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靖西壮族农民画的发展与创新研究

2022-10-26田矅诚文超武百色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美术界 2022年10期
关键词:壮乡农民画壮族

文/田矅诚 文超武[百色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梁丽霞/靖西提线木偶戏78cm×78cm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靖西壮族农民画作为百色地区农村特有的民间艺术,是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的有效途径。研究如何引领靖西壮族农民画的有序发展,创新提升独特的艺术品质,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一、广西靖西壮族农民画发展现状

广西靖西位于祖国西南边陲,南与越南相接,西与云南相邻,是壮族重要的聚集地之一,现居人口99.4%都是壮族。靖西属于亚热带气候,素有“小昆明”之称,境内以溶蚀高原地貌为主,山清水秀,奇峰俊逸,又有“小桂林”之称。清代《归顺州后八景诗》中描述的“星汉流珠落九天,江眠狮子壮山川。鹅泉跃鲤三层浪,虎寨腾烟四野绵。紫璧樵歌苍荫雨,伏石牛鸣吹月旋。凤凰山势呈奇瑞,龙潭随饮马投钱。”便是靖西著名的“八景”。靖西为壮族主要的聚居地,保留众多的传统习俗,如三月三歌圩、扮台阁、八音鼓、田间矮人舞、抛绣球比赛等。20世纪60年代,靖西旧州出现农民画爱好者,到80年代后逐渐形成靖西壮族农民画队伍,壮族农民画风格基本形成,其中农明芳创作的《新被》在1983年全国农民画作品展中荣获二等奖,标志着靖西壮族农民画进入全国农民画大舞台。20世纪90年代,靖西农民画画家多赴外务工,靖西农民画处于发展缓慢期。2010年后部分在外打工的农民返乡,带回新的表现技术和理念,靖西壮族农民画开始受到区内外民间文艺界的关注,2016年靖西市被命名为“广西农民画之乡”。靖西壮族农民画创作风格越来鲜明,表现内容也越来越丰富,每年都有精品力作诞生,并屡次在国家级、省部级农民画大赛中荣获重要奖项。

二、广西靖西壮族农民画发展困难之处

(一)靖西壮族农民画队伍建设的困难

靖西壮族农民画历经几十年的发展,现有会员100余人,与同时期发展起来的农民画乡镇相比,队伍规模较小。其中主要创作者集中在60后和70后老一辈农民画家,中青年农民画画家相对较少,尤其是90后和00后会员基本没有,队伍发展严重不足。靖西老一辈农民画画家多是自发性或喜爱农民画创作,经过几十年的艺术探索才形成的创作技能和艺术风格,而中青年农民画画家往往忙于生计,不太重视农民画的创作。另外,目前农民画创作还处在自愿创作参与,没有有效地引导青少年对农民画兴趣的培养,难以发展和吸引青少年的参与。

靖西壮族农民画队伍呈现四个特点:1.靖西壮族农民画队伍主要以靖西农民画家协会为主体的农民画画家为主,都是靖西境内的壮族农民;2.农民画队伍开始复杂化,打破地方的文化发展模式,形成逐步向外发展的势态;3.在靖西壮族农民画的影响下,百色各县市也出现农民画创作小团体,其中形成田林县、德保县、平果市、田东县、右江区等农民画创作队伍;4.地方高校教育融入靖西壮族农民画艺术,形成学生创作队伍,其艺术风格与靖西壮族农民画基本相似,但是又有差异,也是靖西壮族农民创作队伍的分支。

如何围绕靖西壮族农民画队伍为中心,统筹百色各个县市农民画队伍及高校的学生队伍,是当前队伍建设的重大难题。有效地统筹百色各地艺术风格相似的农民画家队伍,有助于建设一支具有创新能力、创作能力强悍的现代化的壮族农民画队伍。其中,中学美术教师、文化工作者、高校师生的加入更加有利于靖西农民画创作的多元化发展,同时有助于靖西壮族农民画构建区域性的文化品牌,不断在辐射全区乃全国。

(二)广西靖西壮族农民画身份认同的困难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实现全面小康进程中,靖西农民画家的身份也不断发生转变,在以壮族农民为主的队伍中,逐渐有工人、教师、大学生、艺术家等不同身份的人员加入,使得农民画画家在身份认同上造成诸多难以协调的矛盾。其主要原因是少数农民画画家简单地认为农民画就应是农民的作品,对非农民身份的农民画作者和作品不予认同,难以形成强有力共识和创作队伍,造成农民画队伍凝聚力差、发展缓慢等问题,严重制约着靖西壮族农民画的发展。

