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利率自律机制要打好“组合拳”

2022-10-26王小腾

中国商界 2022年10期
关键词:组合拳自律定价

◎文 王小腾

利率自律机制基本情况

为有序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自律机制于2013年9月24日在人民银行指导下正式成立。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审议通过了《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工作指引》。根据该工作指引的定义,利率自律机制是指由金融机构组成的市场定价自律和协调机制。目的是在符合国家有关利率管理规定的前提下,对金融机构自主确定的货币市场、信贷市场等金融市场利率进行自律管理,以维护市场正当竞争秩序、促进市场规范健康发展。在全国利率自律机制的基础上,各省结合实际建立了省级自律组织。在省级自律组织的基础上又建立了市级自律组织,通过全国自律机制和省、市级自律组织的联动与协作,有效确保了自律约束的全覆盖。

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大背景下,维护公平有序的利率市场环境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坚实基础。

自成立以来,曲靖市利率自律机制积极维护金融市场的正当竞争秩序,推进利率市场化各项改革政策落地落实落细,促进辖内金融市场健康发展。近年来,在曲靖市利率自律机制的引导下,该市金融机构落实优化存款利率监管各项要求、稳定负债端成本,持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LPR)潜力,推动实际贷款利率降低,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让利成效显著。

引导全市金融机构调整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确定方式,提高存款利率自主定价的自由度和精准度,促进行业有序竞争,降低金融机构负债成本。

截至2022年7月末,曲靖市各金融机构活期存款余额达1230.13亿元,加权平均利率0.35%,与2021年同期持平;2022年1月至7月,曲靖市各金融机构定期存款发生额为821.51亿元,比2021年同期增加204.96亿元,加权平均利率为2.53%,比2021年同期下降10个BP,为降低企业信贷成本拓宽了空间。

引导曲靖市金融机构继续释放LPR改革,挖掘降低贷款利率的潜力,加快建立内部转移定价机制,有效提高了资金利用效率,综合施策推动信贷融资成本实现明显下降。

2022年1月至7月,曲靖市各金融机构新发放人民币贷款520.5亿元,加权平均利率为5.17%,比2021年同期下降21个BP,向实体经济让利10930.5万元。其中,新发放普惠口径小微企业贷款139.49亿元,加权平均利率5.25%,比2021年同期下降53个BP,向普惠小微企业让利7392.97万元,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效果持续显现。

在全国利率自律机制、省利率自律机制的指导下,协助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开展合格审慎评估和定价行为评估,指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加强定价机制建设,提高自主定价能力,获得了更多市场业务参与权。在2021年合格审慎评估结果中,辖区有4家地方法人机构被评为基础成员、1家法人机构被评为观察成员,各项财务指标和定价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2022年,引导辖区各法人金融机构按照自愿原则积极参与合格审慎评估。

一是引导辖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遵守利率自律要求,严守存贷款产品边界,特别是严禁通过各种线上、线下形式发布不规范产品和进入存贷款市场,持续压降不规范存款创新产品;二是深入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传达异地存款管理的相关工作要求,禁止其通过各种形式开办异地存款;三是推动明示贷款年化利率,向辖区内金融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传达明示贷款年化利率管理规定,避免非理性及恶性竞争,营造健康规范的区域市场环境,切实保障了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利率自律机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仍有部分金融机构混淆利率自律机制秘书处和人民银行在利率管理工作上的职能定位。究其缘由,是因为地方利率自律机制的工作主要依靠人民银行推动,选举出的主任、副主任委员单位并未发挥应有作用,当遇到违反利率自律机制公约、扰乱存款市场竞争秩序的问题时,缺乏主动性和敏锐性,未能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也并没有及时对问题进行调查取证、核实认定,变成了问题认定后的辅助处理角色。

一是为夺取存款市场份额,部分金融机构会采取不正当竞争行为。比如因招投标市场竞争激烈,个别金融机构为获得存款份额而选择违反利率自律机制公约,突破存款利率上限进行报价。但对这种“违规报价”的约束机制比较薄弱,即使受到通报约谈,受利益驱使仍会“屡试再犯”。又比如部分村镇银行的存款利率普遍偏高,存在“高吸揽储”倾向。虽然仍在利率自律机制约定范围内,但如果约束机制不健全,也存在违反利率自律机制公约的风险。

