而手术治疗后恢复慢、易复发,因此,如何选取科学、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段是近年来学者们研究该领域的热点话题[9]。磁振热治疗仪是高科技物理治疗仪,可以利用磁共振产生的热量对患者的疼痛部位进行治疗,效果良好。在磁场的作用下,该治疗方法能提高水解致痛物质酶的活性,降低致痛物质的含量,起到镇痛作用;对腰背部肌肉痉挛的患者予以低频磁场治疗能有效缓解肌肉痉挛,降低肌肉紧张度,提供良好的治疗状态;脉冲磁场还善于恢复周围神经的正常传导,纠正非正常的本体感觉,达到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目的[10]。

慢性腰肌劳损属于中医“腰痛”范畴,病因多虚实夹杂,病位位于腰背部。实证主要是由于风、寒、湿邪等外邪侵入足太阳膀胱经、督脉等腰背部经脉,造成气血瘀滞、经脉闭阻,“不通则痛”,并引起腰部功能活动受限;虚证多由于年老体虚、禀赋不足、劳欲过度,导致气血运行无力,血脉失去濡养,“不荣则痛”[11]。临床上辨证分型可以分为寒湿型、湿热型、瘀血型、肾虚型等,其中以肾虚型、寒湿型最为多见。针刺是中医传统的“内病外治”法,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及行针手法,来调气血、通经脉,达到阴阳平衡、治疗疾病的目的。肾俞为肾的背俞穴,能补肾强骨、温肾壮阳。“腰背委中求”,委中作为足太阳膀胧经合穴、下合穴,能疏通经气、活血化瘀,是治腰痛的要穴。腰眼可以强筋健骨、散寒化湿,能有效缓解腰背疼痛,配伍腰夹脊、腰阳关、环跳、命门等舒筋活络、蠲痹止痛[12]。本研究应用磁振热治疗仪联合针刺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提示磁振热治疗仪联合针刺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疗效更佳;观察组VAS、ODI两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治疗后观察组腰痛缓解更明显、腰椎功能恢复更好。

综上所述,磁振热治疗仪联合针刺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疗效理想,能改善疼痛等症状,对腰椎功能的康复产生有利影响,值得临床推荐。

猜你喜欢

腰骶部治疗仪腰痛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老年女性腰骶部多发毛母质瘤及文献回顾1例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妊娠期腰痛的研究进展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腰骶部巨大皮脂腺囊肿1例
职业腰痛早防治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腰骶部移行椎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