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益组织呼吁:垃圾分类考评更科学合理、聚焦实效

2022-10-25离咲

至爱 2022年9期
关键词:分类公益阶段

文|离咲

8月17日,在上海静安区爱芬环保科技咨询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爱芬环保”)、北京市石景山区阿牛公益发展中心、北京自然之友公益基金会、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的支持下,天津市西青区零萌公益发展中心(简称“零萌公益”)与阿拉善SEE华北项目中心联合举办了2022年零废弃论坛第四期沙龙“科学合理、聚焦实效—社区垃圾分类考评机制研讨会暨报告发布会”,发布零萌公益和爱芬环保共同撰写的《科学合理设置考评体系,助推垃圾分类实效提升— 中国社区生活垃圾分类考评机制研究》(以下简称《研究报告》)。

爱芬环保联合创始人郝利琼介绍了研究背景。我国开展垃圾分类工作20多年来,在城市级别取得成功的案例还很少,但也弥足珍贵,从爱芬环保在上海的经验看,其考评制度体系值得研究。另外,2015年后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顶层设计,包括严格的目标体系和评价考核机制,水环境、大气环境整体显著改善;垃圾分类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党政主导,而考评正是一种行政部门上级对下级有效管理的手段。垃圾分类要想成建制推动、取得大规模成功,离不开科学有效的考评机制。“由于相关研究有限,能获取的信息尤其是量化资料有限,以及社会组织视角的局限,《研究报告》目前只是定性的,但我们仍然希望对垃圾分类考评机制给出一个全景式的把握。”郝利琼说。

零萌公益政策主任谢新源分享了《研究报告》的内容。他提出,考评目标应当明确为提升垃圾分类实效,在城市层面要看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在社区层面则要普遍实现居民自主分类。他强调考评机制不能窄化为考评指标,除了考评目标外,还要考虑到考评对象、考评执行、考评结果运用等关键要素。而在设计考评要素的时候,还要考虑垃圾分类工作所处的阶段—《研究报告》将其分为探索期和强制分类期,后者又进一步分为关注过程阶段、关注实效阶段和长效维持阶段— 考评就是为了将垃圾分类从较为初级的阶段推向更加高级的阶段,从而实现最终目标。在探索期,要建体系,将考评机制建设提上日程,并将考评目标明确为推动居民自主分类;在强制分类期-关注过程阶段,要加速度,以考评推动社区成建制完成建设分类设施、解决混装混运、宣传居民责任等“规定动作”,同时考评对象要回归物业、居委会等社区管理者;在强制分类期-关注实效阶段,要强效果,大幅提升居民自主分类准确率等实效指标权重,同时加强考评结果运用,如将考评结果向全社会公示,加大垃圾分类考评在干部绩效中的比例等;在强制分类期-长效维持阶段,要补短板,利用考评查缺补漏,形成识别薄弱群体-反馈-整改的闭环,而对于效果好的小区,可以适度“免检”,降低成本,同时避免纯粹为了分数而考评的异化现象。

上海静安区爱芬环保科技咨询服务中心创始人郝利琼手拿此次《研究报告》

“本研究的一个不足之处是缺少量化分析。量化分析需要有数据,但与其他环境指标相比,作为垃圾分类实效指标的厨余分出量和生化处理量、可回收物分出量和资源化利用量等数据却存在缺位现象。建议对上述指标开展常规监测和公示,为垃圾分类及其考评工作奠定基础。”谢新源说。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谭爽教授、贵州省锐意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院垃圾分类委员会主任兰亚军、收收侠(上海)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陆肖琴、江苏省昆山市周市镇康泾湾社区干部吉丽对《研究报告》进行了点 评。

从自身的工作实践出发,爱芬环保项目干事崔蔚、福建一点蓝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点蓝”)CEO张水龙、蔚蓝之城(北京)生态环境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安艳进行了主题发言。

崔蔚发言主题是“上海垃圾分类考评夯实分类基础”。上海市考评流程分为5个步骤:考评文件发布,市级、区级、街道培训,现场测评,考评情况汇总和问题汇报,上海市每半年发布成绩。上海市考评文件包含了街镇、居住区、沿街商铺评分标准(其中居住区一直是“五有”标准),这些都是“全市一张表”,并规定了可回收物、湿垃圾的分出量要求。2018年刚起步时,“有设施设备”和“有宣传告知”占到50分,但“有分类实效”也占30分;到了2019年7月,实效比例迅速提升到60分,为上海市迅速提升实效奠定了制度基础;2020年后,“有设施设备”和“有宣传告知”比重进一步下降,而根据需要考评项增加了“有回收服务”,分类更加精细化。

“总体上说,考评是相对科学和公平的,虽然中间伴随偶然性,但长期考评就能够反映真实水平。”崔蔚说。

张水龙介绍了“考评机制在厦门垃圾分类中的作用”。厦门垃圾分类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先解决基础设施配备、物业履职和督导员到位的问题;第二阶段强调点位合并优化,降低监督和宣教成本,并通过教育部门发动学生动员家庭分类,与桶前督导结合,提升分类效果;第三阶段在实效提升后更注重垃圾分类的终极目标,居民从被动参与变为主动参与,从简单分类发展为精细化分类,从分类提升到源头减量的高度。

而考评垃圾分类向前推动的重要力量。在一点蓝色负责的考评中,还特别注重扮演好智囊团的角色,以考促改、以考促优,动态式提升。厦门还通过多个周期的反馈机制来强化考评力度:每天有日报,每周有周报,此外还要进行月报、季度报分析。这些报告会反馈到市领导小组工作群中,从市领导、区领导到街道管理者都会看到;《厦门日报》每个月公示,各区、各街道的得分、排名一目了然,还列出了60分以下的居住区和公共单位。此外,垃圾分类也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必考项,做得不好的地区甚至会失去候选资格。因此,各区级和街道主要负责人都特别重视。

安艳分享的主题是“从城市宏观治理视角看垃圾分类考评”。她展示了“创文”、“创卫”、首环办考核、垃圾分类考核、河长办考核等工作指标其中都有跟垃圾相关的指标,这些考核的流程也是类似的,即问题上报、督办、再验收、月排名,但是,各级政府需要在各项考核的优先级找到平衡,也需要更加简单而清晰的指令来指导工作,因此考评指标不宜过于繁杂。北京的垃圾分类工作虽然是城管委主导,但还是需要多元参与,也涉及多个部门,如学校动员在教委,基层社区动员在民政部门,而物业管理在住建委。

“考评指标是一个指挥棒,纳入了指标就有了政策依据,有了政策依据就有了财政资金依据,从而相关的人财物才能跟上。”安艳说。

猜你喜欢

分类公益阶段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假期之后,你想成为谁?
公益
公益
公益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公益
按需分类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说说分类那些事