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漫谈创作点滴

2022-10-26杨清利

美术界 2022年10期
关键词:侗乡侗寨三江

文/杨清利

这么多年,我作为三江美术的践行者,深深感到其发展气息,特别是三江侗画(三江侗族农民画),经过几代人不懈努力、不断进取、突破难题,迈向一个个新台阶。

我经常与作者们交流创作,发现一种普遍现象:画画坚持不下去,很难专题创作,进步很慢,总感觉脑子里空空,无从下笔,等等。关于这些,谈谈我个人的想法。

首先,培养兴趣爱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浓厚的兴趣爱好,是每一位成功画家的起点,是每一位画家必须具备的基础条件。我从小就是喜欢画画,记得读小学时,家里穷,就拿着树枝在学校泥地上画篮球,画乌云,画小动物,也受到我哥的影响,每当他在画画时,我都会很专注地看,他的一笔一划都烙印在我脑海里,成为我追求的动力,我的课桌抽屉时常都是画画的稿子,画画从那时起就成为我的兴趣爱好,一直陪伴我至今,丰富我的精神。

其次,加强自身素养。画家的自身修养多源于长时间的知识积累和环境影响。俗话说,做艺先做人,做人德为先,先做人后做事,讲的就是要加强自身素养,提高审美品位,德艺双馨。我经常在创作前翻阅大量相关书籍,深入田间地头,体验各种民俗活动,开阔视野,砥砺吾辈践行,以此来滋润自己创作精神,引导创作方向,自然会出精品、出力作。2010年创作的作品《侗乡农忙曲》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展览并被浙江美术馆收藏。一个画家要出好作品,一是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化自己,保持为民情怀。二是要有对事物正确分析的能力,在创作思想上要有一个准确地认识与判断。三是要深入人民群众之中,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不断增强自身的艺术修养,推动艺术创作思维。只有这样,才能带来多元化的艺术思路,创作出更有温度的作品。

最后,进行守正创新。创新源于不断的艺术尝试与探究,如果缺少大胆的艺术尝试,就难以取得高超的艺术成就。有很多画家问我,画了几十年,感觉总是没有进步,看不到创作的乐趣。很多人画到一定程度,就很难画下去,越来越没有兴趣了,是什么原因呢,就是缺少创新的思想,在技法上不敢突破现状,思想守旧,根深蒂固,所以进步很慢,甚至后退,这时就需要创新,就要解放思想,突破自己固有的东西,努力形成独特的创作风格,以达到艺术高水准。

总之,一个成功的画家,要有长期创作热情,保持为民的情怀和大胆突破自我的艺术风格,才能创作出更高水准的作品,才能使艺术更上一层楼,成为人民群众需要的精神食粮。

↑杨清利/侗族大歌100cm×200cm 2014年

杨清利/欢庆高铁进侗乡80cm×100cm 2014年

↓杨清利/满山绿茶丰收忙70cm×120cm 2011年

↑杨清利/赛芦笙80cm×80cm 2014年

↓杨清利/喝喜酒80cm×80cm 2011年

杨清利/三江大侗寨100cm×200cm 2014年

杨清利/采茶侗妹100cm×60cm 2012年

杨清利/侗寨风光60cm×60cm 2016年

猜你喜欢

侗乡侗寨三江
宜宾市三江新区
侗乡端午粽飘香
侗乡情缘
《侗寨春晓》创作浅谈
侗乡的春天
王培堃丙烯组画《科学的春风吹进侗乡》(合作)
苗乡侗寨乒乓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