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操作探究促进学生对除法含义的理解
——《有余数的除法(一)》教学

2022-10-25张国玉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22年9期
关键词:圆片除数学情

文|张国玉

【教学内容】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学情分析】

一、单元学情分析

通过第二单元的《除法(一)》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已经能够通过情境提出乘除法计算问题,并通过动手操作解题,掌握除法运算,明白除法的含义。

学生已有“分一分与除法”的学习经验,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将一个数分拆成多种形式的乘加是有余数除法的准备;对有余数的除法的学习,应该着重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余数”是不够分而产生的。学生在观察、操作、归纳等活动中形成自己的认识,不断积累对余数和除数关系的认识,在理解的基础上总结出:“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二、《有余数的除法》课前测学情分析(两个班级数据为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操作记录

师:今天我们用学习工具小圆片来分一分,学习新本领!

题目:14 个小圆片,平均分成2 份、3 份、4 份、5 份、6 份、7 份,结果会是怎样的呢?

操作要求:请大家用14 个小圆片进行平均分,每位同学可以从上面6 种分法中任意选择3 种分一分,最后请把你的发现记录在《学习单》的表格中。

师:同学们,听明白要求了吗?开始吧!

师:谁来交流?

(屏幕呈现表格)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6 种分法+对应乘加算式)

小结:说得真棒!大家还运用上节课所学的乘加算式来表示!

二、分类讨论,探索新知

1.分类讨论,自学答疑。

师:我们刚才分的小圆片的总数都是14 个,由于平均分的份数不同,所以分的情况也不同。你能根据分的情况给它们分分类吗?(同桌交流讨论)

第一类:正好分完的情况。

第二类:没能够正好分完,余下的小圆片不够分了。

师:14 个小圆片,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有几个?你能用除法算式来表示吗?

师:14 个小圆片,平均分成7份,每一份有几个呢?

师:大家已经能够正确地用除法算式来表示正好分完的情况了。那不是正好全部分完的情况,是不是也能用除法表示呢?

(1)自学课本。

师:4 个学习小伙伴也在学习新本领,他们在分什么呢?(在分14 个草莓)他们是如何分这14 个草莓的?当他们遇到没有分完的情况时是如何用算式来表示的呢?请你认真阅读课本第59 页,稍后请大家交流。

师:大家看懂小伙伴们是怎么分14 个草莓了吗?请用小圆片代替草莓来分一分。

师:分的对不对?(请学生上黑板借助吸铁小圆片分)谁看懂他是怎么分的,他怎么不接着分了?

生:剩下的不够分了。

师:14 颗草莓,被4 人平均分,结果是怎样的?

师:如何用除法算式来表示?

生:可以用14÷4=3……2 来表示。

(14 表示总数,÷4 表示平均分成了4 份,=表示结果,3 表示每个小朋友分到了3 颗,余下的数2我们可以用六个小圆点连接)

师:这里余下的不够再分的数叫什么呢?(余数)

师:那你们还记得除法其他各部分的名称吗?

生:除号前面的是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是除数,等号后的是商。

师:最后谁能来把算式完整的读一读?(板书)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是几读作余几。

小结:大家自学得真认真!把掌声送给自己!这其实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有余数的除法。

(2)运用新知。

师:所以,遇到没有正好分完的情况,也能用除法算式来表示。这个本领你会了吗?

师:小眼睛看看自己表格的3种分法中是不是也有不是正好分完的?现在你能写出它的除法算式吗?请把对应的除法算式写在乘加算式右边的空白部分。

(3)交流核对。

师:你知道算式中的14、6、2、2 分别表示什么吗?

(学生回答略)

小结:大家真棒!相信大家都认识了“余数”这个新朋友!

2.观察总结,探究规律。

师:请大家认真观察、思考这里每个除法算式中余数与除数之间有什么小秘密呢?

生:同一个除法算式中的余数都比除数小。

师:这是为什么呢?

(同桌讨论)

生:余下的不能再分的数就是余数,如果余数比除数大,说明还能接着分。

小结:大家真是爱动脑筋的学生,发现了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一个很重要的小秘密,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三、巩固新知

师:接下来我们就用学到的本领来连一连,你准备好了吗!

1.连线。(算式与图意的匹配)

(1)分析、找一找:第一个算式与哪幅图相匹配呢?

(2)谁能来结合图示说一说算式的含义?(出示完整、规范的表达+学生说一说)

(3)剩下的题目自己可以边连边结合图示说一说算式的含义。

(4)分析。

(5)举手核对。

(6)自评。

2.挑战题。

四、回顾小结

师:时间过得真快。这节课马上就要进入尾声了,今天我们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你有哪些新的收获呢?

猜你喜欢

圆片除数学情
习作教学,依“规定”还是据“学情”?
圆片接力赛
除法中的数学问题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除法中的简便计算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用圆片摆数
商和除数可以交换位置吗
让学情分析贯穿教学的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