现阶段靖西壮族农民画的艺术风格已经形成,如何在稳定艺术风格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壮族农民画身份认同,并对其活态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靖西农民画在广西文联的指导下和在广西美协的培训下,要继续深入提炼壮族特色的农民画创作风格,明确对艺术风格的认同,并促进其农民画身份的认同;其次,靖西壮族农民画的创作者主要是壮族身份的农民,同时也要吸收具有相似风格的其他身份的艺术工作者、中小学美术教师、大学在读学生等加入,为其发展注入鲜活的动力;再次,靖西壮族农民画缺乏明确的创作纲领,在集体活动中,如集中培训、主题创作、专题展览中,难以形成统一的创作理念和艺术特征。最后,靖西壮族农民画不应以身份来确定作者是否为农民画家,而是以作品风格来确定,不仅有利于靖西壮族农民画的发展,也有利于队伍的建设。

(三)广西靖西壮族农民画产业化发展的困难

广西靖西壮族农民画产业化还处于前期探索的艰难阶段。第一,没有相关的产业配合;第二,农民画家队伍中没有相关创新设计人才;第三,地方政府和农民画家对推动广西靖西壮族农民画产业化发展意识相对薄弱。

首先,要梳理靖西农民画产业化的瓶颈及存在问题,借鉴国内优秀农民画产业化模式,以“农民画创作—衍生品设计—生产制造—旅游消费—品牌引领”为路线,形成全产业链式发展。以“乡村振兴”为导向,发挥农民画宣传功能、弘扬壮族传统文化,服务地方农副产品相关设计,推进乡村振兴的产业振兴的新路径。同时,靖西农民画衍生产品要与红色旅游、边境旅游、民俗观光以及口岸边贸相结合,形成具有地域民族特色文化产业链。其次,靖西农民画家队伍要善于吸收设计创新人才,提升农民画产品创新的意识,为靖西农民画产业化发展助力。最后,靖西农民画产业化发展需要地方政府的全力配合与支持,指导农民画在乡村振兴中如何服务地方产业发展,进而带动靖西农民画产业化发展。

三、广西靖西壮族农民画的创作创新

靖西壮族农民画在政府主管部门的组织推动引导、专业美术工作者辅导、农民作者创作三种力量的共同推进下不断创新发展,这三种力量对靖西壮族农民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靖西壮族农民画在不断创新发展中,要引导靖西壮族农民画创作的原创性;要保持靖西壮族农民画创作的时代性;要牢抓靖西壮族农民画的民族性;要展示靖西壮族农民画的地域性。

(一)创新要具有原创性

农民画创作没有固定的艺术模式,在同一主题创作中往往是“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靖西壮族农民画在造型上受民间剪纸、岩画、年画和壮锦纹样的影响,在表现中造型动态呈现天马行空。色彩受地域文化影响,多以蓝色调为主,在培训中可引导作者用色彩来表现内心情感,个人内心最感兴趣的色彩也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在构图时,要引导作者注意画面的组合、节奏和块面分割,保持画面的原创性。如冯凯创作的《再唱赞歌给党听》中以旧州为背景,描绘了壮乡人民喜获丰收的场景,画面采用散点式构图,内容丰富,既有矮人舞,又有舞狮,还有天音八琴演奏等场景,表现了我们壮乡人民用歌声赞扬脱贫后的喜悦,折射出壮族人民勤劳致富、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再现壮乡人民为实现小康拼搏奋发的精神面貌。

(二)创新要具有时代性

近十年以来,靖西建设呈现翻天覆地的大变化,人民生活幸福安康。靖西壮族农民画画家在创作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创作主题从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到乡村振兴,紧紧围绕时代主旋律进行创作。同时,积极组织农民画画家系统学习党的文艺创作精神,奠定好正能量的农民画创作基调,如黄新腊的《壮乡健身场》用原色互补色,加上夸张的造型表现,使画面极富律动感和视觉冲击力,表现了百色农村发生巨变,农家过上好日子,老人小孩在健身场锻炼身体的生活景象,记录了当下农民幸福生活的场景。黄金亮的作品《脱贫路上齐出力》则描绘了壮乡人民收获玉米的场景,画面中将玉米有序地排成组合,构成一个劳作的场景,同时有拉玉米的农民,有摆玉米的农民,分别做出不同的动作形态,展现出了壮族人民在脱贫攻坚时齐出力,共齐心,争取早日实现小康社会。这些具有时代主题性的创作,都是农民画画家发自肺腑,切身感受创作出来的,作品不仅记录了壮乡的建设发展新变化,也为乡村文化振兴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文化助力。

