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解28÷12和280÷120谁的结果大

2022-10-25文|沈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22年9期
关键词:除数计算结果月饼

文|沈 强

在四年级上册学习“商不变性质”后,比较28÷12 与280÷120 结果大小时,出现两种答案:一种填“等于”,因为运用了商不变性质;另一种填“小于”,因为28÷12 =2……4,280÷120 =2……40,余数4 小于40。对于还未学习小数除法的学生来讲,如何让填“小于”的学生来理解其结果是相等的?可以采用以下教学环节。

一、借助情境,理解“虽商相同余数不同,但结果却相同”的有余数除法

1.创设情境,列式计算。

情境:把5 个月饼平均分给2 个男生,把10 个月饼平均分给4 个女生,谁分到的月饼多?请学生列出算式不计算结果,分别是5÷2 和10÷4,比较算式判断两个结果大小,说一说是怎么想的?预设学生认为结果是相同的,因为运用商不变性质来判断结果。

2.计算结果,产生冲突。

让学生计算出结果,算式分别为5÷2=2……1,10÷4=2……2,再让学生比较结果大小。预设学生会认为女生分得多,因为商都是2,但男生余1 个,女生余2 个。提出疑惑:之前认为男女生分到的结果是相同的,现在又认为女生分到的多,问题出在哪里?

3.动手操作,寻找原因。

提供学具:5 张红色和10 张蓝色的圆形纸片,剪刀。摆一摆:用纸片表示出上面的两个算式。想一想:你分完了吗?多的月饼怎么办?分一分:把多余的月饼剪一剪、分一分。呈现图2,发现男生和女生平均每人都分到两个半月饼,结果是相同的。找一找:现在你找到问题所在了吗?预设学生发现,虽然余数不同,但继续往下分,结果却是相同的,说明单看余数是不能确定大小的。余数的大小还和除数有关,和除数联系起来看才能确定余数的大小。

图1

图2

二、借助举例,理解“虽商与余数都相同,但结果却不同”的有余数除法

1.观察算式,比较结果。

出示两个算式A:□÷□=2……1 与B:□÷□=2……1,判断这两个算式的结果是否相同,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预设部分学生认为是相同的,因为商和余数都相同;部分学生认为是不能确定的,需要通过举例来说理。

2.举例说明,梳理结果。

请学生通过举例来说理。例如A:5÷2=2……1 和B:21÷10=2……1,借助分月饼的情境会发现,算式A 要把多的1 个月饼再平均分给2 个人,而算式B要把多的1 个月饼再平均分给10 个人,所以算式A 的结果大。

学生举例,教师板书。通过梳理,发现有三种结果:A=B,A>B,A<B。

3.组内讨论,交流体会。

思考:通过算式A 和B 的结果比较,你有什么体会?预设:虽然商和余数都相同,结果却不能确定。进一步体会在有余数除法中,余数大小取决于除数。

对于余数的处理,存在思维上的盲点和学习经验的空白,折射出“量与率之间关系”的思考空间,需要借助具体情境,理清本质特征,才能更好地理解其内涵。

猜你喜欢

除数计算结果月饼
除法中的数学问题
中秋节里吃月饼
除法中的简便计算
月饼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一起来做月饼吧!
趣味选路
扇面等式
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的几种思维方式
月饼你喜欢啥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