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

2022-10-25龚哲荣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22年9期
关键词:加号结合律交换律

文|龚哲荣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52~55 页。

【教学过程】

一、算式对比,聚焦差异

(课件出示两组没有运算符号的算式)

师:请你仔细观察两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第1 组第一个是5 在前3在后,第二个是3 在前5 在后。它们的位置刚好调换了一下。

生:第2 组小括号的位置改变了。

师:小括号的位置改变,其实在计算的时候什么变了?

生:运算顺序改变。

(板书:两个数 交换位置三个数 改变顺序)

二、猜测验证,探索算律

1.填上符号,猜测尝试。

师:作为算式除了有数字还缺少什么?

生:运算符号。

师:到目前为止,我们学过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符号。如果上面的这几个圈中只能填同一种运算符号。想一想,填上哪种运算符号同一组的两个算式是相等的?

(学生动手尝试,教师巡视指导,选择学生作品展示)

师:来看这位同学写的。

生:他填的是加号,3+5 和5+3,算出来的结果都是8。

生:(24+6)+2 和24+(6+2)的和都是32。

师:有哪些同学也是填加号的?举手。

师:老师把你们的写法记录在黑板上。

师:还有哪些同学不一样?

生:我填的是乘号。3×5 和5×3,它们的结果都等于15。

生:第2 组填上乘号,算出来的结果都是288。

师:看来填上乘号也是可以的,老师也把它写下来。

师:除了填加号或乘号,有没有填其他运算符号的?

生:填上除号是不相等的。因为(24÷6)÷2 等于4÷2 是2,而24÷(6÷2)等于24÷3 是8。

生:填上减号的话3-5 是不够减的。

师:看来只有填上加号或乘号,表示两个数相加或者相乘,交换位置和改变顺序结果是不变的。

2.尝试换数,举例验证。

师:同学们,是不是因为老师带来的这几个数很特别所以才成立的?如果把这几个数换一下,它还相等吗?请你试着在你的草稿纸上换一换、写一写。

(学生尝试换数举例,教师巡视指导,选择学生作品展示)

师:我们来看一下这位同学的作品。

生:第一组4+8 和8+4 结果都是12,4×8 和8×4 结果都是32。第二组换成53、7 和4,左右两边用加法算出来结果都是64;当用乘号放进去的时候,结果都是1484。

师:除了这组数,其他同学你们换的数相等吗?有没有同学是不相等的?

生:没有。

3.归纳结论,字母抽象。

师:想一想,是不是只有刚才举到过的这些例子是成立的?其他没有举到的例子,相等吗?

生:相等。

师:这样的例子有多少?

生:无数个。

师:有没有办法把无数个例子表示出来?

生:可以用字母。把第一个数写为a,第二个数写为b。a+b 就等于b+a。

师:这里的a 和b 表示什么?

生:可以表示3 和5,也可以表示4 和8,还可以表示其他很多的数。

师:厉害,用字母把所有的情况都表示进来了。那其他几组该怎么写?

生:a×b=b×a。

生:(a+b)+c=a+(b+c)。

生:(a×b)×c=a×(b×c)。

师:像这样两个数相加或相乘,交换位置结果不变的规律,我们把它称为交换律。相加时叫加法交换律,相乘时叫乘法交换律。三个数相加或相乘,改变顺序结果不变的规律,我们把它叫作结合律。相加时叫加法结合律,相乘时叫乘法结合率。今天这堂课我们研究的就是交换律和结合律。

三、事例解释,深化内涵

师:刚才我们用举例子的方法归纳总结了交换律和结合律,那它们为什么是成立的呢?(课件出示生活中的事例)你可以结合上面的例子或身边的事例,尝试解释下面的算式。

生:3+5 是一块橡皮3 元加上一支中性笔5 元,两个东西一共8元,5+3 是一支中性笔的价钱加上一块橡皮的价钱也是8 元。

生:我们解释的是加法结合律,它们都是算一共有这么多个学生,不管是先算男生跳绳和女生跳绳人数,还是先算女生跳绳和女生踢毽子的人数,全部加起来都是一样的。

生:我们组讨论的是第三组,不管是先算一列有3 个有这样的5 列,还是一排有5 个有这样的3排,都是15 把椅子。

生:最后一个乘法结合律,第一种是先算一个面,再乘以2 个面,第二种是先算一列有12 个面,再乘以24 列也是一样的。

师:对比数学和生活,算式中的交换位置和改变顺序,其实在实际生活中只是变了什么?

生:只是改变了先后顺序。

生:只是思考的角度变了。

师:原来数学和生活它们是一样的。

四、回顾应用,内化提升

1.回顾算理,理律互补。

师: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已经发现了交换律和结合律,你觉得这个运算律有什么用呢?

生:可以简便计算。

师:老师带来了几道以前学习的计算(课件出示材料),你能从中找到今天学习的运算律吗?同桌之间说一说。

(学生同桌交流,教师选择反馈)

2.计算应用,内化提升。

师:运用运算律还能使我们的计算简便。老师带来了4 个算式,请同学们试着算一算。

(1)37×8×125

(2)98+(124+202)

(3)38+73+27+62

(4)25×3×4×7

生:8×125 先算。因为可以凑成1000,然后37×1000 就很简单。

生:把202 和124 两个交换位置,再把98 和202 合在一起计算,结果等于424。

生:73 和27 结合在一起,再38 和62 合在一起,结果是200。

生:先算25×4 是100,再算3×7 是21,结果100×21=2100。

五、全课小结,畅谈收获

猜你喜欢

加号结合律交换律
数学符号的“身世”
数学符号的“身世”
“数数”求源,叩问本质
究本溯源,提高计算能力
对“运算律”单元教学的思考与建构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学纪实与反思
探究求和问题
运算律,无论在哪里都适用吗?
对齐有讲究
巧用乘法结合律简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