(三)创新要具有民族性

靖西是壮族的聚集地之一,保留了众多壮族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70多项,其中壮锦织造技艺于2006年入选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壮族民俗活动为靖西壮族农民画创作提供诸多方向和思路。在创新创作中以靖西壮族文化特色和民族工艺符号为切入点,涌现出《壮乡三月三嘉年华》《壮乡五色糯》《壮乡木偶》《端午药市》《壮族庆丰收矮人舞》《壮族婚俗系列》等优秀的农民画作品。如在施妮的《壮族婚俗系列》作品中,有点彩礼、过门、回门三个主题,是以壮族传统婚俗仪式为内容,画面中人物身着典型的壮族服饰,配合不同的仪式场景,表现壮族婚俗文化的传承与演变。画面采用全景式构图、平涂设色和勾线等技法,色彩主要以红色、绿色、紫色和蓝色为主烘托主题,塑造出幸福美好生活的真实情景。在点彩礼中,打算盘统计彩礼的多少、抬着彩礼、挑着酒和猪腿、背着公鸡和牵着羊等场景,再现点彩礼的热闹场景。在过门中,以红色为主色调,回门时则以绿色为主题,其中有踏火盆、煮汤圆、文昌塔等场景,这些生动的形象再现了壮乡人民过上富裕生活,欣欣向荣的景象。同时靖西地处边陲,既有旧州古镇,又有鹅泉美景,具有强烈的壮族文化特色。丰富的壮族民俗活动和秀美的人文环境,形成靖西壮族农民画创作独一无二的“民族性”。

(四)创新要具有地域性

农民画多以地域为中心逐渐发展起来,然而,今天的农民画何去何从?如何保护发展?如何产业发展?都是靖西壮族农民画所面临的问题。不断挖掘靖西壮族农民画的地域性特征,是靖西壮族农民画生存的根基因此,在创新培训中,要培养农民画家紧抓地域特色,传承地域文化和记忆。如何高德的作品《湖润果硕》,围绕地方农副产业创作是农民画服务乡村振兴的直接展现,湖润镇是靖西重要甘蔗产地,作者描绘湖润甘蔗丰收的场景,再现湖润农村产业的兴旺发达。通过农民画表现当地的农副产品,既扩大地方的农业宣传,又为农副产品包装提供了可行性的设计参考,这也是农民画的地域性表现的实质性探索。农民画创新地域性探索,要提升靖西壮族农民画的审美,“不仅来自视觉形象,更主要的来自它所唤起的心理期待和联想。相比之下,真相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所蕴含的唤起因素,因此表现出的象征新特性。”如高国锦的《文艺下乡颂党恩》这幅作品以靖西金山社区戏台为中心,再现了“我们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文艺演出”的场景,画面中房屋为靖西壮族农村典型的建筑,画面描绘夜晚的景象,作者大胆采用柠檬黄色为亮色,与整个屋顶以暗蓝色形成强烈的明暗对比,广场上人头攒动的观众,组成了热闹非凡的夜间演出的一个场景。同时,画面打破传统的夜晚表现色彩,对夜间绘画语言进行的多元化探索。

结语

靖西壮族农民画的创新发展需要政府主管部门的有力组织与引导,通过农民画专题展览或活动策划,带动靖西壮族农民画的创作积极性。专业美术工作者辅导需要紧跟靖西壮族农民画的创作动态,及时掌握创作动向,便于继续开展有效的培训。靖西壮族农民画要凝聚队伍身份认同、敢于创新创作理念,敢于为时代创作精品,将三者的力量凝聚为一根绳,共同发力,助力靖西壮族农民画的创新发展,助力靖西乡村文化振兴,发展成为百色地区乡村文化振兴建设的重要力量。

注释:

①靖西县县志编篡委员会:《靖西县志》,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第1页。

②陈依佳:《靖西壮族农民画的题材分析与艺术性表现》,《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第75—77页。

③郑土有:《三种力量的互动:中国农民画艺术的生成机制》,《民间文化论坛》2014年第1期,第80—88页。

④张天韵:《百色:农民画里的新农村》,《农家之友》2021年第6期,第46—47页。

⑤郑士有、奚吉平:《中国农民画考察》,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第45页。

猜你喜欢

壮乡农民画壮族
金山农民画矢量图库的建设与应用
农民画火遍世界
幸福吉祥伴壮乡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壮乡颂歌
梦飞壮乡
《Cat’s book》
金山农民画
壮族迎客歌
壮族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