二是对于不正当竞争的取证较为困难。部分金融机构因怕得罪同业机构,即使发现非理性定价行为,也会选择沉默,只有当自己利益受损时才会举报;此外,由于缺乏有效的调查取证机制,违反利率自律机制公约行为主要靠同业机构举报和提供线索,监测手段有限,导致利率自律机制在引导各成员单位理性竞争方面作用不明显。

一是部分成员单位的自觉、合规意识不强,招投标存款利率报价报备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参与单位未严格按报备制度执行,由于信息不对称,利率自律机制秘书处和人民银行对辖区金融机构招投标信息掌握较为滞后,容易导致事前监督变成事后风险处理和问题追责。

二是银行存贷款产品报备制度欠缺,导致金融机构对本行存贷款产品的审核发布较为随意。金融机构不规范的自主创新产品屡禁不止,此类不正当竞争行为极易引起舆论风险,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在区域性金融市场环境下,各金融机构既是竞争者也是合作者,但由于政策解读、信息共享、数据交换、经验交流和协商议事等工作机制尚不完善,导致金融机构对利率相关政策一知半解,同业之间也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再加上缺乏必要的沟通交流,各金融机构的竞争意识大于合作意识,很容易破坏金融机构间的合作氛围,甚至引发不必要的恶性竞争,不利于营造公平、和谐、健康的金融生态环境。

政策建议

建议打好“组合拳”,通过明确利率自律机制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定位,充分发挥主任及副主任委员单位的“头雁”作用;加强自身建设,建立非理性定价“负面清单”;完善监督约束机制等,培育利率自律机制的市场影响力和公信力。

一是利率自律机制秘书处和人民银行在实际工作中应严格落实《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工作指引》要求,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二是选举产生的主任及副主任委员单位要充分发挥“头雁”作用,带头遵守利率自律机制的相关工作要求,针对竞价投标、投诉处理等问题,要积极协调各成员单位共同研究探讨,探索创新自律管理机制和定价行为的约束手段。三是利率自律机制各成员单位要严格遵守利率自律机制公约,充分反映合理诉求。遇到同业机构存在违反自律机制公约的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行为,要坚决抵制并向利率自律机制提出约束措施建议,夯实金融机构的自律防线和内部防线。

一是加强自身建设。目前市场上不合规的存款产品增多,“高吸揽储”行为的隐蔽性更强。针对这一问题,利率自律机制要有效甄别非理性定价行为的新载体、新形式,梳理各类不正当竞争行为,建立非理性定价“负面清单”,并定期进行利率市场环境督导,不断提升利率自律机制的敏感性和反应力,并且将自律范围从单一存款产品向多元存贷款金融产品拓展,探索由传统存款利率的上限约束,向存款产品合规创新等层面延伸的行业自律机制。

二是完善监督约束机制。完善现有的招投标报价报备制度,督促各成员单位落实招投标报价报备通知要求,对未落实的成员单位采取约谈、通报批评等措施进行约束。建立存贷款产品报备审核制度,督促各成员单位严格存贷款产品的审核流程,加大存贷产品相关信息的报送和报备力度。此外,对于违反利率自律机制公约的行为采取核查约谈、公开通报、督促整改和合格审慎评估降档等惩罚措施及时处理,可采取省、市自律机制联动核查等措施,有效遏制存款市场不正当竞争等违规行为,确保利率自律协商成果的落实。

一是通过“线上+线下”融合交流方式,开展各类政策解读、交流培训和案例宣传。各成员单位可从交流中汲取宝贵经验,取长补短,完善自身利率和定价机制建设,加强相关业务的同业合作。

二是应充分发挥舆论导向和市场监督作用,积极落实利率自律机制工作要求,做好正面引导宣传解释工作,对利率市场出现的新问题、新动态要及时释疑解惑,进一步培育利率自律机制的市场影响力和公信力。

猜你喜欢

组合拳自律定价
重要更正
坚持自律 赢得的是整个人生
打好红色乡村发展“组合拳”
为群众办实事,崂山区打出“跨域通办”组合拳
新语
自律的力量
欢迎选购
欢迎选购
最新出版图书
知耻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